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22.1.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3.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22.1.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22.1.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3.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22.1.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3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一,導入: 我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一個人的遭遇》,它告訴我們在戰(zhàn)爭中,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他們的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這是從戰(zhàn)勝國來說的。那么,戰(zhàn)敗國的普通人的內心是什么樣的呢?和戰(zhàn)勝國有何不同?在戰(zhàn)爭之后,對他們應該怎樣的關注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章,它比較全面的展示了當時的德國士兵的心態(tài),這對我們對戰(zhàn)爭的全面理解可能有很好的幫助。 ―――――板書《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二,學生通讀全文。(因課前預習過,所以5分鐘即可) A,整理生字詞 B,復述文章,要求符合記敘文的三要素 (學生有生字詞本,讓他們自己整理,我們只負責抽查就行了) (學生大致回答:在盟軍攻入德國的一個夜晚,一個中學生士兵受傷,在去診治的途中的所見所想)〈教師適當點撥指導一下〉 三,問題設計: 1, 既然同學們說了,這篇文章是說一個傷兵在診治的途中的所思所想,那么這篇文章的題目為何不與這個士兵直接相關,卻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為題? (學生基本上回答不出來,只能把注釋讀一下,也有人說是設懸念,引發(fā)讀者去破解謎底。這樣也行。這個問題設置,主要是為了好引出下面的問題) 2, 既然大家看不出來,我們來想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士兵是怎樣走向戰(zhàn)場的?主動去的?還是被逼的?(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學生最后確認是主動的) 3, 為什么是主動的呢?從哪能看出來? (傷兵的戰(zhàn)爭感受) A, 對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友的鼓勵認同。P47對炮火的贊美,他認為戰(zhàn)爭是美好的 B, 想成為烈士,在紀念碑上留名,對“烈士”充滿向往 C, 對城市中火光,濃煙充滿敬慕。P43-46 4, 那么這個士兵為什么在內心深處有這種想法?與生俱來的么? (不是,老師 傳授的)〈由老師引向法西斯〉〈逼的〉 5, 法西斯可能有很多方法,但文中是什么方法把學生引向戰(zhàn)場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6, 為什么僅僅這一句話就能產生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作題目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討論去吧) (A,夸張效果,表現法西斯的欺騙性 B,表現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的無知,容易被鼓動,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價值 C,通過這句話的真實含義與當時的情形的對比,諷刺了法西斯的殘忍,利用學生的無知讓他們充當炮灰 D,設懸念,讓讀者去找出謎底 (教師指導,特別是這句話本身的含義和當時的德國的情形的“相似性”,讓學生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順便指出,這個學生具有代表性,即以點代面,點出了當時候的那一代的青年的性格面貌) 7, 照上面的推理來看,這個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樣的身份?學生?士兵? (學生討論) (是二者的結合體,但學生的本性多一些。最終學生的本性戰(zhàn)勝了士兵的本性?) 8, 為什么這么說呢? (對學校的環(huán)境描寫?) 9, 為什么對學校進行大量的描寫? (教師指導:藝術學校――――醫(yī)院――――戰(zhàn)爭) (A,對學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蠱惑下,內心充滿這矛盾。〈對門房的認識,牛奶的回憶〉 B,在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下,藝術的缺失 C,對比諷刺的運用。本無關的東西被戰(zhàn)爭拴到了一起,學藝術的學生在自己的藝術學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對戰(zhàn)爭的思考,對戰(zhàn)爭中藝術的思考。 10,《一個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對比思考。 (在戰(zhàn)爭中,無論是戰(zhàn)勝國還是戰(zhàn)敗國,最應該關注的是戰(zhàn)爭的中的人,特別是他們在戰(zhàn)爭中被扭曲的心靈急需得到救治,最需要幫助的不是恢復被戰(zhàn)爭所摧毀的建筑,而是遺留下來的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必修 22.1 流浪 若到斯巴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72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