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重難題型補充題庫 議論文閱讀 北師大版
《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重難題型補充題庫 議論文閱讀 北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重難題型補充題庫 議論文閱讀 北師大版(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議論文閱讀 一、(2017 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文章,完成 1~4 題。(10 分) “憂”與“有” ①曾經有個“溫水煮青蛙”的故事,說是將青蛙投入煮 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奮力從開 水中跳出來逃生,而當把青蛙放入冷水再逐漸加熱,青蛙反 倒因為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從而失去逃生機會。 這個實驗驗證了“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古訓,也讓人聯(lián) 想到了“憂”與“有”的辯證關系。 ②“有”,是擁有、具備、占有,是一種天賜或是后天努 力而獲得的已有狀態(tài);而“憂”,則是憂慮、憂患,是一種不 被勝利沖昏頭腦的清醒,是一種不測的防備與應對,是一種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tài)度。表面看來,“憂”與“有” 似乎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但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的規(guī)律看,“憂”卻是“有”的保障,“有”則是“憂”的保 持與擴充。不管是個人的穩(wěn)健發(fā)展,還是一個企業(yè)或組織的 成長,抑或是一個國家或政黨的建設,都不能忽視“憂”與 “有”。 ③一個人現在的擁有,都有一個擁有的緣由或成因,并 不是完全個人的獨有本事。懂得“憂”與“有”關系的人, 總是奮發(fā)進取,不忘本來,開創(chuàng)未來,現在的擁有會變得不 斷充實和完善;不明了“憂”與“有”關系的人,要么沾沾 自喜、忘乎所以,妄自尊大,要么消極悲觀、灰心喪氣,妄 自菲薄,其結果不是好景不長,就是每況愈下。 ④成功的企業(yè)或組織都很重視“憂”與“有”關系的處 理。微軟之所以全球稱雄,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強烈的危機 意識,比爾蓋茨的一句名言就是“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 90 天”。華為集團掌門人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上憂心忡忡 地說:“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闭侨A為的危 機感與責任感,創(chuàng)造出了華為舉世矚目的成績。 ⑤一個政黨的強盛,更是要“有”中有“憂”、以“憂” 保“有”、以“憂”增“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示,他很 喜歡蘇軾“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 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從毛 澤東在新中國建立前夕發(fā)出的“進京趕考”和保持“兩個務 必”的警醒,到今天中央向全黨警示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 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 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我們黨時刻保持 憂患意識,可謂一以貫之。 ⑥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沒有憂患是最大的憂患。有 憂,方可常擁有;無憂,擁有也會變沒有?!坝小倍煌皯n” 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實際上是生存和發(fā)展的智慧,是推動 進步的催化劑和動力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始終常 存危機感,始終保持“今天是起點”和“從零開始”的奮發(fā) 意識,是我們最終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光明日報》 2016 年 06 月 21 日) 1.文章開頭寫“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 分) 1.(2 分)用舉例的方式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論點“憂 是“有”的保障,“有”則是“憂”的保持與擴充;作為事實 論據證明論點。 2.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 分) 2.(2 分)“憂”是“有”的保障,“有”則是“憂”的保持與 擴充。 【解析】文章第①段引出“憂”與“有”的辯證關系,接著 在第②段中表明了二者的辯證關系,由此可以得出本文的中 心論點。 3.第④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表達作用?(3 分) 3.(3 分)舉例論證。舉微軟稱雄全球和華為創(chuàng)造舉世矚目成 績的事例,具體地論證了成功的企業(yè)或組織都很重視“憂” 與“有”關系的處理的觀點。 【解析】第④段畫線句總寫出微軟稱雄的重點在于具有強烈 的危機意識,接著舉出比爾蓋茨、任正非等懷有危機意識 而成功的事例,由此判斷是舉例論證,其作用是具體形象地 論證了成功的企業(yè)或組織都很重視“憂”與“有”關系的處 理這一觀點。 4.文章③④⑤三個自然段的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3 分) 4.(3 分)不能調換,因為第③段是從個人擁有憂患意識的重 要性來寫的,第④段是從企業(yè)或組織擁有憂患意識從而取得 成功來寫的,第⑤段是從國家角度來寫的,既照應了第②段 又按照從個人到企業(yè)到國家這樣的邏輯順序來安排,因此不 能調換順序。 【解析】文章第③④⑤段,從不同的層面論證了懷有憂患意 識的重要性,其層次分別是個人、企業(yè)、國家,由小到大安 排材料,符合人們的邏輯認知順序,因而這三個自然段不能 調換順序。 二、(2017 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選文,回答 1~4 題。(11 分) 七分飽是一種智慧 ①閑暇時,我喜歡養(yǎng)魚養(yǎng)花。經驗告訴我,魚不能每天 喂食,一周喂一次就行,不然它們會因為吃得過飽而死掉; 很多花不要澆水太勤,當葉子稍稍有些打蔫的時候再澆水更 好。換一個擬人的說法就是,不能讓動物和花草吃得太飽, 應該讓它們有適度“饑餓感”。 ②其實,我們人也是這樣,應該保持適度饑餓。民間有 句育兒諺語:“若要小兒身???,腹中常有三分饑,身上常有 三分寒?!苯o孩子過分的溫飽,對健康都是不利的。成人也是 一樣。研究證明,人體在饑餓狀態(tài),腦垂體會減少死亡激素 的分泌,并促進機體脂肪分解,轉化成糖原、能量,以維持 大腦等重要器官生理活動的需要,而且保持適度饑餓對腸胃 也有好處。相反,吃得過飽,消化系統(tǒng)負擔加重,大腦供血 減少,人的身體不僅容易肥胖,還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③適度饑餓對健康非常有益,能夠讓身體保持一種醒著 的狀態(tài),不至于在過飽中失去平衡與協(xié)調。引申開來,我們 的人生也是一樣,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對事業(yè)、 名利的追求等等,都應該保持適度“饑餓感”。 ④保持適度饑餓是一種人生智慧,凡事都應該有“七分 飽”的分寸。有些人交朋友,總喜歡完全融入對方的生活中 他自己毫無保留,也要求別人毫無保留。兩個人都沒了屬于 自己的空間,就像吃得過飽沒有一點余地一樣,這樣的友情 只會讓人感到壓抑窒息。“距離產生美”,當兩個人親密到沒 有絲毫距離的時候,也是友情破裂的開始。給彼此留下適當 的空間和距離,“七分飽”友情是最舒服的狀態(tài)。 ⑤同樣的道理,愛人之間也應該“親密有間”。相愛的兩 個人,總喜歡整天在一起,全方位侵入并掌控對方的生活, 24 小時全程監(jiān)控對方,兩個人愛到沒有一點空隙,也像飯吃 得太飽一樣。過飽狀態(tài)的愛情,就像甜得發(fā)膩的點心,容易 厭煩。很欣賞有的夫妻之間的做法,親密卻彼此尊重,給對 方留下三分的私人空間,愛到七分最相宜。為了達到這樣的 效果,有的夫妻還制造兩個人分離的機會,以此體驗愛情的 “饑餓感”,溫習相思的味道。這樣的愛情,才是最佳狀態(tài)。 ⑥我們的人生追求也一樣。有的人總在馬不停蹄地追逐 成功,以為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登上人生頂峰。為了 這個目的,人們殫精竭慮,甚至不擇手段。殊不知,人生根 本沒有頂峰,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上面還有無垠的天空 人只要向上走,站在什么樣的高度不重要,并且追逐要適可 而止??傋屪约禾幵谧分鸬目簥^狀態(tài),與每天暴飲暴食沒什 么兩樣,適當停下腳步,體驗一下饑餓的感覺,才有力量走 好后面的路。稍稍饑餓一點,再吃東西會覺得分外香甜。走 走停停,是一種人生智慧。適度饑餓,才能保持人生的健康 與舒適。 ⑦無論什么時候,當你感覺到過飽的時候,體驗一下饑 餓感吧。七分飽,永遠是一種人生智慧。 1.請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 分) 1.(2 分)保持適度饑餓是一種人生智慧,凡事都應該有“七 分飽”的分寸。或:七分飽,永遠是一種人生智慧。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2.(3 分)通過生活經驗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適度饑 餓”有益處的論題。 【解析】本文開頭段落通過喂魚和澆花的生活事例,在內容 上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作為論據證明論點,結構上的作用 則是引出下文要闡述的觀點或話題。 3.第⑥段畫線句子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3.(3 分)比喻論證。生動形象地闡釋了追求的過度對人生毫 無益處,進一步證明了“適度饑餓,才能保持人生的健康與 舒適”的觀點,使得論證淺顯易懂,易被接受。 【解析】此句將“亢奮狀態(tài)的人生追求”比作“暴飲暴食的 生活習慣”,可知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比喻論證的作用是 使論證淺顯易懂,鮮明生動。 4.請結合原文,聯(lián)系你的學習生活,談談你從本文中得到的 啟示。(3 分) 4.(3 分)示例:在日常的學習中,要時刻保持一種“七分飽 三分饑餓”的狀態(tài),在追逐中要適可而止。 三、(2017 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文章,完成 1~4 題。(12 分) 多讀史以知“治” 賈世江 ①古人講,“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早在 1920 年,毛澤 東在致蔡和森等的書信中分析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執(zhí)政之所 以失敗時,就提出“均系不讀歷史之故”,因此“勸大家讀歷 史”。而從“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的民本思想,到“先天下之 憂而憂”的家國情懷,再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氣節(jié) 乃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愛之心……這些歷史智慧和 文化養(yǎng)分,多有春風化人、潤物無聲之功。 ②“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 典?!倍鄬W些歷史,不僅是個學習興趣的問題,更是一種政治 智慧和歷史自覺。正所謂“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今天,我 們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過 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 言:“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有深 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 總結?!? ③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無論是推 動全球治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還是治理好正處于轉型期的當 代中國;無論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是實現民族復興的 夙愿,不僅需要運用今天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從歷史中 尋找智慧。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避免人類自殺之路 在這點上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 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敝腥A民族的文明歷史悠久,源 遠流長,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珍視這一優(yōu)勢,不去汲取中 華文化的“活性力量”。 ④1941 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干部會議上所作的《改造 我們的學習》報告中就曾指出:“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 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 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 忘記了?!苯裉熳x來仍然發(fā)人深省。在如今的一些人眼里,總 覺得學歷史不如學業(yè)務管用;有的學歷史則是為了多些談資 只武裝嘴巴不指導實踐,從這樣的目的出發(fā)讀史,往往不可 能理解歷史的真諦,甚至可能誤入歧途。只有真正以高度的 歷史自覺、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深刻的歷史思維,認識和把握 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收獲“明志”“知治”之效。 ⑤“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绷暯娇倳浱栒佟叭? 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強調牢記歷史經驗 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可以說,重視學習、注重讀史,已成為全黨同志的迫切功課 惟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歷史素養(yǎng)、治理水平和政治智慧,學會 按照歷史規(guī)律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不采華名,不興偽 事,才能寫下勿忘昨天、無愧今天、不負明天的絢麗篇章。 1.請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3 分) 1.(3 分)多讀史以知“治”。 【解析】尋找文章的中心論點,我們一般先從標題入手,因 為有些議論文的標題本身就是論點。本文的標題為“多讀史 以知‘治’”,本文第②~④段運用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具體論 述了“多讀史以知‘治’”的道理,所以本文的中心論點為“多 讀史以知‘治’”。 2.第①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3 分)道理論證、舉例論證。通過引用古語和列舉毛澤東 等勸大家多讀歷史的事例,論證了中心論點,使論證更具體 更有說服力。 【解析】第①段引用了古人的話“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屬 于道理論證;隨后又列舉了毛澤東和蔡和森通過書信形式分 析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執(zhí)政失敗的原因,勸大家多讀史,可 知為舉例論證。通過引用古語更具說服力,而通過舉毛澤東 勸大家多讀歷史的事例證明了讀歷史的重要,因而兩種論證 方法的使用都是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3.第②段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屬于什么論據?有什么作 用?(3 分) 3.(3 分)道理論據。列舉習近平的話有力地論證了“多學些 歷史,不僅是個學習興趣的問題,更是一種政治智慧和歷史 自覺”的觀點,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解析】閱讀第②段,抓住關鍵句“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 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 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可知屬于道理論證。 分析其作用可結合本段第二句提出的分論點“多學些歷史, 不僅是個學習興趣的問題,更是一種政治智慧和歷史自覺”。 4.第③段“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的 兩個“最好”能否刪去?為什么?(3 分) 4.(3 分)不能?!白詈谩笔浅潭雀痹~,突出強調了歷史的作用 若刪去,則體現不出這一點。這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 和嚴密性。 四、(2017 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文章,完成 1~5 題。(13 分) 學會禮讓 向迎佳 ①《東觀漢記》中載有“瘦羊博士”的趣聞,說的是東 漢建武年間,朝廷每年臘月都賜予博士(中國古代一種官職 一只羊,但羊有大小肥瘦,于是有人建議殺羊分肉,以求平 均。有一位叫甄宇的博士,搶先挑最小的羊取走,其他人也 就不再爭執(zhí)了,甄宇因此留下“瘦羊博士”的美名。后人即 用“瘦羊博士”形容那些克己讓人的人。 ②生活中的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關鍵要有個正確 的態(tài)度,妥善處理這些矛盾。矛盾的解決,需要具備各種具 體條件。但作為矛盾的當事方,做到一個“讓”字,則往往 是化解矛盾的關鍵。宋人林逋在《省心錄》中講:“屈己者能 處眾,好勝者必遇敵。”曹操在《禮記令》中也說:“禮讓一 寸,得禮一尺。”事實上,許多事情如果各不相讓,那就只好 怒目相向,甚至拳腳相加;而高姿態(tài)、高風格者帶頭禮讓, 則可能使僵持不下的矛盾迎刃而解。 ③“謙者,德之柄也;讓者,禮之主也?!毙r候,常聽 大人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后來又從史書中讀到古人許多 讓道、讓功、讓利的典故,而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六尺巷” 的佳話。相傳,清朝禮部尚書張英的家人,因與鄰居在宅基 地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飛書京城向張英告狀。張英回了這樣一 封家書:“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 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事情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 一讓,六尺巷。一個“讓”字,讓出了謙謙君子的風度,讓 出了鄰里之間的和諧,更讓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④現代社會,人們本應更懂理知讓、崇尚文明,但禮讓 卻反而成為稀有素質。公交車上,為爭座位大動干戈者有之 車輛、行人為搶道而釀出交通事故者有之;甚至有人地上“任 性”還不夠,居然在萬里高空的飛機上為爭搶座位和行李架 而上演“全武行”;至于一些人在成長進步上的爭名、爭位現 象,更加屢見不鮮。種種亂象陋行,較之古人的禮讓精神, 可謂天壤之別。 ⑤無論在什么時代,禮讓都是一種人格修養(yǎng)和高尚品德 是從靈魂深處溢出的怡人芬芳。人與人之間只有做到文明禮 貌、相互謙讓,才能減少摩擦,消除隔閡,拉近心理距離, 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有序。反之,如果凡事斤斤計較 相爭不讓,生怕吃一點點虧,不僅會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 使本來很小的事情釀成大禍,還會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F實 生活中,這種不理智、不禮讓、任性而為造成矛盾激化的教 訓深刻之至,值得每個人認真反思。 ⑥平安吉祥須臾離不開文明禮讓,離不開人與人的理解 關愛。讓別人是為自己開路,擠別人是在堵自己的路。如果 人人都學一學“瘦羊博士”,懂得一點禮讓的智慧,行車讓一 讓,購物讓一讓,進電梯讓一讓,進而擴展到在名利上讓一 讓,在個人得失上讓一讓,那么,讓出的將是心情舒暢、鄰 里和睦、單位團結、社會和諧。如此,我們才能從容通過公 共文明的門檻,更好地傳播友善、展示文明。 1.本文作者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 分) 1.(2 分)生活中應學會禮讓。 【解析】文章開頭用“瘦羊博士”的故事引出討論的話題“禮 讓”,然后第②~⑤段用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 證方法論述了生活中禮讓的重要性及意義,第⑥段呼吁人們 應該學會禮讓,強化了論點??梢娢恼碌恼擖c就是:生活中 應學會禮讓。 2.簡要說說選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 分) 2.(3 分)敘述“瘦羊博士”的故事,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引出論題,并充當論據論證論點。 【解析】第①段敘述了“瘦羊博士”的故事,以故事開端能 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瘦羊博士”的故事主要講述 了博士的謙讓品質,從而引出本文的論題——讓,并充當事 實論據。結合以上內容分析概括即可。 3.分析現代社會中禮讓為什么成了一種“稀有素質”。(2 分) 3.(2 分)現代社會中不懂禮讓和不崇尚文明的現象屢見不 鮮;“稀有”是較之于古人的禮讓精神而言的,因為古人謙讓 的美德數之不盡,而現代社會卻遠不及此。 【解析】題干中的“稀有素質”出現在文章的第④段,本段 先總述現代社會禮讓成為一種“稀有素質”,然后列舉四種不 文明現象,最后對比古人的禮讓精神進行總結。因此答題的 關鍵就在于本段的首句和末尾句。 4.分析第⑤段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及其作用。(3 分) 4.(3 分)對比論證,把懂得文明謙讓的好處與斤斤計較、互 不相讓的后果進行對比,突出論證了“無論在什么時代,禮 讓都是一種人格修養(yǎng)和高尚品德,是從靈魂深處溢出的怡人 芬芳”的觀點,說服力強。 【解析】第⑤段首先提出觀點“無論在什么時代,禮讓都是 一種人格修養(yǎng)和高尚品德,是從靈魂深處溢出的怡人芬芳”, 然后從謙讓的好處與互不相讓的后果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論 證,突出地論證了論點,說服力強。 5.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從“瘦羊博士”身上獲得了哪些啟示 (3 分) 5.(3 分)示例:生活中,行車、購物、進電梯甚至名利上都 有可能和別人發(fā)生矛盾,這時我們要向“瘦羊博士”學習, 冷靜下來,懂得禮讓,不計較個人得失,這樣矛盾就會迎刃 而解,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社會就會變得文明有序 (言之有理即可) 五、(2017 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文章,完成 1~4 題。(12 分) “低調”絮語 ①所謂低調,就是在某個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得 意忘形、盛氣凌人,不忘乎所以、目空一切,而是以平淡的 心態(tài)對待成功,謙和待人,謙虛處世。 ②博學多才的啟功先生是低調的。他一直反對別人稱他 為“大師”。他在 66 歲時曾寫下《自撰墓志銘》:“中學生, 副教授。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我國航天 事業(yè)的奠基人錢學森是低調的。他拒絕上任何名人錄,當中 央領導同志去看望他,高度評價他的突出貢獻并號召全國所 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學習時,他連連擺手說:“向我學習,不敢當!” ③“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闭嬲拇髱?、大家, 都是低調的謙謙君子。他們的低調,絕不是一時的裝樣,而 是源于其人生觀價值觀中謙和不自傲的品格。 ④說低調是一種品格固然不錯,然而我卻要說,低調首 先是一種清醒,一種智慧。這種人是生活的智者,他們知道 自身的渺小,因而懂得敬畏大自然,懂得敬畏人世間一切永 恒和博大,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他們的謙虛和 低調,是在清醒的自我認知的基礎上自然而然衍生的人生姿態(tài)。 ⑤《克雷洛夫寓言》里有這樣一個故事:馬車上裝著兩 只木桶,一只盛滿美酒,一只空空如也。一路上,盛滿美酒 的桶沉默不語,空空如也的桶則不停地大喊大叫,又唱又跳 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寓言要告訴我們的是:肚里愈沒有 貨,叫喊得愈兇?!熬刺遗c李,成蹊亦無言”,低調的人之 所以能保持低調,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學問和見識。 ⑥低調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強者。他們深知,一切的成功 靠的都是自己誠實的勞動和不懈的追求,當別人投機取巧、 大肆張揚的時候,他們做的都是誠實誠懇的蓄勢待發(fā)的工作 因此,他們總是能搶占先機,獲得更大的成功。而當一個目 標實現以后,他們又立即把目光投向更高遠的目標。他們沒 有時間張揚自己,更沒有心情去賣弄顯擺,自吹自擂。他們 用自己的言行,實證著“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的道理?!叭四芴摷阂杂问?,其誰能害之”,謙虛為人、低調 處世的人,還能避免外界的干擾,專心于自己的事業(yè),從而 取得更大的成就。 ⑦大海永遠把自己放在低處,這才成就了它的深邃與浩 淼;被風吹上云端的塵埃,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卻不知道 無論它怎么張揚和炫耀,也不過就是一粒塵埃而已。 ⑧和低調的人相比,喜好顯擺張揚的人有時雖然能占盡風 光,但最終只能是曇花一現,等待他們的,必將是空空如也 的結局。 1.請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2 分) 1.(2 分)生活中,為人處世要低調。(或:低調是一種品格、 一種清醒、一種智慧,低調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強者。) 2.文章第⑦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請簡要 分析。(4 分) 2.(4 分)①對比論證。將大海與塵埃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了 低調的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喜好張揚的人只能是曇花一 現。②比喻論證。把低調的人比成深邃的大海,把張揚的人 比成云端的塵埃,生動形象地論證了低調的人能取得更大的 成就,而張揚的人只能是曇花一現。 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文的論證思路。(4 分) 3.(4 分)開篇提出“低調”的論題并解釋其內涵;接著分別 論述了低調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清醒、一種智慧;然后進 一步論證了低調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強者;最后強調了低調做 人的重要性。 4.請為第⑥段補充一個事實論據。(2 分) 4.(2 分)示例:1898 年,居里夫婦發(fā)現了震驚世界的鐳元素 他們并沒有止步不前,而是繼續(xù)默默地投入到艱辛的研究工 作中,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從數噸瀝青鈾礦 殘渣中分離出微量的鐳。1903 年,居里夫婦由于對放射性元 素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六、(2017 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文章,完成 1~5 題。(13 分) 沒有絕對的劣勢 張 勇 ①著名作家劉墉說:“被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如果善加分 析把握,反倒可能成為一種先天優(yōu)越的條件?!眱?yōu)勢與缺點是 相對的,就像每一個珍珠上存在著黑點一樣,沒有了黑點也 就沒有了珍珠,沒有了瑕疵與缺憾也就沒有了美好的人與事 一切事物都處于轉化之中,關鍵要學會充分利用劣勢,把缺 點變成有利條件。 ②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麟派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周信芳, 其唱功蒼勁挺拔,渾厚有力,豪邁諧趣,深受觀眾喜愛。然 而,在其表演藝術漸趨成熟、日臻完美的時候,一件意想不 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他嗓子啞了。 ③對一個以唱為主的須生演員來說,“倒倉”是一個致命 的打擊。為此,有的人不得不改行,有的人則靠耍花腔來遮 丑。許多人都以為周信芳從此會一蹶不振,演唱生涯或就此 結束。然而,眾人都想錯了。周信芳并沒有怨天尤人,既不 氣餒,也不取巧,決心闖出一條新路來。他冷靜地分析了自 己的嗓音條件,經過反復思考,最后決定在唱腔上講究氣勢 學“黃鐘大呂之音”。為此,他首先堅持不懈地下大力氣練氣 做到發(fā)聲氣足洪亮,咬文噴口有力。又特別在體會角色的思 想感情方面努力學習,確切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和氣質。經 過長期的鉆研和探索,周信芳不僅沒有受到“倒倉”的限制 反而形成了蒼勁強烈、韻味純厚的特色,創(chuàng)造了獨樹一幟的 麟派藝術,讓眾人贊嘆不已。 ④當一件事情大家都覺得不好的時候,往往是機會到來 的時候。嗓子啞了,成了周信芳的一個劣勢,而從另一個角 度來看,也是他的優(yōu)勢:他可以嘗試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可 以不陷入思維定式中,闖出屬于自己的輝煌。許多時候,一 個人的優(yōu)勢往往是他的劣勢,而劣勢恰恰是他的優(yōu)勢。前提 是,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人們最大的失敗, 就是在沒有行動之前,就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定論。其實, 大可不必因為你現在處于劣勢而煩惱,只要你努力,一樣可 以將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讓弱點成為閃光點。 ⑤優(yōu)點和缺點總是同時存在的,可它們的呈現需要參照 物。聰明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認識它們,往往還能把缺點變成 優(yōu)點,巧妙地展現出來。某種情況下的缺點,換一個場景可 能就是優(yōu)點了。比如一個說話大嗓門的人,在嘈雜的地方或 是需要找人的時候,就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 ⑥一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后,才有機會找到 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找準屬于自己的人生跑道。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16 年 7 期) 1.第①段引用著名作家劉墉的話有何作用?(3 分) 1.(3 分)①引出論題;②作為道理論據,論證中心論點;③ 結構上領起下文。 【解析】首先注意引用劉墉的話的內容“被認為是缺點的地 方,如果善加分析把握,反倒可能成為一種先天優(yōu)越的條件” 這是說善于把握缺點,反而能將缺點轉化為一種優(yōu)勢,因此 可以看出這句話照應了標題“沒有絕對的劣勢”,引出了論題 同時以名家名言領起下文,使論證更加有力。 2.結合全文內容,請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2 分) 2.(2 分)一切事物都處于轉化之中,關鍵要學會充分利用劣 勢,把缺點變成有利條件。 【解析】本文標題是“沒有絕對的劣勢”,焦點是“劣勢”, 判斷不出是否是論點。然后鎖定首段和末尾段。首段的末尾 句“一切事物都處于轉化之中,關鍵要學會充分利用劣勢, 把缺點變成有利條件”以及結尾段“一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 自己的長處后,才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找 準屬于自己的人生跑道”都可能是中心論點。結合全文內容 分析,本文主要講了利用劣勢,將缺點變成自身的有利條件 也能成功的道理。因此文章的中心論點就是首段的最后一句。 3.第②③兩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3.(3 分)舉例論證。列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的事例 具體有力地論證了“一切事物都處于轉化之中,關鍵要學會 充分利用劣勢,把缺點變成有利條件”的觀點。 【解析】通讀第②③段,可知舉了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在 “嗓子啞了”以后,沒有氣餒,反而發(fā)揮這一劣勢,學習新 的唱法,揣摩角色,最終“創(chuàng)造了獨樹一幟的麟派藝術”的 例子。這是舉例論證,這個例子生動形象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使論證更加有力。 4.簡析第④段的論證思路。(3 分) 4.(3 分)先提出“當一件事情大家都覺得不好的時候,往往 是機會到來的時候”的觀點,然后闡述周信芳的故事,講道 理,最后得出“只要你努力,一樣可以將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 讓弱點成為閃光點”的結論。 【解析】首句“當一件事情大家都覺得不好的時候,往往是 機會到來的時候”提出分論點,第二句承接上兩段,點出周 信芳的成功是懂得將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接下來進一步為中心 論點講道理,最后一句照應首句,點出只要努力便“可以將 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 5.請為本文補充一個事實論據。(2 分) 5.(2 分)霍金是一個殘疾人,但是他的科普巨著《時間簡史 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驚世之作?;艚鹫f:“如果不 是因為生病,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假如霍金一直沉浸在痛 苦和抱怨當中,那么他的一生只能平庸地度過。正因為他正 視自己的劣勢,付出努力,才最終成就了自己。-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重難題型補充題庫 議論文閱讀 北師大版 中考 語文試題 研究 難題 補充 題庫 議論文 閱讀 北師大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75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