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7《風箏》教案 魯教版五四制.doc
《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7《風箏》教案 魯教版五四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7《風箏》教案 魯教版五四制.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風箏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文中生字詞,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主旨 。 2、過程與方法: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學重點 1、生字詞的掌握; 2、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訴學生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文章思想深刻,學生理解主題,存在一定困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正如歌中所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帶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每次看到天空中的風箏,我們便會想到我們天真爛漫的童年。多么想重走一回童年,只因為風箏帶給我們很多快樂,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魯迅先生,來了解一段魯迅兄弟之間關于風箏的故事。 首先,讓咱們先來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魯迅先生。 (二).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我國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1902年去日本學醫(yī),后棄醫(yī)從文,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大膽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20年代陸續(xù)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篇》等專集,表現(xiàn)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進入課文: 請大家?guī)е鴨栴}(全班讀/抽讀/默讀)全文。 任務:在讀過程中劃出段落序號;找出文中生字詞;思考課文的中心內容;在有問題的地方做下記號。 生字教學 sh hung s 什 物 驚 惶 瑟 縮 sh 寬 恕 ch lng dīng xin w bǐ 丫 杈 伶 仃 嫌 惡 可鄙 zh n du 擲 虐 殺 墮 y 苦心孤詣 qio cu m w gōng chng 憔 悴 模 樣 蜈 蚣 懲 罰 多 音 字 給下面的字注音并組詞。 sh 什物 m 勞模 什 模 shn 什么 m 模樣 兇惡 惡 ě 惡心 w 嫌惡 內容概要(可以先讓學生試著概括) 課文記敘了“我”小時候毀掉了弟弟的風箏,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錯了,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不記得了。 段落劃分 第一部分(1—2)寫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風箏,引出對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3—4)當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風箏給他造成的傷害。 第三部分(5—8)時過境遷,“我”為當年的行為感到深深的自責。 第四部分(9—12)我想討小弟的寬恕,他卻全然忘卻,我更加悲哀。 (四). 根據課文的內容,快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課文是介紹風箏這種工藝品的嗎?(不是) ②風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線索) ③課文寫作的時間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時的中國正處在什么社會嗎?(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的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zhàn)的時候,使得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④文章記敘的順序有哪幾種?本文記敘的順序是什么?(順序、倒序、插敘) (五)課文分析 思考: 1.“我”為什么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我”受封建的老幼尊卑的家規(guī)思想的影響,認為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的玩藝) 2.文章第一段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整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環(huán)境描寫 烘托出我的悲哀 為下文奠定感情基調(悲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文章內容 二、分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驚異于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jié)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說“驚異和悲哀”。)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為什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xiāng)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時過境遷,二十年過去了,一切只是往事,所以說是久經逝去?,F(xiàn)在,在北京,看見天空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風箏時節(jié)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二)第二部分(3—4自然段) 1.找出文中對小兄弟入迷情狀的描寫的詞句,說說這樣的描寫有何作用?分析這些描寫流露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第三自然段) 入迷情狀: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她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 小兄弟入迷的情狀描寫,讓天真活潑的兒童天性躍然紙上,描寫得越細致生動,越加重對剝奪他放風箏權利的封建家規(guī)的控訴力量。這里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同情,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2.在對“我”的描寫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我”猶如兇神惡煞,以破獲秘密為滿足,以摧毀小兄弟的心血為勝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態(tài)神氣活現(xiàn),魯迅是在自責當年扮演了冷酷無情的精神虐殺者的角色,言辭中流露了同情、后悔與自我譴責之意。 (三)第三部分(5—8自然段)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弊髡邽槭裁凑f“不幸”? 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xiàn)在見到書上的道理: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一下子意識到當初不準小兄弟放風箏是錯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對“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2.文中所說的“精神虐殺的一幕”,具體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認為是“笑柄”“可鄙的”;發(fā)現(xiàn)小兄弟偷做風箏,“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3 .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 從游戲的意義上看,“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不準兒童游戲無異于虐殺兒童的天性。作者扼殺了小兄弟喜歡游戲的天性。被糟踐的雖然只是一只風箏,可是同時受到傷害的卻是一顆本來應該受到愛撫的稚嫩的心。作者稱之為“精神的虐殺”,是非常深刻的。 4. 作者為什么總想補過?那心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 “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xiàn)在反思起來,當年被落后的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所以他設法補過,并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tǒng)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為人是多么嚴肅認真。 但是當作者想要給弟弟道歉時,弟弟卻說出“有過這樣的事嗎”,讓作者想要補過的心倍受打擊,因為始終沒能得到弟弟的寬恕,設想的補過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四)第四部分(9—12自然段) 1.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 小時候,自己對弟弟精神的虐殺,弟弟卻逆來順受,全然忘卻。作者感嘆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表現(xiàn)出了封建的老幼尊卑傳統(tǒng)觀念對于兒童天性的抹殺。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而 “我”沉重的心情也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 2.為什么說“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除形容天氣外,有沒有別的含義? (“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chuàng)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可能了?!岸愕矫C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么錯,現(xiàn)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五)課堂總結 文章主題 小時候,自己對弟弟精神的虐殺,弟弟卻逆來順受,忘得一干二凈。作者感嘆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表現(xiàn)出了封建的老幼尊卑傳統(tǒng)觀念對于兒童天性的抹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風箏 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7風箏教案 魯教版五四制 2019 六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二 單元 教案 魯教版 五四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57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