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3《詩詞三首》導學案 新人教版.doc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3《詩詞三首》導學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3《詩詞三首》導學案 新人教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文言字詞的音形義。 2.理解詩詞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背誦和展示課外資料,學會對詩歌進行賞析,并深入了解詩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詩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2.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 1.學會如何鑒賞古詩詞。 2.學習古人詩歌唱和的習慣,理解詩中典故的內涵。 3.結合生命細節(jié),感受作者情懷,感悟人生規(guī)律,懂得得失與取舍。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中國歷來被譽為詩的國度,而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頂峰,在燦若群星的詩人中,有一個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為耀眼奪目。他是誰呢?我們通過一副對聯猜猜看。(大屏幕展示對聯內容,指名讀出,學生猜測)對,他就是李白?。ù笃聊徽故纠畎椎乃姆鶊D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詩圣杜甫曾贊嘆:“李白斗酒詩百篇?!钡拇_,李白一生詩酒相依,與酒緣定終生,難舍難分。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他與酒有關的詩——《行路難》。 二、自主預習 1.背景資料 天寶元年,李白42歲,經朋友舉薦,受玄宗皇帝詔聘來到長安,準備大顯身手,建立一番功業(yè)。但是此時的玄宗已喪失了早年勵精圖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種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無法見容于近宦權臣。因此,李白逗留宮中近兩年,一直沒有得到正式官職,最后竟被玄宗找了個借口逐出長安。幾十年的功業(yè)追求化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敗,于是寫下《行路難》。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本詩是李白《行路難》組詩的第一首,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2.訂正字音 金樽(zn)投箸(zh)冰塞川(s)歧路(q)濟滄海(j) 三、朗讀指導 1.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指名學生朗讀,教師點評后,播放朗讀音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讀過本詩后,你知道它的主要內容和主旨是什么嗎? 詩作以行路難來描寫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嶇不平。反映了詩人面對黑暗污濁社會的苦悶、憂郁和不平,表現了一種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二)研讀分析 1.突破重難 (1)從詞語運用的工整和夸張修辭的運用的角度分析詩的第一句。 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饈——極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 可見,親朋好友為詩人設宴餞行,宴席十分豪華。但,詩人的心情是和宴飲的氛圍一致地歡樂嗎?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動詞和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試分析其表達效果。 “?!薄巴丁薄鞍巍薄邦櫋边@四個連續(xù)動作,與“金”“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與“茫然”放在一起,表現了詩人極度憤懣、抑郁難平的心情。 (3)試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張修辭的運用?!? “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艱難險阻。李白本是個積極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歷史上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宏大的事業(yè),可是受詔入京后,皇帝卻沒有重用,而且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性格的人,從“拔劍四顧”開始,他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 (4)請說說第四句中典故的出處,并分析它們的表達作用?! ? 垂釣碧溪: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呂尚(姜太公)曾在渭水邊垂釣,后來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在受成湯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旁邊。 “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詩人對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 (5)請簡要賞析,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用“長風破浪”比喻其宏偉抱負,接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直掛云帆濟滄?!庇沙碎L風破萬里浪推演而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雄渾闊大的意象,融入了詩人“輔弼天下”,大濟蒼生的宏偉藍圖。 最后的詩句中詩人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李白畢竟是盛唐的大詩人,他悲而不傷,那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2.主題理解 結合賞析過的內容,理解全詩的情感。 詩中寫世路艱難,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小石潭記》,這是一篇著名的貶謫文學作品,其作者是誰?是柳宗元。柳宗元有個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貶官,也寫出名篇。他們在詩壇上并稱“劉柳”。他是誰? 他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作者,劉禹錫。劉禹錫多次遭貶后,還遇到了同樣遭貶的白居易,后人稱他們是“劉白”,同是天涯淪落人,于是就有了本詩的故事。 二、背景資料 本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于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吟詩一首,為劉禹錫的長期被貶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因此,寫了這首詩,以答謝白居易。 三、朗讀指導 1.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指名學生朗讀,教師點評后,播放朗讀音頻。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4.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本詩各聯各寫了什么? 首聯:抒情——凄涼、棄置——辛酸憤懣 頷聯:用典——向秀作賦、王質爛柯——悲痛感嘆 頸聯:比喻——沉舟、病樹——開朗豁達 尾聯:點題——歌一曲、長精神——堅忍不拔 (二)研讀分析 1.突破重難 (1)理解課文注釋中的典故及其內涵、表達作用。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氐酱謇?,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 頷聯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以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本意和比喻義是什么?含有怎樣的哲理? 這兩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樹”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過”“萬木春”喻自己被貶后新貴們的仕途得意,抒發(fā)詩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陳代謝的哲理,指新生事物無比美好,社會總是向前發(fā)展。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也有人認為這句是對比了自己的沉淪與新貴的得勢,詩人的憤激之情達到了頂點。 (3)你是如何理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的現實意義的? 示例一:作者將自己喻為“沉舟”“病樹”,但依然可以用欣慰的眼光去看待“千帆”與“萬木”,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積極心態(tài),對我們現代也有很現實的意義。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或許由于年齡、或許由于能力等等的原因,在事業(yè)上不能有太高的成就了,在社會上不能起先鋒作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多見的是一種怎么樣的心態(tài)呢?不管當事人愿不愿意承認,他們多多少少都希望別人干得不如自己,干砸點什么,以此來向領導、向社會說明:沒有我不行!自己已經是“病樹”了,也希望別人比自己更“病”!而作者卻能夠克服自己這種狹隘的心胸,用贊許的目光看著從自己這艘“沉舟”身邊迅速掠過的“千帆”,在自己這棵“病樹”前面生長得郁郁蔥蔥的“萬木”,著眼于社會發(fā)展的高度,欣然接 受自己的命運。 示例二:感悟此詩句還可以從兩個角度切入,著眼于“萬木春”“千帆過”,就能認識到事業(yè)的發(fā)展,社會的前進,絕不會因困難、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業(yè)為例,改革、開放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盡管也有失誤、波折,但總的形勢令人歡欣鼓舞。 示例三:如果從“病樹”“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給人深刻的啟示,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失誤和教訓:要找準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認真分析,加以總結,更要認識到,螻蟻之穴,潰堤千里的危害,小的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力求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2.寫法探究 這首詩歌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詩中運用了層層遞進的手法,首聯自敘被貶的遭遇,為全詩定下基調,頷聯悼念戰(zhàn)友,寫自己回故鄉(xiāng)的情景,使憤激之情更進一步深化,頸聯把自己的沉淪和新貴們的得勢進行對比,使自己的憤激之情達到了頂點,尾聯急轉直下,以自勉、自勵來結束全詩。全詩言簡意深,憤激而不淺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悵而不頹廢,堪稱劉禹錫的代表作品。 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一、新課導入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蘇東坡的詞,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在宋詞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水調歌頭》,更是不同尋常。請看清代評論家胡仔對它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一切景語皆情語”,大自然的萬物在作家筆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麗的詩。團圓之中秋佳節(jié)、浩瀚深藍天空中那輪明月本就牽動無數文人墨客的情懷。賞月玩月便成了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時喜中秋。為何人們獨獨鐘情于中秋賞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蘇軾的懷秋思緒吧。 二、背景資料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代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碧K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三、朗讀指導 1.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指名學生朗讀,教師點評后,播放朗讀音頻。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分別概括詞的上闋和下闋的內容。 上闋:對月飲酒,在天上與人間之間徘徊。下闋:對月懷人,抒發(fā)對離別之人的祝愿。 (二)研讀分析 1.主題理解 在詞作中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2.突破重難 (1)詩人思念親人的情感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把酒問月,引出思念。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的“無眠”:因思念而難以成眠。 “何事長向別時圓”,從月圓想到人圓,再想到分別。 “但愿人長久”,渴望團圓。 (2)除了借月表達對弟弟的思念,詞人還表達出了怎樣的情感? 聯系背景:雖然蘇軾一心報國,最后還是被貶密州。政治上的失意讓他心情十分悲痛。因此,本詞除了表達他懷念子由,更傳達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我欲乘風歸去”可以體現出詩人政治上的失意,那詩人是不是要遠離官場?他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 不是,蘇軾借助月亮表達了充滿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卻又害怕朝廷中爾虞我詐的政治斗爭。所以說蘇軾這首詞中月亮代表了兩種情感:思念和失意。 (4)“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幾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變化?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寫:明月你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比斯倘挥斜瘹g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云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薄皨染辍笔敲篮玫臉幼?,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暗溉碎L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詩詞三首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3詩詞三首導學案 新人教版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三 單元 13 詩詞 導學案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38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