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的文學(xué)語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六韜的文學(xué)語言(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六韜的文學(xué)語言
一、《六韜》的文學(xué)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
(一)多用四言句
《六韜》中采用的句式并無固定模式,三言、四言、五言及六言句等多種句式穿插其中,又間雜以長短句,其中又以四言句最多。三言的有:"六守長,則君昌;三寶完,則國安。";①五言的有:"用之在于機(jī),顯之在于勢,成之在于君。";②六言的有:"三軍行數(shù)百里,人馬疲倦休止。";③
《六韜》中的四言句比比皆是,例如,"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予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④"求途之道,金玉為主。必因敵使,精微為寶";⑤等。
2、
《六韜》大量采用四言句,和戰(zhàn)國時期的語言水平是基本吻合的。四言句通常給人以強(qiáng)烈的節(jié)奏感,使文章形成一種整齊的韻律。同時文中還大量地使用長短句,使文章形成一種音調(diào)上的落差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朗讀記憶。
(二)特殊句法的運(yùn)用
1.問答句?!读w》中多以文王和武王發(fā)起提問,然后再由太公作答。這樣一問一答的形式體現(xiàn)出了每一篇每一卷的中心思想。如《武韜•文啟》篇中"文王曰:‘靜之奈何?’太公曰:‘天有常形,民有常生,與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靜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從政,是以天無為而成
3、事,民無與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虎韜•疾戰(zhàn)》中"武王問太公曰:‘敵人圍我,斷我前后,絕我糧道,為之奈何?’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如此者,為四武沖陳,以武車驍騎,驚亂其軍,而疾擊之,可以橫行。’";這些問答句都清楚地表達(dá)了文章的內(nèi)容,使讀者一目了然。
2.判斷句。這是《六韜》一書使用最多的文言句式,每篇均有涉及。但在形式上又采用了多種句式,這就使得全書不像其他兵書那樣枯燥乏味,猶如信手拈來,通俗易懂,也更能吸引讀者,《六韜》中涉及的判斷句有以下幾種:(1)者,也。如
4、"所謂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⑥(2)也。如"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貴之而不驕者,義也;付之而不轉(zhuǎn)者,忠也;使之而不隱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窮者,謀也。";⑦(3)者,如"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將。";⑧(4)以"必";作副詞表示判斷。如"夫欲擊者,當(dāng)審查敵人十四變。變見則擊之,敵人必敗。";⑨(5)副詞"乃";字放在謂語前表示判斷。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⑩(6)以"是";字作主語表示判斷。如"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瑏瑡?3.倒裝句。倒裝句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一種句法,《六韜》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文
5、韜•明傳》中的"太公問:‘王何所問?’";"所";作為一個結(jié)構(gòu)助詞無義,所以句子本應(yīng)為"王問何?";《文韜•守土》中"守土奈何?";"何";作為疑問代詞將賓語"守土";前置了;《武韜•順啟》中"文王問太公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句中的"何如";本應(yīng)為"如何";,等等。
(三)通假字和引申字的運(yùn)用
古代文獻(xiàn)一般都有通假字和引申字的情況出現(xiàn),經(jīng)統(tǒng)計《六韜》中共有35處出現(xiàn)了通假字,如"文王乃齊三日";瑏瑢?中的"齊";通"齋";,為齋戒之義;"故知神明之道者,野無
6、衡敵,對無立國";瑏瑣?中的"衡";通"橫";,在這里是指強(qiáng)橫之義。引申義在《六韜》中有23處,如"農(nóng)一其鄉(xiāng),則谷足;工一其鄉(xiāng),則器足;商一其鄉(xiāng),則貨足";瑏?瑤中的"一";原為"統(tǒng)一";之義,這里引申為聚集、集結(jié);"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瑏瑥?中的"啟";和"閉";都運(yùn)用了引申義,"啟";本指開啟,引申為接納、歡迎,"閉";本指關(guān)閉,引申為拒絕、抗拒。
(四)文言虛詞的使用
1."之";在《六韜》中,主要用于代詞和助詞。
用作人稱代詞如《文韜•文師》中"文王再拜曰:‘允哉!
7、敢不受天之誥命乎!’";這里的"之";應(yīng)譯為第二人稱"您";。在《武韜•文伐》中"欲錮其心,必厚賂之;收其左右忠愛,陰示以利,令之輕業(yè),而蓄積空虛";則譯為第三人稱"他";。用作助詞如在《龍韜•論將》中"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將。";這里的"之";是定語的標(biāo)志,可以譯為"的";的意思。
2."而";是文言里用得最多、最靈活的一個詞,可以用作連詞也可以用作代詞。用作并列連詞如《文韜•國務(wù)》中的"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予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用作轉(zhuǎn)折連詞如《文韜•舉賢》中的"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譽(yù),而不得真賢也。";用作連接狀語,表修飾關(guān)系,如《龍韜•立將》中的"君入廟門,西面而立。將入廟門,北面而立。";
3."者";作助詞,常用來構(gòu)成以"者";結(jié)尾的"者";字結(jié)構(gòu),在句子中充當(dāng)各種成分。用在名詞之后,其作用一般在于標(biāo)明語音上的停頓,同時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者";與名詞構(gòu)成的"者";字結(jié)構(gòu),在句中一般作主語,其謂語部分用"也";煞尾,構(gòu)成"者,也";句式,這是文言中常見的判斷句。如《龍韜•論將》中"所謂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