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專題 長亭送別.doc
《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專題 長亭送別.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專題 長亭送別.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專題 長亭送別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了解元雜劇的相關常識(特點與成就) 2.了解有關王實甫、《西廂記》的文學常識 3.把握劇情,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 4.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鑒賞劇作富于文采的語言。 方法與過程:自讀課文,完成自學導案;討論交流,賞析人物、語言、手法;欣賞視頻,加深體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的藝術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ppt、視頻 【課時安排】三課時 【自學導案】 1、自讀課文,給下列字詞注音。 玉驄( )迍迍( )金釧( )靨兒( )揾( )掙揣( ) 諗知( )玉醅( )白泠泠( )羅幃( )青鸞( ) 2、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核心人物是誰? 3、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情節(ji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元雜劇的有關知識;了解《西廂記》以及作者王實甫;通讀全文,初步感知“長亭送別”的相關情節(jié)。 一、導入 有一部戲曲演了幾百年仍長盛不衰,劇中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至今讀來仍讓后人柔腸百轉,難以釋懷,這就是王實甫的《西廂記》。 二、元雜劇的有關知識 1.元曲:散曲和雜劇 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 3.元雜劇的結構:一般是一本四折(“折”類似“幕”,限用同一種宮調的曲牌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長亭送別》五本二十一折) 4.劇的角色:末(男主角)旦(女主角)凈(俗稱“大花臉”,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異之處的人,如張飛、李逵等。)丑(俗稱“小花臉”,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5.劇本的構成:唱(演唱)、科(動作或表情)、白(說白) 三、《西廂記》和王實甫 王實甫,名德信,字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所作雜劇14種,現(xiàn)僅存《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四丞相高會麗春堂》《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三種。 《西廂記》源于唐元稹《鶯鶯傳》。寫唐貞元中,書生張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適崔相國夫人攜女鶯鶯扶相國靈柩回家鄉(xiāng)安葬,途經(jīng)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張生游佛殿,與鶯鶯相遇,兩人一見傾心。時蒲州有孫飛虎起兵作亂,亂軍包圍了普救寺,欲奪鶯鶯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許下諾言,誰能破賊解圍,就將鶯鶯嫁給他為妻。張生自愿為之,請鎮(zhèn)守潼關的好友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相救。杜確率兵至,平定了亂兵。解了普救寺之圍。不料老夫人嫌張生是一白衣秀士,門不當戶不對,便出爾反爾,只許張生與鶯鶯兩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因不能與鶯鶯成親,害了相思,經(jīng)鶯鶯侍女紅娘從中幫助傳遞書簡,兩人背著老夫人私下幽會。后兩人來往之事被老夫人發(fā)現(xiàn)了,便把紅娘叫來拷問。紅娘反責老夫人出爾反爾,忘恩負義,并稱此事若張揚出去,于崔家名聲不利,不若答應兩人的婚事。老夫人無奈,只得答應了張生與鶯鶯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為由,逼張生赴京應試,待張生應試及第后,才允許他與鶯鶯成親。 于是,張生和鶯鶯在經(jīng)歷了佛殿相遇、一見鐘情、月下吟詩、互通歌曲,發(fā)展到傳書遞簡、跳墻赴約,直至西廂幽會、兩情繾綣,最后長亭送別、海誓山盟,他們的愛情最終是花好月圓。這就是流傳至今的《西廂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長亭送別》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劇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鶯鶯終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鶯鶯在長亭為他送別。此時此刻,她會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在心頭呢?讓我們來認識崔鶯鶯這位不同凡響的女子,走進她復雜而微妙的內心世界。 四、完成自學導案 1、注音,通讀全文 玉驄cōng 迍迍zhūn 金釧cun 靨兒y 揾wn 掙揣zhngchui 諗知shěn 玉醅pēi 白泠泠lng 羅幃wi 青鸞lun 2、討論不理解的詞句,不能解決的提問,教師點撥 3、整體把握 這折戲可以分為四個場面: 送別途中:【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 長亭餞別:【脫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樓】【幺篇】【滿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臨別叮囑(私下話別):【四邊靜】【耍孩兒】【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目送惜別:【一煞】【收尾】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元雜劇及《西廂記》的有關知識;通讀全文,初步感知了“長亭送別”的相關情節(jié)。下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文本,體會人物情感,賞析人物形象。 六、作業(yè) 熟讀開頭兩支曲、結尾兩支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人物情感,賞析人物形象,把握主旨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二、整體把握崔鶯鶯的內心情感 學生朗讀1-3、4-11、12-17、18-19支曲詞,教師在每次朗讀后介紹劇情,其他同學邊聽邊勾畫出表達鶯映情感的重要詞語。 劇情一:暮秋時節(jié),一輛輕車駛向長亭,車上坐的正是相國千金崔鶯鶯,面對滿眼的秋色,想著即將遠去的夫君,她不禁悲從中來。 劇情二:車到長亭,她有多少的話要對張生說,可有母親和普濟寺的長老在場,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視線卻一直被張生所牽。 劇情三:母親先行離開了,鶯鶯終于有了可以單獨和張生在一起的短暫時間,她可以一吐衷腸了。 劇情四:十里相送終有一別,望著張生漸漸遠去的身影,鶯鶯心中的愁苦有誰能知呢? 我們讀到的曲詞是崔鶯鶯在長亭送別張生時的內心獨白,是她內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她流露出一些怎樣的情感呢?用四字短語概括。 纏綿不舍 痛快憂愁 擔憂牽掛 郁悶怨恨 三、賞析借景抒情的手法 1、借景抒情是王實甫在“長亭送別”中最重要的一種表達情感的方法。在同學們找出來的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滾繡球、一煞等 2.“端正好”作者怎樣借景抒情? “端正好”鑒賞點 緊 西風緊,秋風里鶯鶯的心也被張生的離去緊緊地揪著 醉 霜林象喝了酒一樣紅,鶯鶯也在離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樣不能自持 染 溝通了景與情的聯(lián)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淚 一路離別淚,一路離別情 這段話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蘇幕遮”,描寫了一幅深秋、曠遠又凄涼的秋景,通過這個秋景,我們感受到了鶯鶯心中那無以言表卻又無處不流露的愁苦。 3.朗讀“滾繡球”,找出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并體會主人公的情感。 明確:垂柳長條,疏林斜暉,迍迍行的馬,快快隨的車。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慣,“楊柳”在古詩文中是惜別的意象。 再看“恨不倩疏林掛住斜陽”,大家知道離情難舍,寸陰可貴,作者無端埋怨疏林掛不住殘陽,分明是在寫情,此時的崔鶯鶯多么希望能夠留住殘陽,留住張生! 馬兒慢慢行,車兒快快隨是景,而實際抒發(fā)的卻是不肯放棄的惜別深情。 在這里,鶯鶯眼中的楓林紅葉,垂柳長條,加上前面的碧云、黃花、西風、歸雁、車兒、馬兒,都戴上了傳情寄恨的標記,成了抒發(fā)情感的載體。 4.再看“一煞”和“收尾”,大家齊聲朗讀一邊。 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構成一幅深秋郊外黃昏的畫面,和《端正好》當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圍更加蕭瑟、凄冷。在這樣的背景下,鶯鶯悵然癡立,極目遠送,發(fā)出“夕陽古道無人語”的感嘆,這種感嘆應與柳永的“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一樣,是在感嘆張生離去,欲語無人,是“除卻天邊月,無人知”的孤獨與寂寞。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這種手法叫以實寫虛。這種手法,我國古代詩人最善長,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則把離愁寫成刀剪之物,更為生動。詩句化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形象地表現(xiàn)鶯鶯離愁之重。 三、找出老夫人、張生、鶯鶯對待功名的態(tài)度的語句 老夫人:到京師休辱沒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 張生:視官如拾草芥耳、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 鶯鶯: 【幺篇】:“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朝天子】:“‘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折鴛鴦在兩下里?!? 科白:“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 【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表現(xiàn)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 四、既然是兩情相悅心靈投合的愛情,為什么鶯鶯還擔心憂慮? 1、多情自古傷離別; 2、中不了狀元,老夫人會賴婚(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張生也許會不歸(金榜無名誓不歸)。 3、中了狀元,會成為高門大戶甚至是帝王之家擇婿的對象,也許還會有異鄉(xiāng)花草的吸引…… 明確:男尊女卑的社會現(xiàn)實。 在當時的社會,始亂終棄的例子不勝枚舉。男尊女卑的社會不改變,那被遺棄的女子除了思念,除了輾轉,除了痛苦,除了等待之外,便只有深深的哀怨,而哀怨又注定了與事無補。所以鶯鶯在臨別時的句句叮嚀中流露出那么多的憂慮,那么多的惶恐,那么多的無奈與愁苦,而這正是因為她對自己的愛情與婚姻沒有把握,不能自主。 如果等級門第不再森嚴,張生便不必跋涉千里,為娶妻求取功名; 如果男尊女卑不復存在,鶯鶯便沒有了臨別前憂心將來,滿懷愁苦與無奈。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長亭送別》這一折以景物描寫設置戲劇環(huán)境;渲染氣氛,與主人公的離愁別恨天然渾成,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也許這是《西廂記》傳誦千古的一個原因。 另外我們也剖析了主人公崔鶯鶯的形象,她鄙視功名利祿,鄙視等級觀念,反對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反判封建的倫理觀念,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正是有這樣獨特的藝術形象,才使得《西廂記》歷久彌新,為大家所喜愛。 五、作業(yè) 背誦開頭兩支曲。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賞析《長亭送別》的曲詞美;欣賞《長亭送別》視頻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二.賞析詞句 《西廂記》的曲詞歷來被人稱道。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說“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huán)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倍堕L亭送別》這一折又尤其突出。 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來賞析。 1.首先,曲詞熔煉了很多古典詩詞,請同學們找找。 (1)化用范仲淹的詞: 《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化用范仲淹的詞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涼的意境,以烘托送別的凄冷氛圍。 (2)“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化用蘇軾《滿庭芳》,表現(xiàn)鶯鶯珍視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3)“未飲心先醉”:化用柳永《訴衷情近》中“未飲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張,語意更加沉重,表現(xiàn)鶯鶯餞別時的極端愁苦。 (4)“柳絲長玉驄難系”:柳絲是“留”“思”的諧音。 (5)“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化用“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保ɡ钋逭铡段淞甏骸罚O言愁多。 2.其次,善于運用民間口語,并加工為富有文采的文學語言。 例如[叨叨令]這一支曲的詞匯、語句都具是民間口語,但通過加襯字“兒”;通過變換疊音形容詞,通過設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種音韻的回環(huán)反復,產(chǎn)生一唱三嘆,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把鶯鶯柔腸百結的離別苦痛,寫得哀哀切切,見情見態(tài)。 3.最后,全折巧用修辭。比喻、夸張、用典、對比、對偶、排比、反復、疊音、設問等等。特別是巧用夸張,并與比喻、用典、對比相結合,因情隨物而設。下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 (1)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 (2)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夸張)表現(xiàn)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五岳低。 (夸張兼比喻)寫離別之情,達到愁極恨絕,無以復加的地步。 (4)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 (夸張兼用典)形容傷心之至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夸張、比喻和對比)以厭酒表現(xiàn)愁苦至極。 歸納:王實甫的戲曲語言以富于文采為特色,曲詞之美,與劇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諧統(tǒng)一。 三、欣賞《長亭送別》視頻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賞析了《長亭送別》的曲詞美;欣賞《長亭送別》視頻。 詩人郭沫若曾經(jīng)說過:文藝母親的女孩兒里,要以《西廂》最完美,最絕世了?!段鲙肥浅瑫r空的藝術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五、作業(yè) 背誦結尾兩支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案:第二專題 長亭送別 2019 2020 年蘇教版 高中語文 必修 教案 第二 專題 長亭 送別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23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