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7.2.1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基礎鞏固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7.2.1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基礎鞏固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7.2.1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基礎鞏固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7.2.1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基礎鞏固練 新人教版必修2 分層 定時 訓練 1.下列有關種群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種群內(nèi)的個體彼此可以交配 C.種群是同種個體的機械集合 D.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解析:同一種群的不同個體相互聯(lián)系,并通過交配保持一個共同的基因庫,因此,種群不是個體的機械集合。 答案:C 2.下列關于基因庫的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 A.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個體總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庫卻因種群個體的繁殖而代代相傳 C.種群中每個個體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變可改變基因庫的組成 解析: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于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每個個體中不可能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驇熘兄灰幸粋€發(fā)生變化,則基因庫組成一定會發(fā)生變化。種群是繁殖的基本單位,基因庫隨繁殖的進行而不斷延續(xù)。 答案:C 3.如圖表示某個種群基因型的組成情況,A、a為一對等位基因。則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是( ) A.0.11 B.0.4 C.0.5 D.0.55 解析:由圖可知,AA:Aa:aa=1:1:1,所以a的基因頻率為aa%+Aa%=+=0.5。 答案:C 4.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的改變一定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B.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頻率之和為1 C.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數(shù)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 解析: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的比率,基因型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刂埔粚ο鄬π誀畹幕蝾l率之和為1。適應環(huán)境的個體得到保留,它可以是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也可以是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所以無法判斷是A還是a的基因頻率高。由于男性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色盲為伴X隱性遺傳病,故男性患色盲的幾率大于女性,但是色盲基因在男性群體和女性群體中基因頻率是相同的。 答案:B 5.某相對獨立的海島上,原有果蠅20 000只,其中基因型為AA、Aa和aa的果蠅分別占15%、55%和30%。若此時從島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為AA的果蠅,且所有果蠅均隨機交配,則理論上F1中A的基因頻率約是( ) A.43% B.48% C.52% D.57% 解析:原海島上基因型為AA的果蠅的數(shù)量為20 00015%=3 000只,基因型為Aa的果蠅數(shù)量為20 00055%=11 000只,基因型為aa的果蠅數(shù)量為20 00030%=6 000只,侵入2 000只基因型為AA的果蠅后,基因型為AA的果蠅數(shù)量為5 000只,該島上果蠅種群總數(shù)量為22 000只,所以各種基因型的果蠅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AA=5 00022 000=5/22,Aa=11 00022 000=11/22,aa=6 00022 000=6/22,故A的基因頻率=5/22+1/211/22=21/44≈48%。 答案:B 6.某豌豆的基因型為Aa,讓其連續(xù)自交三代(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變化情況是( ) A.基因頻率變化,基因型頻率不變 B.基因頻率不變,基因型頻率變化 C.兩者都變化 D.兩者都不變 解析:自交不會改變基因頻率,但會改變基因型頻率。 答案:B 7.水稻非糯性(Y)對糯性(y)為顯性,抗病(R)對不抗病(r)為顯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兩純種水稻雜交,讓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況下,基因頻率的變化是( ) A.Y逐漸增大,R逐漸增大 B.Y逐漸減小,R逐漸減小 C.Y基本不變,R基本不變 D.Y基本不變,R逐漸增大 解析: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兩純種水稻的基因型分別為YYRR和yyrr,雜交得F1(YyRr)。F1自交三代,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后代中抗病個體增加,不抗病個體逐漸被淘汰,即R的基因頻率逐漸增大;而非糯性與糯性性狀基本不受環(huán)境影響,后代中Y的基因頻率基本不變。 答案:D 8.在一次大風暴后,有人搜集了100只受傷的麻雀,把它們飼養(yǎng)起來,結果活下來64只。在死去的個體中,大部分是個體比較大、變異類型特殊的,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突變和基因重組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B.自然選擇會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C.特殊的變異類型都是不利的 D.不產(chǎn)生變異的生物才能生存 解析: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原材料,這種變異是不定向的,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產(chǎn)生有利變異的個體存活下來,產(chǎn)生不利變異的個體會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自然選擇的過程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答案:B 9.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種變異現(xiàn)象不屬于此類突變的范疇( ) A.黃色黃色→黃色、綠色 B.紅眼果蠅中出現(xiàn)了白眼 C.貓叫綜合征 D.無籽西瓜 解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中的突變是廣義的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兩個方面。A項中的變異屬于性狀分離,不屬于此類突變的范疇。B項中的變異屬于基因突變,C項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D項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答案:A 10.某植物種群,AA基因型個體占30%,aa基因型個體占20%。則: (1)該植物的A、a的基因頻率分別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若該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個體分別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時A、a的基因頻率分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依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這種植物在兩年中是否發(fā)生了進化?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見,進化的單位是____________,進化的原材料是由____________提供,生物進化方向決定于____________,進化的實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該植物種群中Aa基因型個體占1-30%-20%=50%,A基因的頻率為(302+50)/200100%=55%,a基因的頻率為1-55%=45%。(2)該種群植物自交后代中由于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后代中有顯性的純合子和隱性的純合子出現(xiàn),所以AA個體占30%+50%1/4=42.5%,aa個體占20%+50%1/4=32.5%。(3)物種的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在不斷變化,所以這種植物在兩年中沒有進化。 答案:(1)55% 45% (2)42.5% 32.5% 55% 45% (3)沒進化 基因頻率沒發(fā)生改變 (4)種群 突變和基因重組 自然選擇 基因頻率的改變 [能力提升練] 11.(xx湖南株洲二中月考)某植物種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頻率如圖甲所示,種群中每種基因型的繁殖成功率如圖乙所示。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最可能是( ) A.增加、減少 B.減少、減少 C.減少、增加 D.增加、增加 解析:由題圖可知,基因型為AA的個體繁殖成功率最高,基因型為aa的個體繁殖成功率最低,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升高,aa的基因型頻率降低,因此A的基因頻率升高,a的基因頻率降低。 答案:C 12.(xx廣州執(zhí)信中學期中)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chǎn)生抗性,原因是神經(jīng)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qū)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diào)查分析的結果。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變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 B.甲地區(qū)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 C.比較三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 D.丙地區(qū)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解析:因為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應是堿基對的替換結果,故A錯誤。甲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是2%+20%/2=12%,故B錯誤。比較三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甲是12%,乙是20%,丙是8.5%,但不能說明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故C錯誤。丙地區(qū)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故D正確。 答案:D 13.已知蝸牛殼上有條紋與無條紋的性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員調(diào)查了某地區(qū)的1 000只蝸牛,對存活的個體數(shù)和被鳥捕食后剩下的蝸??諝?shù)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有條紋(顯性) 無條紋(隱性) 合計 存活個體數(shù) 178 211 389 空殼數(shù) 332 279 611 合計 510 490 1 000 (1)在這1 000只蝸牛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____________;如果Aa的基因型頻率為42%,則a基因的基因頻率為____________。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斷,殼上____________(有條紋、無條紋)的蝸牛更易被鳥捕食。經(jīng)多個世代后,該種群中a基因的基因頻率將會____________(增大、減小),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通過____________實現(xiàn)的。 解析:(1)1 000只蝸牛中,aa個體總數(shù)為490只,所以aa基因型頻率=4901 000100%=49%,若Aa的基因型頻率為42%,a的基因頻率=49%+1/242%=70%。(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可知,有條紋蝸??諝?shù)多于無條紋的蝸??諝?shù),說明有條紋的蝸牛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而被捕食,從而使A基因頻率減小,a基因頻率增大,該變化是由于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1)49% 70% (2)有條紋 增大 自然選擇 [素養(yǎng)養(yǎng)成練] 14.某種野生型細菌,自然條件下產(chǎn)生了:Ⅰ型(含LA基因)、Ⅱ型(含LB基因)、Ⅲ型(含LC基因)三種新類型,現(xiàn)將等量四個品系的細菌混合,置于恒定密閉條件下培養(yǎng),間隔相同時間,六次測得個體數(shù)量(單位:個/10-2 mm3)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次數(shù) 類型 1 2 3 4 5 6 野生型 95 150 320 320 300 250 Ⅰ型 100 210 655 950 1 085 1 100 Ⅱ型 80 120 110 98 60 35 Ⅲ型 110 160 210 215 150 73 (1)野生型細菌能產(chǎn)生多種新類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多種新類型細菌的出現(xiàn),表明了生物變異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在自然條件下菌群中LA基因頻率會上升”的結論?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Ⅱ型細菌在空氣中能很好生存,那么將Ⅰ、Ⅱ型細菌通過人工融合形成雜種細菌,其后代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__。在通氣的條件下培養(yǎng),雜種細菌能否生存?____________,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基因突變產(chǎn)生新基因,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野生型細菌能產(chǎn)生多種新類型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因突變;多種類型的出現(xiàn),說明了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 (2)表中數(shù)據(jù)是在恒定密閉條件下進行人工培養(yǎng)得到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此數(shù)據(jù)只能得出在該條件下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規(guī)律,不能說明在自然條件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因為環(huán)境條件對生物產(chǎn)生的不同變異進行選擇,導致控制變異性狀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 (3)根據(jù)題意知,Ⅰ型細菌含LA基因,Ⅱ型細菌含LB基因,將Ⅰ、Ⅱ型細菌通過人工融合形成雜種細菌,其后代的基因組成是LALB,由于雜種菌體內(nèi)含有基因LB,所以能夠在空氣中很好地生存,并能夠繁殖產(chǎn)生基因組成為LALB的個體。 答案:(1)基因突變 不定向 (2)不能 基因突變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絕對的,往往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只有適應生物生存環(huán)境的基因突變,其基因頻率才會上升,表中數(shù)據(jù)只能說明在密閉條件下,種群中LA的基因頻率會上升 (3)LALB 能 雜種細菌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子代都含有LB 基因-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7.2.1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基礎鞏固練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年高 生物 第七 現(xiàn)代 進化 理論 7.2 種群 基因 頻率 改變 基礎 鞏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52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