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柞水中學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越中覽古與蘇臺覽古導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陜西省柞水中學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越中覽古與蘇臺覽古導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越中覽古》與《蘇臺覽古》
( )班 組 姓名
學習目標:
1.學習詩歌通過意象、意境來表現(xiàn)情感的寫法。 2.學習通過對比,表達情感的寫法。
[知識鏈接]
比較閱讀:
1.異中求同。異中求同是指通過甄別、篩選、提煉,揭開不同閱讀材料的表面現(xiàn)象,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的方法。目的在于對比較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探尋其共同點,領悟其規(guī)律性,以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
2.同中求異。同中求異就是通過分析、解剖、探尋同類閱讀材料的相異之處,從而找出閱讀材料的個性特征的方法。它培養(yǎng)的是求
2、異思維,目的在于通過比較,尋求差異,認識文章或人物的個性,以便掌握“變法”。求異之妙,在于更準確、更具體地體會閱讀材料的個性魅力,從而汲眾家之長,補己之短。
另外,還有對比比較閱讀法、多向比較閱讀法等。
自主學習檢測:
1.“臥薪嘗膽”的故事: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fā)生了戰(zhàn)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后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倰行淖载煟?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fā)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于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
3、
2.李白生平: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于唐武后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從二十五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游,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其間曾因吳鈞等推薦,于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政治抱負未能實現(xiàn),使他對當時政治腐敗,獲得較深認識。天寶三載,在洛陽與詩人杜甫結交。安史之亂中,懷著平亂的志愿,曾為永王幕僚,因兵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卒于當途。
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
4、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其七絕作品語言明朗精練,聲調和諧優(yōu)美,寫景抒情,深入淺出。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贈汪倫》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3.補充注釋:
⑴蘇臺:即姑蘇臺,故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覽:觀覽。
?、婆f苑:指蘇臺。苑:園林。
?、橇飧瑁簴|南水鄉(xiāng)老百姓采菱時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聲婉轉清亮。
⑷吳王宮里人:指吳王夫差宮廷里的嬪妃。
4.背誦兩首詩。
1.如何理解《蘇臺覽古》抒發(fā)古今異變,昔非今比的感慨?
此詩一開始就寫吳苑的殘破,蘇臺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后面緊接以楊
5、柳在春天又發(fā)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不變,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做鮮明的對照,更加深了憑吊古跡的感慨。一句之中,以兩種不同的事物來對比,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練而自然。次句接寫當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宮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為烏有。所以后兩句便點出,只有懸掛在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亙古不變的;只有她,才照見過吳宮的繁華,看見過像夫差、西施這樣的當時人物,可以做歷史的見證人罷了。
古今盛衰的歷史喟嘆,而且有執(zhí)著強烈的生命意識。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總是在不斷追求著自由自在,追求著超越解脫。但是,這種渴望與追求常常難以實現(xiàn),人就常常難免陷入一種痛苦絕
6、望的境地。古今賢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無一例外。
2.《越中覽古》作者選取了哪兩個鏡頭? 可是這樣的鏡頭現(xiàn)在都沒有了,“只今惟有鷓鴣飛”,詩人用什么方法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生答:鏡頭一,戰(zhàn)士凱旋,大家都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zhàn)士得意歸來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出來。
生答:鏡頭二,越王回宮,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于是,花朵兒一樣的美人,就站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侯著他。都城中到處都是錦衣戰(zhàn)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這是多么繁盛、美好、熱鬧、歡樂!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流露出對人事變化、盛衰無常的慨嘆。
所用的修辭
7、手法是對比。
3.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此兩詩都是覽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近似,但越中一首,著重在明寫昔日之繁華,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句寫今日之荒涼抹殺之,傳出主旨。這是以強烈的反差抒寫了姑蘇臺今日的荒涼。
蘇臺一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見出今昔盛衰之感。
所以其表現(xiàn)手段又各自不同。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技巧。
兩首都表達出對人事變化、盛衰無常的感慨,對功名富貴的否定。
(2013年高考全國卷)鵲橋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半取諸侯,獨去做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
8、,占斷蘋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數(shù)閑人,又何必官家賜予!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②占斷:占盡。蘋洲煙雨:指長滿蘋草、煙雨空濛的風光。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xiāng)會稽當?shù)朗?,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1.上闋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答:那些整天酣飲的酒徒一個個都升官做諸侯,而自己只能做閑散的江邊漁翁。表達了對自己壯志未酬而只能隱居的無奈與牢騷。
2.詞的結尾借用了賀知章的故事,這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
答:用來含蓄地表現(xiàn)對統(tǒng)治者的不屑以及憤慨不平?;实奂戎梦矣陂e散,鏡湖風月原本就屬于閑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賜呢?再說,天地之大,何處容不下我一個閑散之人,誰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賜!
反思感悟
對比閱讀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對比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