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教師用書 文 蘇教版-蘇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

上傳人:文*** 文檔編號:239559059 上傳時間:2024-02-04 格式:DOC 頁數(shù):19 大小:978.50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教師用書 文 蘇教版-蘇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1頁
第1頁 / 共19頁
(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教師用書 文 蘇教版-蘇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2頁
第2頁 / 共19頁
(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教師用書 文 蘇教版-蘇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3頁
第3頁 / 共19頁

本資源只提供3頁預覽,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資源描述:

《(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教師用書 文 蘇教版-蘇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教師用書 文 蘇教版-蘇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高考專題突破四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問題 1.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為BC中點,E為A1C1中點,則DE與平面A1B1BA的位置關(guān)系為________. 答案 平行 解析 如圖取B1C1的中點為F,連結(jié)EF,DF,DE, 則EF∥A1B1,DF∥B1B, ∴平面EFD∥平面A1B1BA, ∴DE∥平面A1B1BA. 2.設(shè)x、y、z是空間不同的直線或平面,對下列四種情形: ①x、y、z均為直線;②x、y是直線,z是平面;③z是直線,x、y是平面;④x、y、z均為平面. 其中使“x⊥z且y⊥z?x∥y”為真命題的是________. 答案?、冖? 解析 由正方

2、體模型可知①④為假命題;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知②③為真命題. 3.(2016·無錫模擬)如圖,在棱長為6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xiàn)分別在C1D1與C1B1上,且C1E=4,C1F=3,連結(jié)EF,F(xiàn)B,DE,BD,則幾何體EFC1-DBC的體積為________. 答案 66 解析 如圖,連結(jié)DF,DC1,那么幾何體EFC1-DBC被分割成三棱錐D-EFC1及四棱錐D-CBFC1,那么幾何體EFC1-DBC的體積為V=××3×4×6+××(3+6)×6×6=12+54=66. 故所求幾何體EFC1-DBC的體積為66. 4.如圖,在四棱錐V-ABCD中,底面

3、ABCD為正方形,E、F分別為側(cè)棱VC、VB上的點,且滿足VC=3EC,AF∥平面BDE,則=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連結(jié)AC交BD于點O,連結(jié)EO,取VE的中點M,連結(jié)AM,MF,∵VC=3EC,∴VM=ME=EC,又AO=CO,∴AM∥EO,又EO?平面BDE,∴AM∥平面BDE,又AF∥平面BDE,AM∩AF=A,∴平面AMF∥平面BDE,又MF?平面AMF,∴MF∥平面BDE,又MF?平面VBC,平面VBC∩平面BDE=BE,∴MF∥BE,∴VF=FB,∴=2. 5.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D,E,F(xiàn)分別為棱PC,AC,AB的中點.若PA⊥AC,PA=6,

4、BC=8,DF=5.則直線PA與平面DEF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平面BDE與平面ABC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填“平行”或“垂直”) 答案 平行 垂直 解析?、僖驗镈,E分別為棱PC,AC的中點, 所以DE∥PA. 又因為PA?平面DEF,DE?平面DEF, 所以直線PA∥平面DEF. ②因為D,E,F(xiàn)分別為棱PC,AC,AB的中點,PA=6,BC=8, 所以DE∥PA,DE=PA=3,EF=BC=4. 又因為DF=5,故DF2=DE2+EF2, 所以∠DEF=90°,即DE⊥EF. 又PA⊥AC,DE∥PA,所以DE⊥AC. 因為AC∩EF=E,AC

5、?平面ABC,EF?平面ABC, 所以DE⊥平面ABC,又DE?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平面ABC. 題型一 求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例1 (2016·全國甲卷)如圖,菱形ABCD的對角線AC與BD交于點O,點E,F(xiàn)分別在AD,CD上,AE=CF,EF交BD于點H,將△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 (1)證明:AC⊥HD′; (2)若AB=5,AC=6,AE=,OD′=2,求五棱錐D′-ABCFE的體積. (1)證明 由已知得AC⊥BD,AD=CD,又由AE=CF得=,故AC∥EF,由此得EF⊥HD,折后EF與HD保持垂直關(guān)系,即EF⊥HD′,所以AC⊥H

6、D′. (2)解 由EF∥AC得==. 由AB=5,AC=6得DO=BO==4, 所以O(shè)H=1,D′H=DH=3, 于是OD′2+OH2=(2)2+12=9=D′H2, 故OD′⊥OH. 由(1)知AC⊥HD′,又AC⊥BD,BD∩HD′=H, 所以AC⊥平面DHD′,于是AC⊥OD′, 又由OD′⊥OH,AC∩OH=O,所以O(shè)D′⊥平面ABC. 又由=得EF=. 五邊形ABCFE的面積S=×6×8-××3=. 所以五棱錐D′-ABCFE的體積V=××2=. 思維升華 (1)若所給定的幾何體是柱體、錐體或臺體等規(guī)則幾何體,則可直接利用公式進行求解.其中,等積轉(zhuǎn)換法多用來

7、求三棱錐的體積. (2)若所給定的幾何體是不規(guī)則幾何體,則將不規(guī)則的幾何體通過分割或補形轉(zhuǎn)化為規(guī)則幾何體,再利用公式求解. (3)若以三視圖的形式給出幾何體,則應(yīng)先根據(jù)三視圖得到幾何體的直觀圖,然后根據(jù)條件求解.  正三棱錐的高為1,底面邊長為2,內(nèi)有一個球與它的四個面都相切(如圖).求: (1)這個正三棱錐的表面積; (2)這個正三棱錐內(nèi)切球的表面積與體積. 解 (1)底面正三角形中心到一邊的距離為××2=, 則正棱錐側(cè)面的斜高為=. ∴S側(cè)=3××2×=9. ∴S表=S側(cè)+S底=9+××(2)2 =9+6. (2)設(shè)正三棱錐P-ABC的內(nèi)切球的球心為O,連結(jié)OP,

8、OA,OB,OC,而O點到三棱錐的四個面的距離都為球的半徑r. ∴VP-ABC=VO-PAB+VO-PBC+VO-PAC+VO-ABC =S側(cè)·r+S△ABC·r=S表·r =(3+2)r. 又VP-ABC=×××(2)2×1=2, ∴(3+2)r=2, 得r===-2. ∴S內(nèi)切球=4π(-2)2=(40-16)π. V內(nèi)切球=π(-2)3=(9-22)π. 題型二 空間點、線、面的位置關(guān)系 例2 (2016·揚州模擬)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垂直于底面,AB⊥BC,AA1=AC=2,BC=1,E,F(xiàn)分別是A1C1,BC的中點. (1)求證:平

9、面ABE⊥平面B1BCC1; (2)求證:C1F∥平面ABE; (3)求三棱錐E-ABC的體積. (1)證明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BB1⊥底面ABC. 因為AB?平面ABC, 所以BB1⊥AB. 又因為AB⊥BC,BC∩BB1=B, 所以AB⊥平面B1BCC1. 又AB?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平面B1BCC1. (2)證明 方法一 如圖1,取AB中點G,連結(jié)EG,F(xiàn)G. 因為E,F(xiàn)分別是A1C1,BC的中點, 所以FG∥AC,且FG=AC. 因為AC∥A1C1,且AC=A1C1, 所以FG∥EC1,且FG=EC1, 所以四邊形FGEC1為平

10、行四邊形, 所以C1F∥EG. 又因為EG?平面ABE,C1F?平面ABE, 所以C1F∥平面ABE. 方法二 如圖2,取AC的中點H,連結(jié)C1H,F(xiàn)H. 因為H,F(xiàn)分別是AC,BC的中點,所以HF∥AB, 又因為E,H分別是A1C1,AC的中點, 所以EC1綊AH, 所以四邊形EAHC1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C1H∥AE, 又C1H∩HF=H,AE∩AB=A, 所以平面ABE∥平面C1HF, 又C1F?平面C1HF, 所以C1F∥平面ABE. (3)解 因為AA1=AC=2,BC=1,AB⊥BC, 所以AB==. 所以三棱錐E-ABC的體積 V=S△ABC

11、·AA1=×××1×2=. 思維升華 (1)①證明面面垂直,將“面面垂直”問題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問題,再將“線面垂直”問題轉(zhuǎn)化為“線線垂直”問題.②證明C1F∥平面ABE:(ⅰ)利用判定定理,關(guān)鍵是在平面ABE中找(作)出直線EG,且滿足C1F∥EG.(ⅱ)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證明線面平行,則先要確定一個平面C1HF滿足面面平行,實施線面平行與面面平行的轉(zhuǎn)化. (2)計算幾何體的體積時,能直接用公式時,關(guān)鍵是確定幾何體的高,不能直接用公式時,注意進行體積的轉(zhuǎn)化.  (2016·南京模擬)如圖,在三棱錐S-ABC中,平面SAB⊥平面SBC,AB⊥BC,AS=AB.過A作AF⊥SB,垂足為

12、F,點E,G分別是棱SA,SC的中點. 求證:(1)平面EFG∥平面ABC; (2)BC⊥SA. 證明 (1)由AS=AB,AF⊥SB知F為SB中點, 則EF∥AB,F(xiàn)G∥BC,又EF∩FG=F,AB∩BC=B, 因此平面EFG∥平面ABC. (2)由平面SAB⊥平面SBC,平面SAB∩平面SBC=SB,AF?平面SAB,AF⊥SB, 所以AF⊥平面SBC,則AF⊥BC. 又BC⊥AB,AF∩AB=A,則BC⊥平面SAB, 又SA?平面SAB,因此BC⊥SA. 題型三 平面圖形的翻折問題 例3 (2015·陜西)如圖1,在直角梯形 ABCD中,AD∥BC,∠BAD=,

13、AB=BC=AD=a,E是AD的中點,O是AC與BE的交點.將△ABE沿BE折起到圖2中△A1BE的位置,得到四棱錐A1BCDE. (1)證明:CD⊥平面A1OC; (2)當平面A1BE⊥平面BCDE時,四棱錐A1BCDE的體積為36,求a的值. (1)證明 在題圖1中,連結(jié)EC, 因為AB=BC=AD=a,∠BAD=, AD∥BC,E為AD中點,所以BC綊ED,BC綊AE, 所以四邊形BCDE為平行四邊形,故有CD∥BE, 所以四邊形ABCE為正方形,所以BE⊥AC, 即在題圖2中,BE⊥A1O,BE⊥OC,且A1O∩OC=O, 從而BE⊥平面A1OC,又CD∥BE,

14、 所以CD⊥平面A1OC. (2)解 由已知,平面A1BE⊥平面BCDE, 且平面A1BE∩平面BCDE=BE, 又由(1)知,A1O⊥BE,所以A1O⊥平面BCDE, 即A1O是四棱錐A1BCDE的高, 由題圖1知,A1O=AB=a,平行四邊形BCDE的面積S=BC·AB=a2, 從而四棱錐A1BCDE的體積為 V=×S×A1O=×a2×a=a3, 由a3=36,得a=6. 思維升華 平面圖形的翻折問題,關(guān)鍵是搞清翻折前后圖形中線面位置關(guān)系和度量關(guān)系的變化情況.一般地,翻折后還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性質(zhì)不發(fā)生變化,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  (2016·蘇州模擬)如圖(

15、1),四邊形ABCD為矩形,PD⊥平面ABCD,AB=1,BC=PC=2,作如圖(2)折疊,折痕EF∥DC.其中點E,F(xiàn)分別在線段PD,PC上,沿EF折疊后,點P疊在線段AD上的點記為M,并且MF⊥CF. (1)證明:CF⊥平面MDF; (2)求三棱錐M-CDE的體積. (1)證明 因為PD⊥平面ABCD,AD?平面ABCD, 所以PD⊥AD. 又因為ABCD是矩形,CD⊥AD,PD與CD交于點D, 所以AD⊥平面PCD. 又CF?平面PCD,所以AD⊥CF,即MD⊥CF. 又MF⊥CF,MD∩MF=M,所以CF⊥平面MDF. (2)解 因為PD⊥DC,PC=2,CD=1

16、,∠PCD=60°, 所以PD=,由(1)知FD⊥CF, 在直角三角形DCF中,CF=CD=. 如圖,過點F作FG⊥CD交CD于點G,得FG=FCsin 60°=×=, 所以DE=FG=,故ME=PE=-=, 所以MD== =. S△CDE=DE·DC=××1=. 故VM-CDE=MD·S△CDE=××=. 題型四 立體幾何中的存在性問題 例4 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平面BMD1N與棱CC1,AA1分別交于點M,N,且M,N均為中點. (1)求證:AC∥平面BMD1N. (2)若AD=CD=2,DD1=2,O為AC的中點.BD1上是否存在

17、動點F,使得OF⊥平面BMD1N?若存在,求出點F的位置,并加以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 連結(jié)MN.因為M,N分別為CC1,AA1的中點,所以AN=AA1,CM=CC1. 又因為AA1∥CC1,且AA1=CC1, 所以AN∥CM,且AN=CM, 所以四邊形ACMN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C∥MN. 因為MN?平面BMD1N,AC?平面BMD1N, 所以AC∥平面BMD1N. (2)解 當點F滿足D1F=3BF時,OF⊥平面BMD1N,證明如下: 連結(jié)BD,則BD經(jīng)過點O,取BD1的中點G,連結(jié)OF,DG,又D1F=3BF, 所以O(shè)F為三角形BDG的中位線,所以

18、OF∥DG. 因為BD=2=DD1,且G為BD1的中點, 所以BD1⊥DG,所以BD1⊥OF. 因為底面ABCD為正方形,所以AC⊥BD. 又DD1⊥底面ABCD,所以AC⊥DD1, 又BD∩DD1=D,所以AC⊥平面BDD1, 又OF?平面BDD1,所以AC⊥OF. 由(1)知AC∥MN,所以MN⊥OF. 又MN,BD1是平面四邊形BMD1N的對角線,所以它們必相交,所以O(shè)F⊥平面BMD1N. 思維升華 對于線面關(guān)系中的存在性問題,首先假設(shè)存在,然后在這假設(shè)條件下,利用線面關(guān)系的相關(guān)定理、性質(zhì)進行推理論證,尋找假設(shè)滿足的條件,若滿足則肯定假設(shè),若得出矛盾的結(jié)論則否定假設(shè).

19、  (2016·鎮(zhèn)江模擬)如圖,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 (1)求證:D1C⊥AC1; (2)問在棱CD上是否存在點E,使D1E∥平面A1BD.若存在,確定點E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1)證明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連結(jié)C1D, ∵DC=DD1,∴四邊形DCC1D1是正方形, ∴DC1⊥D1C. 又AD⊥DC,AD⊥DD1,DC∩DD1=D, ∴AD⊥平面DCC1D1, 又D1C?平面DCC1D1, ∴AD⊥D1C. ∵AD?平面ADC1,DC1?平面ADC1,且AD∩

20、DC1=D, ∴D1C⊥平面ADC1, 又AC1?平面ADC1,∴D1C⊥AC1. (2)解 假設(shè)存在點E,使D1E∥平面A1BD. 連結(jié)AD1,AE,D1E, 設(shè)AD1∩A1D=M, BD∩AE=N,連結(jié)MN, ∵平面AD1E∩平面A1BD=MN, 要使D1E∥平面A1BD, 可使MN∥D1E, 又M是AD1的中點,則N是AE的中點. 又易知△ABN≌△EDN,∴AB=DE. 即E是DC的中點. 綜上所述,當E是DC的中點時, 可使D1E∥平面A1BD. 1.(2016·連云港模擬)如圖所示,已知平面α∩平面β=l,α⊥β.A,B是直線l上的兩點,C,D

21、是平面β內(nèi)的兩點,且AD⊥l,CB⊥l,DA=4,AB=6,CB=8.P是平面α上的一動點,且有∠APD=∠BPC,則四棱錐P-ABCD體積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 24 解析 由題意知,△PAD,△PBC是直角三角形, 又∠APD=∠BPC,所以△PAD∽△PBC. 因為DA=4,CB=8,所以PB=2PA. 作PM⊥AB于點M,由題意知,PM⊥β. 令AM=t(0

22、12≤12×=24. 2.(2016·南京模擬)已知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l,m是兩條不同的直線,l⊥α,m?β.給出下列命題: ①α∥β?l⊥m;②α⊥β?l∥m;③m∥α?l⊥β;④l⊥β?m∥α.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________.(填寫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答案?、佗? 解析 若l⊥α,α∥β,則l⊥β,又m?β,則l⊥m,故①正確;若l⊥α,α⊥β,則l∥β或l?β,又m?β,則l與m可能平行、相交或異面,故②錯誤;若l⊥α,m∥α,則l⊥m,又m?β,則l與β可能平行、相交或l?β,故③錯誤;若l⊥α,l⊥β,則α∥β,又m?β,則m∥α,故④正確.綜上,正確的命題是①④

23、. 3.(2016·蘇州模擬)如圖,ABCD-A1B1C1D1為正方體,連結(jié)BD,AC1,B1D1,CD1,B1C,現(xiàn)有以下幾個結(jié)論: ①BD∥平面CB1D1;②AC1⊥平面CB1D1;③CB1與BD為異面直線.其中所有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為________. 答案?、佗冖? 解析 由題意可知,BD∥B1D1, 又B1D1?平面CB1D1,BD?平面CB1D1, 所以BD∥平面CB1D1,①正確; 易知AC1⊥B1D1,AC1⊥B1C, 又B1D1∩B1C=B1, 所以AC1⊥平面CB1D1,②正確; 由異面直線的定義可知③正確. 4.(2016·泰州二模)如圖,在梯形ABC

24、D中,AD∥BC,∠ABC=90°,AD∶BC∶AB=2∶3∶4,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將四邊形ADFE沿直線EF進行翻折,給出四個結(jié)論: ①DF⊥BC; ②BD⊥FC; ③平面DBF⊥平面BFC; ④平面DCF⊥平面BFC. 在翻折過程中,可能成立的結(jié)論是________.(填寫結(jié)論序號) 答案?、冖? 解析 因為BC∥AD,AD與DF相交不垂直,所以BC與DF不垂直,則①錯誤;設(shè)點D在平面BCF上的射影為點P,當BP⊥CF時就有BD⊥FC,而AD∶BC∶AB=2∶3∶4,可使條件滿足,所以②正確;當點P落在BF上時,DP?平面BDF,從而平面BDF⊥平面BCF,所以

25、③正確;因為點D的射影不可能在FC上,所以平面DCF⊥平面BFC不成立,即④錯誤.故答案為②③. 5.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E是棱BC的中點,點F是棱CD上的動點,當=______時,D1E⊥平面AB1F. 答案 1 解析 如圖,連結(jié)A1B,則A1B是D1E在平面ABB1A1內(nèi)的射影. ∵AB1⊥A1B,∴D1E⊥AB1, 又∵D1E⊥平面AB1F?D1E⊥AF. 連結(jié)DE,則DE是D1E在底面ABCD內(nèi)的射影, ∴D1E⊥AF?DE⊥AF. ∵ABCD是正方形,E是BC的中點,∴當且僅當F是CD的中點時,DE⊥AF, 即當點F是CD的中點

26、時,D1E⊥平面AB1F, ∴=1時,D1E⊥平面AB1F. 6.(2016·連云港模擬)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B=AC,點E是BC上一點,且平面BB1C1C⊥平面AB1E. (1)求證:AE⊥BC; (2)求證:A1C∥平面AB1E. 證明 (1)過點B在平面BB1C1C內(nèi)作BF⊥B1E, ∵平面BB1C1C⊥平面AB1E, 平面BB1C1C∩平面AB1E=B1E, ∴BF⊥平面AB1E.∵AE?平面AB1E, ∴BF⊥AE. 又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BB1⊥平面ABC,AE?平面ABC, ∴BB1⊥AE. ∵BB1

27、∩BF=B,∴AE⊥平面BB1C1C, ∵BC?平面BB1C1C,∴AE⊥BC. (2)連結(jié)A1B,設(shè)A1B∩AB1=G,連結(jié)GE, ∵AE⊥BC,AB=AC,∴BE=CE, 又A1G=BG, ∴GE是△A1BC的中位線, ∴GE∥A1C. ∵GE?平面AB1E,A1C?平面AB1E, ∴A1C∥平面AB1E. 7.(2016·南通、揚州、泰州聯(lián)考)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C⊥平面PAD,AB∥CD,CD=2AB=2BC,M,N分別是棱PA,CD的中點. (1)求證:PC∥平面BMN; (2)求證:平面BMN⊥平面PAC. 證明 (1)設(shè)AC∩BN=O,

28、連結(jié)MO,AN, 因為AB=CD,AB∥CD,N為CD的中點, 所以AB=CN,且AB∥CN, 所以四邊形ABCN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O(shè)為AC的中點, 又M為PA的中點, 所以MO∥PC. 又因為MO?平面BMN,PC?平面BMN, 所以PC∥平面BMN. (2)方法一 因為PC⊥平面PDA,AD?平面PDA,所以PC⊥AD. 由(1)同理可得,四邊形ABND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AD∥BN,所以BN⊥PC, 因為BC=AB,所以平行四邊形ABCN為菱形, 所以BN⊥AC. 因為PC∩AC=C,所以BN⊥平面PAC. 因為BN?平面BMN,所以平面BMN⊥平面P

29、AC. 方法二 連結(jié)PN,因為PC⊥平面PDA,PA?平面PDA, 所以PC⊥PA. 因為PC∥MO,所以PA⊥MO. 又PC⊥PD.因為N為CD的中點,所以PN=CD, 由(1)得AN=BC=CD,所以AN=PN, 又因為M為PA的中點,所以PA⊥MN, 因為MN∩MO=M,所以PA⊥平面BMN. 因為PA?平面PAC,所以平面PAC⊥平面BMN. 8.(2016·北京東城區(qū)一模)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點O是對角線AC與BD的交點,AB=2,∠BAD=60°,M是PD的中點. (1)求證:OM∥平面PAB; (2)

30、求證:平面PBD⊥平面PAC. (3)當三棱錐C-PBD的體積等于時,求PA的長. (1)證明 因為在△PBD中,O,M分別是BD,PD的中點,所以O(shè)M∥PB. 又OM?平面PAB,PB?平面PAB, 所以O(shè)M∥平面PAB. (2)證明 因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BD⊥AC. 因為PA⊥平面ABCD,BD?平面ABCD, 所以PA⊥BD. 又AC∩PA=A,所以BD⊥平面PAC. 又BD?平面PBD, 所以平面PBD⊥平面PAC. (3)解 因為底面ABCD是菱形,且AB=2,∠BAD=60°,所以S△BCD=. 又VC-PBD=VP-BCD,三棱錐P-BCD的高為P

31、A, 所以×·PA=,解得PA=. 9.(2016·鹽城測試)如圖,已知三棱柱ABC-A′B′C′中,平面BCC′B′⊥底面ABC,BB′⊥AC,底面ABC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AA′=3,E,F(xiàn)分別在棱AA′,CC′上,且AE=C′F=2. (1)求證:BB′⊥底面ABC; (2)在棱A′B′上找一點M,使得C′M∥平面BEF,并給出證明. (1)證明 如圖,取BC的中點O,連結(jié)AO, ∵三角形ABC是等邊三角形, ∴AO⊥BC. ∵平面BCC′B′⊥底面ABC,AO?平面ABC,平面BCC′B′∩平面ABC=BC,∴AO⊥平面BCC′B′. 又BB′?平面BCC′B′, ∴AO⊥BB′. 又BB′⊥AC,AO∩AC=A, AO?平面ABC,AC?平面ABC, ∴BB′⊥底面ABC. (2)解 顯然點M不是點A′,B′,若棱A′B′上存在一點M,使得C′M∥平面BEF, 過點M作MN∥AA′交BE于N,連結(jié)FN,MC′, ∴MN∥C′F,即C′M和FN共面, 又平面MNFC′∩平面BEF=FN,∴C′M∥FN, ∴四邊形C′MNF為平行四邊形,∴MN=2, ∴MN是梯形A′B′BE的中位線,M為A′B′的中點. 故當M為A′B′的中點時,C′M∥平面BEF.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