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3
《八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3(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5-2016學年江西省撫州市崇仁二中八年級(下)期中數(shù)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8分) 1.下列式子變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x2﹣5x+6=x(x﹣5)+6 B.x2﹣5x+6=(x﹣2)(x﹣3) C.(x﹣2)(x﹣3)=x2﹣5x+6 D.x2﹣5x+6=(x+2)(x+3) 2.下列汽車標志中,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3.如果a<b,下列不等式正確的是( ?。? A.a(chǎn)﹣1>b﹣1 B.2a>2b C.﹣2a>﹣2b D.> 4.如圖,在△ABC中,AB=AD=DC,∠B=70,則∠C的度數(shù)為( ?。? A.35 B.40 C.45 D.50 5.如圖,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BAC的度數(shù)為( ?。? A.60 B.75 C.85 D.90 6.下列三角形:①有兩個內(nèi)角是60的三角形;②有兩邊相等且是軸對稱的三角形;③有一個角是60且是軸對稱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線也是這條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邊三角形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8分) 7.等腰△ABC中,AB=AC,AD⊥BC,垂足為D,BC=10,則BD=______. 8.因式分解:2a2﹣4a=______. 9.不等式2x+5≥3x+2的正整數(shù)解是______. 10.如圖,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條角平分線.若CD=3,則△ABD的面積為______. 11.如圖,△ABC中,邊AB的中垂線分別交BC、AB于點D、E,AE=3cm,△ADC的周長為9cm,則△ABC的周長是______cm. 12.如圖,在 Rt△ABC中,∠ACB=90,BC=6,AC=8,AB的垂直平分線 DE交 BC的延長線于F,則 CF的長為______.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13.分解因式: (1)a2x2﹣ax (2)﹣14abc﹣7ab+49ab2c. 14.解不等式組,并寫出它的所有整數(shù)解. 15.已知:點D是△ABC的邊BC的中點,DE⊥AC,DF⊥AB,垂足分別為E,F(xiàn),且BF=CE.求證:△ABC是等腰三角形. 16.甲、乙兩家旅行社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分別提出了赴某地旅游的團體優(yōu)惠方法,甲旅行社的優(yōu)惠方法是:買4張全票,其余人按半價優(yōu)惠;乙旅行社的優(yōu)惠方法是:一律按7折優(yōu)惠,已知兩家旅行社的原價均為每人100元;那么隨著團體人數(shù)的變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費更優(yōu)惠? 17.如圖所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點E是邊CD上一點,點F是CB延長線上一點,且DE=BF,通過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AFB可以看作是哪個三角形繞哪一個點旋轉多少度得到的圖形? (2)△AEF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8分,共32分) 18.在△ABC中,AB邊的垂直平分線l1交BC于D,AC邊的垂直平分線l2交BC于E,l1與l2相交于點O.△ADE的周長為6cm. (1)求BC的長; (2)分別連結OA、OB、OC,若△OBC的周長為16cm,求OA的長. 19.如圖1、圖2,△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 (1)在圖1中,AC與BD相等嗎?請說明理由; (2)若△COD繞點O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后,到達圖2的位置,請問AC與BD還相等嗎?為什么? 20.如圖所示,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1)畫出四邊形OABC關于y軸對稱的四邊形OA1B1C1,并寫出點B1的坐標是______; (2)畫出四邊形OAB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后得到的四邊形OA2B2C2,并求出點C旋轉到點C2經(jīng)過的路徑的長度. 21.如圖,在△ABC中,D,E分別是AB,AC上的一點,BE與CD交于點O,給出下列四個條件:①∠DBO=∠ECO;②∠BDO=∠CEO;③BD=CE;④OB=OC. (1)上述四個條件中,哪兩個可以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 (2)選擇第(1)題中的一種情形為條件,試說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五.(共2題,22題10分,23題12分,共22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 y=﹣2x+1與 y軸交于點 C,直線 y=x+k( k≠0)與 y軸交于點 A,與直線 y=﹣2x+1交于點 B,設點 B的橫坐標為﹣2. (1)求點B的坐標及k的值; (2)求直線y=﹣2x+1、直線y=x+k與y軸所圍成的△ABC的面積; (3)根據(jù)圖象直接寫出不等式﹣2x+1>x+k的解集. 23.已知,M是等邊△ABC邊BC上的點. (1)如圖1,過點M作MN∥AC,且交AB于點N,求證:BM=BN; (2)如圖2,連接AM,過點M作∠AMH=60,MH與∠ACB的鄰補角的平分線交與點H,過H作HD⊥BC于點D. ①求證:MA=MH; ②猜想寫出CB,CM,C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并加于證明; (3)如圖3,(2)中其它條件不變,若點M在BC延長線上時,(2)中兩個結論還成立嗎?若不成立請直接寫出新的數(shù)量關系式(不必證明). 2015-2016學年江西省撫州市崇仁二中八年級(下)期中數(shù)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8分) 1.下列式子變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x2﹣5x+6=x(x﹣5)+6 B.x2﹣5x+6=(x﹣2)(x﹣3) C.(x﹣2)(x﹣3)=x2﹣5x+6 D.x2﹣5x+6=(x+2)(x+3) 【考點】因式分解的意義. 【分析】根據(jù)因式分解的定義:就是把整式變形成整式的積的形式,即可作出判斷. 【解答】解:A、x2﹣5x+6=x(x﹣5)+6右邊不是整式積的形式,故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錯誤; B、x2﹣5x+6=(x﹣2)(x﹣3)是整式積的形式,故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正確; C、(x﹣2)(x﹣3)=x2﹣5x+6是整式的乘法,故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錯誤; D、x2﹣5x+6=(x﹣2)(x﹣3),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B. 2.下列汽車標志中,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考點】軸對稱圖形. 【分析】根據(jù)中心對稱的概念可作答.在同一平面內(nèi),如果把一個圖形繞某一點旋轉180度,旋轉后的圖形能和原圖形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就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旋轉點,就叫做中心對稱點. 【解答】解:A、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因為找不到任何這樣的一點,使它繞這一點旋轉180度以后,能夠與它本身重合,即不滿足中心對稱圖形的定義.不符合題意; B、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因為找不到任何這樣的一點,使它繞這一點旋轉180度以后,能夠與它本身重合,即不滿足中心對稱圖形的定義.不符合題意; C、是中心對稱圖形,符合題意; D、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因為找不到任何這樣的一點,使它繞這一點旋轉180度以后,能夠與它本身重合,即不滿足中心對稱圖形的定義.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如果a<b,下列不等式正確的是( ?。? A.a(chǎn)﹣1>b﹣1 B.2a>2b C.﹣2a>﹣2b D.> 【考點】不等式的性質. 【分析】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shù)(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A不正確,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B、D不正確,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所以C正確. 【解答】解:∵a<b, ∴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shù)(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2)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3)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得: A、B、D不正確,C正確, 故選:C. 4.如圖,在△ABC中,AB=AD=DC,∠B=70,則∠C的度數(shù)為( ?。? A.35 B.40 C.45 D.50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先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求出∠ADB的度數(shù),再由平角的定義得出∠ADC的度數(shù),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ABD中,AB=AD,∠B=70, ∴∠B=∠ADB=70, ∴∠ADC=180﹣∠ADB=110, ∵AD=CD, ∴∠C=2=2=35, 故選:A. 5.如圖,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BAC的度數(shù)為( ?。? A.60 B.75 C.85 D.90 【考點】旋轉的性質. 【分析】根據(jù)旋轉的性質知,旋轉角∠EAC=∠BAD=65,對應角∠C=∠E=70,則在直角△ABF中易求∠B=25,所以利用△ABC的內(nèi)角和是180來求∠BAC的度數(shù)即可. 【解答】解:根據(jù)旋轉的性質知,∠EAC=∠BAD=65,∠C=∠E=70. 如圖,設AD⊥BC于點F.則∠AFB=90, ∴在Rt△ABF中,∠B=90﹣∠BAD=25, ∴在△ABC中,∠BAC=180﹣∠B﹣∠C=180﹣25﹣70=85,即∠BAC的度數(shù)為85. 故選C. 6.下列三角形:①有兩個內(nèi)角是60的三角形;②有兩邊相等且是軸對稱的三角形;③有一個角是60且是軸對稱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線也是這條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邊三角形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②三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③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逐個判斷即可. 【解答】解:①兩個內(nèi)角為60,因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為180,可知另一個內(nèi)角也為60,故該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 ②有兩邊相等且是軸對稱的三角形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③如果一個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且有一個角是60,則它是等腰三角形,而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④一腰上的中線也是這條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正確的有①③④, 故選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8分) 7.等腰△ABC中,AB=AC,AD⊥BC,垂足為D,BC=10,則BD= 5?。?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由△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推得BD=CD,即可證得結論. 【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 ∴BD=CD, ∵BC=10, ∴BD=5, 故答案為:5. 8.因式分解:2a2﹣4a= 2a(a﹣2) . 【考點】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分析】原題中的公因式是2a,用提公因式法來分解因式. 【解答】解:原式=2a(a﹣2). 故答案為:2a(a﹣2). 9.不等式2x+5≥3x+2的正整數(shù)解是 1,2,3?。? 【考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shù)解. 【分析】根據(j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為1可得不等式的解集,再確定其正整數(shù)解. 【解答】解:移項,得:2x﹣3x≥2﹣5, 合并同類項,得:﹣x≥﹣3, 系數(shù)化為1,得:x≤3, ∴不等式的正整數(shù)解是1,2,3, 故答案為:1,2,3. 10.如圖,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條角平分線.若CD=3,則△ABD的面積為 15 . 【考點】角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要求△ABD的面積,現(xiàn)有AB=10可作為三角形的底,只需求出該底上的高即可,需作DE⊥AB于E.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求得DE的長,即可求解. 【解答】解:作DE⊥AB于E. ∵AD平分∠BAC,DE⊥AB,DC⊥AC, ∴DE=CD=3. ∴△ABD的面積為310=15. 故答案是:15. 11.如圖,△ABC中,邊AB的中垂線分別交BC、AB于點D、E,AE=3cm,△ADC的周長為9cm,則△ABC的周長是 15 cm.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由△ABC中,邊AB的中垂線分別交BC、AB于點D、E,AE=3cm,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即可求得AD=BD,AB=2AE,又由△ADC的周長為9cm,即可求得AC+BC的值,繼而求得△ABC的周長. 【解答】解:∵△ABC中,邊AB的中垂線分別交BC、AB于點D、E,AE=3cm, ∴BD=AD,AB=2AE=6cm, ∵△ADC的周長為9cm, ∴AC+AD+CD=AC+BD+CD=AC+BC=9cm, ∴△ABC的周長為:AB+AC+BC=15cm. 故答案為:15. 12.如圖,在 Rt△ABC中,∠ACB=90,BC=6,AC=8,AB的垂直平分線 DE交 BC的延長線于F,則 CF的長為 ?。?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長,證明△ACB∽△FDB,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列出比例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ACB=90,BC=6,AC=8,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AB=10, ∵AB的垂直平分線DE交BC的延長線于點F, ∴∠BDF=90,∠B=∠B, ∴△ACB∽△FDB, ∴BC:BD=AB:(BC+CF),即6:5=10:(6+CF), 解得,CF=, 故答案為:.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13.分解因式: (1)a2x2﹣ax (2)﹣14abc﹣7ab+49ab2c. 【考點】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分析】(1)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解答; (2)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1)原式=ax(ax﹣1); (2)原式=7ab(﹣2c﹣1+7bc). 14.解不等式組,并寫出它的所有整數(shù)解. 【考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 【分析】先求出兩個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寫出范圍內(nèi)的整數(shù)解即可. 【解答】解: 由①得,x<﹣2; 由②得,x≥﹣5, 所以,不等式組的解集是﹣5≤x<﹣2, 所以,原不等式的所有整數(shù)解為:﹣5,﹣4,﹣3. 15.已知:點D是△ABC的邊BC的中點,DE⊥AC,DF⊥AB,垂足分別為E,F(xiàn),且BF=CE.求證:△ABC是等腰三角形.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欲證△ABC是等腰三角形,又已知DE⊥AC,DF⊥AB,BF=CE,可利用三角形中兩內(nèi)角相等來證等腰. 【解答】證明:∵D是BC的中點, ∴BD=CD, ∵DE⊥AC,DF⊥AB, ∴△BDF與△CDE為直角三角形, 在Rt△BDF和Rt△CDE中, , ∴Rt△BFD≌Rt△CED(HL), ∴∠B=∠C,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16.甲、乙兩家旅行社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分別提出了赴某地旅游的團體優(yōu)惠方法,甲旅行社的優(yōu)惠方法是:買4張全票,其余人按半價優(yōu)惠;乙旅行社的優(yōu)惠方法是:一律按7折優(yōu)惠,已知兩家旅行社的原價均為每人100元;那么隨著團體人數(shù)的變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費更優(yōu)惠? 【考點】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 【分析】哪一家的旅行社費用少,主要和參加旅游的人數(shù)有關,用函數(shù)關系分別表示出兩家旅行社的費用與人數(shù)的關系,然后再分類討論. 【解答】解:設參加旅游的人數(shù)為x人,甲、乙旅行社的收費分別為y1元、y2元,依題意得, y1=4100+(x﹣4)100=50x+200, y2=100x=70x, 由y1=y2得:50x+200=70x,解得:x=10, 由y1>y2得:50x+200>70x,解得:x<10, 由y1<y2得:50x+200<70x,解得:x>10, 綜上所述,當人數(shù)x=10時,兩家旅行社的收費一樣多, 當人數(shù)x<10時,乙旅行社的收費較優(yōu)惠, 當人數(shù)x>10時,甲旅行社的收費較優(yōu)惠. 17.如圖所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點E是邊CD上一點,點F是CB延長線上一點,且DE=BF,通過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AFB可以看作是哪個三角形繞哪一個點旋轉多少度得到的圖形? (2)△AEF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 【考點】旋轉的性質;正方形的性質. 【分析】(1)因為AB=AD,DE=BF,可證△AFB≌△AED,再觀察旋轉中心,旋轉角,回答問題; (2)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可知,AE=AF,旋轉角∠EAF=∠DAB=90,可知△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1)△AFB可以看作是△AED繞點A順時針旋轉90得到; (2)∵AD=AB,∠D=∠ABF,DE=BF, ∴△ADE≌△ABF, ∴AE=AF,∠DAE=∠BAF, ∴∠EAF∠BAE+∠BAF=∠BAE+∠DAE=∠DAB=90, 所以△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8分,共32分) 18.在△ABC中,AB邊的垂直平分線l1交BC于D,AC邊的垂直平分線l2交BC于E,l1與l2相交于點O.△ADE的周長為6cm. (1)求BC的長; (2)分別連結OA、OB、OC,若△OBC的周長為16cm,求OA的長.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1)先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出AD=BD,AE=CE,再根據(jù)AD+DE+AE=BD+DE+CE即可得出結論; (2)先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出OA=OC=OB,再由∵△OBC的周長為16cm求出OC的長,進而得出結論. 【解答】解:(1)∵DF、EG分別是線段AB、AC的垂直平分線, ∴AD=BD,AE=CE, ∴AD+DE+AE=BD+DE+CE=BC, ∵△ADE的周長為6cm,即AD+DE+AE=6cm, ∴BC=6cm; (2)∵AB邊的垂直平分線l1交BC于D,AC邊的垂直平分線l2交BC于E, ∴OA=OC=OB, ∵△OBC的周長為16cm,即OC+OB+BC=16, ∴OC+OB=16﹣6=10, ∴OC=5, ∴OA=OC=OB=5. 19.如圖1、圖2,△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 (1)在圖1中,AC與BD相等嗎?請說明理由; (2)若△COD繞點O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后,到達圖2的位置,請問AC與BD還相等嗎?為什么? 【考點】旋轉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1)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進行解答. (2)證明△DOB≌△COA,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進行說明. 【解答】解:(1)相等. 在圖1中,∵△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 ∴OA=OB,OC=OD, ∴0A﹣0C=0B﹣OD, ∴AC=BD; (2)相等. 在圖2中,∠AOB=∠COD=90, ∵∠DOB=∠COD﹣∠COB,∠COA=∠AOB﹣∠COB, ∴∠DOB=∠COA 在△DOB和△COA中, , ∴△DOB≌△COA(SAS), ∴BD=AC. 20.如圖所示,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1)畫出四邊形OABC關于y軸對稱的四邊形OA1B1C1,并寫出點B1的坐標是?。ī?,2) ; (2)畫出四邊形OAB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后得到的四邊形OA2B2C2,并求出點C旋轉到點C2經(jīng)過的路徑的長度. 【考點】作圖-旋轉變換;作圖-軸對稱變換. 【分析】(1)對四邊形關于y軸軸對稱,對稱前后對應點的坐標特點是:橫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縱坐標相等; (2)對四邊形OAB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可以充分運用坐標軸的垂直關系,尋找各點的對應點,確定其坐標;求路徑實質上就是求弧長了. 【解答】解:(1)如圖:B1的坐標是(﹣6,2);(作圖,填空,共3分) (2)如圖: L==π. (作圖,計算,共3分) 21.如圖,在△ABC中,D,E分別是AB,AC上的一點,BE與CD交于點O,給出下列四個條件:①∠DBO=∠ECO;②∠BDO=∠CEO;③BD=CE;④OB=OC. (1)上述四個條件中,哪兩個可以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 (2)選擇第(1)題中的一種情形為條件,試說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要證ABC是等腰三角形,就要證∠ABC=∠ACB,根據(jù)已知條件即可找到證明∠ABC=∠ACB的組合; (2)可利用△DOB與△EOC全等,得出OC=OB,再得出∠OCB與∠OBC相等,就能證明∠ABC與∠ACB相等. 【解答】解:(1)①③,①④,②③和②④; (2)以①④為條件,理由: ∵OB=OC, ∴∠OBC=∠OCB. 又∵∠DBO=∠ECO, ∴∠DBO+∠OBC=∠ECO+∠OCB,即∠ABC=∠ACB,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五.(共2題,22題10分,23題12分,共22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 y=﹣2x+1與 y軸交于點 C,直線 y=x+k( k≠0)與 y軸交于點 A,與直線 y=﹣2x+1交于點 B,設點 B的橫坐標為﹣2. (1)求點B的坐標及k的值; (2)求直線y=﹣2x+1、直線y=x+k與y軸所圍成的△ABC的面積; (3)根據(jù)圖象直接寫出不等式﹣2x+1>x+k的解集. 【考點】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1)對于y=﹣2x+1,計算自變量為﹣2時的函數(shù)值可得到B點坐標,然后把B點坐標代入y=x+k可得到k的值; (2)先確定兩直線與y軸的交點A、C的坐標,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解; (3)觀察函數(shù)圖象,寫出直線y=﹣2x+1在直線y=x+k上方所對應的自變量的范圍即可. 【解答】解:(1)當x=﹣2時,y=﹣2(﹣2)+1=5,則B(﹣1,5). 把B(﹣1,5)代入y=x+k得﹣1+k=5,解得k=6; (2)當x=0時,y=﹣2x+1=1,則C(0,1); 當x=0時,y=x+6=6,則A(0,6) 所以AC=6﹣1=5, 所以S△ABC=52=5; (3)x<﹣2. 23.已知,M是等邊△ABC邊BC上的點. (1)如圖1,過點M作MN∥AC,且交AB于點N,求證:BM=BN; (2)如圖2,連接AM,過點M作∠AMH=60,MH與∠ACB的鄰補角的平分線交與點H,過H作HD⊥BC于點D. ①求證:MA=MH; ②猜想寫出CB,CM,C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并加于證明; (3)如圖3,(2)中其它條件不變,若點M在BC延長線上時,(2)中兩個結論還成立嗎?若不成立請直接寫出新的數(shù)量關系式(不必證明). 【考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1)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和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可得∠BMN=∠C=60,∠BNM=∠B=60,在根據(jù)等角對等邊可得MB=BN; (2)①過M點作MN∥AC交AB于N,然后證明△AMN≌△MHC,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MA=MH; ②過M點作MG⊥AB于G,再證明△BMG≌△CHD可得CD=BG,因為BM=2CD可得BC=MC+2CD; (3)(2)中結論①成立,②不成立;過M點作MN∥AB交AC延長線于N,證明△AMN≌△HMC可得MA=MH,AN=CH,再根據(jù)∠CHD=30,可得CH=2CD,又有AC=BC,CN=CM可得AN=AC+CN=BC+CN=CB+CM,進而得到2CD=CB+CM. 【解答】(1)證明:∵MN∥AC ∴∠BMN=∠C=60,∠BNM=∠B=60, ∴∠BMN=∠BNM, ∴BM=BN; (2)①證明:過M點作MN∥AC交AB于N, 則BM=BN,∠ANM=120 ∵AB=BC, ∴AN=MC, ∵CH是∠ACB外角平分線,所以∠ACH=60, ∴∠MCH=∠ACB+∠ACH=120, 又∵∠NMC=120,∠AMH=60, ∴∠HMC+∠AMN=60 又∵∠NAM+∠AMN=∠BNM=60, ∴∠HMC=∠MAN, 在△ANM和△MCH中, ∴△AMN≌△MHC(ASA), ∴MA=MH; ②CB=CM+2CD; 證明:過M點作MG⊥AB于G, ∵△AMN≌△MHC, ∴MN=HC, ∵MN=MB, ∴HC=BM, ∵△BMN為等邊三角形, ∴BM=2BG, 在△BMG和△CHD中, ∴△BMG≌△CHD(AAS), ∴CD=BG, ∴BM=2CD 所以BC=MC+2CD; (3)(2)中結論①成立,②不成立, 過M點作MN∥AB交AC延長線于N, ∵MN∥AB, ∴∠N=∠BAC=60, ∴∠ACB=60, ∴∠NCM=60, ∴∠NMC=180﹣60﹣60=60, ∴△CNM是等邊三角形, ∴CM=MN, ∵∠AMH=60,∠CMN=60, ∴∠AMH+∠1=∠CMN+∠1, 即∠AMN=∠CMH, 在△AMN和△HMC中, ∴△AMN≌△HMC(ASA), ∴MA=MH;AN=CH, ∵∠HDC=90,∠HCD=60, ∴∠CHD=30, ∴CH=2CD, ∵AC=BC,CN=CM ∴AN=AC+CN=BC+CN=CB+CM, ∵AN=CH, 2CD=CB+CM, 即:CB=2CD﹣CM.-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3 年級 數(shù)學 下學 期期 試卷 解析 新人 33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76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