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7單元 生物的變異和進化 課時規(guī)范練24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7單元 生物的變異和進化 課時規(guī)范練24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時規(guī)范練24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基礎鞏固
1.(2018河北衡水安平中學月考)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
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
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
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在不斷進化
2.(2018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二模)某科研小組用面粉甲蟲研究人工選擇的功效,他們稱量甲蟲蛹的體重,并選擇部分個體作為下一代的親本,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2、
A.實驗者在每個世代中選擇了體重最大的部分蛹作為親本
B.體重越大的個體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強
C.該實驗中人工選擇的方向與自然選擇的方向是相反的
D.該實驗中每一代甲蟲的基因庫與上一代都有所差異
3.下列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相關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達爾文在自然選擇學說中提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B.只有定向的突變和基因重組才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C.瓢蟲種群的黑色(B)、紅色(b)兩種體色是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如果該種群中BB個體占16%,Bb個體占20%,則該種群b的基因頻率為74%
D.新物種形成不一定需要隔離,但隔
3、離一定能形成新物種,因此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4.(2018河南信陽高中月考)如圖a、b、c表示自然條件有差異、存在地理隔離的3個地區(qū)。a地區(qū)物種甲某些個體遷移到b、c地區(qū),經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留居a地區(qū)的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再發(fā)生改變
C.乙、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存在較大差異
D.甲、乙兩個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
5.如下圖所示的地層中發(fā)現了A、B兩種生物化石,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生物A是由生物B進化來的
B.生物A比生物
4、B結構復雜
C.生物A的個數比生物B多
D.生物A比生物B形體大
能力提升
6.蒼蠅的有翅、無翅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將一定量的有翅和無翅蒼蠅飼養(yǎng)在甲、乙兩瓶中,甲瓶內放有捕蠅紙,乙瓶內沒放捕蠅紙,其余實驗條件(如培養(yǎng)基、有翅和無翅的蒼蠅數量等)皆相同。一段時間后,甲瓶內僅無翅的蒼蠅存活,捕蠅紙上皆是有翅的死蒼蠅,乙瓶內有翅和無翅的蒼蠅皆存活,如圖所示。下列對此實驗的解釋或推論合理的是( )
A.甲瓶蒼蠅在選擇作用下會產生定向變異
B.甲瓶蒼蠅中控制有翅性狀的基因頻率不一定為零
C.通過優(yōu)勝劣汰,甲瓶中蒼蠅進化產生了新物種
D.無翅的蒼蠅比有翅的蒼蠅更適合生存于乙
5、瓶
7.在某動物種群中,V基因在甲種群和乙種群中的基因型個體數如下表。通過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基因型
甲種群/個
乙種群/個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A.甲種群的基因庫大于乙種群
B.基因Va在甲種群中的頻率約為33%
C.若甲、乙兩種群長期隔離,表中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變化
D.種群越小,基因的喪失對該基因頻率的影響越小
8.(2018湖南常德期末)某島上一種動物的膚色有A、B1、B2、C四種,不同膚色的個體數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
6、正確的是( )
A.此島上所有該種動物的全部膚色基因構成基因庫
B.種群內的基因朝著與環(huán)境顏色一致的方向突變
C.B1和C的數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T5時期,B2與A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9.(2018河北張家口期末)某雌雄同株植物的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受精作用過程中,A基因的精子與A基因的卵細胞結合會使胚胎致死?,F有基因型為Aa的該植株若干做親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如果從親代起至F2,每代均自交,則F2植株中A基因的頻率為0.2
B.如果從親代起至F3,每代均自交,則F3植株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所占比例為7/9
C.如果從親代起至F2,每
7、代均自由交配,則F2植株中A基因的頻率為0.25
D.如果從親代起至F3,每代均自交,則F3植株中基因型Aa∶aa之比為3∶5
10.(2018四川宜賓南溪二中月考)下圖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概念圖,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①指 ,②是導致①改變的內因,包括生物的突變和 ,②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2)圖中③指 ,③的觀點沒有提出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是指不同種群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物種形成必須要有 隔離。?
(3)某植物種群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0%,基因型aa的個體占50%。倘若人為舍棄
8、隱性性狀類型僅保留顯性性狀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則自交子一代所有個體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 ,aa基因型的個體占 ,此時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 ,經這種人工選擇作用,該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 。?
11.科學家在研究北美兩種不同物種果蠅(種1與種2)的進化過程時發(fā)現,在百萬年之前,北美大陸只有一種果蠅,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隨后不同區(qū)域的果蠅出現了不同的基因(如圖);當基因A與B同時出現個體中會發(fā)生胚胎早亡;同樣,基因C與D或E與F同時出現也有胚胎期早亡現象。
(1)甲地所有的果蠅構成一個 。北美大陸不同區(qū)域在階段Ⅰ出現了基因的差異,這種變化說明基因突變的
9、 性。?
(2)果蠅最多只能飛躍鄰近兩地的距離。對歷史階段Ⅰ而言,甲地與乙地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屬于 多樣性,判斷的理由是 ;甲、丙兩地的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屬于 多樣性。?
(3)甲地與戊地果蠅最終進化成兩個物種(種1與種2),運用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解釋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
最終導致生殖隔離。
12.(2018四川眉山中學月考)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物種形成、生物多樣性發(fā)展機制的理論探索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與完善。如圖是科學家利用果蠅所做的進化實驗,兩組實驗僅喂養(yǎng)食物不同,其他環(huán)境條件一
10、致。
(1)第一期時,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蠅屬于兩個 。?
(2)經過八代或更長時間之后,甲箱果蠅體色變淺,乙箱果蠅體色變深。再混養(yǎng)時,果蠅的交配擇偶出現嚴重的同體色選擇偏好,以此推斷,甲、乙品系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體現的是 多樣性,判斷的理由是 ??
。?
(3)經過八代或更長的時間后,兩箱中的果蠅體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請用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解釋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兩箱分養(yǎng)造成 ,當兩箱中果蠅發(fā)生變異后,由于 不同,導致 變化,形成兩個群體體色的很大差異。?
課時規(guī)范練2
11、4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1.A 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A項正確;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等于a基因的頻率,各占50%,B項錯誤;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等于女性群體的,C項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而不是基因型頻率的改變,D項錯誤。
2.B 由圖可知,持續(xù)選擇條件下,甲蟲蛹的體重會持續(xù)增加,故實驗者在每個世代中選擇了體重最大的部分蛹作為親本,A項正確;從停止人為選擇的曲線可以看出,甲蟲蛹體重下降,故體重越小的個體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強,B項錯誤;該實驗中人工選擇的方向與自然選擇的方向是相反的,C項正確;該實驗中每一代甲蟲
12、的基因庫與上一代都有所差異,因為存在選擇,D項正確。
3.C 現代生物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A項錯誤;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不定向的,B項錯誤;已知種群中BB個體占16%,Bb個體占20%,則該種群B的頻率=16%+1/2×20%=26%,所以b的基因頻率為1-26%=74%,C項正確;隔離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種,但是新物種的形成一定要產生生殖隔離,D項錯誤。
4.C 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的出現;a地區(qū)的環(huán)境在變化,留居a地區(qū)的甲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乙、丙是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也有較大的差異;甲、乙是兩個物
13、種,存在生殖隔離,但是物種乙是從物種甲進化來的,二者的基因庫組成可能部分相同。
5.B 本題主要考查不同的生物化石的出現和地層的形成之間有著平行的關系這一知識。由題圖可以看山,生物A形成化石的地層比生物B形成化石的地層晚,在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反之則越簡單越低等。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里按一定順序出現,并不說明生物A由生物B進化而來,也不能證明兩個物種的數量多少和個體的大小。
6.B 變異具有不定向性,且變異不是在選擇作用下產生的,A項錯誤。有翅和無翅的顯隱性未知,若有翅為隱性性狀,則無翅蒼蠅中仍可能含有控制有翅性狀的基因,B項正確。新物種產生的標志是生殖隔離,通過題
14、干信息不能得出甲瓶中蒼蠅進化產生了新物種,C項錯誤。由實驗結果可知,無翅的蒼蠅比有翅的蒼蠅更適合生存于甲瓶,而乙瓶中有翅和無翅的蒼蠅都能存活,據此不能推斷出哪種蒼蠅更適合生存于乙瓶,D項錯誤。
7.D 基因庫是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表格數據可知,同種動物,甲種群個體數量大于乙種群,甲種群的基因庫大于乙種群,A項正確;基因Va在甲種群中的頻率為(200+50×2+100)÷(200×2+50×2+100×2+150×2+100×2)×100%≈33%,B項正確;若甲、乙兩種群長期地理隔離,兩種群進化的方向不同,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變化,C項正確;種群越小,基因的喪失對該基因頻率的影
15、響越大,D項錯誤。
8.C 此島上所有該種動物的全部基因構成基因庫,A項錯誤;種群內的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B項錯誤;自然選擇使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C項正確;不同膚色的個體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D項錯誤。
9.D 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產生的F1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Aa∶aa=1∶2∶1,由于基因型為AA的胚胎致死,則F1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aa=2∶1,子一代自交產生的后代為AA(致死)∶Aa∶aa=1∶2∶3,因此F2植株中A基因的頻率=2/5×1/2=1/5,A項正確;F2(Aa∶aa=2∶3)自交產生的后代為AA(致死)∶Aa∶aa=1∶2∶7,因此F3植株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所
16、占比例為7/9,B項正確,D項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F1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aa=2∶1,其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致死)∶Aa∶aa=1∶4∶4,則F2植株中A基因的頻率為4/8×1/2=0.25,C項正確。
10.答案(1)基因頻率 基因重組 (2)自然選擇學說 生殖 (3)55% 15% 70% 是
解析(1)①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②表示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料。(2)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內容是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學說沒有提出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是指不同種群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
17、象,也就是物種形成必須要有生殖隔離。(3)某植物種群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0%,基因型aa的個體占50%,則Aa的個體占30%,倘若人為舍棄隱性性狀類型保留顯性性狀的基因型,則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則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40%+60%×1/4=55%,aa基因型的個體占60%×1/4=15%,此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55%+1/2×(60%×1/2)=70%。沒有經過人工選擇之前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20%+1/2×30%=35%,所以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因為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
11.答案(1)種群 不定向 (2)物種 甲、乙兩地果蠅交配后代不能存活或基因不能交流(
18、或生殖隔離) 遺傳 (3)兩地距離遙遠,超越果蠅飛行距離,基因不能發(fā)生交流;兩地環(huán)境不同,環(huán)境對變異的選擇不同,基因頻率發(fā)生不同的改變
解析(1)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稱為一個種群,故甲地所有的果蠅構成一個種群。北美大陸不同區(qū)域出現了基因的差異,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的特點。(2)由題意可知甲、乙兩地果蠅之間交配后會發(fā)生胚胎早亡,說明甲、乙兩地果蠅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之間的差異屬于物種多樣性,物種內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樣性叫做遺傳多樣性。(3)由于環(huán)境對變異的影響,加上兩物種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最終導致甲地與戊地果蠅的生殖隔離。
12.答案(1)種群
(2)物種(或種
19、群) 由于交配存在同體色偏好,造成兩品系果蠅之間發(fā)生生殖隔離現象(或雖然交配選擇上有體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響兩者交配的行為與后代的可育性)
(3)地理隔離而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食物的差異與選擇 基因頻率向不同方向
解析(1)一定區(qū)域,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構成種群。(2)由于交配存在同體色偏好,造成兩品系果蠅之間發(fā)生生殖隔離現象(或雖然交配選擇上有體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響兩者交配的行為與后代的可育性)。(3)兩個種群由于箱子的存在,使它們之間存在地理隔離;同時由于兩個種群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當兩個種群的果蠅發(fā)生變異后,在環(huán)境的選擇下朝著適應各自環(huán)境的方向進化,基因頻率向不同方向變化,表現型也會出現較大差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