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05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測)(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05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測)(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05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測)(含解析).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05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一、選擇題(15小題,共60分) 1.下列關于葉肉細胞能量代謝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適宜光照下,葉綠體和線粒體合成ATP都需要O2 B.無光條件下,線粒體和葉綠體都產生ATP C.葉綠體類囊體和線粒體內膜都有ATP合成酶 D.只要提供O2,線粒體就能為葉綠體提供ATP 【答案】C 【解析】葉綠體合成ATP不需要氧氣,線粒體合成ATP不需要光照,A錯誤; 無光條件下,葉綠體不能產生ATP,B錯誤;葉綠體類囊體膜和線粒體內膜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合成ATP,C正確;葉綠體所需ATP 來自本身的光反應,不需要線粒體提供,D錯誤。 2.Rubisco是催化CO2與C5反應的酶,其活性遠遠低于其它酶;該酶有兩個CO2結合位點a、b,CO2分子與位點a結合,激活該酶,進而催化位點b上的CO2固定。關于Rubisco敘述錯誤的是( ) A.Rubisco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 B.CO2分子可以調節(jié)Rubisco的活性 C.Rubisco是葉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酶 D.Rubisco同時催化a、b上的CO2固定 【答案】D 【解析】Rubisco是催化C5與CO2反應形成C3的酶,而C5與CO2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因此Rubisco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A正確;由題意可知,CO2分子與Rubisco的位點a結合,可激活Rubisco,說明CO2分子可以調節(jié)Rubisco的活性,B正確;由“Rubisco是催化CO2與C5反應的酶,其活性遠遠低于其它酶”可推測Rubisco是葉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酶,C正確;由題意可知,CO2分子與Rubisco的位點a結合,激活Rubisco,進而催化位點b上的CO2固定,D錯誤。故選D。 3.下圖分別是薩克斯、魯賓卡門、恩格爾曼所做的關于光合作用的三個經典實驗。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圖1中A與C部分對照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B.圖2所示實驗運用的實驗方法是熒光標記法 C.圖3所示實驗中,好氧細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 D.若探究光反應的過程,需要對H2O和CO2中的O進行標記并追蹤其去向 【答案】C 【解析】圖1中B與C部分對照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錯誤;圖2所示實驗運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B錯誤;圖3所示實驗中,光束照射的部位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故好氧細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C正確;H2O參與光反應,CO2參與暗反應,因此探究光反應的過程,只需對H2O中的O進行標記并追蹤其去向,D錯誤。故選C。 4.研究小組將水稻葉片置于一密閉、恒溫的透明玻璃容器內,在不同的處理條件下,測得容器內氧氣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M點后短時間內,葉片細胞內C5的量增加 B.在N點時,水稻葉片光合作用停止,密閉容器內氧氣量不再增加 C.5~15min區(qū)間該容器內氧氣量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小的限制因素是CO2濃度 D.0~15min區(qū)間水稻葉片呼吸速率穩(wěn)定則其光合作用產生610-7mol氧氣 【答案】B 【解析】M點開始有光照,光反應會加快,產生的[H]和ATP會增多,C3的還原會加快,暗反應速率短時間內不變,故C5會增多,A正確;N點時,達到了最大的光合速率,光合作用未停止,B錯誤;5-15分鐘,隨著光合作用的增強,導致容器中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故氧氣的釋放速率會減慢,C正確;根據前5分鐘氧氣的變化量是1可知呼吸速率是1/510-7mol/min,5-15分鐘凈光合速率是(8-4)10=0.410-7mol/min,故氧氣的產生速率是(1/5+0.4)10-7mol/min=0.610-7mol/min,10分鐘的產生量是0.61010-7=610-7mol,D正確。故選B。 5.下列關于生物體中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核生物只進行無氧呼吸 B.葉肉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ATP可以用于光合作用 C.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D.與氧氣結合生成水的過程一定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 【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也能有氧呼吸,如好氧菌,A錯誤;光合作用需要的ATP只能來源于光反應,B錯誤;活細胞都能夠進行呼吸作用,C正確;無線粒體生物的有氧呼吸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D錯誤。 6.如圖甲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圖乙是從圖甲中取出的部分結構放大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乙所示結構取自圖甲中的①或③ B.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全部分布在圖乙所示結構上 C.圖乙所示的結構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場所 D.葉綠體以圖甲③的形式擴大膜的表面積 【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圖乙所示結構為類囊體膜,取自圖甲中的③,A錯誤;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分布在圖乙所示結構(類囊體膜)上和葉綠體基質中,B錯誤;圖乙所示結構(類囊體膜)是合成[H]和ATP的場所,消耗ATP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C錯誤;葉綠體通過類囊體垛疊形成的基粒(圖甲③)增大膜面積,D正確。故選D。 7.某植物凈光合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當環(huán)境中CO2濃度小于a時,在圖示的3種光強下,該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均小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 B.CO2濃度在b~c之間時,曲線甲、乙、丙三者的凈光合速率均隨CO2濃度的增高而持續(xù)增高 C.CO2濃度大于c時,限制甲、乙、丙三者的凈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均不再是CO2濃度,而是光強這一因素 D.據圖可推測,在溫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濃度的措施來提高該種植物的產量,還應該考慮光強這一因素 【答案】D 【解析】由題圖可知,當環(huán)境中CO2濃度小于a時,在圖示的3種光強下,該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均小于0,故該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均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A錯誤;由題圖可知,CO2濃度在b~c之間時,曲線甲、乙二者的凈光合速率均隨CO2濃度的增高而持續(xù)增高。但丙曲線在CO2飽和點~c之間時,凈光合速率不再隨CO2濃度的增高而增高,B錯誤;由題圖可知,CO2濃度大于c時,曲線乙和丙的凈光合速率不再隨CO2濃度的增高而增高,限制其增加的環(huán)境因素是光強。但曲線甲的CO2濃度在c~CO2飽和點之間,凈光合速率隨CO2濃度的增高而增高,說明CO2濃度仍是限制其增加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C錯誤;由題圖可知,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受到CO2濃度和光強的影響。因此,采取提高CO2濃度的措施來提高該種植物的產量,還應該考慮光強這一因素,D正確。因此,本題答案選D。 8.用14CO2“飼喂”葉肉細胞,讓葉肉細胞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一段時間后,關閉光源,將葉肉細胞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葉肉細胞利用14CO2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暗反應全過程都消耗ATP和[H] B.oa段葉肉細胞中五碳化合物濃度有所下降 C.ab段三碳化合物濃度不變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盡 D.b點后葉肉細胞內沒有有機物的合成 【答案】B 【解析】暗反應利用二氧化碳,場所是葉綠體基質,暗反應過程中只有C3的還原過程需要消耗[H]和ATP,A錯誤;oa段,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C3的還原幾乎不變,故C5的含量下降,B正確;ab段C3含量不變是因為二氧化碳固定的速率與C3還原的速率幾乎相同,C錯誤;b點后進入黑暗環(huán)境中,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未被完全利用,還可以進行有機物的合成,D錯誤。故選B。 9.在細胞呼吸過程中,若有CO2產生,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不一定發(fā)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產生 B.不一定發(fā)生無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釋放 C.不一定在生物膜上進行,但一定有酒精產生 D.不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 【答案】B 【解析】有水產生的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A錯誤;細胞有氧呼吸過程中有CO2產生,且一定有能量釋放,B正確;細胞有氧呼吸過程中,CO2產生于第二階段,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中,不是在生物膜上進行,也沒有酒精產生,C錯誤;細胞呼吸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但也可以是脂肪或蛋白質,D錯誤。故選B。 10.ATP酶復合體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將生物膜一側的H+搬運到另一側,并催化ATP的形成。如圖表示ATP酶復合體的結構和主要功能,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葉綠體中含有的ATP酶復合體分布在類囊體薄膜和基質中 B.ATP酶復合體具有的功能說明膜蛋白具有運輸和催化作用 C.圖中H+從B側運輸到A側的跨膜運輸需要細胞代謝提供能最 D.ATP酶復合體在線粒體中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 【答案】B 【解析】葉綠體在類囊體薄膜上合成ATP,所以ATP酶復合體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A錯誤;據分析知ATP酶復合體具有的功能說明膜蛋白具有運輸和催化作用,B正確;圖中H+從B側運輸到A側的跨膜運輸是順濃度梯度進行的,不需要細胞代謝提供能量,C錯誤;線粒體中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合成ATP,但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發(fā)生,無生物膜參與,D錯誤。 11.下列關于細胞呼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給含有酵母菌的發(fā)酵液連續(xù)通氣可以提高產酒量 B.適當降低溫度和氧濃度有利于果蔬儲藏 C.利用乳酸細菌制作酸奶過程中需密閉隔絕空氣 D.黑暗條件下綠豆萌發(fā)成豆芽的過程中有機物總量不斷減少 【答案】A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生物,發(fā)酵初期需要氧氣進行增殖,后期需要在無氧條件下進行酒精發(fā)酵,A錯誤;果蔬儲藏時應該降低呼吸作用消耗,應該在低溫和低氧條件下進行,B正確;乳酸菌是厭氧型生物,乳酸發(fā)酵時需要處于無氧環(huán)境中,C正確;黑暗下,豆芽只能進行呼吸作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故有機物總量會下降,D正確。故選A。 12.人體運動強度與氧氣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運動狀態(tài)下,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B.運動強度為c時,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C.無氧呼吸時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其余儲存在ATP中 D.若運動強度長時間超過c,肌細胞積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 【答案】C 【解析】運動狀態(tài)下,肌肉細胞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產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而無氧呼吸既不消化氧氣也不產生二氧化碳,A正確;有氧呼吸1分子葡萄糖需要6分子O2,無氧呼吸吸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運動強度為c時,O2的消耗量=乳酸生成量,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B正確;無氧呼吸過程時有機物不徹底的氧化分解過程,一部分能量儲存在有機物中,一部分以熱能散失,其余的轉移到ATP中,C錯誤;若運動強度長時間超過c,會因為乳酸增加而使肌肉酸脹乏力,D正確。 13.科研人員檢測晴朗天氣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變化情況,并將檢測結果繪制成下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光照強度增大是導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氣孔關閉 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漸減弱 D.適時澆水、增施農家肥是提高農田作物產量的重要措施 【答案】B 【解析】ab段、lm段Pn隨光照增強而增強,A正確;bc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日出后光合作用增強導致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引起的,mn段Pn下降是氣孔關閉引起的,B錯誤;ef段、op段Pn下降是因為傍晚光照減弱引起的,C正確;適當補水,增施農家肥(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均可以提高產量,D正確。故選B。 14.細胞呼吸的呼吸熵為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與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的比值?,F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養(yǎng)條件適宜。據此做出的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若測得酵母菌呼吸熵為1.0時,則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沒有進行無氧呼吸 B.根據放出的氣體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無法確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若測得在堿性條件下能與灰綠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變成橙色,則一定存在無氧呼吸 D.若測得CO2產生量為15mol,酒精的產生量為6mol,可推測有2/3的葡萄糖用于無氧呼吸 【答案】C 【解析】據分析, 若測得酵母菌呼吸熵為1.0時,則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沒有進行無氧呼吸,A正確。根據放出的氣體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說明產生了二氧化碳,無法確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正確。若測得在酸性條件下能與橙黃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變成灰綠色,則一定產生了酒精,存在無氧呼吸,C錯誤。若測得CO2產生量為15mol,酒精的產生量為6mol,可計算有3 mol的葡萄糖用于無氧呼吸,1.5 mol 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正確。 15.下列是幾個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對其結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給水稻提供14CO2,則14C的轉移途徑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B.利用15N標記某丙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將出現放射性,而游離的核糖體無放射性 C.給水稻提供14CO2,則其根細胞在缺氧狀態(tài)有可能出現14C2H5OH D.小白鼠吸入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答案】B 【解析】給小麥提供14CO2,14C在小麥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A正確;利用15N標記某氨基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將出現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離的核糖體上出現放射性,B錯誤;給水稻提供14CO2,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中含14C,有機物能運輸到根部,所以根細胞在缺氧環(huán)境有可能出現14C2H5OH,C正確;小鼠吸入18O2后,經過運輸進入細胞,參與有氧呼吸,與[H]結合生成H218O,H218O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產生的二氧化碳含18O,所以可能檢測到尿液含有H218O、呼出的氣體中含有C18O2,D正確。故選B。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40分) 16.科學探究是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為了探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設計了圖甲所示的裝置,圖乙為C裝置葉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提示: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圖甲中的葉片先進行了暗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甲所示的實驗設計能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寫兩個)等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3)D裝置彎玻璃管中紅墨水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動”)。圖乙中的曲線_____________與D裝置內葉片的生理活動相對應。 (4)對圖甲C裝置中的葉片進行脫水稱重,欲使其質量最大,結合圖乙中的曲線應選擇____________點左右摘取葉片。 【答案】(1)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2)水、光照、二氧化碳 (3)向左 Ⅱ (4)18 【解析】(1)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淀粉)。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所以“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圖甲中的葉片先進行了暗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2)圖甲中,A葉片割斷主葉脈,導管被切斷,這樣A葉片的前端部分就得不到從根運輸來的水分,因此,A葉片割斷處的前端和后端部分就形成以水為唯一變量的對照實驗組;B葉片和C葉片,唯一不同的變量是光,是以光為變量的對照實驗;C葉片和D葉片,唯一不同的變量是二氧化碳,是以二氧化碳為變量的對照實驗。因此,圖甲所示的實驗設計能探究水、光、二氧化碳等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3)D裝置中葉片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而釋放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導致D裝置中氣體減少,氣壓降低,因此D裝置彎玻璃管中紅墨水的移動方向是向左。圖乙中,曲線Ⅰ主要在有光時進行,因此曲線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線Ⅱ在0~24點都能進行,因此曲線Ⅱ表示呼吸作用。D裝置內的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能進行呼吸作用。所以圖乙中的曲線Ⅱ與D裝置內葉片的生理活動相對應。 (4)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光合作用的時間越長,制造的有機物越多,葉片脫水后質量越大。因此,“對圖甲C裝置中的葉片進行脫水稱重,欲使其質量最大”,結合圖乙中的曲線應選擇18點左右摘取葉片,因為此時植物葉片的光合強度等于呼吸強度,葉片內有機物不再積累增加,達到了一天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刻。 17.為保護塔里木荒漠天然胡楊林,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的科研人員對胡楊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自然條件下,隨著胡楊樹齡增長,同一植株上會逐漸出現條形葉、卵形葉和鋸齒葉。在25℃、CO2濃度為370μmol?mol﹣1的環(huán)境中,測得三種葉片的光合作用相關數據見表。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葉形 最大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光飽和點(μmol?m﹣2?s﹣1) 光補償點(μmol?m﹣2?s﹣1) 呼吸速率(μmol?m﹣2?s﹣1) 卵形葉 17.47 1881.71 28.91 2.31 鋸齒葉 16.54 2066.15 42.60 3.08 條形葉 12.56 1428.63 25.42 1.38 (1)三種形態(tài)的葉中,_______葉光補償點最低,說明它對弱光的利用能力_____,據此推測該種葉片處于樹冠的_______部。 (2)在該環(huán)境下胡楊葉片達到的最大光合速率是_______μmol?m﹣2?s﹣1。 (3)根據表中數據判斷_______葉對荒漠強光、高溫及干旱環(huán)境的適應性最強。 (4)一棵胡楊樹上能生長三種形態(tài)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條形 強 下 (2)19.78 (3)鋸齒形 (4)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解析】(1)光補償點越低利用弱光能力越強,據表分析可知,條形葉的光補償點最低,故其利用弱光能力最強,且有關位于樹冠的最下層。 (2)達到的最大光合速率是其總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據表分析可知,卵形葉的總光合速率最高=2.31+17.47=19.78μmol?m﹣2?s﹣1。 (3)據表分析可知,鋸齒形葉的光補償點、光飽和點和呼吸速率最大,故應該對荒漠強光、高溫及干旱環(huán)境的適應性最強。 (4)一棵胡楊樹上能生長三種形態(tài)葉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18.在有光、較高O2濃度等條件下,水稻葉肉細胞能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其原因是催化過程①的Rubisco酶還能催化過程②,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對綠色植物而言,光合作用、細胞呼吸和光呼吸三種生理過程,只能在光下進行的是_______。 (2)據圖推測,當CO2濃度與O2濃度的比值________(填“高”或“低”)時,有利于水稻進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積累,從C5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科學研究發(fā)現在一些藍藻中存在CO2濃縮機制:藍藻中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微室,能將CO2濃縮在Rubisco酶周圍。該機制在進化上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合作用、光呼吸 (2)低 當O2濃度增大時參與光呼吸的C5增多,參與光合作用暗反應的C3減少,從而使光合作用減弱 可以減少光呼吸,增加光合作用有機物的產量 【解析】(1)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必須在光照條件下進行,而細胞呼吸在光照下或黑暗中都可以進行。 (2)由圖可知,C3既可與CO2發(fā)生反應,又可與O2發(fā)生反應,結合題干信息,當O2濃度增大(或CO2濃度與O2濃度的比值低)時,與O2反應的C3增多,與CO2反應的C3減少,從而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減少。 (3)藍藻中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微室,能將CO2濃縮在 Rubisco酶周圍,從而提高局部CO2濃度(或CO2濃度與O2濃度的比值升高),就可以減少光呼吸,增強光合作用,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 19.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科研機構對互花米草和蘆葦的凈光合速率進行了測量,結果如圖1所示;圖2是當天的光合有效輻射量,即太陽輻射中能用于光合作用的光量子密度。用海水澆灌互花米草和蘆葦后,每天在同一時間段內測量各自的最大凈光合速率得到的數據如表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和圖2可知,中午互花米草和蘆葦的凈光合作用速率均下降,前者凈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后者凈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據圖1和圖2推測,更適合在強光下生長的植物是___________。 (3)南方某沿海城市,因飛機場的擴建實施了填海工程,為快速綠化沿海灘涂,據上述圖表分析,最好人工引入_______植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合有效輻射減弱(光照強度減弱) 溫度高,氣孔關閉,CO2吸收減少 (2)互花米草 (3)互花米草 相同條件下,互花米草凈光合速率大于蘆葦;海水能增大互花米草的凈光合速率,降低蘆葦的凈光合速率 【解析】(1)由圖1和圖2曲線變化可知,互花米草的凈光合速率變化與光合有效輻射量的變化曲線相似,而蘆葦凈光合速率在光合有效輻射量最大時反而最低,中午互花米草凈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合有效輻射減弱,而蘆葦的凈光合作用速率也均下降,其原因是此時溫度高,氣孔關閉,CO2吸收減少。 (2)據圖1和圖2可知,互花米草在較強光照下的凈光合速率更高,說明互花米草更適合在強光下生長。 (3)根據圖1可知,相同條件下,互花米草凈光合速率大于蘆葦,而表1說明海水能增大互花米草的凈光合速率,降低蘆葦的凈光合速率,故綠化沿海灘涂最好引入互花米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05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測含解析 2019 年高 生物 二輪 復習 專題 05 光合作用 細胞 呼吸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88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