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 生物試卷.doc
《2019-2020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 生物試卷.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 生物試卷.doc(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 生物試卷 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分) 1. 在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如圖所示,其中X、Y、Z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 人體中,單體b的種類有4種 B. X代表N元素 C. 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過程只有①和② D. 圖中A和C是組成染色體的主要成分 2. 下列有關微生物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酵母菌有核膜和線粒體 B. 硝化細菌沒有核膜,有線粒體 C. 藍藻細胞有葉綠體和核糖體 D. 大腸桿菌細胞中都有質粒DNA 3. “分子伴侶”是一類在細胞中能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疊的多肽,并與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結合,幫助這些多肽轉運、折疊或組裝,但其本身不參與最終產物的形成的蛋白質。根據所學知識推測“分子伴侶”主要存在于 A. 核糖體 B. 內質網 C. 高爾基體 D. 溶酶體 4. 關于藍藻和蛔蟲結構及代謝特征的比較,正確的是 A. 藍藻細胞進行有絲分裂,蛔蟲細胞進行無絲分裂 B. 藍藻有葉綠體,蛔蟲沒有葉綠體 C. 藍藻和蛔蟲的同化作用類型不同,異化作用類型相同 D. 藍藻可以吸收利用CO2,蛔蟲不能吸收利用CO2 5. 下列有關酶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酶的氧化分解需要ATP B. 酶的催化效率總是高于無機催化劑 C. 溫度會影響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速率 D. ATP的合成與分解需要的酶相同 6. 下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的情況。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圖①能用來表示酶催化反應中酶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B. 圖②中虛線可表示增加酶濃度后,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物濃度與反應時間關系的變化情況 C. 若圖②中的實線表示過氧化氫酶催化下的H2O2分解反應,則虛線可表示Fe3+催化下的該反應 D. 若圖②中的實線表示pH=2時胃蛋白酶催化下的蛋白質分解反應,則虛線可表示pH=7時的該反應 7.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若外界氧濃度不高,一部分葡萄糖會進行酒精發(fā)酵。某實驗小組通過實驗測定在某特定的氧濃度下,種子CO2的釋放量是O2吸收量的1. 2倍,則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與酒精發(fā)酵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是 A. 2:3 B. 3:5 C. 5:3 D. 5:2 8. 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別標記水和二氧化碳,使它們分別成為H218O和C18O2,然后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兩組光合作用實驗(容器中為一種低等綠色植物——小球藻懸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兩個裝置,一個置于光下,一個置于暗處相同時間 B. 若兩管在光下相同時間,甲管釋放的氧氣有放射性 C 有同學認為將通入CO2改成溶解2%NaHCO3會增加實驗的可靠性 D. 該實驗的目的是要證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9. 將生長狀況相同的某種植物的葉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再光照1h(光照強度相同),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組別 一 二 三 四 溫度(℃) 27 28 29 30 暗處理后重量變化(mg) -1 -2 -3 -1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重量變化(mg) +3 +3 +3 +1 A. 該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0℃ B. 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29℃ C. 27℃~29℃的凈光合速率相等 D. 30℃下實際光合速率為2mg·h-1 10. 以單位時間吸收或釋放的CO2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光照相同時間,3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時相等 B. 光照相同時間,25℃時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 C. 溫度高于20℃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D. 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 11. 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宜溫度條件下,測定不同光照條件下放有某雙子葉植物葉片的密閉裝置中CO2的變化量,結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數據,不正確的推論是 光照強度(k1x) 1 2 3 5 7 8 10 CO2變化量[mg/(100cm2·h)] +2 0 -2 -6 -10 -12 -12 A. 光照強度為1k1x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釋放的CO2 B. 光照強度為2k1x時,該植物的光合速率不為零 C. 光照強度由5k1x增強到7k1x時,葉肉細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k1x 增強到8k1x時,葉肉細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減小 D. 光照強度為9k1x時,葉綠體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內因之一 12. 下列關于DNA分子和染色體數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有絲分裂間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因DNA復制而加倍 B. 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DNA分子數目因染色體著絲點分裂而加倍 C.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因同源染色體分離而減半 D. 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與DNA分子數目始終不變 13. 某雄性動物(基因型為AaBbCc,A(a)、B(b)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C(c)基因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四分體時期,一對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上含A、a基因的部位發(fā)生了交叉互換。該細胞最終產生的精子類型有 A. 1種 B. 2種 C. 4種 D. 8種 14. 下面四圖是來自于同一生物體內的、處于四個不同狀態(tài)的細胞分裂圖示。下列有關 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該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16條染色體 B. ①與③細胞中DNA含量比例為1:2 C. ②、④所示過程僅發(fā)生在某些器官中 D. 由④可知,該生物一定是雄性個體 15. 肝細胞移植現已成為治療糖尿病的一種臨床新技術。自體骨髓干細胞植入胰腺組織后可分化為胰島樣細胞,以替代損傷的胰島B細胞,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骨髓干細胞與胰島樣細胞的基因組成不同,基因表達產物不同 B. 骨髓干細胞與胰島樣細胞的基因組成相同,基囚表達產物存在差異 C. 胰腺組織微環(huán)境造成骨髓干細胞基因丟失,分化成胰島樣細胞 D. 胰腺組織微環(huán)境對骨髓干細胞分化無影響,分化是由基因決定的 16. 已知小明的父親為O型血,小明和他的母親為B型血,小明的岳父母均為AB型血, 問小明夫婦生一個AB型血的男孩的概率是 A. 0 B. 1/8 C. 1/4 D. 1/2 17. 小鼠的黃色(A)對灰色(a)為顯性,短尾(T)對長尾(t)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當兩對基因都為純合態(tài)時在胚胎期是致死的。則兩個雙雜合的黃色短尾小鼠交配,后代的表現型類型及比例為 A. 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4:1:1 B. 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3:1:1 C. 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長尾=9:3:3:1 ‘ D. 全為黃色短尾 18. BrdU能替代T與A配對,而滲入新合成的DNA鏈中。當用姬姆薩染料染色時,不含BrdU的鏈為深藍色,含BrdU的鏈為淺藍色?,F將植物根尖分生組織放在含有BrdU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培養(yǎng),下圖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連續(xù)3次細胞分裂中期,來自1條染色體的各染色體的顯色情況(陰影表示深藍色,非陰影為淺藍色)。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1個DNA復制3次所產生的DNA分別位于2條染色體上 ②b圖每條染色體均有1個DNA的2條脫氧核苷酸鏈都含BrdU ③1個染色體形成2條染色單體的同時,DNA也完成了復制 ④c圖中有2條染色單體的所有脫氧核苷酸鏈都不含BrdU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9. 對于人類的四種遺傳病,在被調查的若干家庭中發(fā)病情況如下表。已知每類家庭數150~200個,“+”為發(fā)病者,“-”為正常表現者。據此所作推斷,最合理的一項是 A. 第Ⅰ類家庭中的遺傳病應屬于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 第Ⅱ類家庭中的遺傳病應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 第Ⅲ類家庭中的遺傳病應屬于隱性遺傳病 D. 第Ⅳ類家庭中的遺傳病應屬于隱性遺傳病 20. 對甲、乙、丙、丁四種生物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如下表,其中表示肺炎雙球菌的是 項 目 甲 乙 丙 丁 細胞膜 有 無 有 無 核酸 DNA和RNA RNA DNA和RNA DNA 是否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是 否 否 否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1. 人類的下列基因可以在同一個細胞內表達的是 ①胰島素基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 ②葡萄糖載體基因和血紅蛋白基因 ③促性腺激素基因和抗利尿激素基因 ④胰蛋白酶基因和解旋酶基因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下列關于作物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為把兩個品種小麥的優(yōu)良性狀結合在一起最好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B. 改良缺乏某種抗病性的水稻品種可采用基因工程育種 C. 培育無籽西瓜可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二倍體西瓜雌蕊柱頭 D. 袁隆平培育的高產、抗逆性強的雜交水稻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23. 下圖中曲線a表示使用誘變劑前青霉菌的菌株數和青霉素產量之間的關系,曲線b、c、d表示使用誘變劑后青霉菌的菌株數和青霉素產量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由a變?yōu)閎、c、d,體現了變異的多方向性 B. 誘變劑能顯著提高變異頻率 C. d是符合人們生產要求的變異類型 D. 青霉菌發(fā)生的變異都是可遺傳的 24.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人體內的病菌抗性大增,下圖是某細菌的進化過程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人體中的所有某細菌原種構成一個群落 B. 若①②③表示生物進化中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則①可能來自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C. 抗生素使細菌發(fā)生了定向變異 D. ②過程使細菌原種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改變 25. 為了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某種植物生長的最適濃度,某同學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對該實驗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是 A. 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10-5mol/L B. 進行該實驗之前最好進行預實驗 C. 該實驗并沒有達成實驗目的 D. 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NAA 26. 人體激素的分泌量會因體外和體內某些條件的改變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下圖不能表示下列哪組關系 A. 血鈉升高,鹽皮質激素(醛固酮)的分泌 B. 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 氣溫降低,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D. 血糖升高,胰島素的分泌 27. 下圖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圖,虛線框中代表神經中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端與效應器相連,b端與感受器相連 B. c處的液體是組織液,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影響興奮的傳遞 C. 刺激d點,在e處測到電位變化,說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方向的 D. 把某藥物放在c處,刺激e點,d處沒有電位變化,說明該藥物對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有阻斷作用 28. 下圖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體細胞中的一些變化以及相關反應,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a、b分別指的是子代H5N1和抗體 B. c的作用是進入靶細胞內,釋放淋巴因子使靶細胞裂解 C. 據圖可知,H5N1在宿主細胞內進行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中不涉及逆轉錄酶 D. 合成H5N1蛋白質的場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體細胞提供的 29. 腸道病毒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 。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EV71侵入機體后經T細胞攝取處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 效應T細胞能通過釋放淋巴因子攻擊被EV71入侵的細胞 C. 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D. 患兒感染EV71后,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徹底清除病毒 30. 下圖表示某種群在某穩(wěn)定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數量變化曲線,K代表的是環(huán)境容納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種群數量達到K值之后呈現動態(tài)波動 B. 如種群數量的a等于K/2,則c等于2a C. 種群數量小于c時,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 D. 如b與c的值相差不大,則數量剛超過b之后種群出生率約等于死亡率 31. 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性比率可以通過影響出生率影響種群數量變化 B. 清潔環(huán)境、減少食物浪費等措施可以降低蒼蠅、老鼠等的環(huán)環(huán)境容納量 C. S型增長的種群其增長率不斷降低,到達K值時種群增長率降為0 D. 標志重捕法是研究土壤群落中動物物種豐度的常用方法 32. 群落演替過程中,草本植物逐漸代替蘚類植物,接著灌木又逐漸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 演替各環(huán)節(jié)中后來者繁殖能力較強 B. 演替各環(huán)節(jié)中最先進入者壽命較短 C. 演替各環(huán)節(jié)中后來者較高等 D. 演替各環(huán)節(jié)中后來者能獲得更多的陽光 33. 某地實施退耕還林多年后,原有耕地變?yōu)榱值亍?蒲腥藛T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了調查,發(fā)現陽坡和陰坡植被差異明顯。對陽坡的物種生態(tài)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tài)上的相遇頻率,見表中數據)變化進行分析,其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耕地逐漸過渡為林地的過程屬于群落演替 B. 在調查該林地山桃的種群密度時應采用樣方法 C. 據表中數據可知,陽坡群落物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是油松與丁香 D. 造成陽坡和陰坡植被差異明顯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陽光 34.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這些決定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等功能。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生產者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yǎng)級 B. 根瘤菌、菟絲子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屬于消費者 C. 象在熱帶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中處于最高營養(yǎng)級 D. 淺海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可能由于浮游藻類被大量捕食造成某時刻生物量少于浮游動物 35. 下圖為美國賽達伯格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單位:cal/cm2/a),由圖可知 A. 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540 B. 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與流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相等 C. 第二營養(yǎng)級向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20% D.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主要為腐食鏈 36. 如圖所示的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若A包含五個物種(A1、A2、A3、A4、A5),B包含兩個物種(B1、B2),其余均為一個物種,則其營養(yǎng)結構實際含有食物鏈 A. 10條 B. 15條 C. 20條 D. 25條 37. 下圖是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細菌B細胞內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圖。已知細菌B細胞內不含質粒A,也不含質粒A上的基因。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重組質粒導入細菌B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B. 將完成導入過程后的細菌涂布在含有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能生長的只是導入了重組質粒的細菌 C. 將完成導入過程后的細菌涂布在含有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上,能生長的就是導入了質粒A的細菌 D. 目的基因成功表達的標志是受體細胞能在含有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 38. 下列關于“基因探針”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基因探針的工作原理是堿基互補配對 B. 基因探針既可以檢測DNA分子,又可以檢測基因轉錄產物RNA C. 基因探針往往帶有放射性或熒光標記,便于檢測 D. 基因探針是一小段具有隨機脫氧核苷酸序列的單鏈DNA 39. 對“癌細胞是單克隆”的這句話理解最合理的是 A. 癌細胞可應用于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B. 癌細胞刺激了單克隆抗體的產生 C. 癌細胞可以用單克隆抗體來治療 D. 癌細胞起源于某個細胞的失控增殖 40. 下列關于現代生物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工程中常用DNA探針檢測目的基因的表達 B. 動物體細胞培養(yǎng)所依據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 C. 愈傷組織脫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調控 D. 生態(tài)農業(yè)能夠提高物種豐富度和能量傳遞效率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41. (10分)請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問題。 (1)下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 ①新鮮綠葉的葉綠體中,所含的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其中 (填“甲”、“乙”、“丙”或“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②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 光;在提取光合色素時,向研缽中加入少許碳酸鈣的目的是 。 (2)下表為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所做的實驗。據表可知,探究的影響 因素有 (答不全不得分)。要比較不同顏色的光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應選擇的容器標號是 。 (3)圖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濃度適宜的條件下,溫度對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圖中實線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虛線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分析圖甲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溫度的影響,其中與 作用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光反應階段產生的NADPH和ATP用于碳反應中 過程。 若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約是 ;若溫度均保持在20℃的條件下,長時間每天交替進行12h光照、12h黑暗,該植物能否正常生長? 。 (4)據圖甲,在圖乙的坐標上畫出植物在15~60℃范圍內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曲線。 42. (6分)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其中,灰色由顯性基因(B)控制,青色(b1 )、白色(b2)、黑色(b3)、褐色(b4) 均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間具有不循環(huán)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顯隱性關系(即如果b1 對b2顯性、b2對b3顯性,則b1對b3顯性)。為探究b1、b2、b3、b4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有人做了以下雜交試驗(子代數量足夠多,雌雄都有): 甲:純種青毛兔×純種白毛兔→F1為青毛兔;乙:純種黑毛兔×純種褐毛兔→F1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雜交組合丙的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可能出現 種情況: ①若表現型及比例是 ,則b1、b2、b3對b4顯性,b1、b2對b3顯性,b1對b2顯性(可表示為b1>b2>b3>b4,回答以下問題時,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則b1、b2、b3、b4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 。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則b1、b2、b3、b4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 。 (2)假設b1>b2>b3>b4。若一只灰毛雄兔與群體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純種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 5%。該灰毛雄兔的基因型 是 。若讓子代中的青毛兔與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 。 43. (9分)回答下列關于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問題。 (1)圖一是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幼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圖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運輸方向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生長素是由植物生長旺盛部位產生的,例如 (至少答出兩個); ②圖一所示實驗結果說明生長素對幼根生長的影響是 ,此實驗的對照組是 中培養(yǎng)的幼苗。 ③圖二所示實驗的結果是,按圖示放置一段時間后,只有甲、丁組的普通瓊脂塊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繼續(xù)生長,這說明 。 (2)科學家研究發(fā)現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長,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體內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從而促進了生長素氧化為3-亞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沒有促進細胞伸長的作用。現在提供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康的小麥幼苗若干作為實驗材料,請完成下列實驗方案,以驗證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長與生長素的氧化有關。 步驟1:將發(fā)育狀況相同的小麥幼苗平均分為甲組和乙組: 步驟2:給予甲組 光照,給予乙組 光照; 步驟3:觀察兩組幼苗的 并測量 的含量; 預測實驗結果: 。 44. (10分)下圖示人體內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其中數字分別代表相應的生理活動,據圖回答 (1)造血干細胞分別在①② (填器官)中分化成T細胞和B細胞。 (2)③④過程表示巨噬細胞對抗原進行 給T細胞,⑤過程表示T細胞 。 (3)肺結核病原體或禽流感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可能會導致⑦⑧協(xié)同作戰(zhàn),⑦⑧過程的區(qū)別是效應T細胞可 ,而漿細胞通過 從而發(fā)揮免疫作用。某些效應T細胞產生的作用于B、T細胞的“某物質”指 。 (4)在眾多類型的免疫細胞中,不能直接識別抗原的是 ;能識別某一特定抗原的是 。(填字母) A. 吞噬細胞 B. T細胞 C. B細胞 D. 記憶細胞 E. 漿細胞 F. 效應T細胞 (5)⑨表示 時引起的反應,此免疫過程的特點是 。 45. (11分)下圖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模式圖,其中柱寬大致與能量流動的數量成比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圖表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則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A會明顯大于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出現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單選)。 A. 以木本植物為主 B. 土壤肥沃 C. 營養(yǎng)結構復雜 D. 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 (2)影響森林和草原在地球上分布的主要非生物環(huán)境因素是 。 (3)若該圖表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當圖中 (填字母)的柱寬過大時,會導致草場退化、沙化等現象的出現。因此,運用生態(tài)工程的 原理,合理確定草場的 ,才能保證畜牧業(yè)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若該圖表示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怎樣利用農作物秸稈中的能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與將秸稈作為廢棄物燃燒相比,秸稈做飼料喂牲畜,再利用牲畜的糞便進行沼氣發(fā)酵,就會使秸稈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 的部分。同時,沼液還可以用作農作物的肥料。這種處理方法充分利用了生態(tài)工程中的 原理。 (5)若該圖表示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果居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過多廢棄物,圖中 (填字母)的柱寬就會明顯加大,相應地就出現了環(huán)境污染。例如白色污染(聚乙烯),從物質循環(huán)的角度來看,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是 。 (6)若該圖表示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果要調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情況,可采用黑白瓶法。該方法是從湖泊的一定深度取水樣,測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將水樣分裝在透光的白瓶 和不透光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樣深度,一段時間后取出,再測其溶氧量。此時,黑瓶中溶氧量的變化是瓶中生物 的氧氣量,而白瓶中溶氧量的變化是瓶中生物 之差,這些數值可用來研究該水層是否存在光能自養(yǎng)生物,以及它們固定太陽能的多少等問題。 46. (8分)棉鈴蟲是一種危害棉花的害蟲。我國科學工作者發(fā)現一種生活在棉鈴蟲消化道內的蘇云金桿菌能分泌一種毒蛋白使棉鈴蟲致死,而這種毒蛋白對人畜無害。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科學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毒蛋白基因轉入棉花植株并成功表達,棉鈴蟲吃了這種轉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會死亡?;ǚ酃芡ǖ婪ㄊ侵福豪弥参锘ǚ勖劝l(fā)時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將毒蛋白基因送入胚囊,進而導入尚不具備細胞壁的合子或早期胚細胞,最終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種胚。此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省去了組培的復雜過程。 (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毒蛋白基因導入棉花細胞,此過程是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中的第三步,即 。此前一步要把目的基因整合到Ti質粒的T-DNA上,目的是為了 。如果我們已知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可以采用 的方法獲取毒蛋白基因。 (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可以將目的基因切下并連接到運載體上。限制酶可以識別特定的DNA序列,并切斷 鍵。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 種限制酶作用產生的。 (3)用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可以直接檢測毒蛋白,這種檢測方法稱為 。 也可在宏觀性狀水平檢測該目的基因是否表達,方法是 。 已知轉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結合某些昆蟲腸上皮細胞表面的特異受體,使細胞膜穿孔,腸細胞裂解,昆蟲死亡。而該毒素蛋白對人類的風險相對較小,原因是人類腸上皮細胞 。 47. (6分)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種單基因(用A、a表示)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1/10000,該遺傳病在中老年階段顯現。一個調查小組對某一家族的這種遺傳病所作的調查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遺傳病不可能的遺傳方式是 . (2)該種遺傳病最可能是 遺傳病。 如果這種推理成立,推測Ⅳ5的女兒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數表示)為 (3分)。 (3)若Ⅳ3表現正常,那么該遺傳病最可能是 遺傳病,則Ⅳ-5的女兒的基因型為 。 【試題答案】 1-10:CABDC BCCBD 11-20:CCCCB BACCC 21-30:CBDDA ABBDB 31-40:DDCCC DCDDC 41. (10分)(1)丁 藍紫光 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 (2)光質、植物的部位、植物的種類 1和2或4和5 (3)光合 C3的還原 30℃ 不能 (4)圖略 42. (6分)(1)6 ①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b1>b3>b2>b4 ③b3>b1>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2:1:1 43. (9分)(1)①胚芽鞘尖端、根尖分生區(qū)、發(fā)育的種子等 ②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蒸餾水 ③由形態(tài)學上端運往下端 (2)紫外 普通可見 平均生長高度 兩組幼苗3-亞甲基氧代吲哚 甲組幼苗平均生長高度低于乙組,而3-亞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乙組 44. (10分)(1)胸腺和骨髓 (2)吞噬、處理并呈遞 增殖、分化 (3)與靶細胞密切接觸,導致靶細胞裂解死亡 分泌大量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 淋巴因子 (4)E BCDF (5)同種抗原再次侵入機體 免疫反應更快、產生的抗體更多、作用更強 45. (11分)(1)D (2)水 (3)B 協(xié)調與平衡 載畜量(注:答“放牧量”可得分) (4)對人類有益 物質循環(huán)再生 (5)B2和C2 分解者不能在短時間內將聚乙烯降解成無機物 (6)呼吸作用所消耗 光合作用產生的O2與呼吸消耗的O2 46. (8分)(1)將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 Ti質粒能將目的基因整合到棉花染色體上 人工法化學合成目的基因 (2)磷酸二酯鍵 4 (3)抗原-抗體雜交 讓害蟲吃棉花,觀察害蟲的生存狀態(tài) 表面無特異性受體 47. (6分)(1)Y染色體遺傳和X染色體隱性遺傳 (2)X染色體顯性 1/40 000 XAXA、10 002/40 000 XAXa、29 997/40 000 XaXa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A、Aa、aa-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 生物試卷 2019 2020 年高 學期 開學 檢測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96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