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歷史三輪沖刺 大題提分 大題精做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含解析).docx
《2019高考歷史三輪沖刺 大題提分 大題精做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含解析).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歷史三輪沖刺 大題提分 大題精做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含解析).docx(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精選大題 1.(2019云南中學調研)我國是人口眾多的農業(yè)大國,農業(yè)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發(fā)展的根本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卜風賢《傳統(tǒng)農業(yè)時代的災荒風險和糧食安全》 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后,資本帝國主義挾其大量余資,與新式機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資本主義的色彩?!蕷W戰(zhàn)爆發(fā),列強無暇東顧,因此中國幼稚的民族工業(yè),乘機抬頭,使中國渲染了很濃的資本主義化的色彩?!谑寝r村中的勞動力,初則剩余的勞動者都涌到城市里去了,繼則農村中的青年勞動力,即是生產的中堅份子羨慕著都市的繁榮,投身工業(yè)的比較能夠多得些工資,也都向都市中亂涌,向資本家出賣其勞動力,終則以農村衰落,而建筑于農村上的工業(yè),日形沒落,……因此,從農村涌到都市的勞動者,都成了可憐的失業(yè)之群。所以農村勞動力胡亂的擁進都市,一方面,使農村中失卻生產的中堅份子——青年勞動力,而另一方面產生了大批的失業(yè)之群,這當然是人口變動的變態(tài)。 ——金輪?!吨袊r村經濟研究》 材料三有學者在研究“中華文明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這一主題時,得出以下結論:中華文明轉型路徑的獨創(chuàng)性,首先表現(xiàn)在廣大中國農民成為現(xiàn)代化強大的內在動力,而其前提則是他們必須成為這一轉型的主要得益者。 ——摘自姜義華《中華文明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及其路徑的獨創(chuàng)性》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春秋戰(zhàn)國到隋唐時期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及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國農村人口遷移對經濟方面的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建國以來農民在我國社會轉型發(fā)展過程中的得與失。 【解析】 (1)第一小問,據(jù)材料一表格中前三欄信息從糧食畝產量、人均糧食占有量和耕地面積的變化不難概括出答案,從表格中南北方經濟趨于平衡的特點說明南方經濟發(fā)展,從表格最后一欄數(shù)字比重下降特點可以直接歸結出答案;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和生產技術改進等方面分析作答。 (2)影響要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去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村勞動力進城可以推動城市經濟的發(fā)展;由“使農村中失卻生產的中堅份子——青年勞動力,而另一方面產生了大批的失業(yè)之群,這當然是人口變動的變態(tài)”等信息可以歸結出對農業(yè)和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利因素。 (3)從政治和經濟視角進行評述,政治方面從工農聯(lián)盟和基層民主選舉的角度歸結答案;經濟方面聯(lián)系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史實從建國后農村四次生產關系調整(土地改革——農業(yè)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角度去整合“得與失”的答案。 【答案】 (1)趨勢:糧食畝產提高;人均糧食增加;耕地面積增加;南方經濟發(fā)展;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比重下降。 原因:國家統(tǒng)一、政治穩(wěn)定;生產技術進步;經濟重心南移。 (2)消極影響:使農業(yè)勞動力減少,不利于農業(yè)的發(fā)展;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工業(yè)的發(fā)展。 積極影響:客觀上推動了城市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助于城市化進程。 (3)得:政治上,憲法規(guī)定國家性質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現(xiàn)在農村實行基層民主化選舉。 經濟上,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使農民獲得了土地;三大改造,農村走上合作化道路;改革開放后,以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改革使農民生活水平提高。 失:大躍進時期,以工業(yè)化為中心,忽視農業(yè)生產和農民個體利益;農村人民公社體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導致農業(yè)生產增長緩慢。 模擬精做 1.(2019湖南長郡中學??迹╅喿x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就中國來講,漢唐宋元這幾個領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國際貿易逆差,通貨純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現(xiàn)了歷史性的反轉:中國在國際上變得“只賣不買”,至少是“多賣少買”。我們賣出自己的產品,而且往往賣得很廉價,價格很有“競爭力”,卻不買或很少買外國貨,只愿收銀子。于是出現(xiàn)巨額的順差,外邊的白銀大量涌進中國,最初是日本銀,后來更是海量的拉美銀,形成了所謂的“白銀時代”。與漢唐宋元那時“富國(相對于交往對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對照,所謂明清時期的“白銀時代”其實是“窮國的順差”。 ——摘編自秦暉《古商路上的逆差貿易》 材料二1978年,中國貨物貿易的進出口總額為206.4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額為97.5億美元,進口額為108.9億美元,占世界同期貨物貿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32.位。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1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21萬億美元,進口額為1.95萬億美元,貿易順差為2597.5億美元。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第二大吸收外資國、第三大對外投資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占世界經濟的份額明顯上升。近年來,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大項目不斷增加,技術含量日益提高,以高鐵、通信網絡、應用軟件等高科技產品的開發(fā)為主的高科技企業(yè)在全球布局。 ——摘編自高德步、王玨《世界經濟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貿易順差形成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貿易順差的新特點及其成因。 【解析】 (1)原因:根據(jù)“往往賣得很廉價”得出中國產品價格低廉;根據(jù)“卻不買或很少買外國貨”得出產品的稀缺性;根據(jù)所學,明清時期,中國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民眾消費能力較低;根據(jù)“外邊的白銀大量涌進中國,最初是日本銀,后來更是海量的拉美銀”,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 (2)特點:根據(jù)“貿易順差為2597.5億美元”得出貿易順差不斷擴大;根據(jù)“其中出口貿易額為97.5億美元,進口額為108.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21萬億美元,進口額為1.95萬億美元”得出進口、出口雙管齊下;根據(jù)“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大項目不斷增加,技術含量日益提高”得出出口項目與方式多元化,貿易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升;根據(jù)“以高鐵、通信網絡、應用軟件等高科技產品的開發(fā)為主的高科技企業(yè)在全球布局”得出積極主動拓展海外市場。 成因:結合所學,可從實行改革開放、推行外向型發(fā)展戰(zhàn)略、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 (1)中國產品價格低廉;產品的稀缺性;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民眾消費能力較低;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 (2)特點:貿易順差不斷擴大;進口、出口雙管齊下;出口項目與方式多元化;貿易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升;積極主動拓展海外市場。 成因:實行改革開放;推行外向型發(fā)展戰(zhàn)略;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產品不斷升級換代;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 2.(2018山東名校聯(lián)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以地課和鹽鐵等專賣收入為主,并不計較海關征收的“區(qū)區(qū)稅銀”,僅把開海貿易作為天朝“懷柔遠人”的一種恩賜,所以關課正額定得比較低。1757年,乾隆帝將西洋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僅限定于廣州一口,由粵海關負責廣州的對外貿易和征收進出口關稅。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中英五口商通章程:海關稅則》,規(guī)定中英雙方議定稅率時,以粵海關原有的正額稅率為參照基礎,但實際上正額稅率極低,粵海關在征稅過程中,除了正額稅收,尚有行用、規(guī)禮、羨耗等雜項征額,且征收比例較高。新稅則把此類征項一律摒棄,因此,新稅則所議定的進出口稅率比原來的正額稅率有所提高,但比原實征稅率則大幅度下降。 ——摘編自蔡曉龍《對近代第一個海關稅則的一點新認識》. 材料二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關于關稅政策和海關工作的決定》,明確規(guī)定“海關稅則,必須保護國家生產,必須保護國內生產品與外國商品的競爭,必須以保護國家工業(yè)化為主”。1951年5月,政務院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其算術平均關稅水平為52.9%。 ——摘編自張憶良《中國進出口關稅政策的演變及其評價》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在乾隆年間與道光年間關稅政策的差異及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晚清關稅政策相比,新中國初期關稅政策的特點,并簡析其意義。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中國關稅的發(fā)展。從清政府關稅的變化、新中國初期的關稅的特點及其意義等方面來分析。 (1)從材料“關課正額定得比較低”“將西洋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僅限定于廣州一口,由粵海關負責廣州的對外貿易和征收進出口關稅”“雜項征額,且征收比例較高”中可以概括出清政府在乾隆年間的關稅特點;從材料“中英雙方議定稅率”“雜項征額,且征收比例較高。新稅則把此類征項一律摒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出清政府在道光年間關稅的特點。根據(jù)材料“把開海貿易作為天朝“懷柔遠人”的一種恩賜”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政治、經濟和思想方面來分析出乾隆年間關稅的原因;從材料“《中英五口商通章程:海關稅則》”并結合鴉片戰(zhàn)爭的相關內容分析出道光年間關稅的原因。 (2)從材料“以保護國家工業(yè)化為主”“平均關稅水平為52.9%”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出新中國初期關稅政策的特點。根據(jù)所學知識可以從關稅自主、政權的鞏固、經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等方面來分析出第二小問的答案。 【答案】 (1)差異: 乾隆年間:限定廣州一口通商,自主定稅;正額稅率低,雜項征收比例高。 道光年間:被迫五口通商,協(xié)定稅率(參照原正額稅率議定進出口稅率),廢除雜項征額。 原因: 乾隆年間: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與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與天朝上國(重利輕義)觀念,吏治腐敗。 道光年間: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簽訂不平等條約,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觀念。 (2)特點:關稅自主,關稅稅率高(保護民族產業(yè)),服務于國家工業(yè)化。 意義:奠定了新中國關稅稅則的基礎,有利于鞏固新生政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為工業(yè)化的建設提供了條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高考歷史三輪沖刺 大題提分 大題精做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含解析 2019 高考 歷史 三輪 沖刺 大題精做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建設 道路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33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