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氣-教學設計
《制取氧氣-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制取氧氣-教學設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制取氧氣》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思路分析: 【內容分析】 《制取氧氣》是人教版化學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題3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歷年中考化學實驗加試中,也是重點內容。本課題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實驗室制備氣體的課題,是學生具體地從化學的角度出發(fā),學習和研究制備物質的開始,有利于進一步熟悉常見儀器的使用,教學中通過對氣體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紹,讓學生對制取氣體的方法有一定的認識,為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礎。 【課題分析】 本課題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實驗2-5】、【實驗2-6】、【實驗2-7】及學習另一種主要的化學反應———分解反應;另一部分是活動與探究,由學生制取并實驗氧氣的性質。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課題2的學習和活動,對氧氣的性質及用途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對氧氣產生了濃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儲備,學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純凈的氧氣。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氣體的制備,沒有頭緒,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本課題是氣體制備的起始課,是學生對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綜合應用,為今后“物質的制備”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理解催化劑和分解反應等概念、。 能力目標:通過探究氧氣的制法,讓學生初步學習實驗探究方法和運用比較學習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與同學合作、探究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同時學會傾聽、欣賞、分享,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氧氣的制法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催化劑的概念、作用和實驗裝置。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根據(jù)本課題的內容特點,在教學中,采用復習 提問→演示實驗→討論歸納→實驗探究→對比總結→得出結論→拓展視野→提高興趣。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引導,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手段:實驗探究、資料圖片展示、媒體放映。 【教學準備】 實驗準備:5%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木條、火柴、藥匙、試管、鐵架臺(附鐵夾)、棉花、酒精燈、集氣瓶,水槽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一、知識回顧 【提問】1、如何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2、根據(jù)氧氣的性質說明氧氣有什么用途? 【引導】既然氧氣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氧氣是如何制得的,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行學習和探究這個問題。 【回答】 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新課導入 【提問】哪些物質可以產生氧氣呢? 【引導】這個問題非常好,在工業(yè)上往往需要大量的氧氣,些氧氣就是通過分離液態(tài)空氣獲得的,這就是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過渡】我們有時候需要少量的氧氣,這要通過實驗室來制取,我們現(xiàn)在來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實驗室用什么方法獲氧氣,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 【板書】課題3 制取氧氣 學生思考、猜想,有的學生提出: 空氣中存在較多的氧氣,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同學們的思維從氧氣的性質的學習,轉到新課的學習。 三、實驗及探究 1、播放視頻 實驗2-5 (高錳酸鉀制氧氣) 把少量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用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 加熱試管,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一瓶氧氣。 把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分析與討論】 1)反應過程中有什么現(xiàn)象產生? 2)為什么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是向上還是向下排水? 3)在試管口塞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2、探究實驗(過氧化氫制氧氣) (1)在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2)加熱上述試管,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3)另取試管,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 管,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4)待上述試管中沒有現(xiàn)象發(fā)生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xiàn)象。待溶液中又沒有現(xiàn)象發(fā)生時,再重復上述操作,觀察現(xiàn)象。 【分析與討論】 在實驗(1)、(2)和(3)中木條是否復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實驗(3)的重復實驗中,反應后二氧化錳有無變化? 綜合分析實驗(1)~(3)中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你認為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過渡】 在氯酸鉀制氧氣的試驗中,也用到了二氧化錳,在這個反應中二氧化錳同樣起的是催化的作用。 3、氯酸鉀制氧氣(略講) 【提問】 在上述三種制備氧氣的實驗中,哪一種方法 比較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理由是什么? 四、重點知識講解 【總結】【板書】 (1)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 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不改變化學反應的性質和產量。 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可能是“加快”,可能是“減慢”。 一個化學反應可能有幾種物質能做它的催化劑。 沒有萬能催化劑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改變,在反應的過程中可能改變。 【鼓勵評價】對學生的討論的結果進行合理評價,并給與一定鼓勵。 (2)過氧化氫的性質 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是無色透明的,不分解。 在加熱的條件下,雙氧水能放出氧氣,但量少,不足以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往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后,即使在常溫下也能迅速放出氧氣。 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記錄課本37頁的表格。進行思考,要求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回答】 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填寫課本38頁的表格。 【回答】 (1)、(2)不復燃;(3)復燃,可能產生了氧氣。 重復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后,仍然可以放出氧氣,說明二氧化錳反應后沒有變化。 加快反應速率,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思考與討論】 (通過觀察、對比、分析,得出后一種) 過氧化氫常溫下,在加入二氧化錳,便能迅速放出氧氣。不需要加熱,操作簡單,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 【思考與討論】 分組討論二氧化錳的作用,總結催化劑的特性。 給學生提供合作探究機會,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相互啟迪,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加深印象。 通過設置三個對比實驗,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yǎng)科學觀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引導,使學生在學習中勇于思考,提出有一定探索價值的化學問題;敢于質疑,勤于思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鼓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五、課堂總結 【板書】 1、 高錳酸鉀制氧氣 2、 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3、 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提問】 分析上述三個制取氧氣的反應,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與化合反應有什么不同? 【板書】 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六、課堂作業(yè) 【總結】 【板書設計】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3制取氧氣 一、實驗室制取氧氣 1、高錳酸鉀制氧氣 2、過氧化氫制氧氣 3、氯酸鉀制氧氣 二、重難點 1、催化劑 2、分解反應 【教學反思】 【素材鏈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制取 氧氣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083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