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確山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中語文 3.10游褒禪山記教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河南省確山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中語文 3.10游褒禪山記教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游褒禪山記
【教學目標】
1、 掌握文言常見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文字詞句知識的積累。?????
2、理解作者“盡吾志”的思想,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學習文章“因事見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
【知識梳理】
一、作者簡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于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他曾被封為荊國公,故世稱為王荊公,謚號文。在文學上,他是歐陽修倡導的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反對浮靡的文風,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
二、背景資料??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
2、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后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游記,但卻是借記述游山來說理。王安石游褒禪山和曾鞏游玉山的經(jīng)歷一樣,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窮盡山洞。但這時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鞏大了十幾歲(當時曾鞏只有十八歲),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鞏那樣只是遺憾于“遺泉石之勝”(曾鞏《游倍州玉山小巖記》),而是由此事生發(fā)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yè)的道理,并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系。這篇文章以其所表現(xiàn)出的深邃的思想、高遠的知趣、堅毅的品格給后人以有益的啟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場和世界觀雖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堅韌頑強
3、的追求與奮斗精神。革命先驅(qū)李大釗有詩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边@里,閃耀著無產(chǎn)階級思想的光輝,也熔鑄著歷史上優(yōu)秀人物的思想精華。
三、朗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全文五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紹游山所見的景物和經(jīng)過,是記敘部分??梢苑譃閮蓪?
第一層(第1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二層(第2段)記游華山洞的經(jīng)過。
第二部分(第3、4段)寫游山心得,這是文章的議論部分,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3段)寫游華山洞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
第二層(第4段)借
4、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第三部分(第5段)是記游的結尾。
四、知識積累
1、給下邊的字注音:
無物以相(xiàng)之 蓋音謬(miù)也 窈(yǎo)然
長樂王回深父(fǔ)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瑰(guī)怪
咎(jiù)其欲出者
2、詞類活用
舍:始舍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 筑舍定居。
側: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 從旁邊。
深:問其深。 形容詞作名詞, 深度。
窮: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5、 形容詞作動詞, 走到盡頭。
至:則其至又加少矣。 動詞作名詞, 到達的人。
明: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詞作動詞, 照明。
見:其進逾難,而其見逾奇。 動詞作名詞, 見到的景象。
3、古今異義詞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shù)詞。
B.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C.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D.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
6、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E.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F.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古義:周圍; 今義:左和右兩方面、支配、表示概數(shù)等
G.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到達,達到,動詞; 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或達到某種程度
4、特殊文言句式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1表示單純的判斷?!罢摺鼻笆侵髡Z,“者”后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薄傲H者,趙之良將也
7、?!?
2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合判斷?!罢摺痹谶@里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五、邊練邊清、鞏固提升
1、朗讀第一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要特別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仆碑是為后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xiàn)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jù)。
2、 研讀第二段。
(1)思考:此段中介紹了前后兩洞,你認為著重介紹的哪一部分?為什么?
討論,明確: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的特點以及游后洞的所見
8、所感。因為本段著重寫游洞而不著重寫景,況且只寫了半途退出的經(jīng)過。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記游,而只是借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游只是為后文的議論作準備的。
(2)這一段中運有哪些對比?有什么作用?
①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其下平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3) 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
9、之出,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六、學生展示、教師精導:
研讀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什么?
明確:主要寫游山的心得。
具體內(nèi)容分五層意思:
1 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
2 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3 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
4 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5 強調(diào)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尋找關鍵語句回答。
明確:這
10、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盡興的事件引發(fā)的議論“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作者認為成功的條件是什么 ?
歸納起來,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 “志”、“力”、“物”,強調(diào)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diào)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diào)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yè)之道。
從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
七、 研讀第四段,由于句子較長,強調(diào)句讀,便于理解。
1.教師示范誦讀這
11、一段,然后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2.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
12、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保ā秴问洗呵铩げ靷鳌罚?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說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八、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游記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jīng)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游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么好處。
(①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xiàn)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
13、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jié)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九、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達方式?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系?
提示:文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開啟下文。
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后銜接,過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應,意思貫通。正因為回家探親途中游山探勝,卻因輕信隨從,失諸檢察,半途而廢,褒禪山最為奇妙之處未能一睹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從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正因為游覽中發(fā)現(xiàn)“有碑仆道”,“花”“華”音訛,于是由此發(fā)出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
14、慎取”的感慨。前后照應的句子體現(xiàn)了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jù),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把治學處世比做游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tài)度。游覽中總結出“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從而勉勵自己和讀者在治學、處事、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堅定志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攀登風光無限的險峰。
總結 本文寫的是一次未能盡興的游覽,作者因此深感后悔和遺憾。照理說,這樣的游覽本沒有多少值得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jù)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啟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
15、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無悔,不為人譏。這里雖然是說游山,實際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創(chuàng)建宏偉的事業(yè),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后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于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這兩點都是值得后來人借鑒的。
王安石散文風格的形成原因
??王安石的散文大多以社會生活為基礎,針對當時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刻地分析后提出明確的主張。其散文結構嚴謹,立意非凡,具有宏偉的政治氣魄和極強的說理力量,表現(xiàn)出對人民的同情,對社會前途的擔憂,以及對保守思想的反抗,充分抒發(fā)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和積極的人生
16、態(tài)度。
王安石的散文在充分表達他的政治主張和思想感情的同時,具有積極務實、立意非凡、雄辯明理、語言簡練的藝術風格,讓讀者在欣賞其散文的同時,情操得以陶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王安石散文風格的形成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獨特的個性是其風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王安石性情剛毅、直率、自信,是一位很有獨特個性的人。他不愿做的事情,旁人認為再好他也不做。
文彥博當宰相時,向皇帝推薦了王安石,說他淡泊名利,請求越級提拔,以便遏制官場上為名利奔走的不良風氣。不久,朝廷召他考試官職,他自動放棄參加。歐陽修推薦他任課官,他則以祖母年高為由來推辭。仁宗皇帝曾經(jīng)對
17、王安石相當欣賞,多次準備提拔他的官職,都被王安石謝絕了。他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再難做他也矢志不移。正是有這樣的性格,他才會勇敢地同以司馬光為首的強大保守派作斗爭,才能寫出語言犀利的千古絕唱——《答司馬諫議書》。
他還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敢于突破傳統(tǒng)舊規(guī)。
商鞅是戰(zhàn)國時一位著名變法家,因守舊派的反對,被治罪車裂而死。人們承襲傳統(tǒng)看法,對商鞅持有偏見??赏醢彩瘏s為他寫贊美詩: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讀〈孟嘗君傳〉》則有力地抨擊了“孟嘗君善養(yǎng)士”的傳統(tǒng)看法,破除了世人對孟嘗君的盲目崇拜。?
二、自身的經(jīng)歷是其風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王安石從小天
18、資聰穎,博學多才,“自諸子百家之書,至于《難經(jīng)》、《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nóng)夫女工,無所不問?!?
他在隨父親奔走南北的生活經(jīng)歷中,親身體驗了大地主、大官僚對中小地主的壓制,下層官吏對老百姓的壓制;目睹了兼并勢力造成的“民勞財匱”的社會狀況。在歷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地方官吏之后,他經(jīng)過長期的社會觀察和調(diào)查,對當時北宋王朝的社會危機更有很深的認識,于是開始醞釀并抱有進行改革的政治志向。
1058年,他入京為官后,對當時宋王朝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社會各方面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加之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勤政愛民,因而寫下了許多積極進取的政論性散文。
三、受前人的深刻影響也
19、是其風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唐初時主要以駢文為主,大多數(shù)文人沿襲了六朝以來的風格。中唐時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提倡散文,反對駢文。唐代散文結束了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從生活中取材,從語言中提煉新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的表達能力,具有進步意義。這些為宋代散文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也對王安石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雖然自唐代韓愈和柳宗元已開始倡導古文運動,但是要徹底改變六朝以來的文風的確十分困難。因此北宋初期的散文仍文風浮靡,但駢文又受到散文的影響,因此駢文與散句經(jīng)常在同一文中出現(xiàn)。為此,宋代歐陽修等人又倡導了古文運動,使散文有了較快的發(fā)展,這對王安石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使他成為了古文運動的繼承者、實
20、踐者和發(fā)展者。
大家評說
人都知道尊崇王安石的議論文,而不知道他的記敘文更是集中的上乘之作。他集中碑、志之類,差不多有二百篇,而結構沒有一篇是相同的:有的如長江大河,有的如層巒疊嶂,有時將小小的芥子可放大成須彌山,有時將偌大的東?;\于袖中,沒有不擅長的文體,沒有不具備的風格。在韓愈之外,只有他一人而已。
??????? ???????????選自梁啟超《王安石傳》
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以為:“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這耳目,器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蒼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仛,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元一旦之憂乎?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當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
選自《宋史·王安石傳》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選自《宋史·王安石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