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 細胞及分子組成 第1講 走近細胞講義.doc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 細胞及分子組成 第1講 走近細胞講義.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 細胞及分子組成 第1講 走近細胞講義.doc(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 細胞及分子組成 第1講 走近細胞講義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Ⅰ) 2.多種多樣的細胞(Ⅱ) 3.實驗: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一、從生物圈到細胞 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病毒無細胞結構,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2)單細胞生物依賴單個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3)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 2.多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的基礎[連一連] 3.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1)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細胞。 (2)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生物圈。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單細胞生物。 二、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1.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 (1)高倍鏡使用方法 (2)觀察結果 ①不同細胞形態(tài)、大小千差萬別。 ②不同的細胞共有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③結論:細胞既具有多樣性,又具有統(tǒng)一性。 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1)分類依據(jù):細胞內(nèi)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常見的兩類原核生物的比較 藍藻 細菌 營養(yǎng)方式 自養(yǎng) 主要為異養(yǎng) 特有結構或物質 葉綠素和藻藍素 鞭毛 共有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擬核 3.常見真、原核生物舉例[連一連] 常見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原核生物:一藻(藍藻);二菌(細菌、放線菌);三體(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 (2)真核生物:一(衣藻)團(藻)酵母(菌)發(fā)霉(菌)了。 三、細胞學說 1.建立者:主要是兩位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 2.內(nèi)容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 3.意義: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1.(必修1 P6基礎題T2改編)和“稻田內(nèi)所有生物”生命系統(tǒng)層次相同的是( ) ①一個大腸桿菌?、谂囵B(yǎng)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 ③培養(yǎng)基被污染后,又滋生了除大腸桿菌之外的細菌和真菌 A.②③ B.③ C.① D.② 答案:B 2.思維診斷 (1)判斷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 ①HIV在活細胞外能大量增殖。() ②T2噬菌體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腸桿菌中。() ③單鏈RNA病毒比雙鏈DNA病毒更容易發(fā)生變異。(√) (2)判斷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敘述 ①在電子顯微鏡下,顫藻和水綿細胞中都能被觀察到的結構是葉綠體。() ②科學家從我國騰沖熱泉中分離得到的硫化細菌無擬核結構。() ③(xx高考北京卷T2C)T2噬菌體在細菌細胞核內(nèi)合成DNA。() ④乳酸菌、藍藻及酵母菌都有核糖體。(√) ⑤(xx濟南市二模T1B)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3)判斷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 ①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②虎克在顯微鏡下觀察木栓組織發(fā)現(xiàn)蜂窩狀“細胞”,建立了細胞學說。() ③細胞學說認為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考點一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關注病毒與人體健康[學生用書P2] 病毒的知識構建 (1)病毒無細胞結構,在生物學分類上獨立成界,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 (2)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或RNA,故每種病毒的堿基和核苷酸各有4種;在病毒增殖過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氨基酸、核苷酸、核糖體、tRNA都由宿主提供。 下圖1、2、3分別為煙草花葉病毒、噬菌體、艾滋病病毒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圖1 圖2 圖3 (1)以上三種病毒的成分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 (2)圖1和圖3病毒的遺傳物質為RNA,圖2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所以病毒的遺傳物質為________。能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類型為________。 (3)a、b含有的特征元素分別是________。當圖2病毒侵染大腸桿菌后大量增殖的過程為:吸附→注入→________→組裝→釋放。 (4)病毒營寄生生活,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動。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病毒時,應先用含有放射性的____________培養(yǎng)寄主細胞,再用寄主細胞培養(yǎng)病毒。 [答案] (1)蛋白質和核酸 (2)DNA或RNA 基因突變 (3)S、P 合成 (4)普通培養(yǎng)基 從物質、生活、應用認識病毒 (1)常見病毒的遺傳物質 (2)病毒破壞細胞類型舉例:①SARS病毒破壞人的肺部等處的細胞;②乙肝病毒破壞肝細胞;③脊髓灰質炎病毒破壞脊髓灰質前角的運動神經(jīng)元,導致小兒麻痹癥;④HIV破壞人的T細胞,使人喪失免疫力。 (3)病毒結構簡單,在生物學上得到廣泛應用 ①用來證明DNA或RNA是遺傳物質。 ②經(jīng)改造后,作為基因工程的運載體。 ③滅活的某些病毒可以作為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④滅活的仙臺病毒可以誘導動物細胞融合。 1.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能引起埃博拉出血熱。如圖為埃博拉病毒結構示意圖,其中GP→NP是7種病毒蛋白。以下推測合理的是( ) A.GP可能是細胞表面的糖蛋白,與病毒侵染細胞時信息識別有關 B.假如L是一種RNA聚合酶,則可以催化病毒的逆轉錄過程 C.合成7種蛋白質需要宿主細胞內(nèi)4種游離的核苷酸、ATP和酶 D.病毒RNA可能以胞吞的方式進入宿主細胞 解析:選D。糖蛋白位于細胞膜表面,與信息識別有關,但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A錯誤。RNA聚合酶是DNA轉錄合成RNA過程用到的酶,病毒逆轉錄過程需要逆轉錄酶,故B錯誤。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是氨基酸,故C錯誤。大分子出入細胞的方式是胞吐或胞吞,故D正確。 2.(xx四川成都模擬)我國衛(wèi)生部將豬流感病毒正式命名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H和N分別指的是病毒表面兩大類蛋白質——血細胞凝集素和神經(jīng)氨酸酶,病毒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病毒表面的兩類蛋白質是在類脂層內(nèi)合成的 B.該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 C.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化學元素 D.利用高溫等常規(guī)方法難以殺滅甲型H1N1流感病毒 解析:選C。病毒表面的兩類蛋白質是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的,A錯誤;由題圖可知,該病毒的遺傳物質為RNA,B錯誤;該病毒的RNA含有C、H、O、N、P化學元素,C正確;高溫可使該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失活,從而殺死病毒,D錯誤。 易錯點1 誤認為病毒不是生物 [點撥] 病毒被認作生物主要并不是因為能新陳代謝,病毒單獨存在時不具備生物活性,不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主要因為病毒能進行增殖。 易錯點2 誤認為病毒既含DNA又含RNA [點撥] 噬菌體的中心法則為:→RNA→蛋白質??赡苷J為病毒同時含DNA和RNA,這是不對的。該過程是在宿主細胞中進行的。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 考點二 以細胞結構為基點,考查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學生用書P3] 1.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比較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壁 主要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不含纖維素 植物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細胞膜 都含磷脂和蛋白質,都是流動鑲嵌模型 細胞質 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 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 細胞核 無核膜、核仁和染色質,DNA裸露 有核膜、核仁,DNA和蛋白質形成染色質 分裂方式 二分裂 無絲分裂、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 變異類型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2.細胞多樣性的表現(xiàn) 細胞的形態(tài)、大小、種類都各不相同。其直接原因是構成細胞的蛋白質、分子不同,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樣性及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細胞統(tǒng)一性的“五個”表現(xiàn) 4.細胞結構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相統(tǒng)一的“七個”實例 (1)蛔蟲在腸道內(nèi)寄生,只進行無氧呼吸,細胞內(nèi)沒有線粒體。 (2)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核,也沒有核糖體、線粒體等細胞器,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質,呼吸作用方式是無氧呼吸,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因而壽命較短。 (3)神經(jīng)細胞具有突起,有利于提高興奮傳導的效率,且已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 (4)卵細胞大,有利于儲存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精子小,含細胞質很少,尾部含豐富線粒體,有利于精子的運動。 (5)具分泌功能的細胞往往形成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積,提高分泌效率,且細胞中高爾基體含量較多。 (6)癌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改變,細胞膜上糖蛋白含量減少,使得細胞間黏著性減小,易于擴散和轉移。 (7)代謝旺盛的細胞中,線粒體、核糖體等細胞器含量多,核仁較大,核孔數(shù)量多。 下列為四種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據(jù)圖思考: (1)A、B、C、D四種細胞中,其本質區(qū)別為A、B細胞無以________為界限的細胞核。 (2)A、B只有________,無其他細胞器;C具有而D不具有的細胞器為________________。 (3)A、B細胞進行的分裂方式為二分裂,具C、D類細胞的生物可進行的分裂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細胞轉錄、翻譯可同時進行,C、D細胞進行轉錄主要在________內(nèi),翻譯在________________內(nèi)。 [答案] (1)核膜 (2)核糖體 液泡、葉綠體 (3)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 (4)細胞核 細胞質(核糖體) 1.假如你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并鑒定該生物的類別,則以下哪些情況與你的鑒定無關? ①核膜的有無?、诤颂求w的有無 ③細胞壁的有無?、苣ど狭字挠袩o 2.B和C兩種細胞含有的光合色素有何不同? 提示:1.②④。 2.B細胞中含葉綠素和藻藍素,C細胞中含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 1.利用集合圖示法準確辨析生物類群 [圖示分析] ①框內(nèi)表示病毒類;②框內(nèi)表示原核生物,均無核膜; ③框內(nèi)表示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④框內(nèi)表示細胞生物,均有核糖體。 2.“二看法”判斷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 一看細胞核 有核膜的為真核細胞,無成形細胞核的為原核細胞(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等除外) 二看細胞器 細胞器種類多的為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的為原核細胞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類群、結構和功能的比較 1.(經(jīng)典真題改編)微生物的種類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霉菌?、诮湍妇、鬯{藻?、艽竽c桿菌?、萑樗釛U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選C。藍藻、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都屬于原核生物;霉菌、酵母菌都有真正的細胞核,都屬于真核生物。 2.(xx高考海南卷,2,2分)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菌有核糖體,無葉綠體 B.藍藻無細胞核,也無核糖體 C.水綿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 D.酵母菌有細胞核,無葉綠體 解析:選B。細菌為原核生物,有核糖體,無葉綠體,A項正確;藍藻為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但有核糖體,B項錯誤;水綿為藻類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C項正確;酵母菌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細胞核,但無葉綠體,D項正確。 易錯點1 認為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點撥] 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如草履蟲)是真核生物;單細胞綠藻(如衣藻)、單細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錯點2 認為帶有“藻”字的都是原核生物 [點撥] 藍藻(念珠藻、魚腥藻、顫藻、螺旋藻、發(fā)菜等)屬于原核藻類,但綠藻、紅藻等屬于真核藻類。 易錯點3 認為帶有“菌”字的都是原核生物 [點撥] 細菌和放線菌類屬于原核生物;真菌類屬于真核生物。 易錯點4 真、原核生物的“不一定” [點撥] (1)沒有細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2)真核細胞不一定都有線粒體,某些厭氧型動物如蛔蟲,沒有線粒體。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3.擁有美國和英國國籍的科學家約翰奧基夫以及兩位挪威科學家梅布里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大腦定位系統(tǒng)細胞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就展示了較高認知功能的細胞基礎。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既具有多樣性,又具有統(tǒng)一性。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組成細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 B.細胞都能進行分裂和分化 C.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D.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具有葉綠體 解析:選C。不同細胞內(nèi)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不一定相同。成熟的細胞不再進行分裂和分化。藍藻雖無葉綠體,但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4.(經(jīng)典真題)細胞作為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種類多種多樣,但其結構和功能高度統(tǒng)一。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卵細胞體積較大有利于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為胚胎早期發(fā)育提供所需養(yǎng)料 ②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相對較大,有利于提高氣體交換效率 ③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nèi)有大量的線粒體,有助于物質運輸?shù)哪芰抗? ④哺乳動物成熟精子中細胞質較少,有利于精子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選B。卵細胞體積較大是因為里面貯存有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但其表面積與體積比相對較小,不利于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成熟紅細胞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相對較大,有利于提高氣體交換效率;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無機鹽離子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消耗能量多,所以線粒體多;精子頭部主要是細胞核,細胞質集中在尾部而且較少,便于精子運動。 理解“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觀點的兩點要求 一結構 具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的功能存在 二功能 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考點三 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學生用書P5] 1.實驗原理 高倍顯微鏡可以將細胞放大,更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有利于區(qū)別不同的細胞。 2.實驗步驟 (1)制作裝片:材料要少,切片要薄。蓋蓋玻片時,一定要緩慢,且與載玻片成45角,防止裝片中產(chǎn)生氣泡,影響觀察。 (2) 3.實驗注意問題 (1)顯微鏡成像特點 顯微鏡成放大倒立的虛像,例如實物為字母“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為“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則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移動規(guī)律:向偏向相同的方向移動(或同向移動)。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①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指物像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shù),而不是面積或體積。 ②總的放大倍數(shù)是目鏡放大倍數(shù)與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 (3)目鏡與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之間的關系 ①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距裝片距離越近,如H1;反之則放大倍數(shù)越小,距裝片距離越遠,如H2。 ②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反之則放大倍數(shù)越大。 ③物鏡上端有螺紋,而目鏡無。 (4)高倍鏡與低倍鏡觀察情況比較 物像 大小 看到細 胞數(shù)目 視野 亮度 物鏡與玻 片的距離 視野 范圍 高倍鏡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鏡 小 多 亮 遠 大 如圖所示:圖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鏡頭,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圖乙和圖丙分別表示不同放大倍數(shù)下觀察到的圖像。 請回答以下問題: (1)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數(shù)____。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圖甲中的組合一般是________。 (2)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乙轉為圖丙,應選用________(填序號)鏡頭。 (3)從圖乙轉為圖丙,正確的調(diào)節(jié)順序:移動標本→轉動轉換器→調(diào)節(jié)光圈→轉動____________。 (4)在1010的放大倍數(shù)下看到64個細胞,而且在視野的直徑上排成一行,則轉換為1040的放大倍數(shù)后,看到的一行細胞數(shù)為____個,若這64個細胞充滿視野,則能看到____個細胞。 [答案] (1)大?、冖邰荨?2)②③ (3)細準焦螺旋 (4)16 4 顯微鏡下細胞數(shù)目的計算 若視野中的細胞為單行,計算時只考慮長度和寬度;若視野中充滿細胞,計算時則要考慮面積的變化。 (1)若視野中為一行細胞,高倍鏡下細胞數(shù)量與低倍鏡下細胞數(shù)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數(shù)之比的倒數(shù)。 (2)若視野中充滿細胞,則高倍鏡下細胞數(shù)量與低倍鏡下細胞數(shù)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數(shù)之比的倒數(shù)的平方,如表所示。 項目 低倍鏡下放大倍數(shù)為a 高倍鏡下放大倍數(shù)為na 視野中一行細胞數(shù)量 c c(1/n) 圓形視野內(nèi)細胞數(shù)量 d d(1/n2) 1.下圖為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的細胞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低倍鏡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通過細準焦螺旋進行調(diào)節(jié) B.假如該圖是用10物鏡與10目鏡觀察標本,則看到圖像的面積應該是實物的100倍 C.在低倍鏡下觀察位于視野左下方某個細胞,在換高倍鏡前應該把裝片往左下方移動 D.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的臨時裝片時不要把撕取的表皮細胞放在清水中以免細胞吸水脹破 解析:選C。由低倍鏡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通過反光鏡和光圈進行調(diào)節(jié),A項錯誤;放大倍數(shù)應該是長度與寬度的放大,不是面積的放大,B項錯誤;圖像的移動方向和物體的移動方向是相反的,如果圖像在視野左下方,在換高倍鏡前應該把裝片往左下方移動,C項正確;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有細胞壁,不會吸水脹破,D項錯誤。 2.(xx杭州一中月考)下列關于高倍物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②在低倍鏡下找到葉片細胞,即可換上高倍物鏡 ③換上高倍物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diào)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diào)至物像最清晰 ④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⑤要觀察圖1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圖2中丙方向移動 ⑥與低倍物鏡相比,高倍物鏡下視野變暗,細胞變大,數(shù)目增多 A.②④ B.③⑤ C.①⑥ D.④⑤ 解析:選D。用顯微鏡觀察材料,必須先用低倍鏡找到合適的部位,將其移到視野中央后,再換上高倍物鏡,這時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調(diào)焦。由于換上高倍鏡后視野變暗,為得到適宜的亮度,可調(diào)節(jié)光圈及反光鏡;⑤應向相同的方向移動;⑥中視野范圍變小,細胞數(shù)目減少。 (1)換用高倍物鏡后,不能再轉動粗準焦螺旋,只能用細準焦螺旋來調(diào)節(jié)。 (2)換用高倍物鏡后,若視野太暗,應先調(diào)節(jié)遮光器(換大光圈)或反光鏡(用凹面反光鏡)使視野明亮,再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 (3)觀察顏色深的材料,視野應適當調(diào)亮,反之則應適當調(diào)暗。 , [學生用書P6]) [核心體系構建] [填充]?、偌毎、诙鄻印、劢y(tǒng)一?、芎四? [規(guī)范答題必備] 1.病毒的特殊性 (1)病毒是生物,但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 (2)病毒只能用活細胞培養(yǎng),不能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 2.單細胞生物和植物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 (1)單細胞生物:既屬于細胞層次,也屬于個體層次。 (2)植物缺乏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系統(tǒng)。 3.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1)主要區(qū)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共有的細胞器:核糖體。 (3)統(tǒng)一性:都有細胞膜、細胞質,都含有遺傳物質DNA。 4.高倍鏡使用的兩個注意問題 (1)先低后高:在低倍鏡下找到觀察的目標并移至視野中央后換高倍鏡觀察。 (2)先粗后細:用粗準焦螺旋找到物像后,用細準焦螺旋調(diào)焦,把物像調(diào)至最清晰。 5.細胞學說與生物統(tǒng)一性:細胞學說說明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沒有說明細胞的多樣性。 , [學生用書P6]) 1. (原創(chuàng)題)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fā)現(xiàn)。致病元兇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nèi)部基因來自H9N2禽流感病毒。下列有關H7N9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B.H7N9禽流感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 C.H7N9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 D.H7N9的遺傳信息進行復制時存在(A—T,G—C)和(A—U,G—C)中的一種配對方式 解析:選C。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進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而由題意可知,H7N9是病毒,不屬于真核生物,因此C選項錯誤。 2.(xx吉林省實驗中學統(tǒng)考)如圖是對噬菌體、藍藻、變形蟲和衣藻四種生物按不同的分類依據(jù)分成四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組中的生物都沒有細胞壁 B.丁組中的生物細胞中都具有核膜 C.丙與丁的分類依據(jù)可以是有無染色體 D.甲與乙的分類依據(jù)可以是有無葉綠體 解析:選D。甲組中的噬菌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變形蟲是動物,都不含有細胞壁;丁組中的變形蟲和衣藻都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核膜;丙組生物無染色體,丁組生物有染色體;甲中的兩種生物均無葉綠體,乙中的藍藻是原核生物,也沒有葉綠體。 3.(xx山東青島市期末)下列為兩種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藍藻細胞內(nèi)沒有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發(fā)菜、顫藻、念珠藻、小球藻等都屬于藍藻 C.以上兩種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和質粒 D.以上兩種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糖體等結構,體現(xiàn)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 解析:選D。藍藻細胞內(nèi)沒有線粒體,但可以進行有氧呼吸,A項錯誤;小球藻屬于綠藻,為真核生物,B項錯誤;以上兩種細胞共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C項錯誤。 4.(xx浙江紹興期中)如圖表示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部分操作過程,其中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視野中的圖像是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 B.利用圖1視野中的圖像,要看清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應將裝片適當向左移動 C.圖2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減少 D.圖2中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操作,可以將鏡筒升高 解析:選D。圖1視野中能觀察到根尖分生區(qū)、伸長區(qū)等細胞,且細胞數(shù)目較多,說明是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分生區(qū)細胞特點是排列緊密,呈正方形,在視野的左側,欲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適當向左移動;圖2中的鏡頭帶有螺紋,為物鏡,鏡頭短的為低倍鏡,鏡頭長的為高倍鏡,由甲換成乙,倍數(shù)放大,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減少;在低倍鏡下物像觀察清晰,換用高倍鏡后,不能再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不能再將鏡筒升高),只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 5.(xx宿遷高三調(diào)研)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學說主要是由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 B.細胞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 C.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D.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解析:選C。細胞學說主要是由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其主要內(nèi)容是: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物和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不是細胞學說的內(nèi)容。原核細胞是在細胞學說創(chuàng)立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 6.(xx青島市聯(lián)考)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學生物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生物中,與引起“發(fā)熱伴血小板綜合征”的“新型布尼亞病毒”病原體有明顯區(qū)別的是________。 ①大腸桿菌?、诎l(fā)菜?、鬯{藻 ④酵母菌?、菝咕? ⑥HIV ⑦水綿?、郤ARS病原體?、峒毦? (2)下圖是幾種生物的基本結構。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兩種圖示的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____________內(nèi)才能進行。 ②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它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的最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過程的物質基礎是因為其內(nèi)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類營________生活的生物。 解析:(1)①大腸桿菌、②發(fā)菜、③藍藻、⑨細菌均屬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綿均屬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而⑥HIV、⑧SARS病原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2)病毒是一類無細胞結構的生物,只有在活的寄主細胞內(nèi)才能生活和繁殖;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最顯著的差異在于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真正的細胞核;只要有相關的色素和酶,不論原核細胞還是真核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 (2)①C 沒有細胞結構 活細胞 ②A、B 沒有核膜,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具有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DNA、核糖體?、跙 藍藻 藻藍素和葉綠素 自養(yǎng) [基礎題] 1.(xx湖州模擬)下列不能看作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是( ) A.人的身體 B.細菌和真菌 C.人工合成的病毒 D.池塘 解析:選C。病毒不能獨立生活,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 2.據(jù)報道,科學家正在打造可適用于火星環(huán)境的“地獄細菌”,下列關于此類細菌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葉綠體,可以獨立完成光合作用 B.具有耐寒、耐熱、抗干旱以及抗輻射等特征 C.進行無性生殖,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D.無染色體,只能在分子水平上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 解析:選A。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3.(xx石家莊模擬)藍藻與酵母菌共有的結構是( ) A.細胞壁與核糖體 B.核膜與細胞膜 C.中心體與核糖體 D.線粒體與細胞膜 解析:選A。藍藻為原核生物,無核膜與膜性細胞器,B、D項錯誤;中心體存在于動物細胞與低等植物細胞中,藍藻和酵母菌中均無中心體。 4.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①藍藻?、诮湍妇、鄄萋南x?、苄∏蛟濉、菟d ⑥青霉菌?、咂咸亚蚓、噫溍咕?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 解析:選A。原核生物包括藍藻、細菌、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等。酵母菌和青霉菌屬于真菌。草履蟲屬于原生動物,原生動物屬于真核生物。小球藻、藍藻和水綿雖然都屬于藻類,但小球藻、水綿屬于真核生物。葡萄球菌屬于細菌(細菌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類,因此,帶有“球”“桿”和“螺旋”字的菌為細菌)。鏈霉菌屬于放線菌。 5.(xx保定模擬)下列關于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的擬核區(qū)之外沒有遺傳物質,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外還有遺傳物質存在 B.真核細胞具有多種具膜的細胞器,而原核細胞沒有任何具膜細胞器 C.通常真核細胞具有更小的表面積與體積比 D.二者均具有結構相似的細胞膜 解析:選A。原核細胞的擬核區(qū)外的質粒也含有遺傳物質,A錯誤;真核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原核細胞內(nèi)無具膜細胞器,只有無膜的核糖體,B正確;一般真核細胞較原核細胞體積大,相對表面積較小,C正確;所有細胞的細胞膜均具有相似的結構,D正確。 6.(xx福建寧德期末)有關下圖三種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都可發(fā)生變異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質 D.都含有核糖體 解析:選D。黑藻是真核生物,藍藻是原核生物,埃博拉病毒屬于RNA病毒,三者都可發(fā)生變異,都具有增殖能力,也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質;黑藻和藍藻細胞內(nèi)都含有核糖體,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含有核糖體。 7.雖然不同細胞在形狀、大小上千差萬別,但在結構和功能上卻具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以下關于細胞統(tǒng)一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化學組成:組成不同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完全相同 B.結構: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遺傳物質:都以DNA或RNA作為遺傳物質,且遺傳密碼子通用 D.能源物質: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 解析:選D。A不正確,組成不同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并非完全相同;B不正確,細胞生物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C不正確,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生物界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D正確,細胞生物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 8.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細胞之后,欲換用高倍顯微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是( ) A.將要觀察的細胞移至視野的中央 B.將小光圈調(diào)整為大光圈 C.轉動轉換器,將高倍物鏡正對通光孔 D.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后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diào)至清晰 解析:選D。高倍鏡下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diào)清晰,而不能用粗準焦螺旋。 9.下面分別是藍藻細胞和酵母菌細胞(①為細胞壁)的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藍藻細胞中的⑤、酵母菌細胞中的②和④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藍藻細胞中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來自________(物質)。 (3)酵母菌細胞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主要的區(qū)別是酵母菌____________。從細胞結構看,藍藻細胞呼吸的場所可能是____________。 (4)從物質合成所利用的能量看,藍藻與硝化細菌的主要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藍藻細胞中含有色素的膜性結構④大大增加了細胞內(nèi)的膜面積,該結構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圖分析知藍藻細胞中的⑤、酵母菌細胞中的②和④分別表示擬核、細胞核和核糖體。(2)藍藻細胞中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③核糖體,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來自ATP。(3)酵母菌細胞結構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二者都是真核細胞,但酵母菌營腐生生活,無葉綠體。從細胞結構看,藍藻細胞呼吸的場所可能是細胞質和細胞膜(或細胞質)。(4)從物質合成所利用的能量看,藍藻與硝化細菌的主要區(qū)別是藍藻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硝化細菌利用化學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5)由于藍藻含有的色素是藻藍素和葉綠素,與光合作用有關,因此藍藻細胞中含有色素的膜性結構④的主要功能應該是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1)擬核 細胞核 核糖體 (2)③ 核糖體 ATP (3)無葉綠體 細胞質和細胞膜(或細胞質) (4)藍藻利用光能,硝化細菌利用化學能 (5)進行光合作用 10.如圖是某同學在目鏡10,物鏡40時顯微鏡下看到的圖像,據(jù)圖回答問題: (1)下列選項是有關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前一項是操作,后一項是目的,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_。 A.轉動轉換器:換用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物鏡 B.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調(diào)節(jié)物鏡與玻片標本之間的距離 C.調(diào)節(jié)光圈:調(diào)節(jié)視野的大小 D.調(diào)節(jié)反光鏡:調(diào)節(jié)視野的亮度 (2)欲將圖中③所指的細胞移到視野的中央進行觀察,則裝片應向________方移動。 (3)若裝片上的細胞成單層均勻分布,那么該同學在目鏡不變的情況下,換用10的物鏡去觀察相同部位的細胞,按理論計算,視野內(nèi)可容納的完整細胞數(shù)目為________個。 (4)在一架光學顯微鏡的鏡盒里有4個鏡頭,甲、乙一端有螺紋,甲較長、乙較短;丙、丁無螺紋,丙較長、丁較短。則放大倍數(shù)最大的鏡頭組合是________。 (5)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fā)現(xiàn)視野左側較暗,右側較亮,則應調(diào)節(jié)________。 A.目鏡 B.物鏡 C.光圈 D.反光鏡 解析:(1)調(diào)節(jié)反光鏡和光圈都可調(diào)整視野的明暗,故C項錯誤、D項正確。(2)③在視野的左下方,要將其移到視野的中央,應向左下方移動。(3)根據(jù)實物范圍與放大倍數(shù)的平方成反比的規(guī)律,設換鏡后的細胞數(shù)目為x,則=,得x=64(個)。(4)由所給條件可知:甲和乙均為物鏡,甲的放大倍數(shù)較大;丙和丁均為目鏡,丁的放大倍數(shù)較大,因此,放大倍數(shù)最大的組合為甲和丁。(5)視野左側較暗、右側明亮與目鏡、物鏡和光圈無關,在四個選項中只能調(diào)整反光鏡。 答案:(1)C (2)左下 (3)64 (4)甲和丁 (5)D [提升題] 11.“陰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由此加重了人們的“恐艾”心理。關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HIV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體內(nèi)只有一種細胞器,所以其營寄生生活 C.獲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營養(yǎng)物質齊全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D.HIV不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解析:選D。艾滋病病毒(HIV)沒有細胞結構,不是單細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器,也不會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病毒營活細胞內(nèi)寄生生活,不能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12.下列有關藍藻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周圍分布著大量核糖體,通過RNA傳遞遺傳信息合成多肽 B.細胞中的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等細胞器能對蛋白質進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體,但基因的傳遞遵循孟德爾定律 D.藍藻細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別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完成 解析:選A。藍藻是原核生物,細胞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能夠進行蛋白質的合成;沒有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葉綠體、線粒體等結構復雜的細胞器;DNA分子裸露,沒有染色體,基因的傳遞不遵循孟德爾定律。 13.(xx北京海淀區(qū)高三期末)關于下圖所示生物或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chǎn)bcd均在DNA中儲存遺傳信息 B.a(chǎn)bcd均能進行需(有)氧呼吸 C.bd均可在葉綠體中合成有機物 D.bcd均有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的細胞壁 解析:選A。T2噬菌體為DNA病毒,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A說法正確;噬菌體是病毒,不能進行呼吸作用,B說法錯誤;藍藻和葉肉細胞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藍藻為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C說法錯誤;藍藻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肽聚糖,酵母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植物細胞壁的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D說法錯誤。 14.結合下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要判斷圖甲是否為需氧型生物,依據(jù)的是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① B.若要判斷圖乙是否為植物細胞,則不能僅依據(jù)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② C.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不能區(qū)分圖甲和圖乙是否為原核生物 D.根據(jù)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③,可將圖甲、乙、丙三種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個類群 解析:選B。如圖①為線粒體,②為葉綠體,③為細胞核,圖甲為原核生物,無論是需氧型還是異養(yǎng)型都不含線粒體, A項錯誤。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均含葉綠體,因此不能僅依據(jù)細胞中是否含有葉綠體來判斷是否為植物細胞,B項正確。細胞核的有無可以判斷是否是真核生物,電子顯微鏡下可區(qū)分圖甲和圖乙是否為原核生物,C項錯誤。圖丙為病毒,不屬于細胞生物的類群,D項錯誤。 15.(xx武漢模擬)下圖中圖甲是一組目鏡標有5和16字樣、物鏡標有10和40字樣的鏡頭,圖乙是在圖甲中選用的一組能放大160倍的鏡頭組合所觀察到的圖像。欲將圖乙視野中處于右上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放大640倍觀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至右上方的細胞位于視野正中央 B.將顯微鏡的光圈調(diào)小,反光鏡調(diào)成平面鏡 C.目鏡不需要換,轉動轉換器將物鏡換成鏡頭③ D.物鏡換成高倍鏡后,如果視野模糊,應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 解析:選B。根據(jù)題干知,欲將圖乙視野中處于右上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放大640倍觀察,首先要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至右上方的細胞位于視野正中央;然后轉動轉換器將物鏡換成高倍鏡頭③;再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但物像放大后視野變暗,故應將顯微鏡的光圈調(diào)大,反光鏡調(diào)成凹面鏡。 16.探究分析: 實驗一: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池塘水并加少許棉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先后用顯微鏡的低倍鏡和高倍鏡觀察,所看到的圖像如圖甲。 實驗二:用顯微鏡觀察人體的組織切片,看到的圖像如圖乙。 實驗三:用顯微鏡觀察植物表皮,看到的圖像如圖丙。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所看到的圖像中的生物,有病毒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病毒________細胞結構,所以說生物的生命活動有的可以不需要細胞參與,你認為對嗎?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實驗一與實驗二中的圖甲與圖乙的比較,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甲、圖乙、圖丙中看到的細胞形態(tài)相同嗎?______。這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三(即圖丙),看到的是葉表皮的保衛(wèi)細胞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同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神經(jīng)細胞伸出的突起有的達1米左右,以上這些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病毒不是細胞生物,個體極其微小,只有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病毒只能營寄生生活,不能獨立生存。細胞的形態(tài)各種各樣,從顯微鏡下看到的許多細胞可以說明這一點。保衛(wèi)細胞的兩種形態(tài)、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及神經(jīng)細胞的長突起都說明了細胞的形態(tài)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 答案:(1)沒有。因為病毒個體微小,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無 不對。因為病毒雖不具細胞結構,但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單獨存在時,不能繁殖,也沒有生命活動 (2)不同生物及同種生物體中不同部位細胞的形態(tài)和大小千差萬別 (3)不同 細胞的形態(tài)具有多樣性 (4)細胞的形態(tài)與功能是統(tǒng)一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 細胞及分子組成 第1講 走近細胞講義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一輪 復習 第一 單元 細胞 分子 組成 走近 講義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66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