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復習 金版教程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高考物理復習 金版教程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練習(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限時規(guī)范特訓
(時間:45分鐘 分值:100分)
1.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在這兩次拉伸中( )
A.只要求將橡皮條拉到相同的長度
B.要求將橡皮條沿相同的方向拉到相同的長度
C.將彈簧秤拉到相同的刻度
D.將橡皮條和細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的位置
解析:本實驗要研究合力和分力的關(guān)系,把第一次兩個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看作第二次一個彈簧秤的拉力F的分力.而根據(jù)合力和分力的關(guān)系可知,只有當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和F單獨作用的效果相同時,才構(gòu)成分力和合力的關(guān)系.在
2、這個實驗中,用橡皮條在拉力作用下發(fā)生的變化來反映作用效果,這個變化包括橡皮條的伸長方向和伸長量兩項,用伸長方向反映橡皮條所受合力的方向,用伸長量反映橡皮條所受合力的大小,僅用伸長量不能完整地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因此B選項正確,而A、C選項錯誤.如果兩次拉動使細繩和橡皮條的結(jié)點位于同一位置,橡皮條兩次的伸長方向和伸長量一定相同,因此D選項正確.
答案:BD
2. [2020·上海市模擬]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演示實驗中,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可以同時比橡皮條的拉力大
B.若橡皮條的拉力是合力,則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分力
C.兩次拉橡皮條時,需將橡皮
3、條拉到同一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兩次彈簧測力計拉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證橡皮條結(jié)點的位置不變,只需調(diào)整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即可
解析:當兩彈簧測力計夾角較大時,合力小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即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可以同時比橡皮條的拉力大,A正確;若橡皮條的拉力是合力,則其兩個分力與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平衡,B錯誤;實驗效果是指橡皮條的形變大小和方向,將橡皮條拉到同一位置,則兩次彈簧測力計拉的效果相同,所以C正確;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而合力不變,則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一定變化,故D錯誤.
答案:AC
3.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
4、形定則”實驗中,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豎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OA、OB,O為兩細繩與橡皮條的結(jié)點,細繩OA跨過釘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釘子C,下端掛重力已知的鉤碼,細繩OB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勾住,如圖所示,可以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調(diào)整橡皮條與兩細繩的結(jié)點O的位置.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 )
A.兩細繩的夾角必須成90°,以便于算出兩細繩的合力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
D.只用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時結(jié)點O達到的位置應與鉤碼、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
5、相同
(2)圖中OC與橡皮條延長線的夾角為α,細繩OB與橡皮條延長線的夾角為β,且α+β>90°,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增加鉤碼個數(shù)后,為使結(jié)點位置不變,應減小β,同時減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B.增加鉤碼個數(shù)后,為使結(jié)點位置不變,應增大β,同時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C.保持鉤碼個數(shù)不變,將釘子向左移動一些,為使結(jié)點位置不變,應增大β,同時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D.保持鉤碼個數(shù)不變,將釘子向左移動一些,為使結(jié)點位置不變,應減小β,同時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解析:(1)兩細繩的夾角不一定成90°,兩分力不一定相等,因此橡皮條不一定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2)增加鉤碼
6、個數(shù)后,結(jié)點向左下移,要使結(jié)點還在原位,若減小β,同時減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會使結(jié)點偏離更遠;應增大β,同時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保持鉤碼個數(shù)不變,將釘子向左移動一些,即OC方向上的力大小不變,使力的方向順時針轉(zhuǎn)動,為使結(jié)點位置不變,由于α+β>90°,從圖可以看出,β肯定減小,F(xiàn)2肯定增大.B、D正確.
答案:(1)CD (2)BD
4. “研究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示.
(1)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
(2)本實驗采用的主要
7、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實驗中可減小誤差的措施有( )
A.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盡量大些
B.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要盡量大些
C.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筋、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解析:(1)單彈簧秤拉橡皮筋,需保證與兩個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等效,即結(jié)點O到同一位置,故方向一定沿AO的是F′.(2)本實驗采用的主要科學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本實驗誤差來源主要是摩擦力,故C正確;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盡量大些,一是減小讀
8、數(shù)誤差,二是減小作圖誤差,故A正確;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記要遠一些,這樣便于確定拉力方向,作圖更準確,故D正確;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不宜過大或過小,那樣作圖不方便,容易產(chǎn)生誤差,故B錯誤.
答案:(1)F′ (2)B (3)ACD
5. 如圖所示,用A、B兩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使其伸長到O點(α+β<),現(xiàn)保持A的讀數(shù)不變,而使夾角α減小,適當調(diào)整彈簧測力計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點保持不變,這時:
(1)B的示數(shù)應是( )
A.一定變大 B.一定不變
C.一定變小 D.變大、不變、變小均有可能
(2)夾角β的變化應是 ( )
A.一定變大 B.一定不變
C
9、.一定變小 D.變大、不變、變小均有可能
解析:“使O點保持不變”即表示A、B拉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則以O(shè)為圓心,以A的拉力大小為半徑畫圓弧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按題意α減小,可知B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均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由圖可知B的拉力的大小和角度β都將變小,故(1)、(2)均選C.
答案:(1)C (2)C
6. 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
(1)所說的合力與兩個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說法中的________.
A.彈簧秤的彈簧被拉長相同長度
B.兩彈簧秤相對橡皮條保持相同的角度
C.橡皮條受拉力產(chǎn)生相同的形變
D.使橡皮條在某一方向上伸長到某一
10、相同的長度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力的圖示如圖.圖上標出了F1、F2、F、F′四個力,其中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彈簧秤直接測得的;比較力________與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若基本相同,則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了驗證.
解析:(1)若橡皮條在某方向上達到相同的長度,則表明合力與兩個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2)F′是依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合成的力,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即可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答案:(1)D (2)F′ F F′
7. [2020·廣州測試]“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部分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有關(guān)內(nèi)容:
A.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
11、定在貼有白紙的豎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綁上兩根細線.
B.在其中一根細線上掛上5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使橡皮筋拉伸,如圖1所示,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將步驟B中的鉤碼取下,分別在兩根細線上掛上4個和3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用兩光滑硬棒B、C使兩細線互成角度,如圖2所示,小心調(diào)整B、C的位置,使__________,記錄__________.
(2)如果“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那么圖2中=__________.
解析:(1)B.記錄鉤碼個數(shù)(或細線拉力),橡皮筋與細線結(jié)點的位置O,細線的方向(說明:能反映細線方向的其他記錄也可以)
12、
C.應使橡皮筋與細線結(jié)點的位置與步驟B中結(jié)點位置重合,并記錄鉤碼個數(shù)和對應的細線方向.
(2)對結(jié)點進行受力分析,設(shè)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均為 m,由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方向滿足:
4 mgcosα=3 mgcosβ,所以=.
答案:(1)見解析 (2)
8.有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jié)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根據(jù)鉤碼個數(shù)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問題:
(1)改變鉤碼個數(shù),實驗能完成的是( )
A.鉤碼的個數(shù)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shù)N1=N
13、3=3,N2=4
C.鉤碼的個數(shù)N1=N2=N3=4
D.鉤碼的個數(shù)N1=3,N2=4,N3=5
(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 )
A.標記結(jié)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繩子之間的夾角
D.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zhì)量
(3)在作圖時,你認為下圖中__________是正確的.(填“甲”或“乙”)
解析:(1)實驗中的分力與合力的關(guān)系必須滿足:|F1-F2|
14、明同學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jié)點位置O點以及兩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如圖所示.
(1)試在圖(a)中作出無實驗誤差情況下F1和F2的合力圖示,并用F表示此力.
(2)圖(b)所示是李明和張華兩位同學在做以上實驗時得到的結(jié)果,其中哪一個實驗比較符合實驗事實?(力F′是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拉時的圖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實驗結(jié)果比較符合實驗事實的一位同學中,造成誤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寫出兩種情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即以F1、F2為兩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對角線OF就表示合力F.(標上箭頭表明方向)
(2)作圖法得到的F必為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單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一定與橡皮筋共線,故張華的實驗比較符合實驗事實.
(3)F2的大小比真實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實方向偏左.作圖時兩虛線分別與F1線和F2線不嚴格平行.
答案:(1)如圖所示
(2)張華做的符合實驗事實 (3)見解析
10.
16、 如圖所示,某小組同學利用DIS實驗裝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為兩個相同的雙向力傳感器,該型號傳感器在受到拉力時讀數(shù)為正,受到壓力時讀數(shù)為負.A連接質(zhì)量不計的細繩,可沿固定的板做圓弧形移動.B固定不動,通過光滑鉸鏈連接長0.3 m的桿.將細繩連接在桿右端O點構(gòu)成支架.保持桿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驟操作:
①測量繩子與水平桿的夾角∠AOB=θ
②對兩個傳感器進行調(diào)零
③用另一繩在O點懸掛一個鉤碼,記錄兩個傳感器讀數(shù)
④取下鉤碼,移動傳感器A改變θ角
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得到表格.
F1
1.001
0.580
…
1.002
…
F2
-0.868
-0.291
17、
…
0.865
…
θ
30°
60°
…
150°
…
(1)根據(jù)表格,A傳感器對應表中的力__________(選填“F1”或“F2”).鉤碼質(zhì)量為__________kg(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多次對傳感器進行調(diào)零,對此操作說明正確的是 ( )
A.因為事先忘記了調(diào)零
B.何時調(diào)零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影響
C.為了消除橫桿自身重力對結(jié)果的影響
D.可以完全消除實驗的誤差
解析:(1)A傳感器中的力均為正值;故A傳感器對應的是表中力F1,平衡時, mg=F1·sinθ,當θ=30°時,F(xiàn)1=1.001 N,可求得 m=0.05 kg.
(2)在掛鉤碼之前,對傳感器進行調(diào)零,目的是為了消除橫桿自身重力對結(jié)果的影響,故C正確.
答案:(1)F1 0.05 (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