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 第十一課 庖丁解牛教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
《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 第十一課 庖丁解牛教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 第十一課 庖丁解牛教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十一課 庖丁解牛 [新課入門須知] [知目標] 學習目標 考點提煉 知識 目標 1.掌握文中主要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課文所包含的認識客觀規(guī)律必須通過反復實踐的道理 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技能 目標 學會用生動細致的描寫來表達抽象的道理的寫法 情感 目標 認識“莊子之道”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敢于實踐、運用規(guī)律的精神 [知作者]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zhàn)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chuàng)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 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 [知背景] 莊子生活的年代,諸侯兵戎相見,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學術(shù)思想空前活躍,學術(shù)流派競相而起。莊子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無所不在”的,強調(diào)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 本文體現(xiàn)了莊子主張養(yǎng)生之道的思想。 [知常識] 1.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興起,后來成為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寓言的類型大約有兩種:一種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畫出某類人的特點和思想;另一種是用擬人的手法,把人類以外的動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種人的特點。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jié)構(gòu)簡單卻極富表現(xiàn)力。它具有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節(jié)有虛構(gòu)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2.《莊子》 《莊子》亦稱《南華經(jīng)》,道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書分內(nèi)、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nèi)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是一部杰出的文學著作。特別是大量地運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繪得似乎可感可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自覺地運用虛構(gòu)手段塑造形象的開端。在塑造形象時,作者擅長于體物入微的描寫。太空、江海、飛禽、走獸、音樂、風云,以及人物的肖像、心理、言行的描繪,無一不“指事類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惟妙惟肖,大大地開拓了藝術(shù)的境界?!肚f子》一書的寓言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莊子》在文學上的影響很大。自宋玉、賈誼、司馬遷以來,歷代大作家?guī)缀鯚o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憤世嫉俗,不與統(tǒng)治者為伍;或隨其悲觀消極,自解自嘲。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稱為“三玄”。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養(yǎng)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后世傳誦。 一、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向通響 2.技蓋至此乎 蓋通盍,何,怎樣 3.善刀而藏之 善通繕,修治,文中是拭擦的意思 二、古今異義 1.所見無非牛者 古義:沒有不是 今義:不外乎 2.依乎天理 古義:生理上的天然結(jié)構(gòu) 今義:天然的道理或倫理道德 3.因其固然 古義:本來的結(jié)構(gòu) 今義:表示承認某個事實 4.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 古義:沒有拿刀去嘗試 今義:不曾 5.雖然,每至于族 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轉(zhuǎn)折連詞 6.吾見其難為 古義:此指很難下刀 今義:①使人為難;②多虧(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 7.視為止,行為遲 古義:行動,因而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出來的活動 三、一詞多義 1.道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詞,天道,自然的規(guī)律 ②于是廢先王之道名詞,主張 ③得道者多助名詞,道義,正義 ④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動詞,取道 ⑤會天大雨,道不通名詞,道路 ⑥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⑦不足為外人道也動詞,說 2.解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動詞,剖開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動詞,消除 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動詞,解釋,解答 3.族 ①族庖月更刀,折也形容詞,眾 ②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名詞,(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 ③士大夫之族名詞,類 4.視 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動詞,看 ②視為止,行為遲名詞,目光 ③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動詞,比較 5.始 ①始臣之解牛之時副詞,起初 ②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副詞,才 ③始適還家門副詞,剛剛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副詞,開始 6.而 ①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連詞,表轉(zhuǎn)折 ②提刀而立連詞,表修飾 ③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連詞,表并列 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連詞,表遞進 ⑤吾嘗跂而望矣連詞,表修飾 7.為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給 ②吾見其難為動詞,做 ③怵然為戒動詞,作為 ④視為止連詞,因此 ⑤為之四顧介詞,因為 8.乎 ①技蓋至此乎語氣詞,在句末表疑問 ②依乎天理介詞,相當于“于” ③而況大乎語氣詞,在句末表感嘆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9.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 ②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介詞,從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 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知識解讀 文言虛詞考查的范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18個,要求既能夠辨別詞性(用法),又能夠理解其意義。 答題技巧 (1)詞性分析法。從詞性的角度看,許多虛詞是兼職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詞性。通過分析詞性,以理解其意義和用法。如“之”有代詞、助詞、動詞三種詞性。 (2)位置分析法。有些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虛詞的作用和意義時,應從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關(guān)系、搭配習慣及其使用規(guī)律等方面入手。如“乎”:作語氣助詞,表感嘆、疑問或反問,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詞尾,用在形容詞后;作介詞時它位于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之前,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等,用于形容詞后,表示比較。 (3)語境判定法。一個虛詞往往有多種用法,要想理解其在句中用法,必須根據(jù)上下文來確定。如“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賦》)后句沒有緊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贊許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見句中的“而”為轉(zhuǎn)折連詞,可譯為“可是、卻”等。 (4)語法切入法。即通過分析句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去理解虛詞在句中的用法。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句中有三個“為”,前兩句的主語是“人”和“我”,賓語是“刀俎”和“魚肉”,句中的兩個“為”應為動詞謂語,譯為“是”;末句“何辭”,即“辭何”,是個動賓結(jié)構(gòu),主語承前省略,可見句末的“為”是表疑問的語氣詞,因為它不表示實在意義。 (5)標志識別法。有些虛詞是構(gòu)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標志詞,如能掌握課文或成語中出現(xiàn)過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標志性虛詞,就能幫助我們理解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如:表示被動的“見”“于”“為”“為所”,表示賓語前置的“之”“是”等。 四、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動詞 足之所履履:踩 (2)名詞作狀語 ①良庖歲更刀歲:每年 ②族庖月更刀月:每月 2.形容詞作名詞 而刀刃者無厚厚:厚度 五、文言句式 1.判斷句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也”表判斷) ②良庖歲更刀,割也(“……,……也”表判斷) 2.狀語后置 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為“而刀刃若(于硎)新發(fā)”) 3.省略句 視為止,行為遲(省略了兩個“之”,補出后應為“視為(之)止,行為(之)遲”) 4.賓語前置 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現(xiàn)代漢語語序為“未嘗技經(jīng)肯綮”) 一、了解行文脈絡 二、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庖丁解牛的過程和經(jīng)歷的敘述,揭示出養(yǎng)生的方法莫過于順應自然的道理;同時,也反映出只要反復實踐,逐步認識和掌握它的客觀規(guī)律,就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問題迎刃而解。 一、閱讀課文1~2段,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句子屬于側(cè)面描寫庖丁解牛技藝高超的一項是( ) A.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B.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C.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D.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解析:選D 文惠君贊美庖丁的話,屬于側(cè)面表現(xiàn)庖丁解牛技藝高超。A項,正面描寫庖丁解牛的動作;B項,正面描寫庖丁解牛的聲音;C項,正面描寫解牛時的聲音節(jié)奏。 2.對本部分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1段描寫了一個場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聲音描寫為主。寫解牛時不聞牛慘叫,只能聽到悅耳的刀聲,暗示了牛在毫無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說明庖丁的技藝確實出神入化。 B.文章在記敘庖丁解牛時一連用了5個動詞:總的動作描寫是“解”,然后分別描寫手“觸”、肩“倚”、足“履”、膝“踦”,這一系列的藝術(shù)化、舞蹈化了的動作描寫,已初見庖丁解牛技術(shù)的嫻熟。 C.作者接著側(cè)重描摹庖丁解牛時進刀而發(fā)出的聲音,又對這聲音用了兩個比喻。描摹聲音時,用了兩個擬聲詞“砉”“”,兩個比喻是“桑林之舞”“經(jīng)首之會”。生動地描寫出庖丁動作的節(jié)奏感,表現(xiàn)了一個至高境界。 D.從結(jié)構(gòu)上看,本部分寫這個場面既形象地再現(xiàn)了庖丁技藝高超,又為下文申述其之所以如此做了自然的鋪墊。 解析:選A “但是,作者是以聲音描寫為主”錯,應是“以動作描寫為主”。 二、閱讀課文3~4段,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屬于庖丁“經(jīng)驗之談”的一組是( )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③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④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⑤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選C ③是庖丁解釋良庖、族庖用刀結(jié)果不同的原因,不是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⑤是庖丁解牛成功之后那怡然自得的神情。 4.對本部分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庖丁先從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談當初解牛,所見皆全牛,與一般人所見的一樣,三年之后,未見全牛,說明他對牛的全身結(jié)構(gòu)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頭??闯扇#前阉闯煽梢圆鹦兜臇|西,這是至高境界。 B.庖丁再從用刀的結(jié)果談解牛的嫻熟。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數(shù)千頭牛,其刃卻如“新發(fā)于硎”。庖丁解釋用刀結(jié)果不同的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則是“以無厚入有間”,于是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C.庖丁雖有高超的技藝,卻從不掉以輕心。每當“見其難為”,則“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 D.文惠君從庖丁的經(jīng)歷中得到的“養(yǎng)生”道理:只有改變環(huán)境,不隨俗沉浮,解決矛盾,才能保全性命,養(yǎng)護精神。 解析:選D 應為“只有順應環(huán)境,隨俗沉浮,回避矛盾,才能保全性命,養(yǎng)護精神”,因為社會如牛體,盡管矛盾復雜,斗爭激烈,但總有間隙可尋,只有像庖丁那樣,“以無厚入有間”,絕不勉強硬砍,才能順其自然,保全性命。 1.邏輯嚴密,層層相扣 文章寫庖丁解牛的經(jīng)驗,先說“所好者道也”,提綱挈領(lǐng);然后具體分述解牛經(jīng)過的三個階段,開始“所見無非牛者”,三年后“未嘗見全牛也”,最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寫出只有在長期的實踐中,注意摸索,積累經(jīng)驗,才能掌握事物的內(nèi)部規(guī)律;最后再以“怵然為戒”說明要想了解自然之道以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還必須注意在關(guān)鍵地方小心謹慎,專心致志。這樣層層深入,把道理說得透徹、完善。 2.寓事于理 莊子本意是要說明養(yǎng)生的道理,但他并不直接說教,而是敘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給讀者以廣闊的空間去從中領(lǐng)悟養(yǎng)生之道,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僅如此,莊子這種留白手段還給了讀者探索更多道理的可能,富于趣味。 3.夸張、對比手法的運用 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術(shù)的高妙,文章還運用了夸張和對比的手法。如《桑林》《經(jīng)首》是優(yōu)美而高級的舞樂,而解牛的動作聲響竟然能合乎這樣的曲子,這顯然是極大的夸張。再如良庖一年換一次刀,族庖一月?lián)Q一次刀,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仍鋒利如新,這確實是明顯的對比了。 素材主題 規(guī) 律 [課內(nèi)提煉] 尊重規(guī)律 一個解牛的廚師,用一把刃薄如紙的廚刀,解了數(shù)千頭牛而不傷其刃。有人認為,熟能生巧,是庖丁解牛成功的根本原因。其實不然,他是苦心經(jīng)營后的“用心生巧”。否則,是不會“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的。世間的萬物都是有其固有的規(guī)律性的,因此,需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用你自己的心竭盡全力地去不斷摸索,不斷總結(jié)以認識規(guī)律,把握規(guī)律,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做得高超。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事物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規(guī)律既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消滅。但是,人在規(guī)律面前卻不是無能為力的,而是可以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guī)律,以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課外延伸] 1.澳大利亞的兔子 澳大利亞原來沒有兔子,1859年,一位名叫托馬斯奧斯汀的英格蘭農(nóng)場主帶進幾只來放養(yǎng)。誰知,這一養(yǎng)卻造成了無盡的災禍。澳大利亞有茂盛的牧草,卻沒有兔子的天敵。疏松的土壤,打洞做窩非常方便。因此,兔子不斷增加,不到100年就達到75億只。10只兔子要吃掉一只羊的牧草,75億只兔子吃的牧草,等于損失了7.5億只羊。兔子打洞做窩,對草原也產(chǎn)生很大的破壞作用,為了堵住這些兔子的“擴張”,澳大利亞在昆士蘭地區(qū)筑了一道1 300公里的“長城”,但兔子又在地下挖出四通八達的通道。后又動用空軍播撒毒藥,想把兔子斬盡殺絕。雖然死傷累累,但兔子繁殖力極為驚人,不久就又“兔丁興旺”了。后來,政府又對兔子發(fā)動了“病毒戰(zhàn)”,從法國高價買來可致兔子死命的涎瘤炎病毒注射到一些兔子體內(nèi),然后放它們回去,兔群中終于瘟疫蔓延,最后被消滅了99.8%,這才控制了兔子的數(shù)量。但是,這樣的手段畢竟太殘酷了,而兔子泛濫的始作俑者,還不是我們?nèi)祟悊幔? 2.名言警句 (1)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献? (2)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畎? (3)人類法律,事物有規(guī)律,這是不容忽視的?!? (4)秩序就是正確的規(guī)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茽柖? (5)簡單的事情考慮得很復雜,可以發(fā)現(xiàn)新領(lǐng)域,把復雜的現(xiàn)象看得很簡單,可以發(fā)現(xiàn)新規(guī)律?!nD (6)順乎自然生?!魅_ [運用點撥] 庖丁的成功,在于他尊重了事物內(nèi)在的規(guī)律;澳大利亞的兔子泛濫,是因為人類破壞了自然規(guī)律。柑橘在南方能長出飽滿甘甜的果實,但是倘若將它種在淮北,那么它的果實就會變得又小又苦澀。因為這種移植是違背它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的。在澳大利亞是高等良材的桉樹,移植到美國后,卻只能長成“薪炭林”,用來燒火,也是因為這種做法違背了規(guī)律。自然界中很多規(guī)律是與宇宙共存、亙古不變的。我們不可能改變規(guī)律,如果我們要想取得成功,那么我們就必須尊重這些規(guī)律。 (時間:40分鐘 分值:45分) 一、基礎(chǔ)鞏固(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乃中《經(jīng)首》之會 中:合乎 B.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導:引導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眾 D.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解析:選B 導:順著,循著,文中有導入的意思。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B.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苛政猛于虎也 C.而刀刃者無厚 吾嘗終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常以身翼蔽沛公 解析:選D 介詞,用。A項,介詞,替/介詞,被;B項,介詞,從/介詞,比;C項,轉(zhuǎn)折連詞,可是/表示修飾的連詞,可譯為“地”。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視為止,行為遲 B.雖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郤 D.未嘗見全牛也 解析:選D 古今義相同,加在否定詞前面,構(gòu)成雙重否定;不是。A項,古義:行動,因而;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出來的活動。B項,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zhuǎn)折連詞。C項,古義:生理上的天然結(jié)構(gòu);今義:天然的道理或倫理道德。 4.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良庖歲更刀,割也 A.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C.足之所履 D.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解析:選A A項和例句均為名詞作狀語。B項,名詞的使動用法,讓……做王。C項,名詞作動詞,踩。D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奇。 5.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年之后,(臣)未嘗見全牛也。 B.(臣)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C.怵然為(之)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 D.(臣)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解析:選D 省略的應為“解牛之聲”或“奏刀之音”。 二、閱讀鑒賞(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弊笥以唬骸扒f子當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鼻f子曰:“請治劍服?!敝蝿Ψ?,太子乃與見王。 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痹唬骸俺悸劥笸跸矂?,故以劍見王?!蓖踉唬骸白又畡文芙??”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愿得試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設(shè)戲請夫子?!? 王乃校劍士七日,死傷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鼻f子曰:“望之久矣?!蓖踉唬骸胺蜃铀?,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 王曰:“愿聞三劍?!痹唬骸坝刑熳觿?,有諸侯劍,有庶人劍。”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文王茫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四封之內(nèi),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蓖踉唬骸笆酥畡稳纾俊痹唬骸笆酥畡?,蓬頭突鬢垂冠,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lǐng),下決肝肺,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huán)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庇谑俏耐醪怀鰧m三月,劍士皆服斃自處也。 (選自《莊子說劍》,有刪節(jié))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 謀:為……謀劃 B.請治劍服 治:備辦 C.莊子入殿門不趨 趨:小步快走 D.王乃校劍士七日 校:使……較量 解析:選A 謀:圖謀。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 B. C. D. 解析:選C 均為連詞,表修飾。A項,介詞,在/介詞,到。B項,代詞,代指“讓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擊劍”/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項,介詞,和,后面省略“之”(莊子)/動詞,給予、贈予。 8.下列句子中直接記述莊子言行機智的一組是(3分)( ) ①莊子當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 ③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 ④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 ⑤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 ⑥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選D ①是“左右”的話,不是“直接記述莊子言行機智”的;②是間接表現(xiàn)莊子的機智。 9.下列對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從莊子所說的他能做到不出十步擊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人阻留,可知莊子實際上是個具有高超劍術(shù)的人。 B.莊子采用比喻、夸張、對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勸諫趙文王。 C.莊子說,劍有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三種,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天子之劍,而不是庶人之劍。 D.本文主旨是勸說趙文王不要爭斗,反映了莊子清凈無為的思想。 解析:選B A項,原文第三段“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這是莊子為巧妙吸引趙文王聽他勸諫而說的,并不是實際的、真實的。C項,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庶人之劍。D項,主旨是勸說趙文王要在其位謀其政,做君主應做的事情。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4分) 譯文: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對斗劍的喜愛。 (2)趙國何求而不得也!(3分) 譯文:(那么,)我在趙國想要什么卻不能得到嗎! (3)夫子休,就舍待命。(3分) 譯文:先生暫回館舍休息等待通知。 參考譯文: 從前趙文王酷愛劍術(shù),各方精于劍術(shù)的人蜂擁而至,因劍術(shù)而成為門客的超過了三千人。趙文王讓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擊劍,每年死傷都在百余人以上,可趙文王依然樂此不疲、不能滿足。如此整整過了三年,趙國的國力日益衰落,各國諸侯紛紛圖謀攻取他。對于這種嚴峻的形勢,趙太子悝雖然十分憂慮卻無計可施。無奈之下,他對近侍的人說:“誰要是能夠說服趙王停止比劍,我賞他一千金?!弊笥业娜送扑]說:“莊子可以勝任?!? 太子于是派人攜千金去見莊子,莊子并不接受,而和使者一同去見太子,莊子說:“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對斗劍的喜愛。但是,一旦我對上勸說而違逆了趙王的心意,對下自然也就不合乎太子的旨意。那么,我自身就會遭到戮刑而死。倘若這樣,我怎能還用得著金子呢?反之,如果對上我能夠說服趙王,對下又能合太子意愿,(那么,)我在趙國想要什么卻不能得到嗎?”太子說:“是的。父王所接見的,只有精于擊劍的人。如果先生穿著儒士的衣服去進見,事情肯定會弄糟。”莊子說:“請為我備好劍士的服裝?!睖蕚浜脛Ψ蟮谌?,莊子與太子一道去拜見趙王。 莊子不急不忙地進入殿內(nèi),見到趙王也不行跪拜之禮。趙王說:“你想用什么話來開導我。”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好劍術(shù),特地用劍術(shù)來參見大王?!壁w王說:“你的劍術(shù)怎樣能遏阻劍手、戰(zhàn)勝對方呢?”莊子說:“我的劍術(shù),十步之內(nèi)可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人阻留?!壁w王聽了大喜,說:“天下沒有誰是你的對手了!”莊子說:“擊劍的要領(lǐng)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可乘之處引誘對方,后于對手發(fā)起攻擊,同時要搶先擊中對手。希望有機會能試試我的劍法。”趙王說:“先生暫回館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將安排好擊劍比武的盛會再請先生出面比武?!? 趙王于是用七天時間讓劍士們比武較量,死傷六十多人,從中挑選出五六人,讓他們拿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趙王說:“今天可以讓劍士們跟先生比試劍術(shù)了?!鼻f子說:“我已經(jīng)盼望很久了?!壁w王說:“先生所習慣使用的寶劍,長短怎么樣?”莊子說:“我的劍術(shù)長短都適應。不過我有三種劍,任憑大王選用,請讓我先作些說明然后再行比試?!? 趙王說:“愿意聽聽你介紹三種劍?!鼻f子說:“有天子之劍,有諸侯之劍,有百姓之劍?!壁w王說:“天子之劍怎么樣?”莊子說:“天子之劍,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扎,用四季來圍裹,靠五行來統(tǒng)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斬斷地紀。這種劍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諸侯,使天下人全都歸服?!壁w文王聽了茫然若有所失,說:“諸侯之劍怎么樣?”莊子說:“諸侯之劍,拿智勇之士做劍尖,拿清廉之士做劍刃,對上效法于天而順應日月星辰,對下取法于地而順應四時序列,居中則順和民意而安定四方。這種劍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內(nèi),沒有不歸服而聽從國君號令的。這就是諸侯之劍?!壁w王說:“百姓之劍又怎么樣呢?”莊子說:“百姓之劍,全都頭發(fā)蓬亂、髻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氣喘語塞。相互在人前爭斗刺殺,上能斬斷脖頸,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雞沒有什么不同,一旦命盡氣絕,對于國事就什么用處也沒有。如今大王擁有奪取天下的地位卻喜好百姓之劍,我私下認為大王應當鄙薄這種做法?!? 趙文王于是牽著莊子來到殿上。廚師獻上食物,趙王繞著坐席慚愧地繞了三圈。莊子說:“大王安坐下來定定心氣,有關(guān)劍術(shù)之事我已啟奏完畢?!庇谑勤w文王三月不出宮門,劍士們都在自己的住處自刎而死。 三、語言運用(8分)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各補寫一句話,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邏輯嚴密。每句不超過20字。(4分) 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劃分為“六家”,劉歆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劃分為“十家”。這對春秋戰(zhàn)國思想的研究是有貢獻的,但應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楊朱學派在當時影響頗大,而且楊朱與老子、莊子不同,其觀點立場更不一樣,不宜列入道家,應是獨立的一家。還應指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jù)韓非所說,孔子死后儒家分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響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簡單地繼承孔子,而是各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答案:①這些劃分并不完全正確(科學、合理等) ②同一家分化出來的不同流派在繼承中發(fā)展 12.下面是一次班會的主題圖案,請用簡練的語言說明圖案的內(nèi)容,并概括其寓意。(4分) (1)內(nèi)容: (2)寓意: 解析:圖片內(nèi)容較為簡單,解答第一問時要將其構(gòu)成部分分別表述出來,不做過多的內(nèi)涵闡釋。解答第二問時,要將圖片反映的深層次含意(往往是道德、精神層面的)闡釋出來?!叭恕弊謨晒P,像是兩條腿,一筆是能力,另一筆是責任,兩筆都存在,“人”字才完整,人才能站穩(wěn)。注意語言的簡練。 答案:(1)內(nèi)容:“人”字由一撇一捺組成,一撇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個人的“責任”。 (2)寓意:要想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必須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責任,兩者缺一不可。-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 第十一課 庖丁解牛教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7 2018 學年 高中語文 第四 單元 創(chuàng)造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14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