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大本科工程地質復習資料
《2018年電大本科工程地質復習資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年電大本科工程地質復習資料(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工程地質學復習資料一、名詞解釋 1、地質學:以地球為研究對象的一門自然科學。當前,地質學主要是研究固體地球的表層巖石圈,研究其物質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規(guī)律;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地表形態(tài)及其發(fā)展演化的規(guī)律性。2、將今論古:通過各種地質事件遺留下來的地質現(xiàn)象與結果,利用現(xiàn)今地質作用的規(guī)律,反推古代地質事件發(fā)生的條件、過程及其特點。 3、巖石圈:軟流圈其上的由固體巖石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殼合稱為巖石圈。它是地球的一個剛性外殼,“浮”在具塑性狀態(tài)的軟流圈之上。 4、礦物:礦物是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 5、地質作用:引起地殼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和表面形態(tài)不斷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各種自然作用稱為地質作用。 6、雙變質帶:大洋板塊沿貝尼奧夫帶在島弧與大陸邊緣下插引起的成雙變質帶,一個是分布于靠大洋一側的高壓低溫變質帶,另一個是與之平行的高溫低壓變質帶。 7、風化殼:指殘積物和經(jīng)生物風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層等在陸地上形成的不連續(xù)薄殼(層)。 8、巖石孔隙度:指巖石內孔隙總體積與巖石體積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積物和巖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陸上緩慢流動的巨大冰體。11、晶體: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呈規(guī)則排列的固體稱為晶體。12、克拉克值:國際上把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稱為克拉克值。13、類質同象:指在礦物晶體結構中,由性質相似的其它離子或原子占據(jù)了原來離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學鍵性和晶體結構類型發(fā)生質變的現(xiàn)象。但可引起化學成分及其它有關性質的改變。14、沉積巖:又稱為“水成巖”,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條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巖石(母巖)經(jīng)風化、剝蝕等一系列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風化產(chǎn)物,再經(jīng)搬運、沉積和固結而形成的一類巖石。15、巖漿巖的產(chǎn)狀:指巖漿巖體在空間上的形態(tài)、規(guī)模,與圍巖的關系以及形成時所處的深度及地質構造環(huán)境等。16、變質作用:由內力地質作用致使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發(fā)生變化的作用稱變質作用。17、機械沉積分異作用:在沉積的過程中,使原來粗、細、輕、重混雜在一起的物質,按一定順序依次沉積下來,這種作用稱機械沉積分異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風)作用下,砂質沉積物移動時所形成的沙紋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巖: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種碎屑物質堆積而成的巖石。20、沉積相:指沉積環(huán)境及在該環(huán)境中形成的沉積物(巖)特征的總和(包括巖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21、三角洲:帶有泥砂的河流進入蓄水盆地,因流速減小,沉積物在河口地區(qū)大量堆積,并導致岸線向盆地方向不規(guī)則進積而進行的沉積體。22、濁流:指沉積物顆??繙u流(湍流)支撐,呈懸浮狀態(tài)在流體中搬運的重力流。 23、碳酸鹽巖的清水沉積作用:就是指在沒有或很少有陸源物質流入的陸表海環(huán)境中的碳酸鹽沉積作用。24、地層層序律:對于層狀巖層而言,老地層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層依次層層疊覆,越往上,地層越新。25、標準化石:在一個地層單位中,選擇少數(shù)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時間短、地理分布廣、數(shù)量很多、保存完好河容易鑒定的特點,稱為標準化石。26、地質構造:指由各種內、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巖石的變形產(chǎn)物,具體表現(xiàn)為巖石的彎曲變形(塑性變形產(chǎn)物)和斷裂變形(脆性變形產(chǎn)物)等。27、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指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產(chǎn)狀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觸關系。.28、同沉積褶皺:指在巖層形成過程中即產(chǎn)生沉積的同時逐漸變形而形成的褶皺。 29、斷裂構造:指巖石所承受的應力達到或超過其破裂強度時發(fā)生破裂變形而形成的構造。 30、含油氣盆地:指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工業(yè)性油氣流的沉積盆地。41、似斑狀結構:巖石中顆粒大小相差懸殊,大的散落在小的顆粒中,大的叫斑晶,小的叫基質,如果基質為顯晶質,則為似斑狀結構,如果基質為隱晶質,則為斑狀結構32、推覆構造:由逆沖斷層及其上層推覆體或逆沖巖席組合而成的一種大型至巨型的構造。33、側伏角:當線狀結構包含于傾斜面時,它與該傾斜面走向的銳角夾角。34、斜臥褶皺:軸面和樞紐的傾角與傾向基本一致。35、豐度:化學元素在地球化學系統(tǒng)中的平均含量。36、類質同像:礦物晶體結構中的某種原子或離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質相似的它種原子或離子替代而不破壞其晶體結構,此種現(xiàn)象稱為類質同像。37、斷口:礦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方向規(guī)則裂開形成不光滑面的性質。38、解理:礦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規(guī)則裂開成光滑面的性質。39、外力地質作用:以太陽能和日月引力為能源,發(fā)生于地球外部的地質作用。40、透水層:可以透過水的巖層。41、鐘乳石:地下水作用形成的石柱、石筍、石鐘乳合稱鐘乳石。42、向斜:巖層向下凹陷的一個彎曲,核心部位巖層時代較新,兩側巖層時代依次變老。43、礦物的光澤:礦物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44、差異風化:差異風化是由于抵抗風化能力不一致的巖石共生在一起,抗風化能力強的巖石突出地表,而抗風化能力弱的巖石凹入?;驇r石中不同組成部分抗風化能力不一致,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45、河谷階地:已形成河漫灘的河流因地殼上升而重新下蝕時,原來的谷底呈階梯狀殘留在新的谷坡上,成為河谷兩坡的階梯狀地形,稱為河谷階梯。46、上層滯水:主要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運動,當運動中遇到局部隔水層時可形成的未飽和帶中局部飽和的重力水稱為上層滯水。47、地質環(huán)境: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科學技術研究可及的巖石圈總稱,它又稱為自然環(huán)境。48、河漫灘二元結構:上面泥質和粉砂質等較細的河漫灘沉積物與下面的砂和礫石等較粗的邊灘或河床沉積物一起構成河漫灘二元結構。49、牛軛湖:河道截彎取直以后原來的河彎被廢棄并堵塞了出口形成的湖泊,稱為牛軛湖。50、摩氏硬度計:是由10種硬度不同的礦物組成的,硬度分為10級,由小到大分別是: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5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百分含量,稱為克拉克值,也叫元素的豐度。52、背斜:巖層被彎曲后所形成的兩冀新、中間老的褶曲。53、相對年代:地質體形成或者地質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54、地層層序律:較老的地層先形成,位于下部,較新的地層晚形成,覆于上部,這種具有下老上新的規(guī)律就叫做地層層序律。二、簡答題1、簡述世界地震地分布。答: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塊運動。由于板塊的相對運動,在板塊的邊緣造成地應力的積累和應變能的突然釋放,從而形成地震。所以地震的分布受板塊邊界的控制,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四個地區(qū):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印度尼西亞地震帶;洋脊地震帶;大陸裂谷地震帶。2、簡述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答:風化作用是指地表巖石在各種地質營力作用下遭受破壞的作用。風化作用包括三種類型:物理(機械)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機械風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溫度變化、水的物態(tài)變化(水的凍結與融化以及鹽晶體的生長)、巖石的釋重以及正在生長的植物根的作用?;瘜W風化作用是巖石的.化學分解,主要包括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等重要的化學反應。生物風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動中,新陳代謝產(chǎn)物及尸體腐爛分解產(chǎn)物與巖石中礦物的化學元素發(fā)生生物化學反應,使原礦物或巖石破壞的過程。 3、簡述母巖風化產(chǎn)物的類型答:母巖的風化產(chǎn)物有三類:其一,陸源碎屑物質:它是母巖遭受機械風化后破碎而成的碎屑物質再經(jīng)機械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質,如石英、長石等。其二,粘土物質:粘土礦物主要是由母巖化學風化中長石分解而成。其三,化學及生物化學物質:這類沉積物來源于母巖化學分解。主要是:Al2O3、Fe2O3、FeO、SiO2、CaO、Na2O、K2O、MgO 等。它們以膠體真溶液的形式在水中搬運至適當?shù)沫h(huán)境中沉淀下來。 4、解釋機械沉積分異作用答:機械沉積是在碎屑的重力大于水流的搬運力時發(fā)生的。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本身的大小、形狀、比重不同,故沉積順序有先后之分。從碎屑大小上看,最先沉積的是顆粒粗大的碎屑,依次過渡到最小的碎屑;從碎屑比重上看,比重大的顆粒沉積先于比重小的顆粒。這樣,在沉積的過程中,使原來粗、細、輕、重混雜在一起的物質,按一定順序依次沉積下來,這種作用稱機械沉積分異作用。這種作用的結果使沉積物按照礫石-砂-粉砂-粘土的順序,沿搬運的方向,形成有規(guī)律的帶狀分布,因此,沉積物固結后分別形成礫巖、砂巖、粉砂巖和粘土巖。5、簡述成巖作用的主要類型答:成巖作用是指沉積物沉積以后,由疏松的沉積物變成固結巖石的作用。成巖作用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壓實作用由于上覆沉積物逐漸增厚,壓力也不斷增大,因此,沉積物中的附著水分逐漸排出,顆粒間的孔隙減少,體積縮小,顆粒之間的聯(lián)系力增強,進而使沉積物固結變硬。 2、膠結作用填充在沉積物孔隙中的礦物質將分散的顆粒粘結在一起,稱為膠結作用。 3、重結晶作用沉積物受溫度和壓力影響,使非結晶物質變成結晶物質,使細粒結晶物質變成粗粒結晶物質,這種作用稱重結晶作用。6、解釋喀斯特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基本條件答: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 CO2 和有機酸,在可溶性碳酸鹽巖廣泛分布的地區(qū),地下水沿層面及孔隙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不斷溶蝕沿途巖石。地下水的溶蝕作用為主,再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形成一些特殊地形,這些地形以及作用過程稱喀斯特??λ固匦纬傻幕緱l件為:節(jié)理等裂隙發(fā)育的、產(chǎn)狀平緩的厚層可溶性巖石及豐富的可流動的地下水。7、列舉陸源碎屑巖的類型并說明其粒度含量標準。答:碎屑巖中礫石(粒度2mm)的含量大于 50者叫礫巖。碎屑巖中粒度為 20.lmm 的陸源碎屑含量大于 50者稱為砂巖。碎屑巖中粉砂級碎屑(粒度 0.050.005mm)占 50以上者叫粉砂巖。粘土巖主要是指粒度0.005mm 的細顆粒組成,并含大量粘土礦物(高嶺石、蒙脫石、水云母等)的疏松或固結的巖石。8、簡述河流沉積的二元結構答:在河流相的垂向剖面中,下部為河床亞相,常為河流相沉積的主體,一般厚度較大,主要由河床滯留礫巖、砂巖(邊灘或心灘)組成,因位于河流相剖面的下部,又稱為底層沉積;剖面上部為堤岸亞相與河漫亞相,稱為河流相的頂層沉積,主要由粉砂巖、粘土巖等細粒沉積組成。底層沉積和頂層沉積的組合所組成的垂向剖面下粗上細的正旋回稱之為河流沉積的二元結構。.9、簡述地層接觸關系的類型答:連續(xù)沉積的一套不同時代地層的接觸關系,叫整合接觸。上下地層連續(xù),無間斷,巖性和所含化石一致或漸變,產(chǎn)狀基本一致。上下地層間有沉積間斷,即兩套地層間缺少了一部分地層,這種地層接觸關系叫不整合接觸。它反映了一個地區(qū)長期暴露地表,遭受風化剝蝕,兩套地層間的沉積間斷面叫不整合面。根據(jù)不整合上下地層的產(chǎn)狀關系及其反映的構造運動特征,不整合分為: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層產(chǎn)狀基本一致,反映整體上升。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層產(chǎn)狀不同,呈角度相交,反映不均勻升降運動或水平運動,使地層褶皺或傾斜,新地層與不整合面平行,而老地層卻與之斜交。10、簡述張節(jié)理與剪節(jié)理的區(qū)別。剪節(jié)理 張節(jié)理概念 由剪應力作用形成的節(jié)理 由張應力作用形成的節(jié)理產(chǎn)狀 產(chǎn)狀穩(wěn)定,延伸遠 產(chǎn)狀不穩(wěn)定,延伸不遠形態(tài) 節(jié)理面平整,有擦橫 不平整,無擦橫切穿能力 在含礫砂巖中,且礫砂,切面平整 繞礫而過,個別且而粗糙組合特征單個剪節(jié)理有許多羽裂組成,典型剪節(jié)理呈共軛狀,發(fā)育良好成菱形塊狀,具等距性呈不規(guī)則網(wǎng)狀,樹枝狀剖面形態(tài) 無脈填充 無填充,呈型,填充,呈脈梳狀尾部變化特征 呈共軛狀 不規(guī)則網(wǎng)狀應力狀態(tài) 最大應力方向與剪節(jié)理成一定角度相交 最大主應力方向平行張節(jié)理11、溶洞滴石答:在溶洞內富含 Ca(HCO3)2的地下水沿巖石裂隙從溶洞頂滲滴下來時因壓力降低,CO2 逸出和部分蒸發(fā),形成的 CaCO3 沉淀物統(tǒng)稱為溶洞滴石,常見的有石鐘乳、石筍和石柱。12、巖層產(chǎn)狀三要素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答:巖層產(chǎn)狀三要素的基本內容是:走向、傾向和傾角。走向是指巖層面與假想水平面交線的方向,它標志著巖層延伸方向。巖層面上與走向線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直線,稱為傾斜線,傾斜線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即為傾向。傾角是巖層面與假想水平面之間的最大交角。13、簡述外力地質作用類型及其主要特征。答:外力地質作用類型主要有: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風化作用是指在外因作用下,巖石發(fā)生機械崩解或化學分解,變?yōu)樗缮⒌乃樾技巴寥馈? 剝蝕作用是經(jīng)外因的作用下,巖石因機械作用或化學作用而被剝蝕。搬運作用是指風化、剝蝕的產(chǎn)物被搬運到它處。其方式有多種,以機械方式破壞的產(chǎn)物是以機械方式搬運;以化學方式破壞的產(chǎn)物是通過真溶液或膠體溶液進行搬運的。2 沉積作用是搬運的產(chǎn)物在條件適宜的地方發(fā)生沉積。如流水搬運物在河流轉彎處、入湖處或入海處因流速減慢而發(fā)生沉積。14、什么叫差異風化? 它有什么實際用途?答:差異風化是由于抵抗風化能力不一致的巖石共生在一起,抗風化能力強的巖石突出地表,而抗風化能力弱的巖石凹入?;驇r石中不同組成部分抗風化能力不一致,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用途:軟硬相間的巖層常常由于差異風化作用形成相互平行的溝槽,可用來確定巖層層面,以便與節(jié)理面相區(qū)分。.六、問答題 1、論述變質作用的影響因素及其結果。答:影響和控制變質作用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壓力和化學活動性流體。在變質過程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是同時存在,相互配合而又相互制約,在不同情況下起不同作用,從而形成不同的變質作用特征。一般說來,溫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溫度升高,巖石內部分子或原子活動性加大,為變質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主要引起重結晶和新生礦物形成。壓力的作用分兩種。靜壓力是上覆物質重量造成的,隨深度增加。其作用使變質反應的溫度升高以及形成分子體積較小和比重較大的礦物。而應力是一種定向壓力,與構造運動有關,在地殼淺部較強,深部則減弱。地殼淺部,地殼運動應力最集中,以形成巖石構造上的變化為主(機械改造)。在地殼深處,由于溫度較高,礦物之間易發(fā)生化學反應。最大應力方向溶解(壓溶),最小應力方向沉淀,在定向壓力作用下形成柱狀,片狀礦物。在地下流體中,主要是 H2O、CO2 還有 F、Cl、B 等揮發(fā)分。一般存在于礦物粒間孔隙,裂隙中??赡軄碜杂谠瓗r粒間孔隙,原巖礦物脫水,或巖漿及地殼深處。流體的作用是起溶劑作用,促進組分的溶解,加大擴散速度,從而促進重結晶和變質反應的進行,也可以作為一種組分參加變質反應,形成不含水或含水的礦物,水溶液又是交代作用中物質帶入或帶出不可缺少的介質。上述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并存的、相互配合和制約的,在不同情況下,以某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因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變質作用特征。 2、論述海蝕地貌的形成過程答:海水運動的動能、海水的溶解作用及海洋生物活動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巖石的破壞作用稱海蝕作用。海蝕作用方式有機械剝蝕作用和化學溶蝕作用,但以機械剝蝕作用為主。機械剝蝕作用有兩種:一種是海水在運動過程中對巖石進行沖積導致巖石破壞,稱為沖蝕;一種是運動著的海水所挾帶的礫砂摩擦、碰撞海岸或海底使其遭受破壞,稱為磨蝕作用。海蝕作用的主要營力是海浪。海浪在基巖組成的海岸帶以拍岸浪猛烈沖積海岸以及以其挾帶的礫砂磨蝕海岸帶海底和海岸巖石。潮汐在開闊的海岸帶可助長海浪的破壞作用。在海浪和潮汐的不斷破壞下,首先在岸壁基部海浪達到的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稱為海蝕凹槽。海蝕凹槽繼續(xù)擴大、加深,海蝕凹槽上部巖石失去支撐而垮塌,形成直的陡峭巖壁,稱為海蝕崖。海蝕崖在海浪作用下不斷后退,則在海蝕崖前形成由基巖組成的微向海傾斜的平臺,稱為海蝕平臺(或波切臺)。底流把剝蝕海岸的物質帶到波切臺外靠海水一側沉積下來形成波筑臺。殘留于波切臺上未被剝蝕掉的基巖巖柱稱海蝕柱。海蝕平臺因海蝕作用而不斷加寬,使波浪沖擊崖基時要經(jīng)過越來越長的距離,波浪的能量消耗越來越大。最終,海浪的能量全部消耗在海蝕平臺上。海蝕作用趨于停止。此后,如果地殼上升使波切臺上升到海水不能淹沒的高度時,形成海蝕階地。 3、論述礦物中水的存在類型答:水是很多礦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水在礦物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在礦物晶體結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為:吸附水:中性水分子被機械吸附于礦物顆粒表面或孔隙中,如粘土礦物表面的薄膜水,T110全部脫失,水的數(shù)量也不固定。水不參加晶體構成,與礦物晶體結構無關。結晶水: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參與構成礦物晶體結構,水的數(shù)量固定,并遵守定比定律,因受晶格束縛,脫失溫度較高,約 200500,甚至更高,脫失后,結構被破壞。結構水(或化合水):以 OH-或 H+、H3O+離子形式參與構成礦物晶體結構,因而也有確定的含量比。結合強度更高,脫失溫度 500900, 以 H2O 放出。.沸石水:沸石礦物的晶體結構中存在大的空腔和通道,以 H2O 存在其中,占有確定位置,含量有一定上限,隨溫度變化逸失后不破壞結構。層間水:存在于層狀結構硅酸硅礦物結構單元之間的中性水分子,如蒙脫石的層間水,含量不定,水逸失,結構不破壞,只是相鄰結構單元層間距縮小,有水時,再吸收,膨脹。4、一個地區(qū)的地勢特征是該地區(qū)內動力和外動力地質作用相互斗爭的結果。答:自地殼形成以來,在時間與空間兩個方面內動力、外動力地質作用都是一個連續(xù)的作用過程,雖然此起彼伏、時強時弱,但始終是連續(xù)不斷。內力地質作總是產(chǎn)生地形的起伏,如巖漿作用對地殼進行下墊上鋪,增加地形起伏,構造運動造成滄海桑田。外力地質作用總是力圖減速小地形起伏,降低地面的高差,如河流、冰川總是將上游物質搬運到低洼處沉積,起著夷平作用。一個地區(qū)的地勢特征是該區(qū)內動力地質作用和外動力地質作用持續(xù)改造的結果。5、列舉沉積巖層理構造的主要類型,并加以說明。答:層理是沿原始沉積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礦物成分、顏色、結構等特征發(fā)生變化所構成的一種層狀構造。層理不僅是沉積巖的基本構造特征,而且也是研究沉積環(huán)境或沉積相的良好標志。一般按形態(tài)特點把層理分為下列類型: 1、水平層理:細層之間以及細層與層系界面之間互相平行,主要形成于細粉砂和泥質巖石中,多見于水流緩慢或平流的環(huán)境中形成的沉積物內,如河漫灘、牛軛湖、瀉湖、沼澤、閉塞的海灣沉積物中。 2、平行層理:類似水平層理,細層之間以及細層與層系界面之間也互相平行,但出現(xiàn)在粒度較粗的砂巖中,常伴有沖刷現(xiàn)象,它形成于急流、水淺的水流條件下。 3、波狀層理:細層呈波狀起伏,但其總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層系面。其成因有兩種,一種是往復振蕩的波浪造成的,波層對稱,多見于湖泊淺水帶、海灣、瀉湖環(huán)境的沉積物中;另一種是微弱的單向水流造成的,波層不對稱,多見于河漫灘沉積物中。 4、斜層理:細層與層系界面斜交,且層系之間可以重疊、交錯。它是水流(或風)中形成的沙紋或沙波被埋藏以后在巖層剖面上所呈現(xiàn)出的構造特征。細層的傾向反映了介質的流向(風向),細層的厚度(相當于沙紋或沙波的高度)反映介質的流速。因此,斜層理常用來作為水流動態(tài)(流速、方向、水深等)和沉積環(huán)境的重要標志。常見者如下: a、板狀斜層理:細層單向傾斜,單向水流所造成,見于河床沉積中。 b、槽狀交錯層理:在層理的橫切面上,層系界面呈凹槽狀,細層的彎度與凹槽一致或以很小的角度與之相交;在縱剖面上,層系界面呈緩弧狀彼此切割,細層與之斜交。河流沉積物中常見之。 c、楔形層理:層系呈楔形,多出現(xiàn)于三角洲及湖、海的淺水地帶。 5、透鏡狀層理:砂質小透鏡體連續(xù)地且較有規(guī)律地包裹于泥質層中,砂巖透鏡體內部又具有斜層理。它在潮汐沉積物中最常見。 6、粒序層理:又叫遞變層理,是無明顯的細層界線,整個層理主要表現(xiàn)為粒度的變化,即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到細逐漸遞變。它是濁流的沉積特征,并且比較常見。 7、塊狀層理:巖層自下至上巖性均一,肉眼看不出其它內部層理構造,一般厚度大于 lm,是沉積物快速堆積的產(chǎn)物。也可為生物擾動所致。6、論述砂巖成分分類的依據(jù)并解釋為什么以此為分類依據(jù)。答:在巖石分類時,首先必須選擇在客觀上能夠鑒定而又最能聯(lián)系巖石成因的特征作為分類的依據(jù);其次應當考慮分類方案既適用于野外工作,又適用于室內研究。根據(jù)上述原則,目前一致認為砂巖分類應當反映這樣三個問題: 1、來源區(qū)的母巖性質; 2、搬運和磨蝕歷史,即巖石成熟度; .3、沉積時的介質物理條件,即流動因素。因此,從具體標志來說,應當選擇砂巖中的石英、長石、巖屑和粘土基質四種組分作為分類依據(jù)。因為這些變量容易鑒別,又有成因意義,它們彼此間的數(shù)量關系可以反映砂巖的成因特征。不穩(wěn)定碎屑組分可以反映物質來源。長石是花崗質母巖的標志,巖屑則是火山巖、沉積巖和淺變質巖母巖的標志。長石和巖屑的比值(即 FR,稱來源指數(shù))可以反映出來源區(qū)母巖組合的基本特征。搬運和磨蝕的歷史可以通過穩(wěn)定組分和不穩(wěn)定組分的相對量比來表示(即 QFR,稱礦物成熟度)。在一般情況下,礦物成熟度越高,磨蝕條件越好、搬運歷史也越長。砂巖中分布最普遍的穩(wěn)定組分是石英。介質的物理條件(密度和粘度)是影響碎屑物機械沉積的重要因素,砂巖中粘土基質的有無和數(shù)量多少,是機械分異作用好壞的具體指標,介質的這種性態(tài)可以用碎屑與基質比值(即 CM,稱流動指數(shù))來表示。CM 比值可以直接反映砂泥混雜的程度,即巖石分選性的好壞。如果 CM 比值很小,則砂泥混雜、分選性很差,說明簸選不徹底,沉積物堆積速度很快 。7、何謂化石?化石研究有何重要意義?形成化石的條件有那些?答: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和遺跡?;虮4嬖趲r層中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遺體和遺跡。一、研究意義:(1) 探索生命的起源,研究生物進化。(2) 推斷相對年代(地質年代),研究地史演化。(3)推斷古地理,古氣候。二、化石形成條件:(1)生物自身條件具有硬體、個體豐富;(2)生物死亡后應被迅速掩埋;(3)埋藏于化學或生物沉積物中;(4)成巖作用應是壓實作用較小 ,且未經(jīng)歷嚴重的重結晶作用。8、論述淺海沉積作用特點。答:(1)淺海的碎屑沉積:近岸以砂礫質為主,具不對稱波痕,含大量生物化石,有良好的磨圓度和分選性,成分較單一。遠岸粒度細,以粉砂和泥質為主,具水平層理,波痕不發(fā)育,分選性好,磨圓度不高。(2)淺海的化學沉積:A 碳酸鹽沉積-灰?guī)r和白云巖;B 硅質沉積-燧石等;C 鋁、鎂、錳及海綠石沉積 D 磷質沉積。(3)淺海的生物沉積:生物碎屑巖(介殼石灰?guī)r)和生物礁(岸礁、堡礁、環(huán)礁)。9、論述地下水沉積作用特征。答:(1)泉水口泉華-鈣華、硅華;(2)孔隙沉積-膠結物;(3)溶洞沉積-石筍,石柱,石鐘乳;(4)裂隙沉積-石英脈,方解石脈;(5)石化作用-化石。詳細:地下水沉積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機械沉積作用,即地下暗河流到開闊地段時,因流速降低,可以出現(xiàn)礫石、砂和粘土沉積。其二是化學沉積作用,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沉積方式。有五種沉積類型:(1)地下水流出地表或流入洞穴,所含 CO2 因壓力降低而逸出,水中 Ca(HCO3)2 分解成 CaCO3 而沉淀,形成溶洞滴石;(2)泉華。水溫降低,尤其是溫泉水流出地表時水溫劇降,在泉水口附近發(fā)生沉積,形成硅華。泉水口處壓力降低,形成鈣華;(3)裂隙處形成方解石脈和石英脈;(4)石化作用。地下水與生物遺體發(fā)生置換反應,形成化石;(5)碎屑顆粒之間地下水濃度增大產(chǎn)生沉淀形成膠結物。10、試論三大巖類的相互演變。答:三大巖類具有不同的形成環(huán)境和條件,而環(huán)境和條件又隨地質作用發(fā)生而變化,因此地質歷史中,總是有某些巖石的形成而另外一些巖石的消亡。如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通過風化剝蝕而破壞,破壞產(chǎn)物經(jīng)過搬運、堆積而形成沉積巖;沉積巖經(jīng)受熔融作用再侵入或噴出而轉變?yōu)榛鸪蓭r?;鸪蓭r與沉積巖都可遭受變質作用而轉變成變質巖,變質巖又可再轉變成沉積巖或熔融變成火成巖,因此三大類巖石不斷相互轉化。.11、試述淺海的沉積作用特點。答:淺海位于大陸架主體之上,其水深下界為 200m,常有海流作用,且較強的波浪能影響海底。故淺海的海水較為動蕩,富含氧、陽光一般能達到海水下層,鹽度較為正常,生物較為豐富。其沉積物類型多樣,有碎屑沉積物、Al、Fe、Mn、氧化物、碳酸鈣鎂以及磷酸鈣等沉積物普通發(fā)育。 / 砂巖與粉砂巖層多分布在淺海帶的上部,具有交錯層和波痕,泥質物多分布在較深部位,常具有水平層理。 / Al、Fe、Mn 的氧化物主要是以膠體形式(少部分為真溶液)從大陸搬運入海的,遇到電解質后易于凝聚,有時富集成為礦體。碳酸鹽沉積產(chǎn)物主要包括石灰?guī)r和碎屑石灰?guī)r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 電大 本科 工程地質 復習資料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4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