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專題11 文言文閱讀.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專題11 文言文閱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專題11 文言文閱讀.doc(1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專題11 文言文閱讀 【xx高考試題解析】 一.(重慶)閱讀下文,完成8--10題。 江公皋傳 [清]藍千秋 江公諱皋,字在湄,號磊齋,世居桐城之龍眠山下。性敏慧,弱冠舉于鄉(xiāng)。未幾,成進士,除瑞昌令。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聲績。為人孝友恬淡,通達時務,習吏事。始終潔白一節(jié),賢達皆嘆仰之。(有刪節(jié)) 【注】①逋賦:拖欠的賦稅②渠魁:首領③軍興旁午:軍隊征斂繁多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檄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 籍:登記 B.即馳書告臺省趣發(fā)餉 趣:通“趨”,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將要 D.公仰視木顧使者日 顧:回頭看 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江皋“所在有聲績”的一組是 ①性敏慧,弱冠舉于鄉(xiāng) ②為完久計,民號之曰“江公堤” ③時刺取其渠魁擊殺之,盜遂息 ④餉應期至,軍乃戢 ⑤守臣當先以身殉 ⑥柳民歡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⑤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皋到瑞昌任縣令時,當?shù)刎毨Ф啾I,百姓長期拖欠賦稅,前任縣令也因此受到牽累。江皋慨然承擔所拖欠的賦稅,讓前縣令和妻兒離去;又率先捐出俸祿集資修筑河堤,造 福當?shù)匕傩铡? B.江皋能體諒民情。他反對發(fā)兵剿滅“迫饑寒為盜”的平民,只殺掉了賊寇首領,消除了盜患;對軍中被掠奪而思歸的婦女,量遠近給資遣還,凡數(shù)百人。 C.江皋處理政事冷靜果決。有軍人驕橫兇悍,漁奪百姓,他嚴厲懲治,使軍隊不再擾民;駐柳州軍隊因欠餉喧嘩軍門,他迅速應對,設法應期發(fā)給軍餉,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曉吏事,做事靈活有謀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來粵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親臨巨木產地,其地勢險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據實奏免,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答案】A 【考點】本道試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等級為C級(分析綜合)。 1l. (1)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7分) ①此輩迫饑寒為盜,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 ②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wèi)肅然莫敢犯。(4分) (2)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觀德亭記》 【答案】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考點】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 【解析】文言斷句應考慮動詞的位置,如“持”等,再進行主賓的劃分,同時要照顧到文言句式特點,如“者……也”,以及文言的對稱性,如“內志正,外體直”,這些都是斷句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 【參考譯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號磊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龍眠山下。江皋天性敏銳聰慧,二十歲的時候被鄉(xiāng)里舉孝廉,不久,中進士,被任命為瑞昌的縣令。 瑞昌隸屬九江郡,依山傍水,民眾疲憊不堪又頻發(fā)盜賊,所以拖欠賦稅且日積月累。 不久,江公升官做了鞏昌的太守。但是大軍進入蜀地,取道鞏昌,軍隊征斂繁多,民眾感到疲乏窘困,士兵卻更加驕橫強悍,有的私自去民間掠奪,也沒有人敢呵斥他們。江公例行公事巡行他所管轄的地區(qū)考核下屬政績。在郊外,看到幾個騎兵飛快地經過他的車隊,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從此駐軍紀律嚴明.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 軍餉如期發(fā)放,軍隊才收斂了?;浳鞯纳胶芏盖?,柳州更是連山險峻,山石錯落,沒有辦法去砍伐,山上有很多大樹。當時皇帝正在修建太和殿,皇帝派來采伐巨木的使者即將到達柳州,柳州人很驚恐。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詢問柳州民眾柳州哪里產巨木,命令他在前面帶路,江公騎馬帶著使者前往看巨木場地。行了好幾里路,到了絕壁之下,山上石頭嶙峋,大樹陰森而出,在它的下方就是深谷,馬不能前行。江公解下馬鞍,蹲在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邀請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面露難色。江公說:這是皇帝的命令,巨木如果可以得到,地方長官理當身先士卒。于是卷起袖子拄著拐杖,扶著兩個小兵先自登山,使者勉強跟隨著他,走到半山腰路就斷了,連放腳的地方都沒有。江公看著大樹回頭對使者說:怎么樣?使者嘖嘖感嘆,大叫著急切想回到山下,他說:“這樹沒有辦法砍,”公說:“樹都在這里,拜托使者將沒有辦法砍樹的實情告知皇上。”使者于是就回去了,向皇帝奏請免除,柳州人民歡呼皇帝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歲,死于康熙乙未年。江公秉性廉潔清明,因為到哪里哪里都有名聲功績。江皋為人既有孝道又友好,性格恬淡,對世事了解透徹,通曉為官之道。一生清白,賢士達人都為他感嘆敬仰。 二.(浙江)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 【注】①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第明經 第:考取。 B. 子無為嫌 嫌:疑忌。 C. 俾其守約束 俾 :使 D. 時以執(zhí)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答案】D 【解析】比擬,相當 【高考考點】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 因極推引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C. 逸則富以康 醉則更相枕以臥 D.保邦于未危 室西連于中閨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選材合理,主要敘述了張文瓘與高宗、李勣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生動地刻畫了張文瓘為官的形象特點。 B.文章描寫李勣贈物這一情節(jié),巧妙刻畫了張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點,體現(xiàn)了作者運用寫作技巧的獨具匠心。 C.針對高宗造宮室、征四夷的做法,張文瓘在其諫言中,運用舉例論證等方法,采用駢散結合的語言,成功說服了高宗。 D.文章描寫了囚犯們因張文瓘貶謫移職而難過流淚的細節(jié),從一個側面表明張文瓘執(zhí)法公允、深得人心。 【答案】D 【解析】不是“貶謫”,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賓客”,是升官。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答案】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解析】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驎r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高考考點】文中句子的理解 【備考提示】注意句式結構的對仗,注意虛詞,注意詞語的頂針,落腳在文意的把握上。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3分) 提示:至于你的才能,沒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贈物(的方式警策)?。 (2)臣愿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jiān)未遠,不可不察。(4分) 提示:我愿意去安撫他們,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生怨憤。隋朝的教訓離今天不遠,(我們)不能不省察。 三 .(浙江)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23-24題。(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ā墩撜Z》) 夫圣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shù);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韓非子》) 四.(天津)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會試錄》《鄉(xiāng)試錄》主考試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職也。凡書亦猶是矣。且如國初時,府業(yè)縣志書成,必推其鄉(xiāng)先生之齒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別官于其府州縣者也,請者必當其人,其人亦必自審其無可讓而后為之,官于是者,其文優(yōu),其于是書也有功,則不讓于鄉(xiāng)矣,鄉(xiāng)之先生,其文優(yōu),其于是書也有功,則官不敢作矣,義取于獨斷,則有自為之而不讓于鄉(xiāng)與官矣,凡此者,所謂職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別有發(fā)明,則為后序【注】,亦有但紀歲月而無序者,今則有兩序,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兩序,非體也,不當其人,非職業(yè),世之君子不學而好多言也。 凡書有所發(fā)明,序可也,無所發(fā)明,但紀成書之歲月可也,人之患在好為人序。 唐杜牧《答莊充書》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師其人而為之。今吾與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巳之文,固不可也。”讀此言,今之好為人序者可以止矣。 縣堅《重刻<元氏長慶集>序》曰:“序者,敘所以作之指也,蓋始于子夏之序《詩》。其后劉向以校書為職,每一編成,即有序,最為雅馴矣,左思賦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謚,自是綴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傳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傳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讀,有繕寫而重刻之,則人復序之,是宜敘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這者,非追論者賢,則為優(yōu)劣之辯,即過稱好事,多設游揚之辭,皆我所不取也,讀此者,今之好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選自[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 【注】后序:寫在書后面的序文,類似于后記。 10. 下面加點的詞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A且如國初時,府業(yè)縣志書成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官于是者,其文優(yōu)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C、其于是書也有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D、今則有兩序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答案】A 【解析】A副詞,/連詞,尚且;B表地點對象,在;C、舒緩語氣,可不譯;D、表轉折,卻。 【高考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備考提示】要把文言虛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能翻譯成同一個詞。聯(lián)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備考需要夯實課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 11.下列各句話都體現(xiàn)作者觀點的一組是 ①主考試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兩序,非體也 ③無所發(fā)明,但紀成書之歲月可也 ④自是綴支之,多有紙,你以傳者 ⑤讀此言,今之好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誤解了“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師其人而為之”(自古以來為他人做序的,都是后世的人認為他是做宗師的人寫的)的含義。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傮w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不少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其人亦必自審其無可讓而后為之。(3分) (2)今與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分) 五.(陜西)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題。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睘楦荨⒒鹕杰娧矙z。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后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shù)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笔捽侨黄鸢荨楹訓|將,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羌懼而引卻。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御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帝曰:“敵在吾目中矣?!? 提點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以治城鄣功,轉引進使。詔運粟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弊嗌?,報可。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間田千頃,湟人號廣利渠。徙河州,復守岷,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睆闹?。甫半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fā)破的,再發(fā)則否??驮唬骸疤静荒芤??”曰:“非也,以禮讓客耳?!闭瓘椭兄?,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遷步軍都虞候。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黃河南岸無一人御敵,金師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戰(zhàn)凡三日,被創(chuàng),沒于陣,年六十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遼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 迎:面對。 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斂:躲藏。 D.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 徹:穿透。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何灌有軍事才能,射技震驚契丹。經略使韓縝極為賞識他,認為終將取代自己;在守邊時,何灌大顯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師都驚恐起拜. B.何灌深諳西北邊事,受到徽宗贊許。他任河東將時奮勇?lián)敉送鈹?,經辛薦得到徽宗召問,他用笏板指畫以助講解,形象生動,徽宗很快明白了邊戰(zhàn)形勢 C.何灌善于治理政務,舉措得到皇上認可。為完成運糧任務,他建議將水運改為陸運;在招募射士時,又提出修渠引水,興造良田,使剩余勞力樂于應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敵,不幸陣亡。金兵南下,梁萬平棄城逃遁,何灌阻止?jié)⑼宋闯?;金兵長驅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領命背城抗敵三日,受傷戰(zhàn)死。 【答案】D 【解析】D項曲解文意。“灌亦望風迎潰”中的“迎”是“迎合”之意,而非“迎擊”,何灌沒有“阻止?jié)⑼恕薄? 7.⑴整弓復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 【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箭靶,觀看的人都贊嘆,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 【解析】“誦”意為“公開地”,“勞”意為“犒勞”。 ⑵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 【答案】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 【解析】“乞”意為“請求”,“許”意為“答應,允許”,“ 隅”意為“角落”,“控”意為“控制”,“控守”意為“扼守”。 六.(山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二鴻飛而過之?;腹珖@曰:“仲父,今彼鴻鵠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對?;腹唬骸岸雍喂什粚Γ俊惫茏訉υ唬骸熬邪酝踔?,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對?!被腹唬骸爸俑负鸀槿??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xiāng)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將安聞道而得度哉?”管子對曰:“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謂其本?”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人甚憂饑,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人甚傷勞,而上舉事不時。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被腹唬骸肮讶寺勚俑钢源巳?,聞命矣,不敢擅也,將薦之先君?!庇谑橇畎俟儆兴荆鞣侥P。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關譏而不征,市書而不賦,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行此數(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 (節(jié)選自《管子》,《四部叢刊》本,有刪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齊國國相。②干時:謀求定時會盟諸侯。 9.(山東)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澤命不渝,信也 渝:堅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濟:渡過 10.(山東)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結于君 B.拱手而問曰 朝濟而夕設版焉 C.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 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 D.寡人聞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續(xù)耳 11.(山東)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以民為本思想的一組是 ①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 ②人甚憂饑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 ③省刑罰,薄賦斂 ④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 ⑤齊國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②是齊國的現(xiàn)狀;④說桓公推行仁政;⑥是桓公的對外政策。 12.(山東)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信”“仁”“嚴”“禮”是為政的重要原則,也就是國君要對百姓講究信用,施行仁愛,嚴肅法紀,提倡禮儀。 B.齊桓公想通過修明政事,提高齊國的政治地位,達到會盟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認可和輔佐。 C.對于桓公稱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D.齊桓公有抱負,能納諫,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擁護。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勿懼以罪,勿止以力。 【答案】(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罰讓百姓害怕,不要用強力讓百姓止步不來(或:不用刑罰恐嚇百姓,不用強力禁止百姓)。 (2)出令不改,則民正矣。 【答案】(國君)發(fā)出的政令不隨便更改,那么百姓就會走上正軌(或:百姓的秩序就走向正常了)。 (3)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 文言文參考譯文: 桓公問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說:“治理百姓的人,必須知百姓的疾苦,并且用道德使百姓憂懼,不要用刑罰讓百姓害怕,不要用強力讓百姓止步不來(或:不用刑罰恐嚇百姓,不用強力禁止百姓)。注意這四點,足夠可以治理好百姓了?!被腹f:“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該怎樣具體實行呢?”管仲回答說:“誠信而極盡忠心,嚴肅而有禮,認真注意這四者,就可以實行?!被腹f:“請讓我聽聽您的主張?!惫苤倩卮鹫f:“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忠誠,人民就懷德;嚴肅,人民就敬畏;有禮,人民就贊美。常語說,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強加于人,就是仁;內心堅定而儀表端正,就是嚴;誠信而謙讓,就是禮?!被腹f:“好呵!” 桓公又問說:“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時于天下,那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說:“可以?!被腹f:“從哪里開始做就行呢?”管子回答說:“從愛民做起?!被腹f:“愛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說:“公治理公族,家治理家族,使他們事業(yè)互相關系,俸祿互相補助,人民就相親了。寬放舊罪,救助舊宗,為無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 減少刑罰,薄收賦稅,那么人民就富裕了。各鄉(xiāng)選用賢土,使之在國內施教,人民就有禮了。(國君)發(fā)出的政令不隨便更改,那么百姓就會走上正軌(或:百姓的秩序就走向正常了)。這些就是愛民之道?!?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進見。站了一會兒,有兩只鴻雁飛過?;腹珖@息說:“仲父,那些鴻雁時而南飛,時而北飛,時而去,時而來,不論四方多遠,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為有兩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們的意向通達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沒有回答。桓公說:“你們兩位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說:“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業(yè)的心愿,而我則不是成就霸王之業(yè)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說:“仲父何必這樣,為什么不進直言,使我有個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飛鴻有羽翼,過河有船只一樣,仲父不發(fā)一言教導我,我雖然有兩只耳朵,又怎么聽到治國之道和學得治國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說:“您想要稱霸諸侯、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嗎?那么就一定要從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桓公移動身體離開席位,拱手而發(fā)問說:“敢問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說:“齊國百姓,便是您的根本。百姓很怕饑餓,而當前收稅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當前刑政嚴酷;百姓很為勞頓憂傷,而國家舉事竟沒有時間限定。您若能輕征賦稅,百姓就不愁饑餓;寬緩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舉事有時間限定,百姓就不為勞頓憂傷了?!被腹f:“我聽到仲父說的這三點,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聽這些話,要舉薦給先君才行?!庇谑敲畎俟儆兴?,削好木板并備好墨筆。第二天,全體都在太廟的門庭朝見,為百官確立了法令。使納稅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準處刑,水澤按時開放,關卡只查問而不征稅,市場只書契而不深稅,對近處示以忠信,對遠處示以禮義。這樣實行了幾年,人民歸附之眾,竟好象流水一樣。 (節(jié)選自《明史熊鼎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元末舉于鄉(xiāng),長龍溪書院 長:執(zhí)掌 B.江西寇亂,鼎結鄉(xiāng)兵自守 結:聚合 C.鄧愈鎮(zhèn)江西,數(shù)延見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贊軍事 贊:輔佐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熊鼎卓有才能,處變不驚。他深受鄧愈器重,留在鄧手下任職;為母親守孝后擔任德清縣丞,其時松江有人叛亂,鄰郡驚恐,他冷靜地控制了本縣局面。 B.熊鼎思慮周詳,維護朝廷威信。廣信郡縣官員違法,皇上已頒發(fā)赦令,此時又要查究;熊鼎認為朝廷應當取信天下,不應為小事出爾反爾,皇上這才作罷。 C.熊鼎治政有方,堅持依法辦事。分管臺、溫事務時,他遷走兇惡殘暴的官將,百姓方才安定;平陽知州梅鎰被誣貪污行賄,他聽從民意,依法予以釋放。 D.熊鼎面對威逼,表現(xiàn)出凜然正氣。朵兒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覺其中有詐,不久叛寇果然作亂,并脅迫他北還,他維護正義,責罵叛寇,最終被殺。 【答案】C 【解析】“廣信郡縣官員違法,皇上已頒發(fā)赦令”不合文意,皇上頒發(fā)大赦令,是在知曉廣信郡縣官員違法的情況之前,是普遍地大赦天下。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鼎至,奏罷不職有司數(shù)十輩,列部肅清。 【參考譯文】 熊鼎,字伯潁,臨川人。元朝末年在鄉(xiāng)試中中舉,執(zhí)掌了龍溪書院。江西賊寇發(fā)生叛亂,熊鼎集結鄉(xiāng)兵親自鎮(zhèn)守。陳友諒多次脅迫他(投降),他都沒有理會。鄧愈鎮(zhèn)守江西,多次邀請他,驚異于他的才華,把他推薦給了太祖。太祖想要授予他官職,因為親人年老而推辭,于是留在鄧愈的幕府輔佐軍事。母親死后,守喪期滿,便被征召到京城,授予為德清縣丞。松江人錢鶴皋謀反,鄰郡非常驚恐,熊鼎予以鎮(zhèn)守撫慰使他們得以恢復平靜。升遷為起居注(時),奉召尋找可以引以為戒的舊例,書寫在新宮殿的墻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廣信回來,奏報了郡縣官員違法的情況,帝派遣御史查訪他們。而當時已經頒布了大赦令,丞相李善長兩次勸諫都不采納,熊鼎偕同給事中尹正進言:“朝廷廣泛布施信義于四方,又因為小事煩勞御史,失去了信義,還將褻瀆威嚴。帝沉默了很久,于是沒有派遣御史(查訪)?!焙槲湓?,剛剛設立浙江按察司,任命熊鼎為僉事,分別監(jiān)察臺州和溫州。臺州和溫州自從方氏私下里占據,非法官員蠻橫的將領有二百人,非常兇暴蠻橫。熊鼎把這些官將全都遷移到江淮之間,老百姓才安定下來。平陽知 州梅鎰犯了貪贓的罪行,不停地辯解,幾百個平民都申訴知州無罪。熊鼎將要聽從民意,屬官稟告說:“釋放了知州,(上面查問的話)以什么緣故來答對呢?”熊鼎感嘆說:“法律是用來誅殺有罪之人的,我怎么敢(因為)畏懼譴責,誅殺無罪之人呢?”釋放了梅鎰,把情況上報皇帝,回復就像他奏報的一樣。寧海人陳德仲肢解了黎異,黎異的妻子多次申訴不能伸冤。熊鼎就逮捕了陳德仲,審問實際情況(后),立即治了他的罪。這一年秋天,山東剛剛平定,設立了按察司,又任命熊鼎做僉事。熊鼎到任,八 .(遼寧)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宋慶禮,洺州永年人。舉明經,授衛(wèi)縣尉。則天時,侍御史桓彥范受詔于河北斷塞居庸、岳嶺、五回等路,以備突厥,特召慶禮以謀其事。慶禮雅有方略,彥范甚禮之。尋遷大理評事,仍充嶺南采訪使。時崖、振等五州首領,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懼其炎瘴,莫有到者。慶禮躬至其境,詢問風俗,示以禍福。于是安堵,遂罷鎮(zhèn)兵五千人。開元中,為河北支度營田使。初,營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帶奚、契丹。則天時,都督趙文翙政理乖方,兩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東二百里漁陽城安置。開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歸附,玄宗欲復營州于舊城,侍中宋璟固爭以為不可,獨慶禮甚陳其利。乃詔慶禮等充使,更于柳城筑營州城,興役三旬而畢。俄拜慶禮御史中丞,兼檢校營州都督。開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輯商胡,為立店肆,數(shù)年間,營州倉廩頗實,居人漸殷。慶禮為政清嚴,而勤于聽理,所歷之處,人吏不敢犯。然好興功役多所改更,議者頗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贈工部尚書。太常博士張星議日:“宋慶禮大剛則折,至察無徒,有事東北,所亡萬計。案謚法,好巧自是曰‘專’,請謚曰‘專’?!倍Y部員外郎張九齡駁曰:“慶禮在人苦節(jié),為國勞臣,一行邊陲,三十年所。戶庭可樂,彼獨安于傳遞;稼穡為艱,又能實于軍廩。莫不服勞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貞堅之規(guī)而自盡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難。請以所議,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跡可尋,易名之典不墜者也?!蹦酥u曰“敬”。 (節(jié)選自《舊唐書宋慶禮傳》) [注]安堵:安居。 5.以下各組中,全都表明宋慶禮“雅有方略”的一組是(3分) ①詢問風俗,示以禍福 ②獨慶禮甚陳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營州城 ④并招輯商胡,為立店肆 ⑤為政清嚴,而勤于聽理 ⑥所歷之處,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高考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答案】A 【解析】③是在皇上下詔命慶禮在柳城筑營州城,。⑤是為政清嚴,⑥是為政清嚴的結果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B 【解析】此題四個選項分別概括原文語段的某個要點,考試需對照選項與原文,概括分析比較,找出概括不準確的的地方得出。B 不是另址再建營州城,是原址再建。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傮w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 有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語。(10分) (1)然好興功役,多所改更,議者頗嗤其不切事也。 【答案】(5分)然而喜愛大興工程勞役,又多有變動,評論的人都譏笑他不切合實情。 【高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解析】:譯出大意給2分;關鍵字“功役"、“嗤”、“切事”三處,每譯對一處給l分。 (2)慶禮在人苦節(jié),為國勞臣,一行邊陲,三十年所。 【參考譯文】 宋慶禮,是洺州永年人。他考中明經科,授任衛(wèi)縣尉。武則天時,侍御史桓彥范奉詔到河北斷居庸、岳嶺、五回等條道路,為了防備突厥,特意召宋慶禮來謀劃這件事。宋慶禮向來有計謀策略,桓彥范很敬重他。不久遷任大理評事,并充任嶺南采訪使。當時崖、振等五州首領,接連相互掠奪,邊遠地區(qū)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熱癉氣,從沒人到達過。宋慶禮親身到了那里,詢問風情習俗,說明禍福之理,從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鎮(zhèn)守的兵士五千人。開元年間,作河北支度營田使。當初,營州都督府設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武則天時,都督趙文翙治理不當,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東二百里的漁陽城安置。開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歸附,玄宗打算在舊城恢復營州治所,侍中宋璟堅持爭辯認為不可,只有宋慶禮陳述很有利。于是下詔委派宋慶禮等人充任使者,再在柳城筑立營州城,調發(fā)勞役三十天而完成。不久授任宋慶禮御史中丞,兼檢校營州都督。開屯田八十余處,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給他們建立店鋪,幾年間,營州糧倉很充實,居民漸漸富足。宋慶禮為政清正嚴明,而且勤于判決訴訟,所任職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觸犯。但喜歡興作工程,多有更改,議論此事的人都譏笑他不切實際。開元七年逝世,追贈工部尚書。太常十二張星評議說:“宋慶禮為人太剛硬而易受挫,對人太苛察就無可用之人,在東北生出事故,損失的數(shù)以萬計。按照謚法,喜好取巧又自以為是叫做‘?!?,請謚為‘?!??!倍Y部員外郎張九齡辯駁說:“宋慶禮為人苦守忠節(jié),是國家的辛勞之臣,一到邊疆,歷時三十年。在家本廳歡樂,他獨獨甘心于來往奔波;農作本艱辛,又能使軍糧充實。無不是從事勞辱之事而兢兢業(yè)業(yè),恪守堅貞之規(guī)而竭盡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樣,都是別人難以做到的。請把所議論的,再下發(fā)太常寺,希望體現(xiàn)平日的行跡,使立謚的典禮不至于墜失?!庇谑亲h定謚號為“敬”。 ” 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④為大將軍,諸將皆屬。尊寵于群臣無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獨汲黯與亢禮。人或說黯曰:“大將軍尊重,君不可不拜?!摈鲈唬骸胺蛞源髮④娪幸究廷?,反不重邪!”青聞,愈賢黯,數(shù)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雖貴,有時侍中,上踞廁而視之。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賬中黯前奏事不上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注】①謁者:官名。 ②告:休假。 ③賁、育:即孟賁、夏育,兩人均為古代著名勇士。 ④青:衛(wèi)青,漢武帝時名將?!?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節(jié)選自《綱鑒易知錄》卷十三)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屋比延燒,不足憂也 比:并排。 B.臣請歸節(jié),伏矯制之罪 矯:假托。 C.責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奪之矣 奪:強取。 【答案】B 【解析】A代詞,他(們);B連詞,表順承,就/連詞,表轉折,卻; C介詞,替。D介詞,在。 【高考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備考提示】要把文言虛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能翻譯成同一個詞。聯(lián)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備考需要夯實課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 1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高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xiàn)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間關系。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于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后通順。 【參考譯文】 當初,汲黯擔任謁者,因他為人威嚴而被大家敬畏。河內郡失火,火勢蔓延燒毀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視察;返回之后,報告說:“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為房屋毗連而蔓延燃燒起來,不值得陛下憂慮。我經過河南郡見河南郡的貧民遭受洪水干旱災害磨難的有一萬多家,我謹借出使的機會,用陛下的符節(jié),命令發(fā)放河南官倉積糧以救濟貧民。我請求歸還符節(jié),甘愿領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懲罰?!蔽涞酆苜p識他,就赦免了他的罪。他在東??r,喜好清靜無為,謹慎地選擇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只關注大事,不苛求細枝末節(jié)。過了一年多,東??ぶ卫淼煤芎?。汲黯身體多病,病假將要接近三個月的限期了,武帝多次特許延長他休病假的時間,還是沒有痊愈。最后病重時,莊助替他請假。武帝說:“汲黯這個人怎么樣呢?”莊助說:“讓汲黯任職當官,沒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說到讓他輔佐年幼的君主,會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先基業(yè),有人以利祿引誘他,他不會前去投靠,君主嚴辭苛責地驅趕他,他*也不會離去,即使有人認為像孟賁、夏育那樣勇猛無敵,也無法改變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說:“說得對。古時有所謂的社稷之臣,說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陳公弼傳 蘇軾 公諱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進士第。始為長沙縣。浮屠有海印國師者,交能權貴人,肆為奸利,人 莫敢正視。公捕置諸法,一縣大聳。去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獄,以公少年易之。公視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頭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現(xiàn)歲數(shù)民財祭鬼,謂之春齋,否則有火災。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毀淫祠數(shù)百區(qū),勒巫覡為良民七十余家。 盜起,知房州。州素無兵備,民凜凜欲亡去。公以牢城卒雜山河戶得數(shù)百人,日夜部勒,聲振山南,民恃以安,盜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盜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為暴?;蚋嬗写蟊I入境且及門,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滿無得發(fā)。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動,乃下馬拜,請死,曰:“初不知公官軍也?!崩羰空垟丶滓葬?。公不可,獨治為暴著十余人,使甲以捕盜自黷。 淮南饑,安撫、轉運使皆言壽春守王正民不任職,正民坐免。詔公乘傳往代之。轉運使調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萬石,謂之折役米。米翔貴,民益饑。公至則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無罪。職事辦治。詔復以正民為鄂州。 徙知廬州?;⒁碥娛客蛪鄞赫咭灾\反誅,而遷其余不反者數(shù)百人于廬,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竊入府舍將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辟J而流之,盡以其余給左右使令,且以守倉庫。 為京西轉運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動汝、洛間。公聞之,即日輕騎出按斬元以徇,而流軍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嚴而不殘。 ( 選自《蘇軾文集》,有刪節(jié))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陳公弼治市“嚴而不殘”的一組是(3分)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盜不敢入境 ④獨治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盜自贖 ⑤虎翼軍士屯壽春者以謀反誅,遷其余不反者數(shù)百人于廬 ⑥斬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雩都當?shù)氐奈讕煟磕甏禾斓臅r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災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財物,陳公弼到任后,嚴令禁止。 B.陳公弼到房州后,而對盜賊橫行、缺乏兵備、百姓惶恐的情況,組織了數(shù)百人,晝夜布防,聲威赫赫。終于保得一方安寧。 C.淮南放生饑荒,安撫、轉運使職責壽春太守王正民救災不力,王被免職。繼任者陳公弼認為王正民無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陳公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辦為非作歹的海印國師,嚴懲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來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亂 11.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毀淫祠數(shù)百區(qū),勒巫為農者七十余家。 譯文:(陳公弼)拆毀數(shù)百處濫建的祠廟,勒令巫師轉而務農的有七十多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滿無得發(fā)。 譯文:(陳公弼)自己站在隊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滿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 (3)貸而流之,盡以其余給左右使令,且以守倉庫。 譯文:(陳公弼)從輕處罰,將他流放,把其余士兵都交給下屬使喚,并且用他們看守倉庫。 盜賊起事,陳公擔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沒有軍隊守備,百姓很是恐懼想要逃亡離開這里。陳公率領幾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眾,晝夜訓練檢閱,名聲震蕩山南。百姓依靠他們而得以安定,盜賊不敢進入房州境內。然而殿侍雷甲帶領百余名兵士,追捕盜賊到竹山,雷甲不能轄制(管制)士兵,士兵所到之處做下殘暴之事。有人上報有大盜入境將要到達城門,陳公親自統(tǒng)帥士兵在水邊阻止抵御盜賊。(陳公弼)自己站在隊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滿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士兵都如同木頭人人一樣筆挺站立,雷甲向他們射箭:他們毫不動搖,雷甲于是下馬拜服,請求處以死罪,說:“起初不知道是您的軍隊啊?!崩羰空埱髷貧⒗准讈硎颈姟j惞淮饝?,只處置了做下兇暴行為的十幾人,勸告其余的人并使他們離開,讓雷甲用捕捉盜賊的方式贖本身的罪。 屯駐在壽春的虎翼軍士兵因為謀反被誅殺,遷移其余沒有謀反的士兵數(shù)百人到廬州.士兵正惶惑不安.一天,有暗中進入公府房屋將要做不利之事的人.襯公笑著說:"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 (陳公弼)從輕處罰,將他流放,把其余士兵都交給下屬使喚,并且用他們看守倉庫。 十一.(湖南)文言文閱讀(23分。其中,選擇題9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4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選自《陶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 ?。号u B.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拔:拔除 C.遠紹絕學,流風未遠 紹:繼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過 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大語境代入法。“拔”解釋為“拔除”明顯不通。聯(lián)系成語“出類拔萃”,此處“拔”應是“超出”之義。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詩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則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C.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D.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A.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B.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C.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D.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8.結合文意,請你談談作者對嚴祺先的文章“欣賞嘆詫”的原因。(4分) 答: 答案:因為嚴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論,卓爾不群,不被世間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譏笑;②說理敘事,明白曉暢,嚴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或“文辭之工如此”也可)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譯文: (2)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譯文: (3)則余亦迂甚矣哉?。?分) 譯文: 十二.(湖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諫成帝營陵寢疏 [西漢]劉向 臣聞賢圣之君,博觀終始,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豈可動哉!”張釋之進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錮①南山猶有隙;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夫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故釋之之言,為無窮計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墳。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惫讟≈?,自黃帝始。黃帝葬于橋山,堯葬濟陰,丘隴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畢,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宮祈年館下,皆無丘隴之處。此圣帝明王、賢君智士遠覽獨慮無窮之計也。逮至吳王闔閭,違禮厚葬。十有余年,越人發(fā)之。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fā)掘。其后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shù)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是故德彌厚者葬彌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無德寡知, 其葬愈厚,丘隴彌高,宮廟甚麗,發(fā)掘必速。由是觀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兇,昭 然可見矣。 【高考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分別寫薄葬和厚葬的一組是 A. B. C. D. 【參考答案】A 【解析】 A中“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覬覦,即使陵寢修建得十分堅實,終會被 人盜挖開”。這句話不是文帝最終薄葬的理由。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傮w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不少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13.請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4分) (2)其后牧兒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3分) (3)孝文皇帝去墳,以儉安神,可以為則。(3分) 【參考譯文】我聽說圣賢的君王,廣博地觀察事物的始終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身和情理,這然就能是非分明。孝文帝住在霸陵,回頭對群臣說:“用北山的山石作為棺犉,哪里能動得了?。 睆堘屩M言說:“假使棺犉中有讓人想要的,即使用金屬溶液填塞南山還是會有空隙,假使棺犉中沒有讓人想要的,即使沒有巨石做成的棺犉,又有什么擔憂的呢?”死去的人沒有終點,而國家卻有興亡,所以張釋之的話,是保證國家千秋萬代的計劃啊。孝文帝明白了,于是選擇薄葬,不修建如山般高峻的陵寢。 《周易》說:“古代埋葬逝者,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蓋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墳堆,不種樹木(或做標記),后來的圣人改用棺犉?!惫谞频闹谱鳎菑狞S帝開始的。黃帝埋葬在橋山,堯埋葬在濟水的北邊,父母都很小,隨葬的東西都很少。文王、武王、周公埋葬在畢,秦穆公埋葬在雍橐泉宮祈年館下,都不在山勢高聳的地方。這些圣明的帝王、賢明的國君和聰明之士,是為國家的千秋萬代深遠的總體謀劃,獨到的考慮啊。等到到了吳王闔閭,違背周禮進行厚葬。十多年后,越國人挖開了他的墳墓。秦始皇帝埋葬在驪山的山頂,下面用三泉禁錮,上面堆上高高的墳土,那高度達五十多丈,周邊環(huán)繞有五里多,他用水銀做江海,用黃金做水面的大雁。天下被他的勞役所困苦而反抗他,驪山的墓地修建還沒有完成,而周圍(一說周章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即周文)的百萬軍隊已經到了驪山腳下了。項羽焚燒了他的宮殿和新修的廟宇,前往的人都進行發(fā)掘。之后,放羊的小孩丟了羊,羊進入到了秦始皇的墓穴,放牧的人手持火把照明找羊,失火燒了里面的葬槨。從古到今,厚葬沒有像秦始皇那么豐厚的了,然而幾年之間,外部遭受了項羽的焚燒的災難,內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禍患,這不是太悲哀了嗎!因此,道德月崇高的埋葬越是簡單,智慧越是高深的埋葬越是微薄。只有那沒有道德缺少知識的,他的埋葬越豐厚,建立的墳墓越巍峨,修建的宮殿廟宇越高峻,被挖掘就一定最迅速。從這里看來,明白和蒙昧的不同效果,埋葬的好與壞,非常明顯地顯現(xiàn)出來了。 十三.(廣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東鄉(xiāng)羅提督戰(zhàn)功,見于《圣武記》者詳矣。其智能亦自可韜,非徒以武力雄一時也。公嘗率兵入南山,搜余賊,村人苦猴群盜食田糧,晨必發(fā)火器驚之。公問故,令獲一猴來,剃其毛,畫面為大眼諸丑怪狀。明晨俟群猴來,縱之去,皆驚走。后不復至。 官夔州游擊,夔關臨峽,山水迅急,瞬息千里,鹽梟至則鳴金叫呼,越關以過,船皆設炮械,兩旁系大竹,彎如弓,他船追及,斷系發(fā)之,船必覆,人莫敢攖。公募善泅者,持利鋸匿上流水中,俟船過,附而鋸其舵,抵關適斷,船不能行,觸石破,盡獲之。 羅少亡賴,數(shù)行竊,令捕之杖斃,棄諸野。中夜而蘇,匍匐至一老嫗家,周之,乃改行,投身軍營,驍勇冠絕儕輩。當趙金龍之亂,羅受命,與總督盧公坤往平之,賊已困,將擒矣。時宣宗以尚書宗室禧恩來督軍,未至,諸公議待禧至,羅曰:“圍久師怠,賊必遁。”遂違眾一戰(zhàn),殲賊且盡。 羅每對人言生平作賊事,不少諱,并請文人歷敘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過門曰:“有方可救,但得錢三十千乃能配藥?!绷_自念貧窶,安得三十千錢,語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餓死耳。茍鬻汝,得錢買藥,則兩活矣。”妻泣而從之,病果瘳。 羅既官游擊乃遣人訪其妻以重金贖還為夫婦如初報其鬻身救夫之義也此事不足訓然以視少共艱苦既貴而厭棄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區(qū)殆不可以道里計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學家之律繩之。 (選自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將略篇》有刪改)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其智能亦自可韜 語其妻曰…… B. 非徒以武力雄一時也 越關以過,船皆設炮械 C. 令捕之杖斃,棄諸野 妻泣而從之,病果瘳 D. 遂違眾一戰(zhàn),殲賊且盡 吾病且死,汝亦餓死耳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 【解析】A選項中的其字都是物主代詞,指的是他(羅提督)的;B選項中第一個以字是介詞,憑借的意思,第二個以字是副詞,相當于“而”,表修飾,不譯。C選項中兩個之均表示代詞,指羅提督;D選項中兩個且,皆為副詞,表示將近。 7.下列各句組,都能表現(xiàn)羅提督“足智多謀”的一組是( )(3分) ①公嘗率兵入南山,搜余賊 ②畫面為大眼諸丑怪狀 ③侯船過,隨而鋸其舵 ④乃改行,投身軍營 ⑤羅曰:“圍久師怠,-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專題11 文言文閱讀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歷年 專題 11 文言文 閱讀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44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