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表格式)》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6.2《五石之瓠》(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表格式)(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課題
五石之瓠
學科
語文
年級
高二
學期
上學期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理解莊子“有用”與“無用”觀點的深刻內(nèi)涵,了解其突破常規(guī)俗見的意義,初步認識道家思想的文化價值。
2.把握莊子觀點的思辯性,并能聯(lián)系實際認識生活,理性思考,提升辯證思維品質(zhì)。
3.賞析老子、莊子闡述道理的不同言說方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進行讀寫結合的片段寫作。
4.借助工具書準確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學做知識卡片,熟記并積累經(jīng)典語句,培養(yǎng)文言感受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莊子學說辯證認識事物、突破常規(guī)俗見的意義,初步認識道家思想的文化價值。
2.把握莊子觀點的思辯性,并能聯(lián)系實際認識
2、生活,理性思考,提升辯證思維品質(zhì)。
教學難點:
1.理解莊子“有用”與“無用”觀點的深刻內(nèi)涵,
2.賞析老子、莊子闡述道理的不同言說方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進行讀寫結合的片段寫作。
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師生活動
《五石之瓠》第二課時
【你言我語談收獲】
(1)你喜歡實用派的惠子,還是喜歡逍遙派的莊子呢?結合《五石之瓠》,談談莊子“無用之用”思想對現(xiàn)代社會的啟示。
同樣的大葫蘆,惠子認為它大而無用,而莊子卻能打破常規(guī),變通用法,把葫蘆做成腰舟浮于江湖,使它顯示出了新的妙用。由此可見,有用和無用是相對存在的,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莊子認為,無
3、用之用方為大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看似“無用”的東西,實際上有其自身的“大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或擺放的位置不同罷了。因此,我們對待事物,要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
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會中,莊子的“無用之用”思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諸多啟發(fā)。
①變通創(chuàng)新方面?;葑庸虉?zhí)地認為葫蘆只能用來裝水,而莊子大膽創(chuàng)新,打破了葫蘆的常規(guī)用法,把以前只能用來盛水轉變到可以作為腰舟來使用,合理地變“無用”為“有用”,化“有用”為“巧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發(fā)展迅速的社會中。一味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的人,終會失去自身的競爭力,難以跟上
4、時代的節(jié)奏,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②用人方面。我們不僅要做到“物盡其用”,更要做到“人盡其才”。而要實現(xiàn)“盡其才”,關鍵在于把人擺在適當?shù)膷徫簧?,讓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從而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小材大用不僅會貽誤工作,而且會浪費寶貴的人才資源。
③教育方面。大葫蘆僅僅因為不適合用來盛水,惠子就認定它毫無用處,而莊子卻發(fā)現(xiàn)了大葫蘆在另一個方面的優(yōu)勢與作用,順應大葫蘆的特點將其改造成腰舟,使其終有所用。
④人生觀方面。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我們似乎變得越來越功利,換言之,現(xiàn)在的我們常常過分看中“有用之用”,而忽略了“無用之用”。正如莊子所說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所以,我
5、們的生活漸漸失去了詩意,我們的時代漸漸失去了真正的藝術家。中國人喜歡從實用(功利)角度判斷事物有用還是無用。何為有用之事?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zhì)或利益,也可以說是跟升官、發(fā)財、成名有關的事。實際上,裹挾在物質(zhì)的洪流中,偶爾停下來,給日益急迫的心靈一片休憩之地、補給之所,往往能更快到達終點,看似無用的停頓可能比持續(xù)的飛奔更有用。
(2)莊子與老子在闡述各自看法時,他們的言說方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何妙處?
莊子說理:《五石之瓠》以問答對話、寓言故事的敘事方式來闡明道理,充分體現(xiàn)了《莊子》善于以形象說理的特點,更呈現(xiàn)出莊子追求逍遙精神的浪漫想象,含蓄婉曲,令人回味。
特別是在《逍遙游》全文中,
6、說理多是在事物對比中、在寓言故事中展開。大鵬與小雀、大知與小知、大用與無用等等,對比中借助寓言,層層相接,形象生動,引人聯(lián)想。魯迅先生評價:“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老子的說理:言簡意賅,精要準確,理性冷靜。
有的表達是在生活現(xiàn)象中蘊含道理,平易而有說服力,如: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有的表達是直接鮮明地論說道理,觀點態(tài)度讓人一目了然。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有的表達則運用比喻、排比,簡潔有力,寓意鮮明。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這些比喻、排比,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和說
7、服力。
【整合探究】
在個人如何立身處世方面,儒家、道家的觀點有所不同。請同學們就此從下列語句中選擇兩條,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和看法。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2)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3)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參考示例:
儒家很重視個人修養(yǎng)?!翱思簭投Y為仁”,“克己”,即克制和超越個體生理本能、感性欲望;“復禮”,即按照社會典章制度和倫理原則行事,做到在視、聽
8、、言、動諸方面皆合于禮。可見,儒家強調(diào)的是社會倫理原則對個體生命的制約,強調(diào)個體對社會的責任。
而道家莊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至人、神人、圣人,他們追求解除精神上的一切束縛,逍遙于四海之外,毫無儒家所謂的“仁義”禮智。逍遙游就是要達到忘我、無為、無用、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達到心靈與天地同一、和宇宙萬物并生的生命境界。
中國知識分子既有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一面,以社會倫理原則約束自身,積極入世,擔當責任;同時又有受道家思想影響的一面,必要時采取超然物外的通達態(tài)度,順應自然而不刻意強求,歷史上有不少士大夫如陶淵明、柳宗元、蘇軾等,為官時或在順境中以儒家為歸依,堅守道德良知,做忠臣良將;在野
9、時或處逆境中則以道家為歸依,灑脫自在,淡泊名利,獨善其身。
儒道交替為用,士大夫們可以在曲折人生中左右逢源,不失其精神依托,這叫進退出處之道。這種“士”的精神實質(zhì)就是儒道并立互補。林語堂先生說:“道家及儒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边@的確是精要恰當?shù)母爬ā?
【練習作業(yè)】
(1)清代劉熙載評價莊子:“無路可走,卒歸于有路可走,如莊子所謂‘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今子有大樹,……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是也。”結合文本內(nèi)容,談談你如何理解這一評價?
(2)請以卡片或表格形式,整理、歸納《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中“之”“而”“以”常見虛詞的用法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