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第2課 原始農(nóng)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第2課 原始農(nóng)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第2課 原始農(nóng)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原始農(nóng)耕生活》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掌握原始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的時間、標志和意義;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理解自然條件對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農(nóng)耕生活的影響。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歷史圖片資料和半坡遺址的視頻,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夠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初步地分析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等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認識中國對世界農(nóng)業(yè)起源的貢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原始農(nóng)耕勞動的甘苦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通過他們適應、利用與改造自然,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重點】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 【教學難點】 “新石器”的含義;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點及其與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方法】 本課時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述法、討論法、閱讀指導法、圖示分析法等。學習方法有:學生分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資料,并加以整理;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在吃飯桌上,白白的大米飯和金黃色的小米粥是我們常見的美食,你們知道這兩種美食在什么時候就出現(xiàn)了嗎?他們是怎樣培育出來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2.講授新課: 本課共學習個板塊:農(nóng)業(yè)畜牧齊發(fā)展 河姆渡人領風騷 半坡居民揚美名 學生:齊讀三個板塊內容。 教師進行分組:第一組是河姆渡人,第二組是半坡人。 規(guī)則:舉手回答,回答正確可得分。(大家共同努力,看哪組最精彩) 師:請班長記錄分數(shù),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看哪一組更精彩。 過渡:遠古人類要改變采集和漁獵這種獲取食物的方式,關鍵要解決什么問題?開始一種什么樣的新生活?我國原始的農(nóng)耕是怎樣出現(xiàn)的?讓我們進入板塊一: 板塊一:農(nóng)業(yè)畜牧齊發(fā)展 師:原始農(nóng)業(yè)是怎樣興起的?出現(xiàn)的時間是什么? (1)原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學生分組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①興起:婦女采集中,發(fā)現(xiàn)植物的周期和生長規(guī)律;②出現(xiàn):一萬年前,長江流域的居民種植水稻,黃河流域的居民種植粟,還飼養(yǎng)家畜; 議一議:為什么我國南方遠古居民種植水稻?北方遠古居民種植粟?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明確:南方雨量多,氣溫高,多為水田適合種水稻;北方雨量少,氣溫低,多為旱地,適合種粟。這主要是地理和氣候決定的。 師:原始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的標志和意義是什么呢? 生:依據(jù)課本回答。 教師明確:③標志:原始種植業(yè)、原始畜牧業(yè)出現(xiàn);④意義:開始邁入農(nóng)耕文明時代。 師:原始農(nóng)耕文明的代表有長江領域的河姆渡居民和黃河領域的半坡居民。 課件展示:兩個居民遺址的名稱,見第7張PPT。 師:我們先學習河姆渡居民的農(nóng)耕文明情況,進入板塊二: 板塊二:河姆渡人領風騷 師:河姆渡居民的距今時間、地點和流域是什么? 生:距今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長江流域。班長記錄分數(shù)。 師: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點呢? 生:干欄式。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請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這種房屋? 學生分組討論,有河姆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 教師明確:南方潮濕,干欄式建筑通風、透氣、防潮。 師:河姆渡居民的工具和陶器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河姆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磨制石器、黑陶。 課件展示: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的圖片,見第12張PPT。 請思考: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 學生分組討論,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1)時間不一樣;(2)制作方法不同:打制石器僅僅把石塊敲打成型,磨制石器磨去不必要的棱角制成的,刃部鋒利;(3)勞動效果不一樣:打制石器比較粗糙效率低,磨制石器精制好用,效率高。 師:河姆渡居民除了使用磨制的石器外,還使用骨制的工具。為什么還使用骨制的工具呢? 課件展示:河姆渡居民的骨制工具,見第13張PPT。 教師補充:河姆渡居民位于長江流域,這個地方雨水較多,土質會變得非常粘,用骨制工具時泥土不容易粘在骨制的工具上。河姆渡聚落的骨制工具,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動物的肩胛骨制成,有的骨器上鑿有孔和槽,便于裝配木質把柄。 師:河姆渡居民使用的陶器是黑陶,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 課件展示:豬紋黑陶缽,見第14張PPT。 教師補充:河姆渡遺址的豬紋陶缽,該器物夾炭黑陶。器表打磨光亮,長邊兩側各陰刻一豬。豬的腹部運用了陰刻重圈和草葉紋等紋樣。豬的形象為研究家豬的馴養(yǎng)過程提供了寶貴的物證,彌足珍貴。 師:河姆渡居民過著定居的生活,那么他們種植什么糧食作物呢?飼養(yǎng)哪些牲畜呢? 生:河姆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水稻;豬、狗、水牛。 課件展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見第16張PPT。 教師補充:1973年的春夏之交,寧紹平原的農(nóng)民在挖土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河姆渡這個7000年前的原始村落遺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在河姆渡遺址所有的發(fā)現(xiàn)中,當以人工栽培的稻谷的發(fā)現(xiàn)最為重要。栽培稻是由野生稻馴化、培育而成。 過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nóng)耕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進入板塊三: 板塊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課件播放視頻:半坡聚落遺址,見18張PPT。 師:剛才觀看了半坡遺址的視頻,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半坡遺址的農(nóng)耕文明。 師:半坡居民的距今時間、地點和流域是什么? 生:距今6000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班長記錄分數(shù)。 師: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點呢? 生:半地穴式。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請思考:半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這種房屋? 學生分組討論,有半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 教師明確:黃河流域干旱、風沙大,氣候比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擋風雨,又可以取暖。 師:半坡居民的工具和陶器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半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師:半坡居民的工具和陶器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半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磨制石器、彩陶。 課件展示:半坡遺址出土磨制石器的圖片,見第22張PPT。 師: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鏟、 石刀等工具從事原始的種植業(yè)生產(chǎn),種植粟、 麻和蔬菜。 師: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是彩陶,也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 課件展示:半坡人制作的陶器,見第23張PPT。 教師補充:半坡遺址中看到的大量絢麗多彩的陶器,表明這一時期的文化為彩陶文化。其繪畫作品多繪在盆、缽、罐、細頸壺上,繪畫作品多繪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繪在外壁或口緣外側,大口器多繪于器內壁。 師:半坡居民過著定居的生活,那么他們種植什么糧食作物呢?飼養(yǎng)哪些牲畜呢? 生:半坡人回答,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粟;豬。 課件展示:半坡遺址出土的粟和菜籽,見第24張PPT。 師:粟(s),又稱稷、谷子, 去殼以后就是小米,是由野生狗尾草培育而成的。 我國黃河流域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宜 這類作物的生長。粟,又稱稷、谷子, 去殼以后就是小米,是由野生狗尾草培育而成的。 我國黃河流域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宜 這類作物的生長。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河姆渡原始居民與半坡原始居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會存在差異呢?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討論進行點評,班長記錄分數(shù)。 教師明確:相同點是(1)都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2)都過著定居的生活;(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點是(1)房屋的結構不同;(2)種植的農(nóng)作物不同。不同點的原因是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氣候不同,環(huán)境不同等。 3.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原始農(nóng)業(yè)興起、出現(xiàn)、標志、意義;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地點、房屋特點、工具等,原始農(nóng)耕文明是人類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 師:智力大闖關的時候到了。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智力大沖關。 練習: 1.下列關于河姆渡人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長江下游地區(qū) B.是我國北方農(nóng)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C.最早栽培了水稻 D.還能夠飼養(yǎng)家畜 答案:B 2. 列舉: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距今時間、地點、流域。 答案:河姆渡居民的距今時間、地點、流域:約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長江流域。 半坡居民的距今時間、地點、流域:約6000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 3.半坡原始居民可能吃的食物是( ) A.主食是粟,副食有魚、肉、蔬菜 B.主食是稻,副食有魚 C.主食有麥,副食有魚肉和蔬菜 D.主食是水稻,副食有肉和蔬菜 答案:A 4.觀看圖片,請回答: (1)圖中的房屋有可能是半坡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 (2)建造這樣的房子和什么因素有關? 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2)氣候、環(huán)境等。 5.原始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的標志是( ) A.原始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 B.原始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 C.原始手工業(yè)和商業(yè) D.原始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 答案:D 4.布置作業(yè): (1)制作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圖表 (2)做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1.生活時代:距今約 7000 年;生活地域: 長江流域 ; 2.成就:(1)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 (2)種植 水稻 ;飼養(yǎng)牛豬等;制作陶器等; (3)建造 干欄式 房屋。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原始農(nóng)耕生活 1.生活時代:距今約 6000 年;生活地域: 黃河流域 ; 2.成就:(1)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 (2) 種植 粟 ;飼養(yǎng)牛豬等;紡織麻布、制作彩陶等; (3)建造 半地穴式 房屋。 半坡居民的生活 【教學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根據(jù)教學內容整合了三個板塊:(一)農(nóng)業(yè)畜牧齊發(fā)展、(二)河姆渡人領風騷、(三)半坡居民揚美名。每個板塊都使用大量的歷史圖片資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采用了分組教學法、小組討論和上臺展示等,迎合了初一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真正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不足方面:部分學生在分組活動中,不太積極,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學生上臺展示,還是要點放不開,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經(jīng)常讓他們多參與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對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房屋設計的原因,還沒有完全理解,在以后的教學還需詳細講解。 6-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第2課 原始農(nóng)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 年級 歷史 上冊 第一 單元 原始 農(nóng)耕 生活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88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