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壓縮包內含CAD圖有下方大圖片預覽,下拉即可直觀呈現(xiàn)眼前查看、盡收眼底縱觀。打包內容里dwg后綴的文件為CAD圖,可編輯,無水印,高清圖,壓縮包內文檔可直接點開預覽,需要原稿請自助充值下載,所見才能所得,請見壓縮包內的文件及下方預覽,請細心查看有疑問可以咨詢QQ:11970985或197216396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 目:
拉鏈頭注塑模具設計
一、課題來源、選題依據(jù)、課題研究目的、應用價值
拉鏈頭作為生活中的常見用品,種類有很多,每種不同的樣式都可作為模具注塑的一個研究項目。
在此次設計拉鏈頭零件塑料模具時,使我們對軟件的使用更為熟練,比如用UG畫模具三維圖、CAD繪模具裝配二維圖等。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我們將對塑料模設計流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本次畢業(yè)設計也用到了Moldflow模流分析,更貼近企業(yè)設計,同時節(jié)省開模時間。
對于本次設計,我們將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材料的選用、材料的工藝分析、模具結構設計、型芯型腔尺寸的確定、繪制主要零件的零件圖、模具裝配圖的繪制等。在以后的設計模具時,我們就知道怎樣能不能更好的選擇分型面等問題,在以后工作中設計模具時,我們就知道該怎樣去合理設計合理模具。讓我們對塑料模具的設計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二、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關鍵問題和研究手段(途徑)
對于拉鏈頭零件的設計而言,我們首先要考慮我們所設計的塑料件是否符合制造要求,然后運用模具注塑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的基礎知識,分析塑料件的性能要求,選擇出符合該制件的材料。之后型芯型腔尺寸的確定、繪制主要零件的零件圖、模具裝配圖的繪制等。
再此期間,我們將遇到很多問題,其中要研究的關鍵問題主要有塑料件材料的選用;塑料件的公差等級;注塑機的選擇。
還有一些細節(jié)方面,也是我們此次設計中將遇到的的問題。比如繪制零件圖時,要考慮型芯型腔精度、尺寸。
通過老師對塑料模相關知識的講解和翻閱很多有關沖壓模具設計的書籍、文獻,我們會對上述的關鍵問題逐一解決。
三、論文的主體框架和主要內容概述
想要設計出一套完美的設計,必須掌握本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的基礎知識,設計一套完整的塑料模設計一般按以下的步驟來完成:
1、塑料件分析:1)功能分析2)塑件成型分析
2、成型工藝分析:1)塑件的選材
3、模具結構設計:1)分型面的選擇 2)型腔的布局3)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4)推出機構的設計5)模架類型的選擇6)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7)排氣系統(tǒng)設計8)型芯型腔結構設計9)側抽芯結構設計10)模具草圖繪制11)模具工作原理
4、模具尺寸計算與注塑機選擇:1)型芯型腔結構尺寸計算 2)模具機構尺寸計算3)側抽芯尺寸的計算4)注塑量的計算5)鎖模力的計算6)注塑機的選擇7)其他尺寸計算8)注塑機校核
5、模具圖紙的繪制:1)模具裝配圖的繪制)2)零件圖的繪制
以上5點基本上包括了設計一套模具所需的步驟和要求。同時,在之后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將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手冊、標準等,結合教材上的知識也對塑料模具的組成結構(澆注系統(tǒng)、頂料方式)有了系統(tǒng)的認識。
四、論文工作進度與安排
起訖日期
工作內容
達到要求
畢業(yè)設計輔導,學生進行相關準備工作,選題并審批。
選題審批完成
教師下發(fā)任務書,學生完成開題報告,教師審核。
完成開題報告
學生提交開題報告并開始設計,教師指導。
開題報告審核完成,并已開始設計
老師指導,學生更改并定稿。
畢業(yè)設計最終稿完成
提交畢業(yè)設計材料(電子稿與紙質稿)。
材料上交完成
畢業(yè)設計答辯。
五、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六、所在專業(yè)負責人審查意見
專業(yè)負責人:
年 月 日
七、參考文獻閱讀清單(要求8篇以上)
序號
題 目(及作者)
出處
(書籍及出版社、期刊名及期刊卷期號等)
1
吳百中. 機械制圖.
浙江: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陳志剛. 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3
張景黎.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實訓教程.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4
鄒繼強. 塑料制品及其成型模具設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
洪慎章. 實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6
謝鵬程.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型CAE理論及應用.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7
褚建忠.塑料模具設計基礎及項目實踐.
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8
曹麗平 趙祝和. 塑料模具設計步驟與實例精解.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9
屈華昌.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10
金文兵.機械設計基礎.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