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jié) 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名師教案1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jié) 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名師教案1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jié) 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名師教案1 蘇教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jié) 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名師教案1 蘇教版 【設計依據(jù)與構想】 本節(jié)的中心問題是“人體是怎樣將氣體吸入肺的?空氣在入肺前經(jīng)過了怎樣的處理?”兩個主要內容是: 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呼吸運動的過程。呼吸運動的過程復雜抽象,學生缺乏知識基礎,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它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根據(jù)教學的內容特點及相互關系,對于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這樣相對簡單的內容,采取閱讀討論(或表演課本?。┑淖詫W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主動學習;對于復雜抽象的呼吸運動,主要通過直觀教具和實驗的演示,化難為易,同時通過學生的體驗活動,引起學生的直覺分析,從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對于肺活量的測量這一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完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 2.說出呼吸運動的過程。 3.說出肺活量的概念。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分析(或課本劇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2.嘗試使用自制的肺量計測量肺活量。 3.通過觀察模型和演示實驗,提高觀察、判斷、推理及科學實驗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結合自編課本劇和自制肺量計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關注空氣質量,關注健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尤其是呼吸道的作用)。 2.呼吸運動的過程。 教學難點 1.呼吸運動的過程。 2.肺量計的設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肺的結構模型。 2.呼吸運動電動模型。 3.自制模型——模擬膈肌運動。 4.肺量計樣本。 學生準備 1.課前預習呼吸道的作用,自編課本?。ㄐ问?、題目自擬)。 2.預習實驗,參照教材自制肺量計。 【教學流程及分析】 一、導入新課 思考:為什么嬰兒總是“啼哭”著來到人間?空氣是怎樣被吸入體內的?進入體內之前經(jīng)過了哪些處理呢? 設計思想:開門見山,點出主題:“第一聲啼哭”——呼吸——呼吸系統(tǒng)——吸氣與呼氣——空氣處理,不僅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中心問題,也讓學生的思維動了起來,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學生渴求新知的欲望。 二、新課教學 (一)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1.活動一: 方案一:課本劇表演——呼吸道的功能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和課外閱讀內容,根據(jù)呼吸道各器官的功能自編自演搞笑版課本劇。自擬題目或參考提示: 微塵的經(jīng)歷、呼吸道的阻截行動、特殊的清潔工、細菌的短暫之旅等。 教師:根據(jù)情況,酌情安排表演的組數(shù),首先對學生的表演給予激情評價,補充完善學生的認識。 方案二:自學討論——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學生:閱讀教材,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2)為什么稱“咽喉要道”?這個“要”是指什么?嘴巴是發(fā)生器官嗎? (3)痰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不能隨地吐痰? (4)呼吸道除了保證氣流暢通外,還有哪些作用? (5)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這說明了什么? (6)北歐的冬天非常寒冷,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狀可能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2.教師講解:結合肺的模型講解肺的結構與功能,并對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作總結。 設計思想:安排課本劇的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培植自信與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展示提供了較好的機會。閱讀討論內容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結構與功能的適應關系、鍛煉和患病的感受)自己解決。 (二)呼吸運動 1.活動二: 學生體驗:用手按在胸部兩側,深深地吸氣,感受肋骨的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再深深地呼氣,感受胸骨的向下向內運動,胸廓縮小。然后思考: 人體是怎樣將氣體吸入的? 設計思想:讓學生感受呼吸的存在,引起學生直覺分析“人體是怎樣將氣體吸入的?”提出各種猜想和假設。盡管這些猜測和假設可能是有缺陷或不科學的,但對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卻是一種鍛煉。 教師活動:演示呼吸運動電動模型,請學生從正面和側面兩個角度觀察肋骨的位置變化、胸廓的大小變化。同時,引導學生思考:“胸廓的變化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嗎?是由于胸廓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因為吸氣后使胸廓擴大?” 設計思想:直觀再現(xiàn)動態(tài)生理過程,變抽象為形象;通過質疑刺激學生產(chǎn)生探究欲望。 2.教學預測:由于沒有物理學方面的基礎,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是吸氣后使胸廓擴大,這不要緊,教師可以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誘導分析:“會游泳的同學可能有這樣的體會,剛下水時,如果水超過胸部,你會感到呼吸有些吃力。這是為什么?你能說出胸廓擴張與呼吸的關系嗎?” 3.演示實驗:教師利用自制模型——模擬膈肌的運動(模型制作方法,將大雪碧瓶去底,套上橡皮膜,分別代表胸廓和膈肌,在瓶口處套上一個彩色小氣球,并把小氣球內陷瓶中,代表一個肺。操作時,上推橡皮膜氣球回縮,反之脹大。) 4.觀察討論: 氣球在什么情況下脹大?在什么情況下回縮? 設計思想:模擬實驗不僅加深了直觀印象,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5.概括小結:小組討論后,全班進行概括小結: 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容積變化,容積變化引起肺內氣壓變化,從而完成呼吸運動。 (三)肺活量 1.教師講解:肺活量的概念、正常值及其意義。 2.活動三:學生實驗——嘗試用自制的肺量計測量肺活量(參照教材方法)。 教師指導實驗要點:算體積,作標記,深呼吸,集氣體,最大值。 設計思想:通過實踐測量,感受每人在一次呼吸活動中肺的最大通氣能力。小小實驗家的成功體驗,定能激發(fā)起學生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 三、小結 方案一: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總結本節(jié)內容,并做課后練習。 方案二:師生共同總結知識要點后,教師激情點評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以及智慧和勇氣,以培植自信。 四、課外探究 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一種與書中不同的肺量計,并再次測量自己的肺活量。 【教學感悟】 1.收獲:生物課也能像語文課一樣獲得藝術享受,課本劇的引入,讓教和學都變得輕松而快樂,稚嫩的表演,幽默的語言,令課堂笑聲不斷,不經(jīng)意間,演員與觀眾都獲得了超越知識本身的美的教育。學生尤其喜歡這個展示風采的舞臺! 2.經(jīng)驗:直觀教具的使用在本節(jié)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再現(xiàn)動態(tài),凸顯過程,降低了難度,活躍了思維。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生理知識的教學尤其適用。 3.改進:肺量計的制作材料,可選用小號保鮮袋(1725㎝)2~3個,用透明膠帶首尾連接,中間相通,聯(lián)成長筒狀,再將塑料吸管用橡皮筋固定在袋口處即可。2個袋相連容積為3680mL,3個袋相連容積為5520mL。此方法簡便易行,材料易得,可操作性強。 4.不足: 活動多,時間緊,學生必須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才能保證課堂效果。-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jié) 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名師教案1 蘇教版 2019 2020 年級 生物 下冊 單元 生物圈 中的 三節(jié) 人體 外界 環(huán)境 氣體 交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22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