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22課 “心正筆正”的柳公權教案 語文S版.doc
《2019年(秋)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22課 “心正筆正”的柳公權教案 語文S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秋)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22課 “心正筆正”的柳公權教案 語文S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秋)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22課 “心正筆正” 的柳公權教案 語文S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會認“卿、欽、宗、訣、溺、儉、肖、職”;會寫“唐、湊、宗、訣、弦、溺、殿、袍、罷、儉、富、賢、肖、惹、職”理解“緊湊、秘訣、弦外之音、沉溺、儉樸、富有、賢良、惹惱、職位、鐵骨錚錚、喜不自勝、名正言順、流芳百世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認識柳公權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影響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認識柳公權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影響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柳公權書法圖片,柳公權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結合資料,揭示課題 1)師:柳公權是晚唐大書法家,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搜集的資料,為大家介紹一下柳公權。 2)生介紹柳公權(師隨機出示柳公權肖像和書法作品圖) 3)引導學生根據(jù)題目提問(為什么用“心正筆正”來形容柳公權?“心正”和“筆正”有什么關系……)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請大家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遇到生詞多讀兩遍。 2、思考:課文講了關于柳公權的哪兩件事? 1)寫柳公權借談論書法秘訣,勸告穆宗“心正”治國,律已清政。 2)柳公權借談論皇上穿衣,勸誡文宗正確用人,賞罰分明。 3、反饋交流預習情況 1)教師抽讀生詞強調(diào)弦(xng)溺(n)肖(xio)湊(cu)等字的讀音。 2)由學生交流自己認為易寫錯的字 如“唐”(中間一豎出頭);湊(最后一筆是點) “袍”(衣補旁);賢(右上是“又”字) “殿”(右半部分是殳)…… 3)出示成語和詞語的意思,由學生說出詞語,檢查預習效果暗藏試著寫下詞語。 比喻堅貞、剛硬,像鐵一樣硬的骨頭。 形容堅強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同惡勢力作斗爭的凜然正氣。 (錚錚鐵骨) 能解決問題的不公開的巧妙辦法。(秘訣) 比喻沒有明確說出,而是間接透露出來的意思。(弦外之音) 高興到了極點。(喜不自勝) 表示對人重視。(垂青) 三、學習第一部分,精讀品味 1、指名讀,自然段,了解柳公權在書法方面的成就。 1)唐朝著名書法家。 2)對后世影響及大。 3)與顏真卿并稱為“顏筋柳骨”。 2、用課題中的一個詞形容他的字——“筆正” 3、柳公權的字骨力挺秀,灑脫有法,那他的人呢? 請你從中找到一句話來概括。 (柳公權不僅字寫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樣。鐵骨錚錚,深得世人欽佩) 用課題中的一個詞形容他的人——“心正”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整體回顧。 1、默讀課文,思考,柳公權深得世人的欽佩是因為什么? [寫得好,(筆正)做人做得好〈鐵骨錚錚〉(心正)] 2、文中寫了柳公權兩次直言與勸告,而這兩次直言與勸告分別是怎樣的,你能用文中的語言來概括嗎? (第一次勸告是真誠而大膽的;第二次是機智而大膽的) 二、精讀品味,體驗感悟。 過渡:一次當穆宗問柳公權書法的秘訣時,他豪不猶豫地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1、默讀3、4自然段,思考柳公權只是在談書法嗎? (不是,借書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告訴穆宗寫字和治理國家一樣,都必須“心正”。 2、為什么柳公權的勸告如此真誠而大膽,他不怕觸怒皇上嗎? [忠言往往逆耳,但利于行,正因為他鐵骨錚錚,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勸告,說明他對于國家是無限忠誠的,并不考慮自己的得失,這正是“心正”的表現(xiàn)。] 3、帶著理解分角色讀,穆宗和柳公僅的對話。 指導朗讀 ※柳公權豪不猶豫地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讀出柳公權的錚錚鐵骨,不向當權者奴顏卑膝 4、默讀第二件事,可做簡單的畫批,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從哪語句能感受到柳公權的“心正筆正”?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出示重點句進行點撥。 ※柳公權答首:“陛下,您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應當選用賢良,罷黜不肖之臣;還應接受勸諫,賞罰分明,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樂光明。至于穿一件洗過幾回的衣服,只不過細枝未節(jié)罷了?!? 為什么說這是一次機智大膽的直言? 1)別的大臣都贊頌不已時,柳公權卻敢于從勸諫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見,有膽識。 2)機智,表現(xiàn)在他先提出做為君主應當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對于這件衣服的看法。] ※為什么他的這番話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柳公權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趨炎附勢,讓皇帝都覺得他的品格的可貴,皇帝身邊需要這樣的人,不斷指了不足。) 3)分角色讀5-8自然段 三、整體回歸,總結全文 1、教師總結:錚錚鐵骨,筆正心正的柳公權如一面鏡子照出了君主的得與失,表達了他對于國家的忠誠與愛。 投影出示他的一幅書法作品,他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字嗎? (正直的良臣形象;鐵骨錚錚,高尚的人品……) 2、帶著我們的敬佩齊讀最后一段。 3、屏幕引唐太宗的一段話: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亡,以人為鏡可明得失。 引導學生感悟,一個國家君主要容百川之胸懷,納諫如流,更要有像柳公權這樣正直,敢于說真話說實話的忠臣,國家才會興旺、發(fā)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 附送: 2019年(秋)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30課 齊天大圣大 戰(zhàn)二郎神教案 語文S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字:甥、刃、擎、廂、拽。 2.過程與方法:了解齊天大圣大戰(zhàn)二郎神的過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齊天大圣這個神話英雄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齊天大圣這個神話英雄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了解齊天大圣大戰(zhàn)二郎神的過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學準備 《西游記》有關資料,電視劇《西游記》有關課文內(nèi)容視頻,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走進中國著名的長篇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中,閱讀其中一個精彩絕倫的片斷,去領略大家喜愛的深化英雄齊天大圣孫悟空的風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齊天大圣又展示了他哪些神奇的本領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在讀文章的過程中,你認識了哪些生字和新詞? 重點交流: (1)認識的生字:甥、刃、擎、廂、拽。 (2)理解詞語: 中軍:古代行軍作戰(zhàn)分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由主將所在的中軍發(fā)號施令。 贊嘆:本課是疑問,感嘆。 去來:去的意思。 廝:指服雜役的人,這里是對對方的蔑稱。 配合:配:婚配;合:匹配配偶。 擎:舉。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2.交流匯報。 課文記敘了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和二郎神在水簾洞前大戰(zhàn)的情景。 課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齊天大圣面對二郎神的挑戰(zhàn),舉起金箍棒,劈手相還。 第二部分(3-5自然段)齊天大圣與二郎神大戰(zhàn)時各自不同的神奇變化。 第三部分(6自然段)齊天大圣與二郎神打到了花果山,驚慌了四大天王。 四、默讀課文,深入學習。 1.齊天大圣與二郎神大戰(zhàn)了幾個回合?在文中標出。 2.課文中哪些情節(ji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引導學生感受大戰(zhàn)過程中的神奇)? 重點交流匯報: 齊天大圣是怎樣判斷那只魚鷹是二郎神變的,二郎神又是怎樣判斷那條魚時齊天大圣變的? 課件出示: (1)忽見一只飛禽,似青鷂,毛片不清;似鷺鷥,頂上無纓;似老鸛,腿又不紅。 (2)打花的魚兒,似鯉魚,尾巴不紅;似鱖魚,花鱗不見;似黑魚,頭上無星;似魴魚,鰓上無針。 (有感情朗讀,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妙。) 教師引導:還有哪些情節(ji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哪感受到齊天大圣大戰(zhàn)二郎神過程中的神奇? 3.朗讀全文,說說孫悟空是個怎樣的人? (機敏、堅毅、無畏,有正義感和反抗性。)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齊天大圣大戰(zhàn)二郎神》只是《西游記》中的一個小故事。《西游記》是一部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品,全書共一百回,不僅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奇豐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優(yōu)美完整的藝術形式。希望同學們課后能夠找來讀一讀。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2.閱讀《猴王出世》《齊天大圣》等故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秋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22課 “心正筆正”的柳公權教案 語文S版 2019 年級 語文 上冊 22 心正筆正 柳公權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65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