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歷史 二十課 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必修2.doc
《2019年高中歷史 二十課 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歷史 二十課 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必修2.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高中歷史 二十課 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必修2 1.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它反映的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A.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B.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C.實行了軍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貿易制度 2.列寧說:“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边@一錯誤的根本原因是 A.擴大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范圍 B.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會滅亡 C.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要適應生產力水平 D.帝國主義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所致 3.蘇俄新經濟政策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從經濟規(guī)律的角度講,主要“新”在 A.加強國家政權對經濟的管理 B.征收固定的糧食稅 C.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 D.目的是為了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4.蘇俄新經濟政策的重大理論意義(深遠影響)是 A.認識到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歷史局限性 B.明確了鞏固工農聯盟對于蘇維埃政權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農占優(yōu)勢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D.確立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5.20世紀30年代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最大成績是 A.基本實現了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國家工業(yè)化 B.使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達到蘇聯歷史上最高水平 C.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D.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 6.蘇聯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推行的主要方式是 A.自愿互利 B.逐步推進 C.強制推行 D.典型示范 7.“誰不加入集體農莊,誰就是蘇維埃的敵人”口號的出現,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在農業(yè)集體化運動中,出現了過激現象 B.確立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水平還有差距 C.農民加入集體農莊的積極性很高漲 D.蘇聯搞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時機還不成熟 8.斯大林決定實行農業(yè)全盤集體化的主要目的是 A.為了配合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B.克服糧食收購危機 C.工業(yè)化的高速發(fā)展,對糧食需求量大增 D.扭轉農業(yè)落后的狀況 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 B.相對落后的經濟文化與歷史傳統(tǒng)的制約 C.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需要 D.斯大林的個人因素 10.下列關于斯大林模式對蘇聯經濟影響的評價最全面、最準確的是 A.給蘇聯經濟帶來了經濟高速增長 B.使蘇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一度推動了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D.一度推動了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從長遠看使經濟發(fā)展失去了活力 11.蘇維埃政權頒布有關余糧收集制的法令是在( )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12.下列不屬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內容的是( ) A.把大、中、小企業(yè)全部收歸國有 B.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 C.取消一切商品貿易 D.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 13.新經濟政策實施的直接目的是( ) A.打退國內外敵人的進攻 B.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C.解決國內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D.取消“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14.列寧談到新經濟政策時曾說過:“后退一步是為了前進兩步?!绷袑幷J為( ) A.新經濟政策是一種倒退 B.“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適合當時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 C.俄國要最終建立社會主義,必須先部分恢復資本主義 D.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根本政策 15.按照列寧的說法,1921年的新經濟政策是從“戰(zhàn)時經濟”退卻,進入“國家資本主義”階段。這一政策的特點是( ) A.國家放棄了對經濟的干預 B.實行單一的公有制 C.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市場機制 D.實行必需品配給制 16.在蘇聯,1928年1公擔稞麥可分別交換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別交換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義務交售價格僅為成本的10%,牛肉價格為成本的5%,豬肉價格為成本的6%。這段材料反映出這一時期的蘇聯( ) A.農副產品質量差、價格低 B.農產品過剩造成價格下滑 C.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夠完善 D.工業(yè)化犧牲了農民的利益 17.西方史學家認為:“蘇聯在大多數西方人看來,似乎并不是一個值得仿效的社會主義樂園?!毕铝惺穼嵞苤芜@一觀點的是( ) ①蘇聯工業(yè)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谵r民生產積極性不高?、酆鲆曒p工業(yè)生產?、荛L期僵硬地執(zhí)行計劃指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1921年蘇俄的新經濟政策代替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從根本上說是由( ) A.蘇俄的社會性質所致 B.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所致 C.農民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所致 D.蘇俄當時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所決定 19.斯大林模式和新經濟政策的相似之處是( ) A.國家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 B.都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C.都利用市場、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經濟 D.后來都發(fā)展成為蘇聯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 20.列寧說:“這種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除了余糧收集制之外,當時我們是沒有別的辦法……”列寧評價的這一政策 ( ) A.是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唯一正確途徑 B.是符合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和得到蘇俄人民熱烈擁護的 C.在特定環(huán)境下對蘇維埃政權鞏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D.使蘇俄的國民經濟和工業(yè)生產迅速恢復 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18年列寧說:“在一個遭受帝國主義戰(zhàn)爭破壞的國家里,實行余糧收集制,禁止自由貿易……不僅是維持生活和對付戰(zhàn)爭,已經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務,而是共產主義的任務,是推進社會主義的主要途徑。” 材料二 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F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 ——摘自《列寧選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寧又說:“目前已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即用簡捷、迅速、直接的辦法實現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的嘗試已經失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問題上,必須退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從沖擊轉到圍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蘇聯興亡史》 (1)材料一是針對什么政策而言的?結合材料二說明列寧實施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戰(zhàn)爭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從沖擊轉到圍攻的方法上去”反映了什么經濟政策?(4分) 答案:(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按共產主義原則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 (2)新經濟政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中歷史 二十課 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必修2 2019 年高 歷史 戰(zhàn)時 共產主義 斯大林 模式 同步 練習 北師大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45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