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 2-3-2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doc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 2-3-2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 2-3-2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 2-3-2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能確認圖形中的已知角是否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2.掌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作法,會求簡單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3.掌握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能用定義和定理判定面面垂直。 教學重點:二面角的概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面面垂直的判定 教學難點: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作法及面面垂直的判定 教學過程: 復習 兩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 (1)如果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則兩平面平行若α∩β=,則α∥β. (2)如果兩個平面有一條公共直線,則兩平面相交若α∩β=AB,則α與β相交. 兩平面平行與相交的圖形表示如圖1. 圖1 導入新課 思路1.(情境導入) 為了解決實際問題,人們需要研究兩個平面所成的角.修筑水壩時,為了使水壩堅固耐用必須使水壩面與水平面成適當?shù)慕嵌?;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時,使衛(wèi)星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為此,我們引入二面角的概念,研究兩個平面所成的角. 思路2.(直接導入) 前邊舉過門和墻所在平面的關(guān)系,隨著門的開啟,其所在平面與墻所在平面的相交程度在變,怎樣描述這種變化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兩個平面所成角問題. 推進新課 新知探究 提出問題 ①二面角的有關(guān)概念、畫法及表示方法.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③兩個平面垂直的定義. ④用三種語言描述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給出證明. ⑤應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難點在哪里? 討論結(jié)果:①二面角的有關(guān)概念. 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二面角的棱,這兩個半平面叫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常用直立式和平臥式兩種畫法:如圖2(教師和學生共同動手). 直立式: 平臥式: (1) (2) 圖2 二面角的表示方法:如圖3中,棱為AB,面為α、β的二面角,記作二面角α-AB-β.有時為了方便也可在α、β內(nèi)(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別取點P、Q,將這個二面角記作二面角P-AB-Q. 圖3 如果棱為l,則這個二面角記作αlβ或PlQ.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如圖4,在二面角αlβ的棱上任取點O,以O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射線OA和OB,則射線OA和OB組成∠AOB. 圖4 再取棱上另一點O′,在α和β內(nèi)分別作l的垂線O′A′和O′B′,則它們組成角∠A′O′B′. 因為OA∥O′A′,OB∥O′B′,所以∠AOB及∠A′O′B′的兩邊分別平行且方向相同, 即∠AOB=∠A′O′B′. 從上述結(jié)論說明了:按照上述方法作出的角的大小,與角的頂點在棱上的位置無關(guān). 由此結(jié)果引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圖中的∠AOB,∠A′O′B′都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的定義.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來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教室的墻面與地面,一個正方體中每相鄰的兩個面、課桌的側(cè)面與地面都是互相垂直的. 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和平面幾何里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概念相類似,也是用它們所成的角為直角來定義,二面角既可以為銳角,也可以為鈍角,特殊情形又可以為直角. 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定義可表述為: 如果兩個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直二面角的畫法:如圖5. 圖5 ④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符號表述為:α⊥β. 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圖形表述為:如圖6. 圖6 證明如下: 已知AB⊥β,AB∩β=B,ABα. 求證:α⊥β. 分析:要證α⊥β,需證α和β構(gòu)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而要證明一個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需找到其中一個平面角,并證明這個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 證明:設α∩β=CD,則由ABα,知AB、CD共面. ∵AB⊥β,CDβ,∴AB⊥CD,垂足為點B. 在平面β內(nèi)過點B作直線BE⊥CD, 則∠ABE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 又AB⊥BE,即二面角αCDβ是直二面角, ∴α⊥β. ⑤應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難點在于:在一個平面內(nèi)找到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即要證面面垂直轉(zhuǎn)化為證線線垂直. 應用示例 思路1 例1 如圖7,⊙O在平面α內(nèi),AB是⊙O的直徑,PA⊥α,C為圓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點. 圖7 求證:平面PAC⊥平面PBC. 證明:設⊙O所在平面為α,由已知條件,PA⊥α,BCα,∴PA⊥BC. ∵C為圓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點,AB是⊙O的直徑, ∴BC⊥AC. 又∵PA與AC是△PAC所在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 ∴BC⊥平面PAC. ∵BC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C. 變式訓練 如圖8,把等腰Rt△ABC沿斜邊AB旋轉(zhuǎn)至△ABD的位置,使CD=AC, 圖8 (1)求證:平面ABD⊥平面ABC; (2)求二面角CBDA的余弦值. (1)證明:由題設,知AD=CD=BD, 作DO⊥平面ABC,O為垂足,則OA=OB=OC. ∴O是△ABC的外心,即AB的中點. ∴O∈AB,即O∈平面ABD. ∴OD平面ABD. ∴平面ABD⊥平面ABC. (2)解:取BD的中點E,連接CE、OE、OC, ∵△BCD為正三角形,∴CE⊥BD. 又△BO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OE⊥BD. ∴∠OEC為二面角CBDA的平面角. 同(1)可證OC⊥平面ABD. ∴OC⊥OE.∴△COE為直角三角形. 設BC=a,則CE=,OE=,∴cos∠OEC=. 點評:欲證面面垂直關(guān)鍵在于在一個平面內(nèi)找到另一個平面的垂線. 例2 如圖9所示,河堤斜面與水平面所成二面角為60,堤面上有一條直道CD,它與堤角的水平線AB的夾角為30,沿這條直道從堤腳向上行走到10 m時人升高了多少?(精確到0.1 m) 圖9 解:取CD上一點E,設CE=10 m,過點E作直線AB所在的水平面的垂線EG,垂足為G,則線段EG的長就是所求的高度. 在河堤斜面內(nèi),作EF⊥AB,垂足為F,并連接FG, 則FG⊥AB,即∠EFG就是河堤斜面與水平面ABG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EFG=60,由此,得EG=EFsin60=CEsin30sin60=10≈4.3(m). 答:沿直道行走到10 m時人升高約4.3 m. 變式訓練 已知二面角αABβ等于45,CDα,D∈AB,∠CDB=45. 求CD與平面β所成的角. 解:如圖10,作CO⊥β交β于點O,連接DO,則∠CDO為DC與β所成的角. 圖10 過點O作OE⊥AB于E,連接CE,則CE⊥AB. ∴∠CEO為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 即∠CEO=45. 設CD=a,則CE=,∵CO⊥OE,OC=OE, ∴CO=.∵CO⊥DO,∴sin∠CDO=. ∴∠CDO=30,即DC與β成30角. 點評:二面角是本節(jié)的另一個重點,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一個半平面α內(nèi)找一點C,作另一個半平面β的垂線,垂足為O,然后通過垂足O作棱AB的垂線,垂足為E,連接AE,則∠CEO為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這一過程要求學生熟記. 思路2 例1 如圖11,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AD=2,∠BAD=60. 圖11 (1)求證:平面PBD⊥平面PAC; (2)求點A到平面PBD的距離; (3)求二面角APBD的余弦值. (1)證明:設AC與BD交于點O,連接PO, ∵底面ABCD是菱形,∴BD⊥AC. ∵PA⊥底面ABCD,BD平面ABCD,∴的PA⊥BD. 又PA∩AC=A,∴BD⊥平面PAC. 又∵BD平面PBD,∴平面PBD⊥平面PAC. (2)解:作AE⊥PO于點E,∵平面PBD⊥平面PAC,∴AE⊥平面PBD. ∴AE為點A到平面PBD的距離. 在△PAO中,PA=2,AO=2cos30=,∠PAO=90, ∵PO=,∴AE=. ∴點A到平面PBD的距離為. (3)解:作AF⊥PB于點F,連接EF, ∵AE⊥平面PBD,∴AE⊥PB. ∴PB⊥平面AEF,PB⊥EF. ∴∠AFE為二面角APBD的平面角. 在Rt△AEF中,AE=,AF=, ∴sin∠AFE=,cos∠AFE=. ∴二面角APBD的余弦值為. 變式訓練 如圖12,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別是AB、PC的中點. (1)求證:MN∥平面PAD; (2)求證:MN⊥CD; (3)若二面角PDCA=45,求證:MN⊥平面PDC. 圖12 圖13 證明:如圖13所示, (1)取PD的中點Q,連接AQ、NQ,則QNDC,AMDC, ∴QNAM. ∴四邊形AMNQ是平行四邊形.∴MN∥AQ. 又∵MN平面PAD,AQ平面PAD,∴MN∥平面PAD. (2)∵PA⊥平面ABCD,∴PA⊥CD. 又∵CD⊥AD,PA∩AD=A,∴CD⊥平面PAD. 又∵AQ平面PAD,∴CD⊥AQ. 又∵AQ∥MN,∴MN⊥CD. (3)由(2)知,CD⊥平面PAD, ∴CD⊥AD,CD⊥PD. ∴∠PDA是二面角PDCA的平面角.∴∠PDA=45. 又∵PA⊥平面ABCD,∴PA⊥AD.∴AQ⊥PD. 又∵MN∥AQ,∴MN⊥CD. 又∵MN⊥PD,∴MN⊥平面PDC. 例2 如圖14,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且∠DAB=60,AD=AA1,F(xiàn)為棱BB1的中點,M為線段AC1的中點. 圖14 (1)求證:直線MF∥平面ABCD; (2)求證:平面AFC1⊥平面ACC1A1; (3)求平面AFC1與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證明:延長C1F交CB的延長線于點N,連接AN. ∵F是BB1的中點, ∴F為C1N的中點,B為CN的中點. 又M是線段AC1的中點,故MF∥AN. 又∵MF平面ABCD,AN平面ABCD, ∴MF∥平面ABCD. (2)證明:連接BD,由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可知AA1⊥平面ABCD, 又∵BD平面ABCD,∴A1A⊥BD. ∵四邊形ABCD為菱形,∴AC⊥BD. 又∵AC∩A1A=A,AC、A1A平面ACC1A1, ∴BD⊥平面ACC1A1. 在四邊形DANB中,DA∥BN且DA=BN, ∴四邊形DANB為平行四邊形. 故NA∥BD,∴NA⊥平面ACC1A1. 又∵NA平面AFC1, ∴平面AFC1⊥平面ACC1A1. (3)解:由(2),知BD⊥平面ACC1A1,又AC1平面ACC1A1,∴BD⊥AC1. ∵BD∥NA,∴AC1⊥NA. 又由BD⊥AC,可知NA⊥AC, ∴∠C1AC就是平面AFC1與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或補角. 在Rt△C1AC中,tan∠C1AC=,故∠C1AC=30. ∴平面AFC1與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為30或150. 變式訓練 如圖15所示,在四棱錐S—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側(cè)面SDC⊥底面ABCD,且AB=2,SC=SD=2. 圖15 (1)求證:平面SAD⊥平面SBC; (2)設BC=x,BD與平面SBC所成的角為α,求sinα的取值范圍. (1)證明:在△SDC中,∵SC=SD=,CD=AB=2, ∴∠DSC=90,即DS⊥SC. ∵底面ABCD是矩形,∴BC⊥CD. 又∵平面SDC⊥平面ABCD,∴BC⊥面SDC. ∴DS⊥BC.∴DS⊥平面SBC. ∵DS平面SAD,∴平面SAD⊥平面SBC. (2)解:由(1),知DS⊥平面SBC,∴SB是DB在平面SBC上的射影. A C B D ∴∠DBS就是BD與平面SBC所成的角,即∠DBS=α. 那么sinα=. ∵BC=x,CD=2DB=,∴sinα=. 由0<x<+∞,得0<sinα<. 達標檢測: 1、把直角三角形ABC沿斜邊上的高CD折成直二面角A-CD-B,如圖,則互相垂直的平面有幾對? 2、如圖、已知,圖中那些平面互相垂直,為什么? 3、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證明:平面A1BD⊥平面ACC1A1 課堂小結(jié) 知識總結(jié):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線,然后解決證明垂直問題、平行問題、求角問題、求距離問題等. 思想方法總結(jié):轉(zhuǎn)化思想,即把面面關(guān)系轉(zhuǎn)化為線面關(guān)系,把空間問題轉(zhuǎn)化為平面問題. 作業(yè) 課本習題2.3 A組1、2、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 2-3-2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 2019 2020 年人教 高中數(shù)學 必修 平面 垂直 判定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19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