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語言的文化藝術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文學語言的文化藝術化(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文學語言的文化藝術化
文學語言是指文本中所使用的體現(xiàn)文學性與審美性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學語言的本質在于它是一種藝術語言,但它不是另外構造一套完全獨立的語言體系,文學語言的功能原本是潛在地存在于普通語言系統(tǒng)中的,文學語言是對普通語言的語音、語義等的審美特性的運用加工與升華。[1]
我們認為文學語言是文學中或生活中所使用的藝術性的、審美性的語言,是充滿隱喻特質的語言。文學語言既是文學的研究對象,也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
文學語言既存在于印刷媒介中,也存在于電子媒介中。
文學語言是在日常自然形態(tài)的語言的
2、基礎上發(fā)展產(chǎn)生的,已經(jīng)成為不同于日常語言(科學語言)的另一種語言。
文學語言是超越性符號,是意象性符號,它克服了日常語言的抽象性和有限性,成為自由的符號。[2]因此,文學語言具有意象性、超越性、創(chuàng)造性、詩性和韻味等特征。追求生活的藝術化、審美化成為當下人們的一種生活時尚。經(jīng)典的文學審美必然成為人們美化生活的一種審美方式,文學隨著大眾傳媒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導致了生活的藝術化、文學化。文學語言隨著文學的傳播表現(xiàn)出新的文化特征:
一、文學語言的邊緣性
文學語言的邊緣性是指文學語言不是自主的、獨立的,邊界限定的,而是開放
3、的,邊界不確定的。
文學語言已向其他人文學科全面滲透。
文學語言的特性(文學性)即文學文本中的遣詞造句和謀篇的審美藝術向社會全面滲透。自20世紀以來,在語言學轉向的影響下,人們認識到語言不但是傳播思想情感的媒介,而且語言本身也是思想觀念,人文學科如哲學、歷史學、人類學、新聞學、社會學等學科都力圖借助語言學模式來研究各自學科領域中的問題,認為文學是語言特性充分顯現(xiàn)的領地,可以通過理解文學而把握語言,由此理論家們發(fā)現(xiàn)了無所不在的文學性。
換言之,文學性不再被看作"文學";的專有屬性而是各門人文社會科學和理論自身的屬性,顯
4、示了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學化。文學性對理論的滲透顯得特別突出。眾多社會科學理論本身因其理論與文學性表達的完美結合而倍增魅力,而且這種文學性表達不僅成為一種吸引人的興趣的方法,尤其是深入到理論與思想之中,成為顯示理論水準、理論生命力的重要標志。現(xiàn)代理論的生命力在于簡練、準確、直陳,即高度的概括性,但是,枯燥和抽象的理論給現(xiàn)代社會高節(jié)奏生活的現(xiàn)代人帶來了極大的負面作用,因此,文學性就成為理論的調(diào)味品和滋補品,成為抽象的理論的調(diào)節(jié)性因素。
文學化、藝術化成為日常生活審美化時代衡量生活質量高低的尺度與杠桿。從家居、購物環(huán)境、飲食、服飾到家電、汽車乃至大型社會活動都處在文學化的
5、運作方式中,如,"廣告";將虛構、隱喻、戲劇表演、浪漫抒情等文學語言手段運用得淋漓盡致,把珍奇異寶、欲望、美、成功、共同體、科學進步與舒適生活等等各種文學語言意象附著于肥皂、洗衣機、家用電器、摩托車及酒精飲品等日常的消費品之上;日常的"新聞報道";也是文學語言編碼的結果,其中有作者意圖、材料剪裁、敘事技巧、修辭虛構等主要文學性要素,這些都說明了文學語言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無處不在。
社會生活領域的文學化成為當今人們一種自覺的生活追求,這說明詩意的、溫馨的生活就蘊涵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再到虛幻飄渺的烏托邦中去尋找精神的家園與心靈的居所;這說明當下的生活已變得更富有詩意、
6、更加人性化。因此,人們不僅用詩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詩人的心靈去感知世界,而且用詩人的雙手裝點世界、建設世界,這樣的生活是一種文學性彌漫的生活:人在更加詩意地棲居!
二、文學語言的生活化
文學語言的生活化包含二層意思:
一是指文學語言的通俗化和大眾化,二是指文學語言的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語言文學化,打破了精英關于審美的界限。大眾傳播媒體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深層次地介入與滲透,帶來了文學性的泛化與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使文學語言成為一種社會話語,一種大眾日常交往的普通語言。文學語言的日常生活化的原因:一是觀念的變化,二是媒介的
7、變化。大眾文化將消遣性娛樂性置于首位,在快餐式的文化讀物中,在輕松愜意的影視片中,在具有刺激性的電子游戲中,消解現(xiàn)代社會工作中的緊張心理與情緒,達到消遣娛樂的目的。大眾文化回避抽象的崇高、使命等深刻高尚的職責,也不崇尚天人合一式的隱士風范,而轉向現(xiàn)實的日常生活,體現(xiàn)出對于當下生活的關心,對于物質生活、世俗人生的追求,甚至表現(xiàn)出一種"去理存欲";及時享樂的生活態(tài)度,雖然其中透露出濃重的拜物情緒,但大眾文化的現(xiàn)實性、當下性使它洋溢著一種生存的愉悅與審美的追求。當下文學突出了對于普通百姓的庸常生態(tài)的關注,對于日?,嵥樯畹年P注,使文學充滿了獨特的生活情趣,展示出現(xiàn)代人新的生活觀念。在電子傳播媒介下,
8、文學閱讀一統(tǒng)天下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通過電子媒介的視聽傳播優(yōu)勢,各種文學媒介傳播在尋找最佳結合點,實行所謂的"強強聯(lián)合";,像《圍城》、《水滸》等電視連續(xù)劇的播出,由電視劇的影響帶動了讀書市場,人們回過頭來再購買和閱讀小說,從文字語言獨特的審美角度重新欣賞小說藝術。這樣,一方面,文化普及成本的降低使更多的人可以掌握書面語,打破了精英對書面語的壟斷;另一方面,商業(yè)化的力量是書面語逐漸迎合民間口語,形成了書面文學語言的俗化現(xiàn)象。影視藝術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新型藝術,除了擁有現(xiàn)當代文化工業(yè)的生產(chǎn)方式與傳播手段外,還能充分吸收、利用各種文藝種類之所長,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它們的局限,使視、聽藝術融入了詩的想象、戲劇性的沖突和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達到文學性和觀賞性的結合。
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純審美";或"唯審美";,而是渴望美在生活、實用、通俗和商業(yè)的基礎上展現(xiàn)自身,美成為日常生活本身的組成部分:一方面,以往的純審美被泛化到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日常生活體驗成為審美的重要資源;另一方面,日常文化生活也趨向于審美化,有意無意地將審美作為自己的標準。因此,文學語言的生活化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