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植物本科《農(nóng)業(yè)氣象學》試題答案B》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14植物本科《農(nóng)業(yè)氣象學》試題答案B(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5 — 2016 學年第一學期考試試卷B卷
考試科目 農(nóng)業(yè)氣象學 考試方式 閉
命題人 審核人 2015_年口們月 22日
系 植物科學 專業(yè)植物科學年級14級
一、 名詞解釋(共20分,每小題2分)
1. 氣象要素:構(gòu)成和反映大氣狀態(tài)的物理量和物理現(xiàn)象,稱氣象要素。主要包括氣壓、氣溫、濕度、 風、云、能見度、降水、輻射、日照和各種天氣現(xiàn)象等。
2光合有效輻射: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能被葉綠素吸收并參與光化學反應(yīng)的太陽輻射光譜成 分。
3. 大氣質(zhì)量數(shù):太陽輻射在大氣中通過的路徑長度與大氣鉛直厚度的比值。
4. 海陸風:在沿海地區(qū),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白天由海洋吹向
2、陸地,夜間風由陸地吹向海洋, 這樣一種晝夜風向轉(zhuǎn)變的現(xiàn)象。
5. 氣團:大范圍內(nèi)水平方向上各種物理屬性比較均勻,鉛直方向上變化比較一致的大塊
6. 干旱:是指在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水平不高的條件下,作物需水量與土壤供水量在相當長時間內(nèi)失去平衡, 使作物生長發(fā)育受到危害,造成產(chǎn)量下降的災(zāi)害性天氣。
7氣候異常:是指某些氣候要素偏離氣候常年平均而出現(xiàn)的極端值。如某年的某時段內(nèi)降水量超出 多年同期內(nèi)平均降水量,出現(xiàn)降水量異常,而發(fā)生水澇災(zāi)害
8. 農(nóng)田小氣候:是以農(nóng)作物為下墊面的小氣候。它是農(nóng)田貼地氣層、土壤耕作層同作物群體之間物 理與生物過程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9. 反氣旋:又稱高壓,是一個中心氣壓高
3、,四周氣壓低的空氣渦旋。在北半球,反氣旋內(nèi)氣流順時 針自內(nèi)向外輻散。
10. 降水量:從大氣中降落到地面,未經(jīng)蒸發(fā)、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累的水層厚度。
二、 填空(共20分,每題2分)
1. (水汽)是大氣中唯一能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三相變化的成分,是天氣演變的重要角色。
2. 冬半年,在北半球隨緯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陽高度角(減?。?。
3. 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風是(谷)風,夜晚,由陸地吹向海洋的風是(陸)風。
4. 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溫分別是10.2,10.1,9.9,10.5,10.0,10.2°C,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學下 限溫度為10C,則其活動積溫為(51) C,有效積
4、溫為(1) C。
5. 我國寒潮的標準是:一次冷空氣入侵,使當?shù)貧鉁卦?4小時內(nèi)下降(10C)以上,同時最低溫度 在(5C)以下。寒潮的主要特點是(大風)和(降溫)。
6. 我國年輻射總量的地理分布是自沿海向內(nèi)陸(增加)。
7. 我國降水變率自沿海向內(nèi)陸(增大);全國而言,降水變率冬季(最大)。
8. 我國氣候的顯著特點是(季風性顯著)和(大陸性強)。
9. 農(nóng)業(yè)氣候資源中最主要的有(太陽輻射)、(溫度)、(降水)。
10. 臺風的天氣區(qū)由(臺風眼區(qū)),(渦旋區(qū)),(外圍大風區(qū))三部分組成,其中(渦旋區(qū))天氣最 惡劣
三、 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的打J”;錯誤的打"X”
5、)
1、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減少。(X)
2, 北半球某一緯度出現(xiàn)極晝時,南半球同樣的緯度上必然出現(xiàn)極夜。對(”)
3. 白天氣溫升高主要是因為空氣吸收太陽輻射的緣故。(X)
4, 干絕熱直減率:rd =0.5°C/100米;濕絕熱直減率:rm=1.0°C/100米。(X)
5, 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氣層,稱為逆溫層。(”)
6 .甲地降水相對變率較乙地同時期的相對變率大,說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X)
7. 形成露時的露點溫度在零上,出現(xiàn)霜時的露點溫度在零下。(”)
8. 一團濕空氣從海平面沿一山坡上升,其溫度必然會升高。(X)
6、
9. 海陸風以日為周期,白天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晚上相反。(”)
10. 氣團是在氣旋、反氣旋等天氣系統(tǒng)長期控制下形成的。(”)
四、 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10分)
1. 晴朗的天空呈藍色,是由于大氣對太陽輻射中藍紫色光0 )較多的結(jié)果。
A.吸收;B.散射;C.反射;D.透射。
2. 在大氣中放射輻射能力最強的物質(zhì)是(D)。
A. 氧; B.臭氧; C.氮; 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3. 我國溫度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隨著緯度的升高是(D)。
人.日較差,年較差均減小 8.日較差、年較差均增大
C.年較差增大,日較差減小。.日較差增大,年較差減小
4. 當相對濕度為100
7、%時,^M C )。
A.氣溫高于露點,飽和差=0; B.氣溫=露點,飽和差大于零;
C.氣溫=露點,飽和差=0; D..氣溫低于露點,飽和差小于零。
5. 冬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主要氣壓系統(tǒng)是0)。
A.蒙古高壓和印度低壓 B.蒙古高壓和阿留申低壓;
C.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阿留申低壓; D.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印度低壓;
6 5. (A)的天氣有利于夜間輻射霜凍的形成。
A.晴朗、大風 B.微風、多云 C. 土壤潮濕、多云 D.晴朗、微風
7. 我國大陸高低緯度地區(qū),春季增溫和秋季降溫的快慢不同,其特點是(D)。
A.高緯度地區(qū)慢,低緯度地區(qū)快 B.高緯度地區(qū)慢,低緯度地區(qū)
8、慢
C.高緯度地區(qū)快,低緯度地區(qū)快 D.高緯度地區(qū)快,低緯度地區(qū)慢
8. 海陸的熱力差異是產(chǎn)生季風的原因之一,夏季風的形成是因為(A)。
A. 夏季大陸溫度高,氣壓低;海洋溫度低,氣壓高
B. 夏季大陸溫度高,氣壓高;海洋溫度低,氣壓低
C. 夏季大陸溫度低,氣壓高;海洋溫度高,氣壓低
D. 夏季大陸溫度低,氣壓低;海洋溫度高,氣壓高
9. 24節(jié)氣中既反映降水,又反映溫度的節(jié)氣有(B)。
A.清明、白露、霜降B.白露、寒露、霜降
C.谷雨、寒露、霜降D.驚蟄、白露、寒露
10、下列哪種措施無助于改善氣候:
A.圍海造田 B.植樹造林 (1退耕還林 D.種植草坪
五、
9、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評分標準:答全滿分,只答小標題得一半分數(shù)
1. 太陽輻射與地面輻射的異同是什么?
答:
二者都是以電磁波方式放射能量;(1分)
二者波長波不同,太陽輻射能量主要在0.15?4微米,包括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能量最大 的波長為0.48微米。地面輻射能量主要在3?80微米,為紅外線,能量最大的波長在10微米附近。
(2分)
二者溫度不同,太陽表面溫度為地面的20倍,太陽輻射通量密度為地面的204倍。(2分)
2. 試述什么是逆溫及其種類,并舉例說明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意義。
答:
氣溫隨著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氣層,稱為逆溫層。(1分)
逆溫的類型有輻射逆溫
10、、平流逆溫、下沉逆溫和鋒面逆溫。(2分)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常利用逆溫層內(nèi)氣流鉛直運動弱的特點,選擇上午噴灑農(nóng)藥和進行葉面施肥以提高 藥效及肥效。逆溫層對熏煙防霜凍也有利。特別是晴天逆溫更顯著,貼近地面溫度,可比2米上的 氣溫低3?5°C,故冬季對甘薯、蘿卜等曬干加工時,為防凍應(yīng)將曬制品擱放在稍高處。(2分)
3. 相對濕度的日、年變化規(guī)律如何?
答:
相對濕度的日變化與氣溫日變化相反。(1分)
最大值出現(xiàn)在凌晨,最小值出現(xiàn)在14?15時。(2分)
年變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若受海陸風及季風影響的地方,其日、年變化,有可能 與氣溫相一致。(3分)
4. 海陸風的成因。
答:
11、
由于海陸熱力差異,白天陸地增溫比海洋快,使陸地上空氣溫度高,密度小,氣流上升,近地形 成低壓區(qū);(2分)
海洋上空氣溫度低,密度大而下沉,形成高壓區(qū)。氣壓梯度由海洋指向陸地,使空氣自海洋流向 陸地,即海風。夜間陸地降溫比海洋快(3分)
六、計算題(每題5分,共10分)
評分標準:計算正確,公式正確,滿分;公式不正確不得分,公式正確,數(shù)錯,得一半 分數(shù)。
1、 一登山運動員,從海拔500m,氣溫為25C處開始登山。當他到達高度Z1處時,氣壓比出發(fā)時 減少了 1/5,氣溫為13C。他繼續(xù)往上走,到Z2處時,氣壓比Z1處又減少了 1/5,氣溫為-1C。
試問z1、Z2處的海拔高度各為多少
12、?
解:已知開始登山時Z0 =500m,t0 =25C,
到 Z1 高度 t1 =13C,Z2 處 t2 =-1C
設(shè)開始登山時的氣壓為P0,
則 Z1 處氣壓 p1 =(1-1/5)P0=4/5po,
Z2處氣壓為P2 =4/5P1
由拉普拉斯壓高公式得:
Z1 -Zo =18400(1+ a tm)1gP0 /P1
Z1 =500+18400[1+1/273X (25+3)/2]1g[P0 /(4/5P0 )]
=2407m
Z2 =2407+18400[1+1/273 X (13-1)/2]1g[P1 /(4/5P,)]
=4229m
答:Z1、Z2處的海拔高度分
13、別為2407m和4229m。
2、 某水稻品種5月25日開始幼穗分化,從幼穗分化到抽穗的有效積溫為242C,生物學下限溫度
為11.5C,天氣預(yù)報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溫度為22.5 C,試問抽穗日期是何時?
解:已知 A=242C, T=22.5C, B=11.5C
n=A/(T-B)=242 / (22.5 —11.5)=242 / 11=22 (天)
答:6月16日抽穗。
七 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評分標準:答全滿分,只答小標題得一半分數(shù)。
1、 試述“積溫學說”的內(nèi)容和積溫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及其局限性。
答:
“積溫學說”認為作物在其它因子都得到基本滿足時
14、,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溫度與生長發(fā)育速 度成正相關(guān),而且只有當溫度累積到一定總和時,才能完成其發(fā)育周期,這個溫度的總和稱為積溫。 它反映了作物在完成某一發(fā)育期或全生育期對熱能的總要求。(3分)
應(yīng)用方面:(4分)
用活動積溫作為作物要求的熱量指標,為耕作制度的改革、引種和品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用有效積溫等作為作物的需熱指標,為引種和品種推廣提供重要科學依據(jù)。
應(yīng)用有效積溫作為預(yù)報物候期和病蟲害發(fā)生期的依據(jù),等等。
局限性(3分)
積溫學說是理論化的經(jīng)濟方法。事實上在自然條件下作物的發(fā)育速度是多因子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如 作物的發(fā)育速度不單純與溫度有關(guān),還與光照時間、輻射強度、作物三基點
15、溫度和栽培技術(shù)條件等因 子有關(guān)。
2、 什么是地面有效輻射?它的強弱受哪些因子的影響?舉例說明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作用。
答:
地面有效輻射是地面放射的長波輻射與地面所吸收的大氣逆輻射之差,它表示地面凈損失的長 波輻射,其值越大,地面損失熱量越多,夜晚降溫越快。(2分)
影響因子有:
(1) 地面溫度:地面溫度越高,放射的長波輻射越多,有效輻射越大。(1分)
(2) 大氣溫度:大氣溫度越高,向地面放射的長波輻射越多,有效輻射越小。(1分)
(3) 云和空氣濕度:由于大氣中水汽是放射長波輻射的主要氣體,所以水汽、云越多,濕度越大,大 氣逆輻射就越大,有效輻射越小。(1分)
(4) 天氣
16、狀況:晴朗無風的天氣條件下,大氣逆輻射減小,地面有效輻射增大。(1分)
(5) 地表性質(zhì):地表越粗糙,顏色越深,越潮濕,地面有效輻射越強。(1分)
(6) 海拔高度:高度增高,大氣密度減小,水汽含量降低,使大氣逆輻射減小,有效輻射增大。(1分)
(7) 風速:風速增大能使高層和低層空氣混合,在夜間帶走近地層冷空氣,而代之以溫度較高的空氣, 地面就能從較暖的空氣中得到較多的大氣逆輻射,因而使有效輻射減??;而在白天風速增大可使有 效輻射轉(zhuǎn)向增大。(1分)
舉例:因為夜間地面溫度變化決定于地面有效輻射的強弱,所以早春或晚秋季節(jié)夜間地面有效輻 射很強時,引起地面及近地氣層急劇降溫,可出現(xiàn)霜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