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章節(jié)
名稱
第八章 第一節(jié) 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授課
安排
授課
時數
2
授課
方法
講授
授課
教具
多媒體
時間
4月28日
班級
15級幼師班
教學
目的
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學前兒童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并運用這些規(guī)律分析幼兒的行為,促進幼兒言語的發(fā)展。
教學
重點
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教學
難點
語言、言語的概念
教 學 內 容
第一節(jié) 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1、語言、言語的概念
2
2、、言語在幼兒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
3、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課前導入】
什么是言語?幼兒言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言語和幼兒活動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一、語言、言語的概念
想一想,語言和言語是一回事嗎?
(一)語言
語言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交際工具,是一種社會上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
人們在改造客觀外界的活動中,產生了交際的需要,而要滿足交際的需要,伴隨著交際就產生了語言。人類有了語言后,就可能在較短時間內認識和掌握科學知識,可以接受老一代的經驗。某一語言,是其全民族統(tǒng)一的。用語
3、言作為工具進行交際的時候,就是言語活動。
(二)言語
言語是運用語言進行實際活動的過程。言語是一種心理現象。
人,為了交際,或使用漢語,或使用英語,或使用俄語等,這里的漢、英、俄語,就是作為交際工具的各種語言。使用著一定語言的人,他說話、聽話、寫作、閱讀中的說、聽、讀、寫等活動,就是作為交際過程的言語。它是一種心理現象。如:講課時老師用的是漢語這種語言,而講述的過程則是言語,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由于言語活動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而可分為三類:
1.口頭言語
口頭言語是通過人的發(fā)音器官所發(fā)出的語言聲音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言語。如兩人或兩人以上的聊天、老師的講課、講座、報告、演講、辯論等
4、等。幼兒主要是口頭言語。
2.書面言語
書面言語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達思想感情,傳授知識經驗。也就是寫出的文字、看到的文字,它的形式主要有三種:寫作、朗讀、默讀。
書面言語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內部言語
內部言語是一個人自己對自己發(fā)出的聲音,是自己默默無聲地思考問題的言語活動。如:默默地思考問題,寫文章前打腹稿等等。
(三)語言、言語的關系
言語和語言,是兩個不同而又密切聯系的概念。一方面,言語活動是依靠語言來進行的。個人言語活動的效能,受制于他對語言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語言又是在人的具體言語交際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并且,任何一種語言,都必須通過人們的言語活動才能發(fā)揮
5、交際工具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某種語言不再被人們用來進行交際,它最終將從社會中消失??梢娬Z言和言語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二、言語在幼兒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
言語在幼兒心理發(fā)展中有什么作用?
(一)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幼兒社會化的過程
幼兒的語言也是為交際而產生,在交際過程中發(fā)展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即是社會化的過程。
語言在幼兒時期的功能,除了請求和問答外,還有陳述,商量(協(xié)調行動),指示和命令,對事物的評價等等。與此相適應的是連貫性語言、陳述性語言逐漸發(fā)展。
(二)言語與幼兒的認識過程
語言是思維的武器,個體言語水平影響其思維過程。由于語言的參與,使幼兒認識過程發(fā)生了質的變化
6、。尤其是語言在感知中的概括作用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具體表現為:
借助詞可以把感知的事物及其屬性標示出來。通過語詞使感知到的東西成為理解了的。借助詞將相似的物體及其特征加以比較,易于找出并辨別各種物體的差別。借助詞可分出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點。借助詞能概括地感知同類事物的共同屬性,易于認識事物的共同特征,而且可以根據事物的主要特征,認識同類的未知事物。也就是說,詞幫助我們迅速認識和概括出新事物的特征。
(三)言語對幼兒心理活動和行為的調節(jié)作用
言語對幼兒心理活動和行為的調節(jié)功能,即自我調節(jié)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自覺的分析綜合功能密切聯系的。幼兒只有對自己的認識過程的種種因素進行分析綜合,才能
7、對認識過程進行調節(jié)。
各種心理活動的有意性的發(fā)展,是由語言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引起的。如:幼兒初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這種注意是由外界事物本身的特點引起或由成人的語言來組織的。到幼兒晚期,幼兒會用自己的語言來組織自己的注意,即較自覺地產生了有意注意。
三、幼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兒童出生以后,在環(huán)境和成人的教育下,言語在不斷發(fā)展。進入幼兒期,言語發(fā)展主要表現為口語的發(fā)展。
(一)幼兒口語的發(fā)展
幼兒口語的發(fā)展,主要表現為掌握語音、詞匯、語法以及語言表達力的發(fā)展。
1.掌握全部本族語音
隨著生理上的成熟,言語知覺的發(fā)展,幼兒的發(fā)音能力也迅速發(fā)展,特別是3~4歲期間發(fā)展尤為迅速。此時,他們已初
8、步掌握本民族、本地區(qū)的全部語音,但在實際使用語音時,對有些音往往發(fā)不正確,有調查資料表明幼兒語音發(fā)展表現出如下特點:
3~6歲城鄉(xiāng)兒童韻母、聲母發(fā)音正確率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提高。
3歲兒童發(fā)音的正確率明顯低于4歲兒童。3歲兒童發(fā)n、l、g、k;zh、ch、sh等音時感困難。
語音的發(fā)展受言語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成熟程度的影響,更受環(huán)境和教育條件的影響。如:城市幼兒發(fā)音好于農村幼兒;南京地區(qū)兒童n、l音不分。4歲后,發(fā)音漸趨方言化。
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幼兒的發(fā)音練習,尤其是4歲左右的幼兒,更應實施正確的語音教育。
2.詞匯量增加,內容變化大
言語是由詞以一定方式組成的,因此詞匯的發(fā)展可作為
9、言語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其發(fā)展可從詞匯的數量和詞義、詞類的變化等方面來分析。
(1)詞匯量的增加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詞匯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在幼兒期內,詞匯量年年增加。據資料統(tǒng)計表明,3、歲幼兒詞匯約為800至1,100個,4歲為1,600至2,000個,5歲則增至2,200至3,000個,6歲時詞匯數量可達3,000至4,000個。
(2)詞類范圍日益擴大
幼兒詞匯的發(fā)展,還表現在他們所掌握的詞類范圍El益擴大。在幼兒詞匯中,主要是意義比較具體的實詞。其中又以名詞為最多,其次是動詞,再次是形容詞,最后才是副詞。幼兒也逐漸掌握了一些比較抽象、不能單獨用來回答問題的虛詞。如:介詞、連詞等。
10、
同時,幼兒詞匯的內容在不斷豐富和擴大。他們不僅掌握了許多和自身生活經驗有關的具體的詞,也掌握了不少較抽象的詞,如家具、玩具等,可見,幼兒所掌握的詞匯,內容豐富,涉及范圍較廣。
(3)詞義逐漸豐富和加深
幼兒期,隨著生活經驗的豐富,與思維發(fā)展的同時,詞的概括性聯系系統(tǒng)也逐漸發(fā)展。對詞義的理解趨向豐富和深刻化。如“兔子”一詞,對較小的幼兒來說,意味著只是兔子的外形特征,而對較大的幼兒來說,則還包括著兔子的生活習性,兔子和人類的關系等等。
此外,幼兒使用詞語的積極性在增加,既理解又會運用的積極性詞匯在增多,光理解不會正確使用的消極性詞匯也在增多,于是出現亂用或亂造詞的現象。如:把“一個人”說
11、成“一只人”,把“一條褲子”說成“一件褲子”等等。
總的來說,幼兒對詞義的掌握是不夠豐富和深刻的。對于多義詞,幼兒通常不能掌握它的全部意義,只能掌握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意義。對詞的轉義幾乎不能掌握。
3.初步掌握語法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語法是使用規(guī)則。幼兒在與環(huán)境的不斷交往中,自然掌握了一些基本語法結構和句型。研究資料表明,我國幼兒所說出的句子類型,有以下發(fā)展趨勢:
(1)從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最初,幼兒的句子結構是不完整的,多是單詞句和電報式句子。如“爸爸班”、“街街叭叭嗚——”。2歲以后,逐漸出現比較完整的句子。到6歲左右,幼兒98%以上使用完整句。
(2)從簡單句到復合句
12、2歲左右的孩子所說出的句子中,簡單句占96.5%,到幼兒中期,簡單句仍占多數,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簡單句所占比例在逐漸減少,復合句逐漸發(fā)展。
(3)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
在整個幼兒期,簡單的陳述句仍然是最基本的句型,占的比例較大。其他形式的句子,例如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也發(fā)展起來了。其中,疑問句產生得較早。
在幼兒的言語實踐中,還可看到他們由于受簡單陳述句句型模式的影響,往往對一些復雜的句子形式不能理解而發(fā)生誤解。如:對雙重否定句很難正確理解,于是把“那個盒里沒有一個娃娃不是站著的?!闭`解為“沒有娃娃站著”或根本不理解。
4.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發(fā)展
幼兒在掌握語言成分的基礎上
13、,口語表達力也逐漸發(fā)展起來。
(1)對話言語的發(fā)展和獨白言語的出現
從交際的方式而言,口語可分為對話式和獨白式兩種。對話是在兩個人之間互相交談;獨白則是一個人獨自向聽者講述。
幼兒前期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陪伴下進行活動的,他們的交際多采用對話形式。進入幼兒期,對話言語進一步發(fā)展。他們不但能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和要求,還會在協(xié)調行動中進行商議性對話。如:進行角色游戲時,會互相商量安排游戲情節(jié)等。
由于幼兒獨立性的發(fā)展,活動范圍的擴大,在他們和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需要獨立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知識經驗等,這就促進了獨白言語的產生和發(fā)展。
幼兒初期,只能主動講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
14、,且表達時常顯不流暢,敘述時有較多的廢詞,如:“這個這個”、“后來么后來么”等來幫助緩解表達的困難。到幼兒末期,不但能系統(tǒng)敘述,而且能大膽自然地、生動有感情地描述事情。
(2)情境性言語的發(fā)展和連貫性言語的產生
情境性言語是指幼兒在獨自敘述時不連貫、不完整并伴有各種手勢、表情,聽者需結合當時的情境,審察手勢表情,邊聽邊猜才能懂得意義的言語。這種言語是幼兒言語從不連貫向連貫言語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言語形式。連貫性言語則指句子完整、前后連貫,能反映完整而詳細的思想內容,使聽者從語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講述的意思的言語。
3~4歲的幼兒,甚至5歲的幼兒言語仍帶有情境性。他們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的,并輔以各種手勢
15、和面部表情,對自己所講的事,絲毫不作解釋,似乎談話對方已完全了解他所講的一切。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連貫性言語逐漸得到發(fā)展。到6~7歲,幼兒開始能把整個思想內容前后一貫地表述;能用完整的句子,說明上下文的邏輯關系。
連貫性言語的發(fā)展使幼兒能獨立、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幼兒才能獨白。連貫性言語和獨白言語的發(fā)展,不但促進幼兒言語表達力的提高,而且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形成和獨立性的加強。
5.出現內部言語的過渡形式——出聲的自言自語
言語可按活動的目的和是否出聲,分為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兩類。內部言語是言語的高級形式,它不是用來和人交際的言語。它的發(fā)音隱蔽,而且比外部言語更概括和壓縮
16、。
幼兒前期沒有內部言語,到了幼兒中期,內部言語才產生。幼兒時期的內部言語在發(fā)展過程中,常出現一種介乎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的過渡形式,即出聲的自言自語。這種自言自語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游戲言語”,另一種是問題言語。
(1)游戲言語
游戲言語是一種在游戲、繪畫活動中出現的言語。其特點是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話,用言語補充和豐富自己的行動。這種言語通常比較完整、詳細,有豐富的情感和表現力。如:幼兒一邊搭積木——長江大橋,一邊發(fā)出聲音“這里面可以走人,橋洞里可以過船,……”。
(2)問題言語
問題言語是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或問題時產生的言語,用以表示困惑、懷疑、驚奇等。這種言語一般比較簡單、零碎,由
17、一些壓縮的詞句組成。
幼兒中期以后,內部言語逐漸在自言自語的基礎上形成。原來由自言自語所負擔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也隨年齡的增長逐漸由內部言語來實現。
(二)書面言語掌握的可能性
書面言語產生的基礎是口頭言語。嚴格地說,幼兒期已為書面言語的學習作了準備。具體表現在已具備以下條件:
1.掌握口語詞匯
我們知道,書面言語的掌握,必須懂得字詞的實際意義。如果不懂字詞的含義,只會將字形和字音聯系起來,這只是簡單的形——聲間的聯系。而掌握了口語詞匯后,只要把語詞和它的字形相結合,就懂得了字詞的實際意義。幼兒可掌握3000左右詞匯。
2.掌握語音
漢語拼音是兒童識字和閱讀的重要輔助手段,而學習漢語
18、拼音的重要前提條件是正確發(fā)出語音。4歲幼兒已具備這一切。
3.掌握基本語法和口語表達力
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的表達方式雖有不同,但是二者都需要遵循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幼兒期已掌握了基本的語法和初步的口語表達力,為入小學后閱讀和寫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幼兒圖形知覺的發(fā)展
字母、數字、字詞,特別是方塊漢字,猶如圖形。漢字,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圖形知覺。當兒童能辨別圖形時,就能分辨字形。人們發(fā)現4歲左右的幼兒是圖形知覺發(fā)展的敏感期,因此,可以認識一些字。
【課堂小結】
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學前兒童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特征,并運用這些規(guī)律分析幼兒的行為,促進幼兒言語的發(fā)展。
【作業(yè)】
1.掌握以下概念:游戲言語、問題言語、自我中心語言。
2.幼兒言語發(fā)展有何特點?請簡要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