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1.(3分)下列生產、生活等實際應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 實驗室中配制FeCl3溶液時,應向其中加入少量濃鹽酸 B. 合成氨工業(yè)中使用鐵觸媒做催化劑 C. 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氫氧化鐵膠體 D. 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體,AgCl沉淀的溶解度發(fā)生改變 考點: 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勒沙特列原理是: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勒沙特列原理適用的對象應存在可逆過程,若與可逆過程無關,與平衡移動無關,則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 解答: 解:A.鐵離子水解Fe3++3H2O?Fe(OH)3+3H+,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應向其中加入少量濃鹽酸抑制鐵離子水解,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釋,故A不選; B.使用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釋,故B選; C.氯化鐵水解FeCl3+3H2O?Fe(OH)3(膠體)+3HCl,HCl易揮發(fā),水解過程是吸熱的,加熱,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有利于氫氧化鐵膠體的生成,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釋,故C不選; D.AgCl溶解存在AgCl(s)?Ag++Cl﹣,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體,氯離子濃度增大,抑制AgCl溶解,AgCl沉淀的溶解度減小,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釋,故D不選;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知識,題目難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須是可逆反應,且是否發(fā)生平衡的移動. 2.(3分)表示下列用途或變化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 泡沫滅火器滅火原理:Al3++3HCO3﹣=3CO2↑+Al(OH)3↓ B. 純堿代替洗滌劑洗滌餐具:CO32﹣+H2O?HCO3﹣+OH﹣ C. 明礬凈水原理:Al3++3H2O?Al(OH)3+3H+ D. NaHCO3的水解:HCO3﹣+H2O?H3O++CO32﹣ 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A.相互促進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用來滅火; B.純堿水解顯堿性,分步進行,以第一步為主; C.鋁離子水解生成膠體,可凈化水; D.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 解答: 解:A.泡沫滅火器滅火原理,發(fā)生水解離子反應為Al3++3HCO3﹣=3CO2↑+Al(OH)3↓,故A正確; B.純堿代替洗滌劑洗滌餐具,水解離子反應為CO32﹣+H2O?HCO3﹣+OH﹣,故B正確; C.明礬凈水原理,水解離子反應為Al3++3H2O?Al(OH)3+3H+,故C正確; D.NaHCO3的水解,水解離子反應為HCO3﹣+H2O?OH﹣+H2CO3,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的書寫,為高頻考點,把握發(fā)生的反應及離子反應的書寫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重水解反應的離子反應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3.(3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 B. 0.01 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試液變紅,說明氨水是弱電解質 C. 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熱蒸干、灼燒都得到Fe2O3 D. 在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中,平衡常數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考點: 焓變和熵變;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的應用..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鹽類的水解專題. 分析: A.依據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判據:△H﹣T△S解答; B.電解質是化合物,氨水是氨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氨水使酚酞變紅,是堿的通性; C.弱堿鹽水解生成難揮發(fā)性強酸時,加熱蒸干仍得到原物質; D.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可能增大也可能減?。? 解答: 解:A.反應能自發(fā)進行說明:△H﹣T△S<0,由方程式NH3(g)+HCl(g)═NH4Cl(s)可知該反應的<0,要使:△H﹣T△S<0,所以必須滿足△H<0,故A正確; B.0.01 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試液變紅是堿的通性,強堿如氫氧化鈉也有此類性質,所以不能證明氨水是弱電解質,弱電解質是化合物,氨水是氨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B錯誤; C.弱堿鹽水解生成難揮發(fā)性強酸時,加熱蒸干仍得到原物質,F(xiàn)eCl3溶液加熱蒸干、灼燒得到Fe2O3,F(xiàn)e2(SO4)3溶液加熱蒸干、灼燒得到Fe2(SO4)3,故C錯誤; D.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若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移,平衡常數減小,若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移,則平衡常數增大,而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中,平衡常數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自發(fā)性的判斷、弱電解質、鹽的水解、平衡常數的影響因素,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4.(3分)一定條件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發(fā)生可逆反應:N2(g)+3H2(g)?2NH3(g)△H=﹣92.2kJ?mol﹣1,測得0到10秒內,c(H2)減小了0.75mol?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0到15秒內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L﹣1 B. 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3υ正(H2)=2υ正(NH3) C. 達平衡后,分離出少量NH3,V正增大 D. 該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 考點: 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專題: 化學反應速率專題. 分析: A.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 B.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 C.減小生成物濃度,正逆反應速率都減??; D.、△H=正反應的活化能﹣逆反應的活化能. 解答: 解:N2(g)+3H2(g)?2NH3(g)△H=﹣92.2kJ?mol﹣1, A.測得0到10秒內,c(H2)減小了0.75mol?L﹣1,則c(NH3)增加了0.75mol?L﹣1=0.5mol?L﹣1,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小,故10到15秒內c(NH3) 增加量小于=0.25mol?L﹣1,故A錯誤; B.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2υ正(H2)=3υ正(NH3),故B錯誤; C.減小生成物濃度,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故C錯誤; D.已知N2(g)+3H2(g)═2NH3(g)△H=﹣92.2kJ?mol﹣1,△H=正反應的活化能﹣逆反應的活化能=﹣92.2kJ?mol﹣1,則逆反應的活化能=正反應的活化能+92.2kJ?mol﹣1,所以逆反應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反應速率的計算、影響平衡和速率的因素及活化能大小的判斷等,本題難度中等.試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注意掌握化學平衡的有關知識. 5.(3分)下列各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 ?。? A. pH為12的燒堿溶液與Ba(OH)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 B. K2S溶液中c(K+)與c(S2﹣)之比 C. 相同溫度下0.2mol/L醋酸溶液與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之比 D. 10mL0.5mol/L的鹽酸與5mL0.5mol/L的鹽酸溶液中的c(H+)之比 考點: 酸堿混合時的定性判斷及有關ph的計算;鹽類水解的應用..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鹽類的水解專題. 分析: A.根據兩者都是強堿,NaOH是一元堿,Ba(OH)2是二元堿分析; B.S2﹣會水解,導致數目減少; C.醋酸為弱電解質,濃度不同,電解程度不同; D.H+濃度相同. 解答: 解:A.兩者都是強堿,NaOH是一元堿,Ba(OH)2是二元堿,pH相同,所以NaOH的濃度是Ba(OH)2的2倍,故A正確; B.因為S2﹣會水解,導致數目減少,比值會大于2,故B錯誤; C.醋酸是弱電解質,濃度越高,電離度越低,所以比值小于2,故C錯誤; D.HCl是強酸,濃度相同,H+濃度相同,比值是1,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電解質的強弱以及鹽類水解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易錯點為C,注意醋酸是弱電解質,濃度越高,電離度越低. 6.(3分)已知室溫時,1mol/L某一元弱堿MOH在水中有0.001%發(fā)生電離,則該一元弱堿溶液導電能力最接近于( ?。? A. 1mol/LHNO3溶液 B. 水自身電離出C(H+)=10﹣9mol/L的鹽酸 C. pH為6的鹽酸 D. 110﹣3mol/L NaCl溶液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該溫度下,溶液中c(OH﹣)=1mol/L0.001%=10﹣5 mol/L,溶液導電能力與自由移動離子濃度成正比,如果溶液導電能力接近,則溶液中離子濃度接近,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該溫度下,溶液中c(OH﹣)=1mol/L0.001%=10﹣5 mol/L,溶液導電能力與自由移動離子濃度成正比,如果溶液導電能力接近,則溶液中離子濃度接近,所以只要給予的選項中離子濃度接近10﹣5 mol/L即可, A.1mol/L 的HNO3溶液中離子濃度為1mol/L>10﹣5 mol/L,所以該溶液導電能力大于該一元堿溶液,故A錯誤; B.水自身電離出C(H+)=10﹣9mol/L的鹽酸中,氫離子濃度為10﹣5 mol/L,與一元堿MOH離子濃度相同,導電能力相同,故B正確; C.pH=6的HCl中離子濃度為10﹣6mol/L<10﹣5 mol/L,則水的導電能力小于該一元堿,故C錯誤; D.10﹣3mol/L的NaCl中離子濃度10﹣3mol/L10﹣5 mol/L,所以該溶液導電能力大于該一元堿溶液,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弱電解質的電離,明確溶液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溶液導電能力與電解質強弱無關,題目難度不大. 7.(3分)常溫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鹽酸等體積混合,對混合后溶液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 若a=b,則c(NH4+)=c(Cl﹣) B. 若a>b,則c(NH4+)>c(Cl﹣) C. 若a>b,則c(OH﹣)>c(H+) D. 若a<b,則c(OH﹣)<c(H+)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酸堿混合時的定性判斷及有關ph的計算..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A.如果a=b,等濃度等體積的氨水和鹽酸恰好反應生成氯化銨,根據鹽的類型確定離子濃度; B.如果a>b,等體積混合時,氨水的物質的量大于鹽酸,根據溶液中的溶質判斷離子濃度; C.如果a>b,等體積混合時,氨水的物質的量大于鹽酸,根據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D.如果a<b,等體積混合時,溶液中的溶質是鹽酸和氯化銨,根據溶質判斷溶液的酸堿性. 解答: 解:A.如果a=b,等濃度等體積的氨水和鹽酸恰好反應生成氯化銨,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其水溶液呈酸性即c(OH﹣)<c(H+),根據電荷守恒知c(NH4+)<c(Cl﹣),故A錯誤; B.如果a>b,等體積混合時,氨水的物質的量大于鹽酸,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堿性,當溶液呈中性時,c(NH4+)=c(Cl﹣),當溶液呈堿性時,c(NH4+)>c(Cl﹣),故B錯誤; C.如果a>b,等體積混合時,氨水的物質的量大于鹽酸,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堿性,當溶液呈中性時,c(OH﹣)=c(H+),當溶液呈堿性時,c(OH﹣)>c(H+),故C錯誤; D.如果a<b,等體積混合時,溶液中的溶質是鹽酸和氯化銨,溶液呈酸性,則c(OH﹣)<c(H+),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酸堿混合溶液定性判斷,根據溶液中的溶質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結合電荷守恒得出離子濃度大小,難度中等. 8.(3分)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滴加甲基橙試劑顯紅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 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C. 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 由水電離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考點: 離子共存問題.. 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A.滴加甲基橙試劑顯紅色的溶液,顯酸性,離子之間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B.c(H+)=10﹣12 mol?L﹣1的溶液,顯堿性; C.c(OH﹣)/c(H+)=1012的溶液,c(OH﹣)=0.1mol/L,溶液顯堿性; D.由水電離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抑制水的電離,溶液為酸或堿溶液. 解答: 解:A.滴加甲基橙試劑顯紅色的溶液,顯酸性,H+、Fe2+、NO3﹣離子之間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則不能共存,故A錯誤; B.c(H+)=10﹣12 mol?L﹣1的溶液,顯堿性,溶液中該組離子之間不反應,能夠共存,故B正確; C.c(OH﹣)/c(H+)=1012的溶液,c(OH﹣)=0.1mol/L,溶液顯堿性,NH4+、Al3+均與OH﹣反應,則不能共存,故C錯誤; D.由水電離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抑制水的電離,溶液為酸或堿溶液,HCO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則一定不能共存,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的共存,明確習題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熟悉離子之間的反應即可解答,選項A為解答的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9.(3分)室溫下0.1mol/L的NH4CN溶液的pH等于9.32,據此,在室溫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上述溶液能使甲基橙試劑變黃色 B. 室溫下,NH3?H2O是比HCN更弱的電解質 C. 上述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 D. 室溫下,0.1mol/L NaCN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小于上述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 考點: 鹽類水解的應用.. 專題: 鹽類的水解專題. 分析: 室溫下,0.1mol/L的NH4CN溶液的pH等于9.32,溶液呈堿性,說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則相同條件下,HCN的電離程度小于NH3?H2O的電離程度,相互促進水解的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室溫下,0.1mol/L的NH4CN溶液的pH等于9.32,溶液呈堿性,說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則相同條件下,HCN的電離程度小于NH3?H2O的電離程度,相互促進水解的離子水解程度越大, A.室溫下,上述溶液呈堿性,則溶液能使甲基橙試劑變黃色,故A正確; B.通過以上分析知,HCN的電離程度小于NH3?H2O的電離程度,所以NH3?H2O是比HCN更強的電解質,故B錯誤; C.通過以上分析知,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C正確; D.CN﹣、NH4+相互促進水解,所以0.1mol/L NaCN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小于上述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鹽類水解,根據鹽溶液酸堿性確定水解程度相對大小,知道弱根離子水解程度與弱電解質電離程度的關系,易錯選項是D. 10.(3分)已知化學反應A2(g)+B2(g)=2AB(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熱量 B. 加入催化劑,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熱變大 C. 斷裂1molA﹣A和1molB﹣B鍵,放出akJ能量 D. 該反應熱△H=+(a﹣b)kJ/mol 考點: 反應熱和焓變..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依據圖象分析判斷1molA2和1molB2反應生成2molAB,能量變化為(a﹣b); B、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反應熱大??; C、斷裂化學鍵吸收能量; D、反應熱△H=反應物能量總和﹣生成物能量總和; 解答: 解:A、依據圖象分析判斷1molA2和1molB2反應生成2molAB,吸收(a﹣b)kJ熱量,不是生成2分子AB,故A錯誤; B、催化劑不影響反應熱的大小,故B錯誤; C、斷裂1 mol A﹣A和1 mol B﹣B鍵,吸收a kJ能量,故C錯誤; D、反應熱△H=反應物能量總和﹣生成物能量總和,所以反應熱△H=+(a﹣b)kJ?mol﹣1,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圖象分析判斷,注意反應熱△H=反應物能量總和﹣生成物能量總和,題目較簡單. 11.(3分)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 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飽和Na2CO3溶液的pH B. 向同pH、同體積的醋酸和鹽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鎂粉,通過完全反應后收集到的H2體積比較兩種酸的電離程度:醋酸<鹽酸 C. 將1mLKSCN溶液與1mL同濃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繼續(xù)加入KSCN溶液,溶液顏色加深.證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 D. 在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將NaOH溶液和鹽酸混合反應后的冷卻溫度作為終點溫度 考點: 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中和熱的測定.. 專題: 實驗評價題. 分析: A.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pH易導致誤差; B.醋酸為弱酸,不能完全電離,同pH時,醋酸濃度大; C.KSCN溶液不足,不能證明存在平衡; D.將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混合反應后的最高溫度作為末溫度. 解答: 解:A.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pH,會導致溶液濃度減小,導致誤差,故A錯誤; B.醋酸為弱酸,不能完全電離,同pH時,醋酸濃度大,等體積時生成氣體多,可通過生成氣體的體積判斷兩種酸的電離度,故B正確; C.KSCN溶液不足,不能證明存在平衡,應使二者恰好反應后再檢驗,故C錯誤; D.中和熱是要求酸堿中和反應的放熱量,用反應的最高溫度為末溫度,溶液初始溫度為初溫度,初末溫度做差,再利用溶液的比熱容、溶質摩爾數等代入計算公式,可以求得反應的中和熱,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側重于試紙的使用、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移動以及中和熱測定等,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相關物質的性質. 12.(3分)可逆反應A(g)+B?C(g)+D,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B)消耗﹕n(C)消耗=1﹕1 B. 若增大A的濃度,平衡體系顏色加深,D不一定是有顏色的氣體 C. 升高溫度,C百分含量減少,說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D. 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說明B是氣體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因為B和C系數比為1:1,則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B)消耗﹕n(C)消耗=1:1; B.A本身可能為有顏色的氣體; C.升高溫度,C的百分含量減小,說明升溫平衡逆向移動; D.因A、C為氣體,且化學計量數相同,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可說明B、D均不是氣體或均為氣體. 解答: 解:A.因為B和C系數比為1:1,則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B)消耗﹕n(C)消耗=1:1,故A正確; B.因A本身可能為有顏色的氣體,則若增大A的濃度,平衡體系顏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顏色的氣體,故B正確; C.升高溫度,C的百分含量減小,說明升溫平衡逆向移動,即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C正確; D.因A、C為氣體,且化學計量數相同,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可說明B、D均不是氣體或均為氣體,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明確溫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及物質的狀態(tài)等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注意A為學生解答的易錯點. 13.(3分)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向盛有足量X的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通入Y氣體,發(fā)生反應:X(s)+aY(g)?bZ(g)+W(g);△H>0平衡時Z的物質的量與通入Y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平衡時Y的轉化率為100% B. 向容器中再加入少量X,則Y的轉化率增大 C. 再通入Y,重新達到平衡時W的體積分數不變 D. 保持壓強一定,當原反應在較高溫度下建立平衡時,圖中θ<45 考點: 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根據圖可知,平衡時Z、Y的物質的量相等,據此計算Y的轉化率; B、根據固體物質對平衡的影響判斷; C、根據圖可知,在恒壓過程中增加Y,平衡時Z、Y的物質的量始終相等,各物質濃度都不變,據此判斷; D、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據此判斷. 解答: 解:A、根據圖可知,平衡時Z、Y的物質的量相等,所以該反應中有一半的Y物質反應,所以Y的轉化率為50%,故A錯誤; B、固體物質的變化對平衡沒有影響,所以平衡不移動,Y的轉化率不變,故B錯誤; C、根據圖可知,在恒壓過程中增加Y,平衡時Z、Y的物質的量始終相等,各物質濃度都不變,所以W的體積分數也不變,故C正確; D、由于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Z的物質的量變大,Y的物質的量變小,所以θ>45,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圖象分析,明確圖象中的縱橫坐標的含有及隱含平衡時的信息是解答的關鍵,并利用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來解答,中等難度. 14.(3分)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①M(s)+N(g)?R(g)△H=﹣Q1 kJ?mol﹣1,②2R (g)+N(g)?2T (g)△H=﹣Q2 kJ?mol﹣1. Q1、Q2、Q3均為正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 mol R(g)的能量總和大于1 mol M(s)與1 mol N(g) 的能量總和 B. 將2 mol R (g)與1 mol N(g)在該條件下充分反應,放出熱量Q2 kJ C. 當1 mol M(s) 與N(g)完全轉化為T (g)時(假定無熱量損失),放出熱量Q1+kJ D. M(g)+N(g)?R(g)△H=﹣Q3 kJ?mol﹣1,則Q3<Q1 考點: 反應熱和焓變..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反應焓變?yōu)樨撝?,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B、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 C、依據熱化學方程式和蓋斯定律計算分析判斷; D、固體變化為氣體吸收能量,反應是放熱反應焓變?yōu)樨撝担? 解答: 解:A、反應焓變?yōu)樨撝?,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mol R(g)的能量總和小于1mol M(s)與1mol N(g)的能量總和,故A錯誤; B、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將2mol R(g)與1mol N(g)在該條件下充分反應,放出熱量<Q2 kJ,故B錯誤; C、依據熱化學方程式和蓋斯定律計算分析判斷,①+得到,M(s)+N(g)?T(g)△H=﹣(Q1+)kJ/mol,則C正確; D、固體變化為氣體吸收能量,反應是放熱反應焓變?yōu)樨撝?,M(g)+N(g)?R(g)△H=﹣Q3 kJ?mol﹣1,則Q3>Q1,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能量變化,蓋斯定律計算應用,注意焓變?yōu)樨撝凳欠艧岱磻}目難度中等. 15.(3分)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A、B兩種氣體,保持一定溫度,在t1、t2、t3、t4時刻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下:據此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測定時刻/s t1 t2 t3 t4 C(A)/mol?L﹣1 6 3 2 2 C(B)/mol?L﹣1 5 3.5 3 3 C(C)/mol?L﹣1 1 2.5 3 3 A. 在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A(g)+B(g)?2C(g) B. 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為0.25 C. A的轉化率比B轉化率的低 D. 在t3時刻反應已經停止 考點: 化學平衡的計算..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A、t1到t2,A、B分別消耗了3mol/L、1.5mol/L,同時生成了1.5mol/L的C,反應關系為:2A+B?C.; B、t3達到平衡狀態(tài),結合平衡濃度計算平衡常數; C、t1到t2,A、B分別消耗了3mol/L、1.5mol/L,同時生成了1.5mol/L的C,反應關系為:2A+B?C,極值轉化反應前A的濃度為8mol/L、B為6mol/L; D、t3時刻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反應沒有停止; 解答: 解:A、t1到t2,A、B分別消耗了3mol/L、1.5mol/L,同時生成了1.5mol/L的C,反應關系為:2A(g)+B(g)?C(g),故A錯誤; B、反應關系為:2A(g)+B(g)?C(g),平衡常數==0.25,故B正確; C、t1到t2,A、B分別消耗了3mol/L、1.5mol/L,同時生成了1.5mol/L的C,反應關系為:2A(g)+B(g)?C(g),極值轉化反應前A的濃度為8mol/L、B為6mol/L,A的轉化率=100%=37.5%,B的轉化率=100%=25%,A的轉化率大于B的轉化率,故C錯誤; D、可逆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但是反應仍然進行,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平衡常數的計算及反應方程式的求算,注意平衡狀態(tài),反應沒有停止,難度中等. 16.(3分)(xx?石家莊模擬)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種溶液pH的大小順序是③>②>① B. 若將三種溶液稀釋相同倍數,pH變化最大的是② C. 若分別加入25mL 0.1mol/L鹽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 若三種溶液的pH均為9,則物質的量濃度的大小順序是③>①>②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的應用..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A.等濃度時強堿的pH最大,強堿弱酸鹽中對應的酸性越強,水解程度越?。? B.稀釋時強堿的變化程度大; C.根據酸堿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質來分析; D.三種溶液的pH均為9,c(OH﹣)=10﹣5mol/L,c(NaOH)=10﹣5mol/L,但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酸性,所以c(Na2CO3)>c(CH3COONa)>10﹣5mol/L. 解答: 解:A.等濃度時強堿的pH最大,強堿弱酸鹽中對應的酸性越強,水解程度越小,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所以三種溶液pH的大小順序是③>①>②,故A錯誤; B.稀釋時強堿的變化程度大,所以三種溶液稀釋相同倍數,pH變化最大的是③,故B錯誤; C.等體積等濃度混合后,①中溶質為NaHCO3、NaCl,②中溶質為NaCl、CH3COOH,③中溶質為NaCl,HCO3﹣離子水解顯堿性,所以pH最大的是①,故C正確; D.三種溶液的pH均為9,c(OH﹣)=10﹣5mol/L,c(NaOH)=10﹣5mol/L,但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酸性,所以c(CH3COONa)>c(Na2CO3)>10﹣5mol/L,所以三種溶液的pH均為9,則物質的量濃度的大小順序是②>①>③,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鹽類水解、pH的計算等,明確酸堿混合的計算,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pH與濃度的關系等知識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二.實驗題 17.(6分)現(xiàn)用物質的量濃度為a mol/L的標準鹽酸去測定VmL 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 (1)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還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標準鹽酸潤洗2﹣3次 . (2)如果用酚酞做指示劑,試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 溶液由淺紅色褪成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 (3)如圖1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讀數,c(NaOH)= mol/L. (4)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則測定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偏高?。ㄌ睢捌摺?、“偏低”或“不影響”). 考點: 中和滴定..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1)滴定管使用前應潤洗; (2)用酚酞做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2)根據關系式NaOH~HCl來計算; (4)根據c(待測)=分析不當操作對V(標準)的影響,以此判斷濃度的誤差. 解答: 解:(1)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用標準鹽酸潤洗2﹣3次,故答案為:標準鹽酸潤洗2﹣3次; (2)根據滴定終點,溶液由無色恰好變?yōu)榧t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停止滴定,故答案為:溶液由淺紅色褪成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 (3)滴定終止時消耗鹽酸溶液(V2﹣V1)mL, NaOH~HCl 1 1 c(NaOH)VmL a mol?L﹣1(V2﹣V1)mL c(NaOH )=mol/L, 故答案為:; (4)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造成V(標準)偏大,根據c(待測)=可知,c(標準)偏大,則測定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故答案為:偏高.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誤差分析以及計算,難度不大,根據課本知識即可完成. 18.(4分)如圖是鹽酸與氫氧化鈉的滴定曲線a和b,試認真分析后填空: (1)曲線a是用 NaOH 溶液滴定 HCl 溶液 (2)P點的坐標為 P(15,7) (3)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1 mol/L. 考點: 酸堿混合時的定性判斷及有關ph的計算.. 分析: (1)根據曲線a的pH的變化趨勢來判斷; (2)根據曲線P點時pH值為7,此時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是相等的; (3)根據曲線a可以看出鹽酸溶液的pH=1,然后求出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答: 解:(1)曲線a的pH是由小到大,說明是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鹽酸溶液的曲線,故答案為:NaOH;HCl; (2)根據圖示,可以知道鹽酸的濃度和氫氧化鈉的濃度是相等的,都是0.1mol/L,曲線P點時pH值為7,此時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是相等的,氫氧化鈉的體積是15,所以鹽酸的體積也是15mL,即P的坐標是(15,7),故答案為:P(15,7); (3)根據曲線可以看出鹽酸溶液的pH=1,pH=﹣lgc(H+)=1,所以c(HCl)=c(H+)=0.1mol/L,故答案為:0.1mol/L. 點評: 本題借助于滴定曲線考查了中和滴定過程中PH的變化,難度不大,關鍵能從圖中要得出信息. 三.填空題 19.(10分)研究燃料的燃燒和對污染氣體產物的無害化處理,對于防止大氣污染有重要意義. (1)將煤轉化為清潔氣體燃料.已知: H2 (g)+1/2O2(g)=H2O(g)△H=﹣242.0kJ/mol C(s)+1/2O2(g)=CO(g)△H=﹣110.0kJ/mol ①寫出焦炭與水蒸氣反應制H2和CO的熱化學方程式 C(s)+H2O(g)=CO(g)+H2 (g)△H=+132.0kJ/mol?。? ②已知在101kPa時,CO、H2和CH4的燃燒熱分別為283kJ/mol、286kJ/mol和892kJ/mol.則反應CH4(g)+H2O(g)?CO(g)+3H2(g)△H= +205KJ/mol kJ/mol. (2)已知一定溫度和壓強下,由H2和CO反應合成優(yōu)質燃料甲醇: CO(g)+2H2(g)?CH3OH(g)△H=﹣91kJ/mo1 ①在相同條件下要想得到182kJ熱量,加入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可能是 D?。? A.2mo1CO和4mol H2 B.2mo1CO、4mol H2和1mol CH3OH(g) C.4mo1CO和4mol H2 D.4mo1CO和6mol H2 ②將1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保持恒溫恒壓時進行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CO的轉化率為20%.若在相同條件下,起始時在該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反應達到平衡時的熱量變化是 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 72.8 kJ熱量. 考點: 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計算;有關反應熱的計算..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1)①根據已知反應方程式,利用蓋斯定律解答; ②根據CO、H2和CH4的燃燒熱寫出化學方程式,再據蓋斯定律解答; (2)①由反應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的CH3OH時放熱91 kJ,想得到182kJ熱量,則需生成2molCH3OH;由于反應是可逆反應,不可能完全進行到底,所以要得到2molCH3OH,CO與H2物質的量必須要多于2mol和4mol; ②已知反應:CO(g)+2H2(g)?CH3OH(g)△H=﹣91kJ/mo1,則有CH3OH(g)?CO(g)+2H2(g);△H=+91KJ?mol﹣1,保持恒溫恒壓,將1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與起始時在該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為等效平衡狀態(tài),平衡時兩種不同的途徑平衡狀態(tài)相同,各物質的含量、物質的量等都相同,以此計算. 解答: 解:(1)①已知: ①H2 (g)+1/2O2(g)=H2O(g)△H=﹣242.0kJ/mol ②C(s)+1/2O2(g)=CO(g)△H=﹣110.0kJ/mol 據蓋斯定律,②﹣①得:C(s)+H2O(g)=CO(g)+H2 (g)△H=+132.0kJ/mol,故答案為:C(s)+H2O(g)=CO(g)+H2 (g)△H=+132.0kJ/mol; ②CO、H2和CH4的燃燒熱分別為283kJ/mol、286kJ/mol和892kJ/mol,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①CO(g)+O2(g)=CO2(g)△H=﹣283.0kJ?mol﹣1 ②CH4(g)+2O2(g)=CO2(g)+2 H2O(l)△H=﹣892kJ?mol﹣1 ③H2(g)+O2(g)=H2O(l)△H=﹣286kJ?mol﹣1 據蓋斯定律,②﹣①﹣③3得:CH4(g)+H2O(l)?CO(g)+3H2(g)△H=+205KJ/mol,故答案為:+205KJ/mol; (2)①由反應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的CH3OH時放熱91 kJ,想得到182kJ熱量,則需生成2molCH3OH;由于反應是可逆反應,不可能完全進行到底,所以要得到2molCH3OH,CO與H2物質的量必須要多于2mol和4mol, 故答案為:D; ②CO(g)+2H2(g)?CH3OH(g)△H=﹣91kJ/mo1 起始量 1 2 0 轉化量0.2 0.4 0.2 平衡量0.8 1.6 0.2 CH3OH(g)?CO(g)+2H2(g);△H=+91KJ?mol﹣1, 起始量 1 0 0 轉化量 0.8 0.8 1.6 轉化量 0.2 0.8 1.6 生成1molCH3OH放熱91KJ,分解1molCH3OH吸熱91KJ,分解0.8mol甲醇,吸熱72.8KJ,故答案為:吸收;72.8. 點評: 本題考查了蓋斯定律的應用、燃燒熱、逆反應的反應熱,題目難度中等. 20.(10分)現(xiàn)有25℃時0.1mol?L﹣1的氨水,請回答以下問題: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銨固體,此時溶液中 減小 (填“增大”“減小”“不變”).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中和,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NH3.H2O+H+=NH4++H2O?。凰萌芤旱膒H?。肌?(填“>”、“<”或“=”),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NH4++H2O?NH3.H2O+H+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時[NH4+]=a mol?L﹣1,則[SO42﹣]= 0.5amol/L . (4)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與硫酸的體積比為1:1,則所得溶液中各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是 c(NH4+)>c(SO42﹣ )>c(H+)>c(OH﹣)?。?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1)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銨固體,銨根離子濃度增大,抑制氨水的電離,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氨水分子濃度增大; (2)硫酸和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銨和水,硫酸銨是強酸弱堿鹽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 (3)根據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相等確定硫酸根離子濃度; (4)氨水是弱電解質,所以氨水中氫氧根離子濃度遠遠小于氨水濃度,0.1mol?L﹣1的氨水與pH=1的硫酸等體積混合恰好反應,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銨,銨根離子水解而硫酸根離子不水解,導致溶液呈酸性,據此判斷溶液中 各種離子濃度大小. 解答: 解:(1)由于(NH4)2SO4=2NH4++SO42﹣,溶液中NH4+濃度增大,抑制氨水電離,導致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氨水分子濃度增大,所以此時溶液中減小; 故答案為:減?。? (2)硫酸和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銨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NH3.H2O+H+=NH4++H2O,硫酸銨是強酸弱堿鹽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為:NH4++H2O?NH3.H2O+H+; 故答案為:NH3.H2O+H+=NH4++H2O,<,NH4++H2O?NH3.H2O+H+; (3)溶液呈中性,則溶液中c(H+)=c(OH﹣),溶液呈電中性,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H4+)+c(H+)=2c(SO42﹣ )+c(OH﹣),所以c(SO42﹣ )=0.5c(NH4+)=0.5amol/l; 故答案為:0.5amol/l; (4)pH=1的硫酸溶液,C( H +)=0.1mol?L﹣1,氫離子濃度與氨水濃度相等,體積相同,所以恰好反應生成鹽,如果NH4+不水解,C( NH4+):C(SO42﹣)=2:1,但水解是較弱的,所以c(NH4+)>c(SO42﹣ );溶液呈酸性,所以c(H+)>c(OH﹣),故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是c(NH4+)>c(SO42﹣ )>c(H+)>c(OH﹣); 故答案為:c(NH4+)>c(SO42﹣ )>c(H+)>c(OH﹣). 點評: 本題考查了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的水、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知識點,難度不大,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是學習的難點也是考試的熱點,根據物料守恒和電荷守恒來進行分析即可. 21.(12分)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1)若從A點變動到B點,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C . A.加酸溶液 B.加堿溶液 C.加熱 (2)現(xiàn)有T1溫度下,pH=12的Ba(OH)2溶液. ①該Ba(OH)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005mol/L ; ②向該溫度下100mLpH=2的硫酸與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0mL上述Ba(OH)2溶液,沉淀正好達最大量(假設混合溶液的體積等于混合前兩溶液的體積和), 此時溶液的pH 大于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鈉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01mol/L?。? 考點: pH的簡單計算..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1)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促進水電離,A點水的離子積常數10﹣7.10﹣7=10﹣14、B點水的離子積常數10﹣6.10﹣6=10﹣12,水的離子積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2)T1溫度下,pH=12的Ba(OH)2溶液, ①該溫度下,溶液中c(OH﹣)=mol/L=0.01mol/L,c(Ba(OH)2)=c(OH﹣); ②根據溶液中的反應判斷反應后溶液的酸堿性;根據硫酸根離子和氫氧化鋇的關系式計算n(SO42﹣)總,根據混合溶液的pH計算原來溶液中n(H+)和n(H2SO4),從而得出其中硫酸鈉的量. 解答: 解:(1)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促進水電離,A點水的離子積常數10﹣7.10﹣7=10﹣14、B點水的離子積常數10﹣6.10﹣6=10﹣12,水的離子積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與溶液酸堿性無關,所以只能是加熱才能實現(xiàn),故選C; (2)T1溫度下,pH=12的Ba(OH)2溶液, ①該溫度下,溶液中c(OH﹣)=mol/L=0.01mol/L,c(Ba(OH)2)=c(OH﹣)=0.01mol/L=0.005mol/L, 故答案為:0.005mol/L; ②向100mLpH=2的硫酸與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0mL上述Ba(OH)2溶液,沉淀正好達最大量,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硫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氫氧化鈉,所以反應后有強堿生成,故溶液顯堿性,即PH大于7; 據題意知原溶液中n(SO42﹣)總=n[Ba(OH)2]=0.3L510﹣3mol?L﹣1=1.510﹣3 mol; 已知原來硫酸的PH=2,則n(H+)=0.001mol,所以n(H2SO4)=n(H+)=510﹣4mol, 原混合液中n(Na2SO4)=n(SO42﹣)總﹣n(H2SO4)=1.510﹣3 mol﹣510﹣4mol=110﹣3 mol, 所以c(Na2SO4)==mol?L﹣1=0.01mol?L﹣1, 故答案為:大于;0.01mol?L﹣1. 點評: 本題考查pH的簡單計算、離子積常數,明確離子積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與溶解酸堿性及濃度無關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22.(10分)在 1.0L恒容密閉容器中放入0.10mol A (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 A(g)?2B(g)+C(g)+D(s)△H=+85.1kJ/mol 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與起始壓強P0的比值隨反應時間(t)變化數據見下表(提示: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比等于氣體物質的量之比). 時間t/min 0 1 2 4 8 16 20 25 P/P0 1.00 1.50 1.80 2.20 2.30 2.38 2.40 2.40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 . (2)0~2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B)= 0.04 mol/(L.min)?。? (3)下列能提高 A 的轉化率的是 A . A.升高溫度 B.向體系中通入A氣體 C.減少D的物質的量 D.向體系中通入稀有氣體He (4)相同條件下,若該反應從逆向開始,建立與上述相同的化學平衡,則 D 的取值范圍n (D) >0.03 mol. (5)將容器改為恒壓容器,改變條件,使反應達到相同的限度,則達到平衡時 B 的濃度為 0.0583mol/L?。ūA羧挥行底郑? 考點: 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K為平衡時的生成物濃度方次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方次的乘積之比,固體或純液體不在公式中; (2)化學反應速率v=; (3)使得化學平衡正向進行的因素(但是不能加入物質本身)均可以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4)若該反應從逆向開始,建立與上述相同的化學平衡,則Qc>K,根據極限轉化思想來實現(xiàn)等效平衡; (5)據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求算出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可求出反應后氣體體積和物質的量. 解答: 解:(1)反應A(g)?2B(g)+C(g)+D(s)的化學平衡常數K=,故答案為:; (2)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0.10mol A(g),設A的變化量是x,則 A(g)?2B(g)+C(g)+D(s) 初始量:0.1 0 0 變化量:x 2x x 末態(tài)量:0.1﹣x 2x x 則=,解得x=0.04mol,所以0~2min內A的反應速率是v===0.02mol/(L.min),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系數之比,所以B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4mol/(L.min), 故答案為:0.04mol/(L.min); (3)A.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A的轉化率增大,故A正確; B.體系中通入A氣體,A的轉化率減小,故B錯誤; C.將D(固體)的濃度減小,不會引起平衡的移動,A的轉化率不變,故C錯誤; D.通入稀有氣體He,使體系壓強增大到原來的5倍,但是各組分濃度不變,不會引起平衡的移動,A的轉化率不變,故D錯誤; 故選A; (4)相同條件下,若該反應從逆向開始,建立與上述相同的化學平衡,則D的取值范圍n(D)>0.03,故答案為:>0.03; (5)反應后氣體物質的量為:0.1﹣0.07+20.07+0.07=0.24mol,相同壓強下,氣體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后氣體體積為:,V=2.4L,所以B的濃度為=0.0583mol/L,故答案為:0.0583mol/L.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側重反應原理的應用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上學 期期 試題 解析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18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