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測評(A)(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春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測評(A)(新版)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春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測評(A)(新版)新人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八單元測評(A)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 12 O 16 Fe 56 一、快樂點擊(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所示物質的用途中,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液化石油氣作燃料 B.鋁材做高壓鍋 C.用刻畫的方法區(qū)分銅片和黃銅片 D.鋼材制鐵軌 2.下列有關鐵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地殼中鐵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 B.在鐵制品表面鍍鋅可防銹 C.用鐵礦石與焦炭在高爐內煉鋼 D.生鐵的含碳量比鋼的含碳量高 3.(xx山東棗莊中考)某興趣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向盛有硝酸亞鐵和硝酸銀混合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沒有Ag+ B.濾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沒有Fe2+和Ag+ C.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鋅和鐵 D.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和鐵,可能含有鋅 4.金屬是重要的資源。下列有關金屬制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濕法煉銅”的化學原理可以表示為Fe+CuSO4FeSO4+Cu B.電解氯化鎂可以制備金屬鎂,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制備鐵,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金礦中的金以單質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5.某博物館藏有一柄古代鐵劍,為防止其生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定期用清水沖洗,除去灰塵 B.放于體驗區(qū),讓觀眾觸摸 C.用鹽水除去鐵劍上的銹斑 D.放在充滿氮氣的展覽柜中 6.我國在西漢時期就已經(jīng)發(fā)明濕法煉銅的方法,到宋朝已把此方法用于生產,并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guī)模。此反應屬于(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氧化反應 7.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金屬均為固態(tài) B.合金的很多性能與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不同 C.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比在干燥的空氣中更易生銹 D.鋁在空氣中表面會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使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8.下列現(xiàn)象和事實,可用金屬活動性作出合理解釋的是( ) ①相同幾何外形的金屬鎂、鋁分別與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反應,鎂反應更劇烈,說明鎂比鋁的金屬活動性強 ②用硫酸銅、石灰水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時,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 ③盡管金屬的種類很多,但在自然界中,僅有少數(shù)金屬(銀、鉑、金)以單質形式存在 ④金屬鋁比金屬鋅更耐腐蝕,說明鋅比鋁的金屬活動性強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9.為比較X、Y、Z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進行如下實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A.X>Y>Z B.Z>Y>X C.Y>X、Y>Z D.X>Y、Z>Y 10.鈦因其硬度大、熔點高,常溫下耐腐蝕等優(yōu)良的性能,被譽為“未來金屬”。由鈦鐵礦提取金屬鈦的主要工藝過程如下: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TiCl4在高溫下與足量Mg反應生成金屬Ti屬于置換反應 B.TiCl4屬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C.上述生產過程中得到的金屬鈦中混有少量金屬鎂,可加適量稀鹽酸除去 D.分離出的鐵與制取鈦無關,可作為垃圾處理 二、積累運用(本題包括3小題,共25分) 11.(6分)青少年看書、寫字一定要愛護眼睛,臺燈是在光線不足時常用的照明用具。 (1)圖中標示的物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有 (填序號)。 (2)燈管后面的反光片為鋁箔。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 性。 (3)若要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某同學已經(jīng)選擇了打磨過的鐵絲,你認為他還需要的另外兩種溶液是 。 12.(7分)我國化學家傅鷹教授有一句名言“科學只給我們知識,而歷史卻給我們智慧。”在化學學習中,了解知識的發(fā)展歷程,可以促進我們正確理解科學本質。 (1)我國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其中蘊含的濕法冶銅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火藥起源于唐朝。為使煙火產生耀眼的白光,可在火藥中加入 (填一種金屬名稱)。 (3)18世紀,化學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金屬與酸反應能生成一種氣體,該氣體被喻為“會制造水的物質”,對上述反應原理的認識加快了推翻燃素學說的進程。該氣體在空氣中燃燒制造水的化學方程式是 。 (4)現(xiàn)代以來,人們對金屬的認識不斷深入,助推多種新材料的研制與使用。xx年5月5日我國首架試飛成功的大型客機C919使用了多種新材料,其中有鋰鋁合金,在飛機制造中使用該材料說明其具有的優(yōu)點有 (填序號)。 ①硬度大?、诿芏刃 、垡讓щ姟、苣透g 13.(12分)工業(yè)上生產電路板及處理廢液的工藝流程如下: (1)由步驟①可判斷FeCl3與銅反應生成的兩種產物是 和 。 (2)步驟②加入過量的鐵粉,除能與廢液中FeCl3反應外,還可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步驟③加入稀鹽酸,充分攪拌,當觀察到 時,說明濾渣只剩銅。 (4)步驟②③所得FeCl2可與一種單質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FeCl3,實現(xiàn)循環(huán)使用。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推測該單質的化學式為 。 三、情景分析(本題包括1小題,12分) 14.(1)某煉鐵廠常以焦炭、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煉鐵,反應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 。 (2)電化學腐蝕是金屬腐蝕的主要原因。當兩種金屬活動性不同的金屬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接觸時,因形成原電池,金屬活動性強的金屬首先被腐蝕。利用這一原理,為了保護輪船的鋼質外殼,通常在行駛的輪船外殼上連接 (填“銅板”或“鋅板”)。 (3)為了滿足某些尖端技術發(fā)展的需要,人們又合成了許多新型合金材料。儲氫合金是一類能夠大量吸收H2,并與H2結合成金屬氫化物的材料。此過程發(fā)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儲氫合金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四、實驗探究(本題包括1小題,18分) 15.小彬同學家新買了水龍頭,從說明書上了解到該水龍頭是銅質鍍鉻的。他想起在學習金屬性質時用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沒有鉻,為了了解鉻與常見金屬鋁、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行如下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鉻(Cr)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在空氣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蝕性的致密氧化膜。鉻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亞鉻(CrSO4)溶液…… 鋁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無色的硫酸鋁溶液…… 【預測】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相對位置關系: ①Cr Al Cu?、贏l Cr Cu?、跘l Cu Cr 【實驗過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種金屬薄片,用砂紙打磨光亮。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 方案 實驗 現(xiàn)象 鉻片表面產生氣泡緩慢,溶液變藍色 鋁片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結論 鉻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反應較慢 銅不與稀硫酸反應 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是 (填序號) 【回答問題】(1)用砂紙打磨金屬片的目的是 。 (2)實驗一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小東提出用硫酸銅溶液代替上述實驗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小燕認為不可行,理由是 。 【歸納】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① ;② 。 五、計算應用(本題包括1小題,15分) 16.為測定某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小龍和他的同學用足量純凈的一氧化碳與10 g赤鐵礦石樣品充分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用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該溶液總質量與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 (1)上述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 (2)計算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 (3)若上述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m g,寫出計算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質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 (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答案: 1.A 2.C 3.D 4.C 古代濕法煉銅是鐵與硫酸銅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故A選項說法正確;電解氯化鎂可以制備金屬鎂,同時生成氯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B選項說法正確;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制備鐵,該反應的反應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C選項說法錯誤;金礦中的金以單質形式存在,可以用物理方法進行分離,故D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 5.D 鐵與水和氧氣接觸易生銹,故鐵劍不能用清水沖洗,A錯誤;觀眾觸摸會加速鐵劍銹蝕,B錯誤;鹽水不與鐵銹反應,C錯誤;氮氣性質穩(wěn)定,能隔絕氧氣防止生銹,D正確。 6.C 濕法煉銅的原理:Fe+CuSO4Cu+FeSO4,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7.A 大多數(shù)金屬常溫下為固態(tài),而汞在常溫下為液態(tài),A錯;合金的性能比純金屬更優(yōu)越,如硬度更大、抗腐蝕性更強,故B對;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潮濕的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高,故生銹更快,C對;鋁在空氣中形成的氧化膜非常致密,具有保護內部鋁的作用,故D對。 8.A?、僭诮饘倩顒有皂樞蛑?排在氫前邊的金屬能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反應越劇烈,正確;②用硫酸銅、石灰水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時,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因為鐵能與硫酸銅反應,降低藥效,正確;③盡管金屬的種類很多,但由于大多數(shù)金屬化學性質活潑,能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化合物,正確;④鋁更耐腐蝕,是因為鋁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鋁被進一步銹蝕,錯誤。 9.A 10.D 根據(jù)題目信息可知,TiCl4與Mg反應生成Ti和MgCl2,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TiCl4由兩種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但不含氧元素,不屬于氧化物;生產過程中得到的金屬鈦中混有少量金屬鎂,由于鈦常溫下耐腐蝕,鎂能與酸反應,故可用稀鹽酸除去鎂;鐵是重要的金屬資源,可回收再利用。 11.答案(1)①②④ (2)延展 (3)Cu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或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鋁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2.答案(1)Fe+CuSO4FeSO4+Cu (2)鎂 (3)2H2+O22H2O (4)①②④ 解析(1)“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蘊含的化學原理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2)鎂燃燒放出耀眼的白光,故火藥中加入的金屬可以是鎂。(3)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4)鋰鋁合金具有硬度大、耐腐蝕的優(yōu)點,作為制造飛機的材料,還應該具有密度小的優(yōu)點。 13.答案(1)FeCl2 CuCl2 (2)Fe+CuCl2FeCl2+Cu (3)不再有氣泡產生 (4)Cl2 解析(1)根據(jù)工藝流程可知①的產物為FeCl2和CuCl2。(2)Fe能與CuCl2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FeCl2和Cu。(3)加入稀鹽酸如果沒有氣泡產生,說明固體中沒有鐵只有銅(銅不與稀鹽酸反應)。(4)②③所得的溶液為FeCl2溶液,加入一種物質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FeCl3,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可以確定該單質的化學式為Cl2。 14.答案(1)提供能量和生成還原劑CO (2)鋅板 (3)化學 混合物 解析(1)焦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可為煉鐵提供熱量,產生的一氧化碳可還原鐵的氧化物。(2)本題為信息題,由于形成原電池時,金屬活動性強的金屬首先被腐蝕,為了保護輪船的鋼質外殼,輪船外殼上應連接比鐵金屬活動性強的金屬,該金屬可以為鋅。(3)儲氫合金與H2結合成金屬氫化物,在此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儲氫合金由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 15.答案【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無現(xiàn)象 結論:鋁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反應較快 ② 【回答問題】(1)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 (2)Cr+H2SO4CrSO4+H2↑ (3)無法比較鉻和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合理答案均可) 【歸納】①通過金屬與酸反應的快慢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谕ㄟ^金屬與另一種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本題是一道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題,解題時要認真對照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在實驗過程中,由于銅的金屬活動性排在氫的后面,故將銅放在稀硫酸中無現(xiàn)象發(fā)生,鋁片放入稀硫酸中,表面產生氣泡較快,說明鋁能與稀硫酸反應,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三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順序為Al>Cr>Cu。金屬表面的銹跡或污物或氧化物會影響實驗的現(xiàn)象,因此實驗前應用砂紙打磨金屬片??蓞⒄誇e與稀硫酸的反應書寫C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三種金屬中,Cu的金屬活動性最弱,因而Al與Cr都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若用CuSO4溶液代替稀硫酸無法判斷Al與Cr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通過以上實驗探究可以得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包括:通過金屬與酸反應的快慢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或通過金屬與另一種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 16.答案(1)6.6 (2)解:設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質量為x。 3CO+Fe2O32Fe+3CO2 160 344 x 6.6 g 160132=x6.6g x=8 g 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8g10g100%=80% 答: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3)10-m3100%-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春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測評A新版新人教版 2019 九年級 化學 下冊 第八 單元 金屬 金屬材料 測評 新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37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