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2 商鞅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
《(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2 商鞅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2 商鞅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2 商鞅變法專題檢測(二)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2018漢中高二檢測)左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土可賈(買)焉?!边@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在當時土地可以買賣B在當時土地禁止買賣C在當時土地私有出現D在當時農業(yè)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從題干材料可知在公元前569年,土地可以買賣。因此反映的本質問題是土地私有的出現。其他三項只是表面現象。2戰(zhàn)國策秦策載:“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zhàn)。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鄙叹罢攘?、調輕重”的措施客觀上有利于()A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B農耕經濟的繁榮C商品經濟的發(fā)展D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統一度量衡客觀上有利于商品交流的發(fā)展,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表現,故選C項。3“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zhàn)不絕,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fā)生根本變革,從而決定而且永久地決定中國發(fā)展進程的時期?!毕铝姓f法正確的是()A“王朝軟弱無力”指中央集權制度建立B“經濟變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C“多事”指“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D“封建主”指新興的地主階級答案B解析“經濟變革”指的是隨著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廣,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了井田制,從而推動了中國社會進程,故選B。4公元前343年,秦國商人呂相從趙國經商回到家鄉(xiāng),他沒有把帶回的錢財用于經商,反而購買了大量土地經營農業(yè)。他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秦國()A度量衡不統一,市場經營混亂B重農抑商,獎勵耕織C禁止從事商業(yè),商人階層消失D社會動蕩,無法經商答案B解析公元前343年,正處在商鞅變法時期,商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該政策限制工商業(yè),許多工商業(yè)者即使經商致富,也轉向經營農業(yè)。5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其主張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實施變法的主要出發(fā)點是()A增強秦國國力B商鞅的主張符合法家思想C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大勢所迫D借變法打擊貴族勢力,鞏固統治答案A解析主要出發(fā)點即主要目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實施變法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富國強兵。6(2017東莞高二檢測)漢書食貨志記載:“至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边@則材料反映()A漢代農業(yè)生產效率高B漢代農民稅賦較輕C作者主張恢復井田制D作者不認同商鞅變法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用商鞅之法”“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說明作者認為商鞅廢井田,開阡陌造成土地兼并,導致貧富分化嚴重,貧民生活困苦,故D與題意相符。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第7題18分,第8題18分,第9題24分,第10題16分,共76分)7(2017內江高二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春秋到戰(zhàn)國,是我國古代社會大變動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都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商鞅帶著李悝的法經到秦國見秦孝公,建議孝公順應當時形勢,變法圖強。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一些守舊派竭力反對改革。他們說“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頑固地主張“法古”和“循禮”。商鞅根據歷史事實加以駁斥,指出三代以來禮、法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見歷史是進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才能使國家富強,成就霸王大業(yè)。秦孝公對商鞅的意見很欣賞,任命他為左庶長,開始推行變法。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商鞅連續(xù)出兵魏國,奪取大片土地。摘編自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第二冊(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商鞅變法的社會背景和目的。(10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商鞅變法的社會效果。(8分。不得照抄材料)答案(1)背景:社會大變動;變法順應歷史潮流;守舊派竭力反對改革。目的:使國家富強,成就霸王大業(yè)。(2)效果:人民樂業(yè);軍人勇于戰(zhàn)斗;社會安定;秦國逐漸強大。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背景”根據材料“從春秋到戰(zhàn)國,是我國古代社會大變動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都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順應當時形勢”“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一些守舊派竭力反對改革”等信息分析作答;第二小問“目的”依據“能使國家富強,成就霸王大業(yè)”分析作答;第(2)問“效果”結合“秦民大說(悅)”“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奪取大片土地”等信息和所學知識綜合分析作答。8(2017蘇北四市模擬)秦自商鞅變法逐漸形成了小家庭制度,在中國古代家庭發(fā)展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僇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秦自商鞅變法后,確立了最小型個體小家庭結構形態(tài),而且,這種小家庭成為社會上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組織最基本形態(tài)。不僅勞動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個體小家庭。這種家庭,就血統世系而言,一般為兩代結構,很少有涉及祖孫三代者;就其成員間親屬關系而論,多是以一對夫妻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雖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構成;就人數而言,通常為五口之家。張金光商鞅變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據材料一,歸納商鞅變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對家庭制度的影響。(8分)(2)據材料二,概括商鞅變法后秦國小家庭特征。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小家庭制度形成的時代背景。(10分)答案(1)措施:強制推行小家庭制度(或分異令);獎勵耕織。影響:有利于小家庭的形成。(2)特征:人口少;關系簡單;親緣密切。背景:諸侯爭霸;鐵犁牛耕;土地私有。9(2018九江高二檢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新興的知識分子階層作為一支獨立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在這場偉大而深刻的變革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一是充當了變革的輿論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當了變革的設計者,三是充當了變革的實踐者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材料二圖一商鞅舌戰(zhàn)圖圖二梭倫改革前的激烈辯論材料三設立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國劃為31縣,縣級官吏通由國君任免,領取國家的俸祿,可以隨時任免調職。凡從事“本業(yè)”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業(yè)”者入官府為奴。材料四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則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一切公職人員,決定宣戰(zhàn)等一切國家大事。獎勵外國技工遷居雅典,對攜眷移民給予公民權鼓勵橄欖油出口。(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知識分子階層登上歷史舞臺的原因。請列舉材料一中三個觀點的代表人物(如充當了變革的設計者)。(10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圖一商鞅“舌戰(zhàn)”的是哪部分人。假設當時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別都參加了圖二的激烈辯論,他們各自有何主張?(8分)(3)概括材料三、四兩次改革內容所涉及的共同問題。(6分)答案(1)原因: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生產力顯著提高,社會經濟發(fā)展;士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重用;私學出現,學術環(huán)境寬松。代表人物:充當了變革的輿論制造者和鼓吹者孔子、孟子提出“德治”“仁政”等學說成為中國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礎。充當了變革的設計者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加強君主集權,厲行賞罰,為社會變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充當了變革的實踐者商鞅變法廢除世卿世祿制、井田制;獎勵耕戰(zhàn);加強中央集權;秦國實力逐漸強大。(2)圖一:守舊的奴隸主貴族。圖二:平原派:主張維護貴族寡頭政治;山地派:主張實行激進的民主政治;海岸派:主張實行溫和的改革。(3)共同之處:等級的劃分;官吏的任免;對工商業(yè)的態(tài)度等。10(2017安慶高二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重關市之賦,則農惡商,商有疑惰之心。農惡商,商疑惰,則草必墾矣。明君之治國也,士有斬首、捕虜之功,必其爵足榮也,祿足食也;農不離廛者,足以養(yǎng)二親,治軍事。故軍士死節(jié),而農民不偷(惰怠)也。商君書材料二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使其)務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通典食貨(1)據材料一、二,概括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yè)發(fā)展的措施。(6分)(2)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商鞅變法的影響。據上述材料,分析其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答案(1)措施:重農抑商;招攬移民農墾;廢井田,開阡陌。(2)影響:推進秦國的社會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重農抑商政策對后世影響深遠。原因:按軍功授爵(或獎勵軍功),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重農抑商,擴大了農耕面積,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協調農戰(zhàn)的策略正確。(答出其中兩點即可)解析第(1)問,回答時注意結合材料“明君之治國也,士有斬首、捕虜之功,必其爵足榮也,祿足食也;農不離廛者,足以養(yǎng)二親,治軍事”“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進行歸納總結。第(2)問,第一小問,聯系所學商鞅變法的影響回答即可。結合材料,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歸納其原因:按軍功授爵 (或獎勵軍功),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重農抑商,擴大了農耕面積,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協調農戰(zhàn)的策略正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2 商鞅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全國 通用版 2018 2019 高中歷史 專題 變法 檢測 人民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48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