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全冊優(yōu)秀.doc
《初中物理教案全冊優(yōu)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物理教案全冊優(yōu)秀.doc(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 初中物理教案全冊(優(yōu)秀) 【試講或講課高分原則】 1.作為老師,信心和責任心是第一位的。記住一點,你擔心的別人也擔心,所以不需要有壓力。 相信自己,別人才能相信你。 2.打動那些對你有好動感的評委!沒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訴所有人,我來了,我能教好學生。 3.講課要有激情,如果抑揚不足,起碼聲音要大。普通話標準一點。講話語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練。這是關鍵!講話要擲地有聲,不要半推半就,在講臺上要有臺風。語文教師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語音悅耳,抑揚頓挫。 4.一定要著裝合體,不要穿著太前衛(wèi),畢竟教師這個職位還是要講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潔得體端莊大方,給人感覺氣質非凡。 5.在見到面試官時要表現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囂張,給人留下穩(wěn)重的印象。注意肢體語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講臺上,運用好肢體語言。 6.要在試講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把要講的內容的相關背景等知識了解到位,并把課的內容和這些背景結合起來,讓背景知識在吸引人的同時把人引導到課本的內容上來。 7.不用花費時間講得過于仔細,只要在你講的時候提到就可以了,讓聽課的評委知道你有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了。 8.要注意跟臺下評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視線不要一直停留在講稿上,要使臺下的每一個評委都以為你在看他們,注視著他們。要面帶微笑,不要太嚴肅。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的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了解人耳感知聲音傳播的基本過程。 2.了解骨傳導。 3.知道什么是“雙耳效應”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社會生活,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 2.通過動手動腦中的兩個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會關心他人,特別是關心殘疾人 2.通過貝多芬耳聾后繼續(xù)進行創(chuàng)作等例子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意志。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耳聽到聲音的道理;骨傳聲。 難點:骨傳聲。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靠哪種形式? 聲波進入人耳后,經過哪條途徑,最后感覺到聲音?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人耳的構造 聲波 鼓膜振動 聽小骨及其他組織 聽覺神經 大 腦 在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如果僅只是傳導障礙,但能通過其他途徑傳給聽覺神經,人仍能聽到聲音。 2.骨傳聲 “想想做做”: (1)將振動的音叉放在耳旁,聽音叉的聲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聽音叉的聲音。 (3)請同學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將振動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額、耳后的骨頭和牙齒上,聽音叉的聲音。 分析得出:骨頭能傳聲。 失去聽覺的人能靠骨傳導來聽到聲音。 介紹貝多芬的故事。 3.雙耳效應 由學生自習完成。 利用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間、強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來確定聲音的位置。 四、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18-19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五、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教師要作充分的準備,多做實驗,讓學生經歷科學全探究過程。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l (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 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器材:多媒體電腦、鬧鐘、紙盒 四、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五、教學過程 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然后引入課題:優(yōu)美的聲音使人心情愉快,而雜亂的聲音則令人心煩意亂。那么,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它對人有沒有危害?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這些聲音的產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一)噪聲的來源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分別從物理角度和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找出噪聲的含義 (2)分組討論: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是噪聲?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找出噪聲的等級是按什么劃分的。 (2)不同的噪聲的等級對人們所產生的危害又是怎樣的? (3)認真閱讀P26的噪聲分類表。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fā)生處) (聲音的傳播過程) (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 學生活動 (1)觀察書本P 26圖1.4-4,指出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在哪里實施的; (2)分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治理噪聲的實際例子。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3)觀看錄像。加深對噪聲的了解。 (四)課堂小結 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樣防治噪聲? (五)布置作業(yè) 調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六、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不多,在強調一兩個主要內容的同時,可以安排一定的課外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完成。 光的傳播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3.能簡單解釋常見的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究過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 5.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 (四)教學難點 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五)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學法。 (六)教學媒體 激光手電、玻璃磚、白紙板、盛水的小燒杯、空燒杯、激光演示器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展示光現象(收集一些光現象圖片) 教師: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麗動人,同學們對光感興趣嗎? (二)進行新課 1.光源 同學們,我們要看清五彩繽紛的世界,必須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那么,光是從哪里發(fā)出來的呢? 思考、討論 列舉例子 除了太陽、電燈之外,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fā)光? (板書):太陽、螢火蟲、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燈、蠟燭、電燈 能夠自然發(fā)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 由人類制造的發(fā)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討論、交流 反饋練習 ? 反饋練習 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螢火蟲。 C.水母。 D.霓虹燈。 提出問題 2.光的傳播 教師:手里拿著一個激光手電,它可以發(fā)光,是一個光源。 有一個問題:從光源發(fā)出的光是沿著怎樣的路徑傳播出去的? 學生:觀察、思考 猜想假設 請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討論并提出自己的猜想,——讓學生討論回答。(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教師:到底猜想是否正確呢?我們就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 學生探究活動 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 小組實驗 ? 分析實驗 下面我們請各小組展示一下自己的實驗,請把你們通過實驗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告訴大家。 ? 討論、交流 讓各組學生展示不同的實驗組合: A.光手電、水 B.激光手電、汽水瓶 C.激光手電、玻璃磚 D.激光手電、白紙 E.激光手電、平面鏡 ? 信息交流 得出結論 讓學生討論、歸納后,老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板書:)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光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路線是彎的。 討論、歸納 舉例 同學們,你們能夠列舉一些有關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嗎?(讓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影子、皮影戲、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隊看齊、激光準直、瞄準射擊。 討論回答鞏固 ? 反饋練習:開鑿隧道時為什么要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呢? 練習貼近生活 3.光速 (1)同學們,喜慶節(jié)日放“響炮禮花”的時候,先看到禮花,還是先聽到響聲呢? 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 聯系實際 (討論回答)光速大于聲速。 (2)討論應用 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了哪些現象是屬于光速大于聲速的例子? 觀察生活 關于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請自查課本。 閱讀比較 同學們,回想有關聲的現象,想想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組討論反饋 (3)反饋練習下雨打雷時為什么先看到閃電,然后才聽到雷聲呢? 鞏固練習 三、本課小結 1.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 3.光速。 四、作業(yè)設計 1.閱讀課文有關牛郎織女的故事,想想有哪些知識? 2.完成“動手動腦學物理” 【課后反思】 (1)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 這節(jié)課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只是簡單介紹了事,但是筆者改變了舊的教學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經歷實驗過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實驗反映的物理本質?!鞍l(fā)現”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通過探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學生初步體會到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解釋現象(產生問題的現象)──應用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這種探究方法,將對今后的實驗研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整節(jié)課,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參與探究的狀態(tài)之中,他們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選取儀器,設計實驗,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說明學生能獨立地去探索、去實踐。只要給他們充分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就會激發(fā)起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能。 生活中的透鏡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2.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模擬照相機的制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愉悅。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3.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經歷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三、教學難點 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征。 四、教具 照相機,投影儀,投影片。 五、學具 兩個直徑大小相近,長約15cm的圓紙筒,凸透鏡一個,半透明紙一張,玻璃板一塊,水。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透鏡,知道了透鏡會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透鏡,這課我們來共同認識一下生活中的透鏡。 板書: 生活中的透鏡 (二)展示目標:(投影) (三)課堂導學 1.導學“照相機” 節(jié)日家人團聚或外出旅游,總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的風光、動人的場境,使人們從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啟迪。對于照相機,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展開想象,激發(fā)興趣,積極思考提出問題。教師及時引導,給于鼓勵。) 自學課本P62-63一、二段 照相機。 自學指導:(1)仔細觀察圖3.2-1,你看到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_______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這個鏡后會在膠卷上形成一個_________的像。 (2)膠卷上涂著一層_______的物質,它在曝光后發(fā)生________,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卷上,經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較物體、像到鏡頭的距離,會發(fā)現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體(填大于、小于)。 (4)觀察物體和像位于鏡頭的____側(填同側、異側)。 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及指導。 2.小組活動:制作模型照相機 學生自學課本P63想想做做 根據課本內容及投影提示以小組完成下列活動: (1)做一做 將大紙筒的一端嵌上一個焦距為5—10cm的凸透鏡,另一個紙筒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把兩個紙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模型照相機。 (2)看一看 拿起你做的照相機,對著明亮的室外,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和半透明紙的距離,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給同學們。(體會成功的愉悅。對于做不好的組教師給于指導。) (3)以小組評估這次活動,有哪些不足及優(yōu)點,并提出改進意見。 2.導學“投影儀” 3.導學 “放大鏡” 4.當堂訓練 5.導學“實像和虛像” 自學課本P64-65“實像和虛像”部分 根據下列提示以小組分析實像、虛像特征:(1)是否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2)能否用光屏承接;(3)能否用眼看到;(4)在凸透鏡成像中,實、虛像與物在透鏡的同異側。 學生對實像、虛像特征進行總結,教師給予指導、評價。 (四)當堂小結與學習評估 請同學們根據板書內容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小結:“學到了什么”,并對應學習目標(投影展示)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評估。 (五)課后練習 七、板書設計 其成像的豐富的感性認識,為探究凸透鏡成像做準備。 熔化和凝固 【設計理念】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從生活中的現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過實驗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總結規(guī)律,及時引導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應用。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固體熔化時的特點,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利用實驗數據繪制圖象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應用視頻等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態(tài)變化,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能區(qū)別物質的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體三種形態(tài),能描述這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l 了解物質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是可以轉化的。 l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 l 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 2.過程與方法 l 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感知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的條件。 l 了解有沒有固定的溫度是區(qū)別晶體和非晶體的一種方法。 l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圖象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表示物理量變化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產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 【重點難點】 1.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出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本質區(qū)別,進一步總結出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 2.讓學生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在方格紙上描繪固體熔化圖象,根據圖象敘述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教學儀器】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大燒杯、溫水、大試管、粉末萘、石蠟、溫度計、攪拌器、火柴。 【教學模式】實驗探究模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講述:我們在小學學習過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但是物質的狀態(tài)不是一成不變的。 動畫展示:鐵礦石在高爐中熔化為鐵水,從高爐中倒出的鐵水凝固成鐵板;低溫度實驗室在低溫狀態(tài)下制得液態(tài)氧、氮和固態(tài)氧氮;不同季節(jié)、氣候下的水的狀態(tài)變化。 引導歸納: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 聯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里,水就會變成冰;把冰加入飲料中,冰從它們那里吸收熱量就變成了水。點燃的生日蠟燭的火焰旁邊,固態(tài)的蠟不斷地變成液態(tài)的蠟,一部分流下來的蠟滴很快又變成了固態(tài)的蠟。路橋施工人員把固態(tài)的瀝青加熱成液態(tài),再把液態(tài)的瀝青澆在路面上,很快又變成固態(tài)。 點明課題:科學上把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熔化,如冰變水。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如水結成冰。 動畫展示:正在噴發(fā)的火山。(讓學生用以上的結論分析火山噴發(fā)的現象) 引出問題:物質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條件?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一樣嗎?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強調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本課設計中用多媒體的方式引入大量的生活物理,從這些感性素材中概括出物理概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 二、進行新課 第一部分: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提出問題:不同物質在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嗎? 猜想假設: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 進行實驗: (1)四個同學為一組,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組長,負責本組探究性學習,教師課前要對組長進行指導,交待實驗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確保實驗能順利進行。每一組分成兩個小組,分別探究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 (2)介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強調酒精燈和溫度計的用法。 (3)第1小組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從68℃開始計時,實驗員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溫度值和物質狀態(tài),記錄員把數據填入記錄表,并在坐標紙上描出對應的點;第2小組探究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從50℃開始計時,實驗員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溫度值和物質狀態(tài),記錄員把數據填入記錄表,并在坐標紙上描出對應的點。 動畫展示:如何用圖象法分析所收集的數據。 分析論證:各小組將描在坐標紙上的點連成一條曲線。根據圖象分析固體熔化時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小組評估:回想實驗過程,有沒有可能在什么地方發(fā)生錯誤?進行論證的根據充分嗎?實驗結果可靠嗎? 交流合作:與同學進行交流。你們的結果和別的小級的結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樣解釋? 設計意圖:固體的熔化和凝固是學生常見現象之一,選擇這一內容讓學生參與探究,目的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有利于體現“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新課程理念。 第二部分:認識熔點和凝固點。 對比研究:分析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曲線。 得出結論: (1)一類固體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晶體;如各種金屬、冰、海波等。另一類固體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非晶體;如松香、瀝青、玻璃等。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 (3)晶體凝固時也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 知識擴展:讓學生閱讀小資料“幾種晶體的熔點”,體會不同晶體熔點不同,認識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同時記住冰的熔點是0℃,鎢的熔點最高。 設計意圖:這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用圖象的方法來表示物理過程,教師應通過班級討論的方式,解釋清楚曲線上每一個點的含義,讓學生深刻地體驗圖象法是一種非常簡潔、有效地表示物理過程的方法,為今后使用圖象法學習物理打好基礎。 第三部分:認識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歸納總結:晶體與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收熱量。 逆向思維:從冰吸熱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變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讓學生根據物質熔化的規(guī)律推理出物質凝固的規(guī)律:無論晶體還是非晶體,在凝固時都要放熱;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但溫度不變,非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聯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可以利用水結冰時放出熱,窖內溫度不致太低,保護菜不被凍壞。 前沿科技:現在人們研制出一種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圍內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把這種材料制成顆粒狀,摻在水泥中制成儲熱地板或墻壁,天氣熱時顆粒熔化,天氣冷時又凝固成顆粒,能調節(jié)室內的溫度。 學以致用:請同學解釋“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俗語中包含的科學道理。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強調通過科學想像與科學推理方法的結合,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本部分從設計上啟發(fā)學生應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學習,并緊密的聯系前沿科技,使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聯系,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三)課堂小結 基本概念: (1)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2)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3)晶體: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5)非晶體: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6)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基本規(guī)律: (1)晶體熔化的條件:一是溫度到達熔點,二是繼續(xù)吸熱。 (2)同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物質的熔點不同。 (3)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基本技能: (1)酒精燈、溫度計的使用技能。 (2)組裝垂直組合實驗器材的技能。 基本方法: 利用實驗數據繪制圖象來分析問題的方法 (四)板書設計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2.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萘在熔化的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2.松香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逐漸上升。 3.認識固體熔化曲線。 4.任何物質熔化都要吸收熱量,凝固都要放出熱量 (五)作業(yè)設計 1.如圖所示,為某種晶體熔化過程的圖象。由圖可知,該晶體的熔點為________,熔化過程用了________min,該晶體可能是________。 2.有兩個同學研究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記錄的數據如下表: 他們在實驗中觀察到,海波第5 min開始熔化,第11min熔化完畢;石蠟第2min開始變軟,第12min全部熔化完畢。 加熱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海波的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53 56 59 石蠟的溫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63 請你對以上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題: (1)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0℃;2.(1)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2)石蠟熔化時溫度不斷上升;3.冰。 電流和電路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教材第五章《電流和電路》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電流和電路知識是學好電學的基礎,貫穿整個初中電學的教學。本節(jié)內容包括電路的構成、三種基本的電路、電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規(guī)定、電路圖,能規(guī)范地畫出電路圖、識別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是本節(jié)課重要任務。 二、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在小學科學課上對電路已經有了一定的接觸,但這些認識可能是粗淺的。但對于電路的狀態(tài),學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滿好奇心,尤其是發(fā)生短路的情況。在教學中可以進行演示,用事實說話,突破教學的難點。學生剛開始接觸電路圖,學生畫圖時往往缺少規(guī)范性,所以教學時做好示范引導是非常必要的。要分配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規(guī)范電路圖的畫法,掌握畫電路圖的技能。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記住并會畫一些常用元件電路中的符號,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辨別通路、開路、短路,并說出短路的危害。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連接簡單電路的過程,通過活動認識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經歷從觀察現象到提出問題的過程,體會電路圖的規(guī)范畫法。 3.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1)體會到物理與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使學生有克服困難的 信心和決心,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四、重點難點 1.記住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短路及其危害 五、教具 短路演示器、電路板,燈泡,燈座,開關及導線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演示板上有一個電鈴,還有電池、導線、開關等,怎樣讓電鈴響起來? 電鈴響起來了,是因為有電流通過了電鈴。 提問: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設備是利用電流工作的? 肯定同學列舉的電燈、電視、電風扇等事例,進而概括出什么是用電器。 怎樣才能使用電器工作呢?這就需要學習有關電路和電路連接的知識。 (二)進行新課 1.電路 觀察前面電鈴的連接圖(投影顯示) 提問:電鈴有電流通過,滿足什條件? 學生:電路中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1)電路中有電源提供電流;(2)電路閉合為通路。 你能否以同樣的方法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fā)光呢? [分組實驗]連接單燈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是否發(fā)光。 針對有些組燈不亮的現象,及時討論提問。那你分析一下燈泡不亮的原因。 學生經過猜想、分析、討論,分析各種可能原因,會對開路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師:以上種種情況,都是電路中的某處斷開了,電路就沒有了電流,用電器也就無法工作。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合上開關,小燈泡亮了,電路中又有了電流。要想讓用電器正常工作,電路中必須有持續(xù)的電流,也就是電路必須是處處接通的。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分析:閉合開關后,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fā),經開關、小燈泡流向電源的負極。 小結: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就叫電路。 討論:一個最簡單的電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電池和小燈泡直接連接起來,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小結:電路元件的作用。指出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的,四種元件缺一不可。 2.通路、開路和短路 教師:在前面的分組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把小燈泡、導線、開關連接起來后,閉合開關,燈卻沒亮,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開路現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燈泡(故意用斷絲燈炮)、開關、干電池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小燈泡不亮。 討論:燈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燈泡從燈座上取下,燈泡尾部的金屬觸點直接接觸干電池的兩極,用導線把燈泡螺絲套和電池的負極相連,燈泡不兩,說明燈絲斷了。 演示通路現象:換上一只好的燈泡,把它用導線、開關和電池相連。 提問:有什么辦法使小燈泡熄滅? 演示短路現象:在發(fā)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跟導線,在短路的瞬間,燈泡熄滅了,拆掉這根導線燈泡又亮了。 分析:在發(fā)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跟導線,燈泡為什么不亮呢?這是因為電流直接從導線和開關中流過,而燈泡中幾乎沒有電流,因此燈不亮。不僅如此,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上,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還可能引起火災。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種情況叫短路。 小結: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短路。 3.電路圖 如何把演示板上的電路連接情況反映出來呢?用畫實線代替導線,畫出課本實物的連接圖,及時反饋、矯正。 教師:如果都用實物連接圖來表示電路連接情況是費時、費力的,其連接情況也不易識別。 下面我們用統(tǒng)一的符號表示電路中的各元件。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電池、開關、燈泡、電鈴、電動機等元件的符號,要求同學跟著一起畫。 教師示范門鈴電路的電路圖畫法。仔細觀察不妥電路圖,歸結電路圖作圖規(guī)則。 再要求學生把課本的實物連接圖畫成電路圖,及時反饋,同時指出同學畫圖當中出現的錯誤。 小結: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電路圖不僅畫起來比實物圖方便,而且看起來也方便,所有復雜的用電器的電路都有電路圖。 4. 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不僅要學會看電路圖,辨認通路、開路和短路,還要學會根據電路圖來實際連接電路。連電路使要注意以下幾點:(1)電路的連接要有序(通常按電流方向);(2)連接過程中,開關應該是斷開的;(3)檢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有無短路;(4)若連接無誤,要試觸(點接開關),觀察有無異?,F象,(若異常,應立即斷開開關)。 七、板書設計 電能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知道電能的單位是焦耳,另一個單位是千瓦時,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瓦或千瓦。 會使用家庭電能表。 2.過程和方法 體驗電能可以轉化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電能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 認識節(jié)約用電的重要性。 二、重、難點 電能的概念、相關單位。 圍繞“電能”進行教學。 三、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小燈泡、開關、電源、導線 四、教學課時:2時(1復習電路及學電壓表的使用,2讀數及實驗) 五、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連接一個使小燈泡發(fā)光的電路。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小燈泡發(fā)光的能量是哪里來的呢? (三)進行新課 1.能量和電能: (1)能量: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 存在方式:熱能、光能、電能、機械能、原子能等 學生討論:能量可以轉化嗎? 教師總結: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例舉一些其它能→電能的例子 (2)電能:現代社會中應用最廣的一種能量形式。 學生討論:電能的應用……教師總結 電能的單位:千瓦時(kW·h)即“度” 能量的國際單位:焦耳(焦)(J) 1kW·h=3.6×106J 2.電能表:測量電能的常用工具之一。 (1)電能表的結構: 接線柱、轉盤、示數。 (對照實物觀察) (2)電能表的使用: “220V”…“10A”……“50Hz”……接線方法…… (3)讀數: 例:投影圖片……讓學生讀數,計算使用的電能 練:給出圖片……讓學生讀數,計算使用的電能 (4)介紹新型的電能表: 3.電功: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叫電功(做功) 有多少電能發(fā)生轉化,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 符號:W 單位:與能相同……焦耳。 (四)達標練習 課本后32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五)小 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電功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瓦。 會用功率的計算公式P=W/t進行簡單的計算。 會用功率的計算公式P=UI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和方法 觀察體驗電能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功率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重、難點 理解電功率的含義。 會用公式P=W/t P=UI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電能表 四、教學課時 3時(1電功率,2電功率的計算,3電功率的測量) 五、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電能…… 電能表…… 電功……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電能表有時轉的快?有時轉的慢?為什么?各電器的“W”是什么意思? 進行新課: 1.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學生討論:如何表示?) 教師:規(guī)定一時間,看誰做的功多?。。? (1)定義:用電器電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內所消 耗的電能。 即 電功率=功/時間 P=W/t 或 W=Pt (2)單位:W――電流做的功――焦耳(J) t――時間――秒(s) P――功率――瓦特(W) 1W=1J/s 1kW=1000W (3)功率的應用、常見電器的功率 例:電視機的功率P=200W= Kw 例:我們說洗衣機的功率是500W,其含義是 例:課本34頁例題 練習:課本36頁練習。 2.“千瓦時”的來歷 因為 W=Pt 所以 若P――千瓦、t――小位 則W――千瓦時 (1課時) 3.怎樣測量功率 學生討論:功率表示做功快慢,電功率的大小與電流、電壓大小有沒有關系? 試驗表明: P=IU 單位:I――安(A) U――伏特(V) P――瓦(W) 例題:課本35頁例題 (三)隨堂練習 練習:1.一只標有“220V 40W”的燈泡接在電路中, 若電路的電壓為200V,求燈泡的實際功率?(利用本題解釋額定――實際) 2.某電能表標有“220V 3A”字樣,這表最多可以在220V電壓下給多少只60W的燈泡供電?(利用本題解釋功率可以相加) 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四)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加深對電功率的理解。 鞏固電流表、電壓表的操作技能。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測量,體驗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qū)別。 鍛煉學生根據公式P=IU設計試驗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討論和交流,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態(tài)度。 二、重、難點 電路的設計、連接,作出電路圖。 分析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區(qū)別。 三、教學器材 小燈泡、開關、電源、導線、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 四、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標有“220V 11W”“220V 22W”的燈泡各1只,若把它們串聯起來接在220V的電路中,它們的實際功率各是多少?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 電流――用電流表測量 電壓――用電壓表測量 電功率P=W/t P=UI 能否利用所學知識測出小燈泡的電功率? (三)進行新課 1.探究: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1)學生分析 P=UI 測出U、I,就可以求的電功率 (2)設計實驗:討論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使用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作出對應的電路圖,對學生的電路要進行討論。 (4)進行實驗:把結果記錄在下表: 電壓U 電流I 電功率P 第一次測量 第二次測量 第三次測量 第四次測量 (5)實驗結果: 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是不同的; 2.本試驗你得到的啟示 (四)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五)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六)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電和熱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知道在電流相同的條件下,電能轉化成熱能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知道利用和防止電熱的場合和方法。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試驗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電熱的利用和防止知識的學習,認識科學是有用的。 二、重、難點 電流的熱效應:電能……熱能 熱效應的計算公式:P=I2R P=U2/R的使用。 三、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電阻絲、開關、電源、導線 四、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連接一個使電爐絲發(fā)熱的電路。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電爐絲、電飯煲發(fā)熱的能量是哪里來的呢? (課本38頁如圖示) (三)進行新課 1.電流的熱效應: 電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 討論:為什么電流相同的情況下,電爐絲熱的發(fā)紅, 而導線基本不發(fā)熱?電流的熱效應跟什么有關系? 學生猜想……教師分析……結論: 跟電阻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 (學生閱讀39頁試驗) 2.影響熱效應的因素: P=IU=I2R P=IU=U2/R P=I2R P=U2/R 即: 討論:熱效應與電阻成正比?反比? 例:把阻值為6歐、8歐的電阻串聯起來接在12V的 電路中,它們的實際功率各是多少? 解:R1=6歐 R2=8歐 U=12V I=U/R=U/(R1+R2)=12V/14歐=6/7A P1=IU= I2R1= P2=IU= I2R2= 例:把阻值為6歐、8歐的電阻并聯起來接在12V的電路中,它們的實際功率各是多少? 結論:兩公式都成立,一個是電流相同時使用(串聯);一個是電壓相同時使用(并聯)。 3.電熱的利用和防止: 學生閱讀即可 4.達標練習:課本后4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四)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五)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電功率與安全用電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電功率越大,電路中的電流就越大;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體驗,知道保險怎樣“保險”;歸納安全用電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具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觀察體驗電功率與電路中電流的關系,觀察體驗保險絲的工作過程。 三、教學難點 “電功率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大”的應用。 四、教具 電路演示板 保險管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用電,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讓人觸目驚心的。例如下面這些例子: 1.(羊城晚報)2000年3月29日,河南焦作一影視廳發(fā)生罕見慘劇——“天堂”燒死74人。 2.(羊城晚報 )2002年3月23日,一民房今晨失火死2人 疑是家中電線短路引起 3.(廈門日報) “用電不當毀了世界文化遺產”2003 1月19日19時左右,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重要宮廟之一的遇真宮發(fā)生特大火災,主殿在這場大火中全部燒毀。 師:上述的例子大多與電器有關。關于安全用電的知識,在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一部分了,這一節(jié)課我們從另一角度來學習安全用電的知識?!半姽β逝c安全用電”(板書) (二)進行新課 1.電功率越大,電路中的電流就越大 師:近幾年來,我國許多地區(qū)對供電線路進行了改造。將電線換成更粗的,電能表的額定電流換成更大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師:上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一次家庭調查,調查十年前和現在所使用的用電器分別有哪些。屏幕上的是一個同學的調查結果。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調查結果??纯纯梢缘贸鍪裁唇Y論。 生:討論交流。 師:添置了新的大功率用電器。那么添置前和添置后對電路有什么影響呢?我們現在用電功率的知識來計算十年前和現在究竟是哪些地方不同。 讓時光倒流回十年前,我們的家里有這些用電器,(屏幕出示用電器的名稱和相應的電功率)你們能計算出干路的電流是多少? 生:計算。 師:回到我們現在,添置了這些用電器,(屏幕出示用電器的名稱和相應的電功率)那么干路中的電流又是多少呢? 生:計算,討論得出結論 師: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當電壓一定的時候,電功率越大,電路中的電流就越大。(板書)現在大家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要進行線路改造呢? 生:討論回答 師:演示實驗,證明電功率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大。得出:電路中同時使用的用電器不能太多。 2.保險絲 師:在剛才的電路中,由于具備安全用電的知識,才避免了大的損失。這都得歸功于電路中安裝了保險絲。(板書) 常見的保險絲如課文的插圖所示。大家可以看看桌面上的兩個保險管。 閱讀書本的材料,可以參考桌面上的兩個保險管。從中你可以得到什么關于保險絲的知識呢? 生:閱讀討論 師:總結保險絲的特點以及使用保險絲的注意事項。(板書) 生:練習(屏幕投影) 某學校教學樓里有12間教室,每間教室裝有40W的日光燈4盞。如果你是學校的電工,你應該選擇哪種規(guī)格的保險絲?常用保險絲的規(guī)格見右表。 直徑(mm) 額定電流(A) 0.21 3.75 0.98 5 1.02 6 1.25 7.5 1.51 10 3.總結安全用電的知識 生:根據投影的畫面,對安 全用電的知識進行知識歸納。 師:歸納總結安全用電的知 識。(板書)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 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四)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五)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摩擦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3)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難點: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教具、學具:木板、物理小車、棉布、手巾、刻度尺等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日常生活中,自行車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時,無論道路多么光滑,總會慢慢停下,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討論認識: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接觸面間就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 (二)新課教學 1.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或相對運動時,產生一個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叫摩擦力。 提問: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可見: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1)接觸面所受的壓力(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捎孟旅鎸嶒烌炞C你的猜想。 圖甲 圖乙 圖丙 2.圖甲和圖乙實驗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有關,并且,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圖甲和圖丙實驗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可用公式:f=uF f表示摩擦力(N) u由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 F表示壓力(N) 利的方面:例如,鞋與地面間的摩擦 3.摩擦的利與弊 弊的方面:例如,機器部件間的摩擦 4.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壓力 (2)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5.減小摩擦的方法: (1)減小壓力 (2)增加潤滑油 (3)安裝滾動軸承 (4)壓縮空氣或電磁場使接觸面分離 注意:滾動摩擦遠遠小于滑動摩擦 (三)小結 (四)練習 (五)作業(yè) 物體的慣性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知道慣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體驗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2)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物體的慣性 2.難點:牛頓第一定律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圖11.5-1的幾幅圖,思考運動的物體最終停下來的原因是什么?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給出截然相反的解釋?!斑\動需要力來維持”,“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二)講授新課 1.牛頓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按照書本第35頁的實驗進行探究不同表面,物體的運動距離不同。向學生交代清楚實驗的條件和做法:三種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實驗用的是同一輛小車;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車到達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變化的條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變,而其他條件沒有改變。根據觀察結果,得出結論:小車受到阻力越小,它運動得越遠,引導學生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不受任何阻力,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 介紹得出該結論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從而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解釋: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學生活動: (1)體驗圖11.5-4的實驗 (2)體驗物體掉杯中的實驗 (3)觀看教學VCD 通過觀察圖11.5-6,嘗試用慣性的知識解釋怎樣利用慣性和防止慣性產生的危害。 3.二力平衡 學生探究:按照圖11.5-9進行探究實驗,做好記錄 引導學生從記錄中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初中 物理教案 優(yōu)秀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8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