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講析.doc
《《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講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講析.doc(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講析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一、常用文言文虛詞:而 《說文》:“而,須也?!北玖x為胡須,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不常用,秦漢以后完全消失。虛詞“而”是假借字。可作代詞、連詞、語氣詞。作代詞和語氣詞的“而”中古以后逐漸少用乃至消失了;作連詞的“而”從古到今一直沿用,變化不大。 (一)代詞“而”既可作人稱代詞,也可作指示代詞。 1、人稱代詞 “而”作第二人稱,既可指單數(shù),也可指復數(shù)??梢宰髦髡Z或定語,一般不作賓語。 ⑴“而”作主語。根據(jù)上下文義,可譯為“你”“你們”等。例: 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勾踐滅吳》) ⑵“而”作定語,根據(jù)上下文義,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 旦暮吏來而呼曰:“……蚤繰而緒,蚤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保ā斗N樹郭橐駝傳》) 2、指示代詞 “而”作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樣”“這”。 例: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保ā犊兹笘|南飛》) (二)連詞“而”可以連接詞、詞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間的各種關(guān)系。 1、連接詞、詞組或分句,表示并列關(guān)系。 ⑴連接詞與詞。主要連接動詞或形容詞,較少連接名詞。可譯為“且”“和”“與”。例: 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⑵連接詞組與詞組??勺g為“和”“與”“并且”。例: ①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秋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 ⑶連接分句與分句??勺g為“和”“而且”。例: 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種樹郭橐駝傳》) 2、連接單句中的詞或詞組,表示順承關(guān)系。 ⑴“而”所連接的前后兩項動作行為在時間上先后相承??勺g為“就”“便”“然后”。例: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歸下也(《勾踐滅吳》) ⑵“而”所連接的前后兩項動作行為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前一個動作行為是后一個動作行為的原因,后一個動作行為是前一個動作行為的結(jié)果??勺g為“就”“因而”。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 3、連接狀語和謂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用作狀語的一般為動詞、形容詞、時間名詞或介詞短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方式或時間等。根據(jù)實際情況,可譯為“地”“著”“就”。例: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 ③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 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后》) 4、連接詞組,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連接的兩部分意思相對或相反??勺g為“可是”“但是”“卻”。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寡人之于國也》) 5、連接分句,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連接的兩部分意思相反。可譯為“可是”“但是”“然而”“卻”“可是卻”。例: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6、連接分句,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襯托,后一分句常有表示層進的連詞“況”“而況”“又何況”等與之呼應。可譯為“尚且”。 7、連接詞組或分句,表示層進關(guān)系??勺g為“而且”“并且”。例: ①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②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觸龍說趙太后》) 8、“而”用在主語、謂語之間,表示強調(diào)或轉(zhuǎn)折語氣,它所在的句子常用作表條件或假設的分句。根據(jù)文義可譯為“就”或“如果”“如果都”“卻”。例: ①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勾踐滅吳》) 9、連接分句,表示假設。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的條件或情況,后一分句表示結(jié)果。可譯為“如果”“假如”。用例較少見。 10、“而”與“上”“下”“來”“往”等詞連用,表示時間、數(shù)量、范圍的起限??勺g為“以”,或不譯。例: 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百有余歲,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孟子?盡心下》) (三)語氣詞“而”用于陳述句或感嘆句、祈使句之后,表示終結(jié)或感嘆語氣。可根據(jù)文義譯為“吧”“呀”“啊”。例: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譯文:唐棣樹的花,隨風翻動搖擺。難道不思念你?只是居住得太遠。)(《論語?子罕》)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ㄗg文:停下來吧,停下來吧!如今從政的人都很危險?。。ā墩撜Z?微子》) 二、常用文言文虛詞:何 《說文》:“何,儋也?!北玖x為“擔負”,后假借為“誰何”之“何”。可用作代詞、副詞。先秦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一)代詞“何”用作疑問代詞。 1、“何”代事物。可譯為“什么”。 ⑴“何”作主語。例: 公曰:“何謂忠貞?”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保ā蹲髠?僖公九年》) ⑵“何”作謂語,一般在動詞后,也可提至謂語前,構(gòu)成倒裝句。例: ①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國也》) ②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論語?顏淵》) 在“何+所+動詞”的句式中,“所+動詞”這個名詞性短語為主語,“何”可理解為提至主語前的謂語。例: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賣炭翁》) “何+所”與動詞之間有否定副詞“不”,構(gòu)成“何+所+不+動詞”的句式,表示“無所不……”的意思。例: 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譯:如果我自己是個非常好的人,那么沒有什么人不能包容的,(《論語?子張》) “何”作謂語,它的前面有表示否定的詞語“非”,共同構(gòu)成緊縮復句,表示一種強烈的肯定語氣。例: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⑶“何”作動詞賓語,先秦時期大都在動詞前,偶有在動詞后的;作“云”“言”“謂”和系詞性動詞“為”的賓語時,多在后。例: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⑷“何”作間接賓語,主要出現(xiàn)在“何謂X”的句式中,可譯為“稱什么(為)什么”“管什么(叫)什么”。這種“何謂X”的句式與“何”作主語的“何謂……”句式在形式上相同,實則不同,因為其答語中與“何”相對應的詞語在句中充當間接賓語。例: 曾子曰:“敢問何謂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lián)裼眩虾玫聞t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jié),此之謂七教。 譯文:曾參問:“請問什么是七教呢?”孔子說:“位居上位的人尊敬年長的人,那么百姓就會講孝道;位居上位的人嚴格遵從長幼之別,那么百姓就會做到弟弟更加順從兄長;位居上位的人樂善好施,那么百姓就會更加仁慈寬厚;位居上位的人親近賢良的人,那么百姓就會擇良友而交;位居上位的人注重德行,那么百姓就不會隱瞞情況;位居上位的人憎惡貪婪的行為,那么百姓就會以爭利為恥;位居上位的人講究廉潔謙讓,那么百姓就會以不講禮節(jié)為恥,這就是所謂的七種教化。(《孔子家語?王言解第三》) ⑸“何”作介詞賓語,先秦時期大多在介詞前。以“何”為賓語的介詞短語,或在動詞前作狀語,或在動詞后作補語。漢代以后,“何”在介詞后的情況逐漸增多。例: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2、“何”代人??勺g為“誰”。 ⑴“何”作主語。例: 今大王誠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不散?(《漢書?韓信傳》) ⑵“何”作謂語。例: 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⑶“何”作賓語。例: 公不如謂周君曰:“何欲置?令人微告悍,悍請令王進之以地?!保ā稇?zhàn)國策?西周策》) ⑷“何”作介詞賓語??稍诮樵~前,或在介詞后。可譯為“誰那兒”“誰那里”“什么人那里”。例: 然則義何從出?子墨子曰:“義不從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墨子?天志中》) 3、“何”表抉擇,指人、事物、處所等??勺g為“誰”“什么(東西)”“哪個國家”“哪里”。 ⑴“何”作小句主語,前面有表示抉擇范圍的詞語,作全句主語。有時,全句主語承前而省。例: 客執(zhí)骨而問曰:“敢問骨何大?”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保ā秶Z?魯語下》) ⑵“何”作動詞賓語,在動詞前。表示抉擇范圍的詞語在前或承前而省??勺g作“哪一”“誰”。例: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保ā墩撜Z?顏淵》) ⑶“何”作介詞賓語,或在介詞前,或在介詞后。例: 堂谿公見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君曰:“以瓦卮?!保ā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 ⑷“何”在名詞前做修飾語。可譯為“什么”。例: 菜食何味最勝?(《南史?周朗傳》) 4、“何”指原因。作謂語,一般在主語后,偶有在主語前構(gòu)成倒裝句式。可譯為“為什么”。例: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國也》) 5、“何”指處所??勺g為“哪里”“什么地方”。 ⑴“何”作主語。例: 客執(zhí)骨而問曰:“敢問骨何大?”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保ā秶Z?魯語下》) ⑵“何”作動詞賓語,先秦時期多在動詞前,漢以后在動詞后者漸多。例: 王召陳軫告之曰:“吾能聽子言,子欲何之?請為子約車?!睂υ唬骸俺荚钢?。”(《戰(zhàn)國策?秦策一》) ⑶“何”作介詞賓語,先秦時期多在動詞前,有個別在后,漢以后在介詞后者漸多。例: 是猶百門而閉一門焉,曰:盜何從入?(《墨子?魯問》) 6、“何”指情狀,用于名詞前作修飾語??勺g為“什么……”“什么樣的”。例: 孔子問于守廟者曰:“此為何器?”(《荀子?宥坐》) (二)副詞 1、用在謂語前,用來詢問原因。有時在“何”后的動詞及其賓語之間加“乎”字,構(gòu)成“何+動詞+乎+賓語”的句式??勺g為“為什么”“干嗎”。例: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保ā蹲勇?、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用在謂語前,表示反詰。后面常跟助動詞“能”“敢”“足”“可”等??勺g為“怎”“怎么”。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3、“何”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勺g為“怎么那么”“何等地”。 ⑴用于形容詞、短語或小句前。例: 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乃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保ā稘h書?相籍傳》) ⑵“何”后的成分是小句,小句的主語多為動詞或動詞短語,謂語多是形容詞。 例:鐘子期夜聞?chuàng)繇嗾叨?。使人召而問之曰:“子何擊磬之悲也!”(《呂氏春?精通》) ⑶“何”用在句首,句子的主語(常為小句)和謂語(形容詞)之間加“之”。例: 揚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揚子之豎追之。揚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列子?說符》) 三、常用文言文虛詞:乎 《說文》:“乎,語之余也。從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薄昂酢钡恼Z氣詞用法是其本義,最早約產(chǎn)生于西周時期,在古漢語中,“乎”可以表一般疑問語氣、選擇疑問語氣、測度疑問語氣、反詰疑問語氣、感嘆語氣和祈使語氣等各種語氣。唐宋以后,隨著“嗎”“呢”“吧”“罷”“啊”等新的語氣詞的出現(xiàn)和大量使用,“乎”逐漸在口語中少用,而只用于仿古的書面語中。到了現(xiàn)代,則除了一些凝固格式(如“不亦樂乎”)外,基本消失了?!昂酢边€可用作助詞和介詞,現(xiàn)代漢語中這些用法也已基本消失。 (一)語氣詞 1、“乎”用于是非問句的句末,助是非疑問語氣。要求對方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譯為“嗎”。例: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2、“乎”用于特指問句的句末,助特指疑問語氣。句中一般有表示全句疑問點的疑問代詞“誰”“何”“安”“胡”“孰”“奚”“盍”等與之相配合,要求對方就這個疑問點作出回答??勺g為“呢”。例: 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馮諼署曰:“能?!保ā稇?zhàn)國策?齊策四》) 3、“乎”表示選擇語氣。用于并列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問句的句末,讓人選擇其中一個作答。可譯為“呢”。例: 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上》) 4、“乎”用于反詰問句的句末,助反問語氣。句中一般須有表示反詰的疑問代詞或語氣副詞“何”“孰”“誰”“獨”“不亦”“豈”“其”“其庸”“寧”等與之配合。有時“乎”還可和句中表進層的連詞“而況”“況”“又況”等相呼應構(gòu)成反詰問句??勺g為“嗎”“呢”。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5、“乎”用于測度問句的句末,助測度疑問語氣,句中一般有表示測度的副詞“得無”“得微”“得非”“得毋”“無乃”“其”“其唯”“殆”等與之呼應??勺g為“吧”。例: 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6、“乎”用于祈使句的句末,表示命令、祈請、勸戒、禁止語氣。常與句中“愿”“請”“唯(惟)”“其”等語氣副詞相呼應??勺g為“吧”。例: 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ā肚f子?秋水》) 7、“乎”用于句末,表示感嘆、悲憤、贊頌等語氣??勺g為“啊”“呀”。例: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論語?里仁》) 8、“乎”用于分句末,表示停頓語氣??勺g為“么”,或不譯出。例: 故翟以為雖不耕織乎,而功賢于耕織也。(《墨子?魯問》) (二)助詞 1、“乎”用于句中某些詞語后面,表示語氣在該處稍作停頓,以著重突出它前面的詞語。不能譯出。例: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2、“乎”用于形容詞或副詞之后,有很強烈的感情色彩,可加在單音或疊音形式后面。可不譯出。例: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三)介詞 “乎”作介詞,與一般介詞不同?!昂酢焙退馁e語所組成的介賓結(jié)構(gòu)在句中只能置于動詞或形容詞之后,用作補語。 1、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出現(xiàn)的時間。可譯為“在”“從”。例: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2、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出現(xiàn)的處所、范圍??勺g為“在”“從”。例: 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②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介紹出行為動作的趨向??勺g為“到”“至”。例: 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齊有其民矣。(《孟子?公孫丑上》) 4、介紹出行為動作發(fā)生、出現(xiàn)的原因??勺g為“因為”“由于”。例: 傳曰:“治生乎君子,亂生乎小人。”此之謂也。(《荀子?王制》) 5、表示人、事物、行為之間的對待關(guān)系,引進對象或事物的關(guān)系者??勺g為“對”“對于”。例: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6、引進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可疑為“給”“向”。例: 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論語?里仁》) 7、“乎”表示比較,一般多用于形容詞或動詞后??勺g為“比”“跟……相比”。例: ①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②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8、表示被動,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勺g為“被”。例: 王痍者何?傷乎矢也。(《公羊傳?成公十六年》) 四、常用文言文虛詞:乃 《說文》:“乃,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币庵^“乃”在句中起加重語氣的作用?!澳恕笨勺鞔~、副詞、連詞、助詞。有些用法從古到今變化不大,有些用法后來逐漸少用或者已經(jīng)消失了。 (一)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通常用于名詞前,也有用作主語的。 ⑴用于名詞前,作定語??勺g為“你的”“你們的”。例: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陸游《示兒》) ⑵用作主語??勺g為“你”“你們”。例: 今欲發(fā)之,乃能從我乎?(《漢書?翟義傳》) 2、用作第三人稱。用于名詞前,相當于“其”。可譯為“他的”“他們的”。例: 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呂氏春秋?上農(nóng)》) 3、用作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此”“這”。例: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乃是也。(《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二)副詞 1、用于名詞性謂語前,作狀語。 ⑴表示對主語的辨明或申明,起加強肯定的作用??勺g為“就是”“便是”“原來是”“只是”等。例: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保ā稇?zhàn)國策?齊策四》) ⑵表示所述事實僅限于某一范圍??勺g為“僅”“僅僅”“只”“才”等。例: 匈奴大入上谷、漁陽,安國壁乃有七百余人。(《漢書?韓安國傳》) 2、用于動詞性謂語前,作狀語。 ⑴表示動作行為或事情前后相承的關(guān)系。有的是時間上的前后相承,有的是事理上的相承。可譯為“便”“就”“于是”等。例: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勾踐滅吳》) ⑵表示動作行為在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之后才發(fā)生、出現(xiàn)??勺g為“才”“才能”“就”“這才”等。例: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 ⑶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發(fā)生、出現(xiàn)比預想或希望的來得晚??勺g為“才”。例: 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⑷表示動作行為或某種情況發(fā)生、出現(xiàn)不久??勺g為“剛”“剛剛”“始”“才”等。例: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fā)聲(《禮記?月令》) ⑸表示動作行為或某種情況發(fā)生、出現(xiàn)是出乎意料的??勺g為“竟”“竟然”“居然”等。 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⑹用于反問句中,起加強反詰的作用。可譯為“豈”“難道”“怎么”“怎么能”等。例: 誠以為遷廟合祭,久長之策,高皇帝之意,迺(乃)敢不聽(《漢書?韋賢傳》) ⑺表示所述事實的前后兩種情況恰好相反??勺g為“卻”“反”“反倒”等。例: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史記?李斯列傳》) 3、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讓步,以引起下文進一步的推論或反問等。后一分句常有“矧”“況”等連詞與之相呼應??勺g為“尚”“尚且”。例: 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gòu)?(《書?大誥》) (三)連詞 1、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或他轉(zhuǎn)。 ⑴表示假設的條件或情況,可譯為“如果”“假如”“若”。例: 思乃精,志之榮。(《荀子?成相》) ⑵表示他轉(zhuǎn)。敘述某件事時,又轉(zhuǎn)到另一件事上??勺g為“至于”“至于說到”。例: 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則學孔子。(《孟子?公孫丑下》) 2、用于復句的后一分句,表示進層關(guān)系??勺g為“就是”“而”“而是”“又”等,或按上下文義靈活譯出。例: 非獨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戰(zhàn)國策?韓策二》) (四)助詞 用于句首或句末,使語句和諧、對稱。可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例:帝德廣運,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書?大禹謨》) 五、常用文言文虛詞:其 《說文》:“箕,所以簸者也?!碧撛~“其”與本義無關(guān),而是假借字?!捌洹笨勺鞔~、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有用例;兩漢以后,助詞用例多見于仿古著作之中;代詞、副詞和連詞用例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一)代詞 1、用于名詞或名詞化的詞語前,表示領屬關(guān)系,通常表示第三人稱,有時表示第一或第二人稱??勺g為“他(它)的”“我的”“你的”等。例: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2、“其”作小句的主語,等于“名詞+之”?!爸保∠【涞莫毩⑿?。小句的謂語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其前面還可用“非”。例: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列子?湯問》) 3、表示“其中之”的意思。例: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叩之(《石鐘山記》) 4、用于名詞前起指代作用。可譯為“這”“那”等。例: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報少卿書》) (二)副詞 1、用于謂語前,表示動作或情況即將出現(xiàn)或發(fā)生??勺g為“將要”“就要”。例: 今殷其淪喪(《尚書?微子》) 2、表示測度??勺g為“也許”“大概”。例: 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論語?憲問》) 3、表示反詰,同“豈”??勺g為“難道”。例: 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勾踐滅吳》) 4、表示希望、祈請語氣??勺g為“還是”“要”“一定”等。例: 與爾三矢,矢其無忘乃父之志(《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三)連詞 1、用于假設復句、讓步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或讓步??勺g為“如果”“尚且”等。 例: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2、用于抉擇復句的后一分句前,或分別用于兩個分句前,表示選擇??勺g為“還是”。 例: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馬也(韓愈《馬說》) 有時,前一分句用“寧”,后一分句用“其寧”。例: 君寧死而又死乎,其寧生而又生乎(《呂氏春秋?貴信》) 3、用于復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論斷或承接。可譯為“就”。例: 一國皆不知而我獨知之,吾其危矣(《韓非子?說林》) (四)助詞 1、用于修飾語與名詞之間,可譯為“的”。例: 朕其弟,小子封(《尚書?康誥》) 2、用于單音節(jié)形容詞或象聲詞前,使該單音節(jié)詞與其疊音詞相當。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詩經(jīng)?邶風?擊鼓》) 3、用于狀語與謂語主要成分之間??筛鶕?jù)上下文義靈活譯出,或可不譯。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楚辭?離騷》) 4、用于句末,為語氣詞。舊讀jī??勺g為“呢”“了”。例: 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尚書?微子》) 5、用于代詞前或代詞后,構(gòu)成“其誰”“其孰”“誰其”“此其”“彼其”“夫其”“是其”“何其”“曷其”“胡其”等。“其”可不譯出。例: 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似我君也?。ā睹献?盡心上》) 六、常用文言文虛詞:且 《說文》:“且,所以薦也?!薄扒摇钡谋玖x為“草席”,這一意義早已消失?!扒摇钡奶撛~用法是假借字,先秦時便已使用。可作副詞、連詞、語氣詞和代詞。副詞“且”在唐宋時期產(chǎn)生了“僅”“只”“依然”等新義,但在現(xiàn)代漢語中又消失了。連詞“且”自古至今變化不大。語氣詞和代詞“且”中古以后便逐漸少用以至消失了。 (一)副詞 1、用于動詞或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暫時的??勺g為“姑且”“暫且”等。例: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2、用于動詞或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將要發(fā)生或出現(xiàn)??勺g為“將”“將要”等。 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孟子?滕文公上》) 3、用于數(shù)詞前,表示接近或?qū)⒁_到某一數(shù)目??勺g為“近”“將近”等。例: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4、用于動詞或謂語前,表示某種情況、現(xiàn)象繼續(xù)存在,沒有發(fā)生變化,或動作行為繼續(xù)進行??勺g為“依然”“尚”“還”“仍”等。例: 再敗君師,死且有罪(《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5、用于動詞或謂語前,表示限止??勺g為“僅僅”“只”“只是”等。例: 且愁江郡何時到,敢望京都幾歲還(《白氏長慶集?舟行阻風》) (二)連詞 連接詞、詞組或分句,表示并列、進層、選擇、假設、轉(zhuǎn)折等關(guān)系。 1、連接詞與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 ⑴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同時具有兩種情狀或性質(zhì)、狀態(tài)。可譯為“又”“并且”“而且”“(既)……又……”等。例: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詩經(jīng)?魏風?伐檀》) ⑵連接動詞,表示兩個動作行為同時進行??勺g為“而且”“一邊……一邊……”“一面……一面……”等。例: 百公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孟子?滕文公上》) 2、連接分句,表示進層關(guān)系??勺g為“況且”“而且”“并且”等。 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3、連接分句,用于選擇疑問句中第二個分句前,表示選擇關(guān)系??勺g“還是”。 例:蘇秦謂齊王曰:“齊、秦立為兩帝,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戰(zhàn)國策?齊策四》) 4、連接分句,表示假設關(guān)系。用于假設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的情況或前提,后一分句表示結(jié)果。可譯為“如果”“假如”“若”等。 例: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史記?齊太公世家》) 5、連接詞或句子,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梢蔀椤皡s”“但是”等。 例:若以君官從子之私,懼子之應且憎也(《國語?晉語八》) (三)語氣詞 用于句首,表示要發(fā)表議論,兼有提示作用。可不譯出。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四)代詞 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此”“這”“這樣”等。例: 莊公左搏桓公,右抽劍以自承。管仲、鮑叔進。曹劌按劍當兩陛之間曰:“且二君將改圖,無或進者!”(《呂氏春秋?貴信》) 七、常用文言文虛詞:若 《說文》:“若,擇菜也?!边@一意義早已消失。由本義引申為“選擇”。這種用法在古籍中極其罕見。“若”的虛詞用法是假借字用??勺鞔~、副詞、連詞和助詞。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在文言中。副詞和連詞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仍使用。 (一)代詞 “若”既可作人稱代詞,也可作指示代詞。 1、人稱代詞。指代第二人稱,可以是單數(shù),也可以是復數(shù)。在句中可作主語、賓語和定語。 ⑴在句中作主語??勺g為“你”“你們”。例: 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莊子?齊物論》) ⑵在句中作賓語??勺g為“你”“你們”。例: 予我千金,我生若。(《獄中雜記》) ⑶在句中作定語??勺g為“你的”“你們的”。例: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2、人稱代詞。指代第三人稱,在句中作定語,相當于“其”。可譯為“他的”“他們的”。 例: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吹律自知殷宋大夫子氏之世也。(《論語?知實》) 3、指示代詞。表示近指,作定語或狀語。 ⑴在句中作定語??勺g為“此”“這”等。例: 君子者亦可以察若言矣。(《荀子?王霸》) ⑵在句中作定語或狀語。可譯為“這樣的”“如此”“這樣”等。例: 故人茍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茍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荀子?禮論》) (二)副詞 1、用于動詞或動詞結(jié)構(gòu)前,表示所述事實大體如此,不很肯定??勺g為“似乎”“仿佛”“好像……(似的)”等。例: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記》) 2、用于形容詞前,用以詢問遠近、大小、高下等,可譯為“多”。例: 未至家少許,見一人著黃皮袴褶,乘馬將獵。少明問曰:“逸民家若遠?(《裴子?語林》)” (三)連詞 1、并列連詞。連接詞或詞組,表示并列關(guān)系??勺g為“和”“與”等。例: 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說在告。(《墨子?經(jīng)下》) 2、選擇連詞。連接詞與詞、詞組與詞組、句子與句子,表示選擇關(guān)系。既可單用,也可以連用??勺g為“或”“或者”。 ⑴單用一個“若”,表示選擇。例: 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漢書?食貨志上》) ⑵連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若”,表示選擇。例: 若成若不成而無后患者,唯有德者能之。(《莊子?人間世》) 3、假設連詞。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的條件或情況??勺g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 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孫子兵法?地形》) 4、轉(zhuǎn)折連詞。表示他轉(zhuǎn)或提起,常用于說完一事再提另一事之時??勺g為“至于”“至于說到”等。例: 故學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荀子?勸學》) 5、順接連詞。連接動詞與動詞,或動詞性詞組與動詞性詞組,表示動作行為的順承關(guān)系??勺g為“而”“就”等。例: 慎毋令我子孫知若學我方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四)助詞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之后,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勺g為“……樣子”“……地”等。例: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jīng)?衛(wèi)風?氓》) 八、常用文言文虛詞:所 《說文》:“所,伐木聲也。”在古漢語中,實詞“所”可用作名詞、代詞、量詞、數(shù)詞;虛詞“所”可用作助詞、連詞。無論是實詞“所”還是虛詞“所”,都是假借字。作為助詞和連詞的“所”,其用例均見于先秦。助詞“所”一直沿用至現(xiàn)代漢語的書面語中;連詞“所”多見于《尚書》《左傳》《論語》等先秦著作中。 (一)助詞 “所”與動詞(或者與“介詞+動詞”)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充當句子中的一個成分。當“所”與它們相結(jié)合的時候,必須放在他們的前面。一般把“所”字與其后面的動詞(或者“介詞+動詞”)總括起來稱“所”字結(jié)構(gòu)。“所”字結(jié)構(gòu)是一個名詞性的短語。 1、“所”與動詞相結(jié)合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可以表示與動作行為相關(guān)聯(lián)的各個方面,諸如人、事、物、處所等?!八弊纸Y(jié)構(gòu)可按“(所)動詞+的+名詞”這樣一種格式來對譯。 例: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2、“所”字先與介詞結(jié)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guān)的原因、處所、時間以及動作行為賴以進行的手段或涉及的對象等。例: 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二)連詞 1、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假設”等。“所”的這種用法多用于誓辭句。例: 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所以]復合虛詞 本是介賓結(jié)構(gòu),由介詞“以”和代詞“所”構(gòu)成。由于“所以”這個介賓結(jié)構(gòu)經(jīng)常固定使用,并且在句中的位置和意義都有所發(fā)展變化,于是凝固為一個復合虛詞。 2、用于復句的后一分句,表示結(jié)果。前后兩分句之間是因果關(guān)系??勺g為“因此”,或仍作“所以”。例: 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見疑于后代也?!g:但在這些作家所遺留下來的作品中,卻沒有見到五言詩,因此,李陵的《與蘇武詩歌》、班婕妤的《怨詩》,就不免為后人所懷疑。(《文心雕龍?明詩》) 辨析:連詞“所以”與“所+以+動詞”中的“所以”是有區(qū)別的。連詞“所以”后面連接的是句子;而“所+以+動詞”中的“所以”,其作用是與后面的動詞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例: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屬于“所+介詞+動詞”的結(jié)構(gòu)) 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屬“所+介詞+動詞”的結(jié)構(gòu)) 九、常用文言文虛詞:為 《說文》:“為,母猴也。”虛詞“為”與本義無關(guān),是假借字??捎米鹘樵~、連詞、語氣詞。先秦已有用例,連詞和語氣詞的用法沿用于文言中;介詞中表示行為對象的和表示行為目的的一直沿用至今,其他義項則只沿用于文言中。連詞和語氣詞讀wi,介詞中表示行為對象和表示行為目的的讀wi,其他義項讀wi。 (一)介詞 “為”和它的賓語一起用于動詞前,作狀語。 1、表示動作行為受益的對象。可譯為“給”“替”等。例: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燭之武退秦師》) 2、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了”“為”等。例: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觸龍說趙太后》) 3、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勺g為“因為”“為”等。例: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4、表示在動作行為發(fā)出的同時所旁及的對象。可譯為“跟”“對”“向”等。例: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保ā短一ㄔ从洝罚? 5、用于被動句,介紹出施動者??勺g為“被”。例: 身體離散,為天下戮。(《呂氏春秋?慎大》) (二)連詞 1、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勺g為“如果”。例: 是楚與三國謀出兵矣。秦為知之,必不救也。(《戰(zhàn)國策?秦策四》) 2、用于復句的后一分句,表示選擇??勺g為“還是”。例: 不知孚為瓊之別名,為別有伍孚也?(《三國志?魏書?董卓傳》) (三)語氣詞 用于句末,表示感嘆或疑問的語氣??勺g為“了”“呢”等。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十、常用文言文虛詞:焉 《說文》:“焉,焉鳥,黃色,出于江淮。”本義為鳥名。虛詞“焉”與本義無關(guān),是假借字??捎米鞔~、副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于文言中。 (一)代詞。用作疑問代詞。 1、“焉”代人,一般作賓語??勺g為“誰”。例: 君定王室而殘其姻族,民將焉放?(《國語?晉語四》) 2、“焉”代事物。 ⑴“焉”作小句謂語在主語前,主語是“所+動詞”,構(gòu)成“焉?所?動”的小句。例: 堯舜禹湯文武焉所從事?曰從事兼,不從事別。兼者,處大國不攻小國。(《墨子?天志中》) ⑵“焉”作賓語,在動詞前。例: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 3、“焉”代處所。 ⑴作動詞賓語,在動詞前。例: 北郭騷沐浴而見晏子,曰:“夫子將焉適?”晏子曰:“見疑于齊君,將出奔。”(《呂氏春秋?節(jié)士》) “焉”的處所義虛化,詢問程度,可譯為“……到什么程度”。例: 武王使人候殷,反報岐周曰:“殷其亂矣!”武王曰:“其亂焉至?”對曰:“讒慝勝良?!保ā秴问洗呵?貴因》) “焉”作賓語,構(gòu)成“焉往而不……”的格式,可譯為“到哪里而不……”。例: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論語?微子》) ⑵作狀語。例: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副詞 “焉”表反詰??勺g為“怎”“哪”“何”等。后面常與助動詞“得”“敢”“可”“可以”“能”“足”“足以”等連用。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 (三)連詞 用于復合句后一分句之首,承接上文,表示在上面所說的情況下將會如何??勺g為“于是就”“就”等。例: 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ā肚f子?則陽》) (四)助詞 1、用于形容詞、副詞或動詞之后,表示狀態(tài)。可譯為“地”“然”“著”“似的”“如……狀”等。例: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2、用于形容詞、副詞或動詞之后,表示屬類??勺g為“之類”“等”等。例: 彼國錯者,非封焉之謂也,何法之道,誰子之與也。(《荀子?王霸》) (五)語氣詞 1、句于句末,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可譯為“了”“啊”等。例: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 2、用于句末,與句中的疑問詞相呼應,表示疑問語氣??勺g為“呢”。例: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3、用于句中,表示提頓,含有提起下文的語氣??刹槐刈g出。例: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論語?先進》) 十一、常用文言文虛詞:也 《說文》:“也,女陰也?!薄耙病钡谋玖x早已消失,虛詞用法是其假借義?!耙病痹诠艥h語中主要用作語氣詞,用法靈活多樣。六朝以后,“也”又產(chǎn)生出副詞用法,表示類同或強調(diào),這種用法一直沿用至現(xiàn)代漢語。 (一)語氣詞 “也”作語氣詞,既可用于句末,亦可用于句中,助各種語氣。 1、“也”用于句末。 ⑴用于陳述句句末,助判斷語氣。表示肯定主語和謂語間的同一關(guān)系。翻譯時一般可在謂語前加上判斷詞“是”,也可根據(jù)文義靈活譯出,或不譯。例: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⑵用于陳述句句末,加強陳述語氣,強調(diào)所陳述的內(nèi)容或確認某種事情或狀態(tài)的真實性??勺g為“啊”,或不譯出。例: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 ⑶用于陳述句句末,用以加強原因、結(jié)果、動機、目的和情況的解釋說明??筛鶕?jù)文義靈活譯出。例: ①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蘭亭集序》) ②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 ⑷用于祈使句末,助請求、商量、勸阻或禁止語氣。根據(jù)文義可靈活譯為“吧”“呀”“啊”等,或不譯出。例: 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曰:“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⑸用于感嘆句末,助贊頌、悲痛、驚訝、慨嘆等語氣??勺g為“呀”“啊”等。例: 惡!是何言也!(《孟子?公孫丑下》) ⑹用于特指疑問句末,助各種特指疑問語氣。 ①用于詢問原因的特指疑問句末。句中常有疑問代詞“何”“奚”“何以”“如之何”“若之何”等與之相配合。可譯為“呢”“呀”等。例: 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為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喪逾前喪’,是以不往見也。”(《孟子?梁惠王下》) ②用于詢問人的特指疑問句末。句中常有疑問代詞“誰”“何”等與之相配合。可譯為“呀”“呢”等。例: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zhàn)國策?齊策四》) ③用于詢問處所的特指疑問句末。句中常有疑問代詞“何”等與之相配合??勺g為“呢”“呀”等。例: 嘗有所驗,何縣里人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④用于詢問事物的特指疑問句末。句中常有疑問代詞“何”“何等”“何謂”等與之相配合??勺g為“呢”。例: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xiāng)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論語?顏淵》) ⑤用于詢問方法的特指疑問句末。句中常有疑問代詞“何”“何以”“何用”“何由”“奚”等與之相配合??勺g為“呢”。例: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痹唬骸昂斡芍峥梢??”(《孟子?梁惠王上》) ⑥用于詢問情況、性質(zhì)、經(jīng)過等的特指疑問句末。句中常有疑問代詞“何”“何等”“何如”等與之相配合。可譯為“呢”“呀”等。例: 蘇代為齊使燕,王問之曰:“齊王亦何如主也?”對曰:“必不霸矣?!保ā俄n非子?外儲說右下》) ⑦用于是非疑問句末,助是非疑問語氣??勺g為“嗎”。例: (趙)高自知權(quán)重,乃獻鹿,謂之馬。二世問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馬也?!保ā妒酚?李斯列傳》) ⑧用于選擇疑問句末,助選擇疑問語氣。有時與“耶”“乎”“與”等疑問語氣詞相呼應。可譯為“呢”。例: 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國語?周語下》) ⑨用于反詰疑問句末,助反詰疑問語氣。常同表示反詰的副詞“豈”“胡”“安”“得不”“得無”等相呼應??勺g為“嗎”“呢”等。例: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 2、“也”用于句中。 ⑴用于主語之后,表示停頓、舒緩,同時兼有提示作用,以待下文對所提示的對象進行解釋或敘述。根據(jù)文義可靈活譯為“呀”“么”等,或不譯出。例: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 ⑵用于時間詞或其他狀語之后,表示停頓、舒緩語氣,兼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刹蛔g出。 例: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 ⑶用于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并列關(guān)系在句讀上的停頓和相互的關(guān)聯(lián)。一般可不譯出。例: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游》) (二)副詞 表示類同或強調(diào),用于謂語前,作狀語??扇宰g為“也”。例: ①西向輪臺萬里余,也知鄉(xiāng)信日應疏。(《岑參集?赴北庭度隴思家》) ②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杜工部集?漫成二首》) 十二、常用文言文虛詞:以 《說文》:“以,用也?!庇纱艘隇榻樵~諸義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與文言中?!耙浴庇挚捎米鬟B詞、代詞、副詞、助詞、語氣詞,是假借字。連詞用例已見先秦,后沿用與文言中,其中有的用法(“……以上”“……以后”等)一直沿用至今。代詞、副詞、助詞、語氣詞的用例,多見于先秦兩漢古籍以及后世的仿古著作之中。 (一)介詞 1、介紹動作實施時的工具、憑借、身份、計數(shù)單位等?!耙浴奔捌滟e語可在動詞前,也可在動詞后??勺g為“用”“憑借”“按照”“根據(jù)”等。例: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2、介紹動作施行的原因??勺g為“因為”。例: 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即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3、介紹動作施行時涉及的對象。可譯為“把”“同”等,或不譯出。例: 若舍鄭以(鄭)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4、介紹動作施行的時間??勺g為“在”“從”等。例: 賞以春夏,刑以秋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5、“以”的賓語經(jīng)常在“以”前,如果“以”的賓語是疑問代詞“何”“曷”“胡”“誰”等,或賓語是代詞“是”,多在“以”前,也有在后的。例: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6、介詞“以”的賓語常常不出現(xiàn)。例: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燭之武退秦師》) (二)連詞 1、連接兩個并列成分。可譯為“和”“而又”等。例: 季康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論語?為政》) 2、連接前后兩項,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可譯為“去”“來”“用來”等。例: 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勾踐滅吳》) 3、連接前后兩項,后者是前者的結(jié)果??勺g為“使得”“以致”。例: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4、連接前后兩項,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勺g為“因為”。例: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5、連接狀語和謂語主要成分??勺g為“地”,或不譯出。例: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 6、用于上、下、來、往、南、北等詞前,表示范圍、時間等??扇宰g作“以”,或根據(jù)上下文義靈活譯出。例: 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觸龍說趙太后》) (三)代詞 1、表示近指??勺g為“這”“這樣”。例: 未死而言死,不論。以雖知之與勿知同。(《呂氏春秋?知化》) 2、用在介詞“于”后詢問處所。可譯為“哪里”。例: 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禮記?檀弓下》) (四)副詞 1、表示程度之甚??勺g為“太”。例: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2、表示動作已經(jīng)實施,情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可譯為“已經(jīng)”。例: 其聞之者,吾以除之矣。(《國語?晉語四》) 3、表示僅限。可譯為“只”。例: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論語?先進》) (五)助詞 用于意義相近的兩個動詞之前,表示相近的兩種動作行為相繼出現(xiàn),或同時出現(xiàn)。可根據(jù)上下文義靈活譯出。例: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詩經(jīng)?邶風?谷風》) (六)語氣詞 用于句末,表示敘述語氣。可譯為“了”。或不譯出。例: 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戰(zhàn)國策?楚策四》) 十三、常用文言文虛詞:因 《說文解字》:“因,就也,從口大?!睍庾?,以口、大取“能大者,眾圍而就之”之意。因的本義為“依靠”“憑借”,引申有“因襲”“沿襲”“原因”等義,均為實詞,現(xiàn)代漢語仍沿用?!耙颉钡奶撛~用法是從實詞義引申而來的,先秦早期便已產(chǎn)生??勺鹘樵~和連詞。介詞“因”的用法從古至今一直沿用下來,變化不大;連詞“因”隨著漢語詞匯逐漸復音化的趨勢,漸漸被“因為”“因而”“因此”等復音詞所取代,但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仍偶或使用。 (一)介詞 1.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出現(xiàn)的處所、方向??勺g為“從”“由”等。例: 因井中視星,所視不過數(shù)星;自邱上以視,則見其始出又見其入(《尸子?廣澤》) 2.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出現(xiàn)時所借助的時機、條件??勺g為“乘”“趁著”“趁”“順著”等,或仍作“因”。例: 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廉頗藺項如列傳》) 3.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出現(xiàn)時所憑借、依靠、依賴的事物或條件。可譯為“憑借”“依賴”“依靠”“憑(著)”等,或仍作“因”。例: 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屈原列傳》) 4.引進動作行為實施的根據(jù)、前提??勺g為“根據(jù)”“依據(jù)”“按照”等,或仍作“因”。 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任授官(成語) 5.以人或事物為媒介或手段而達到某種目的或?qū)嵤┠骋粍幼餍袨椤?勺g為“通過”“由”等,或仍作“因”。例: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項如列傳》) 6.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出現(xiàn)的原因、理由。可譯為“因為”“由于”,或仍作“因”。例: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諫太宗十思疏》) (二)連詞 1.連接分句,表示順承關(guān)系,前后兩事在時間或事理上前后相繼,可譯為“于是”“就”“因而”等。例: 入武關(guān),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屈原列傳》) 2.連接分句,用于因果關(guān)系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或仍作“因”。例: 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四、常用文言文虛詞:于 《說文解字》:“于,於也。象氣之舒?!北玖x為嘆詞,音xū?!坝凇钡钠渌撛~義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讀y??捎米鹘樵~、連詞、助詞和語氣詞。介詞“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現(xiàn),西周以后,隨著介詞“於”的出現(xiàn),“于”的一些用法逐漸被“於”所代替,魏晉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就很少出現(xiàn)了。“于”的連詞、助詞和語氣詞的用法只出現(xiàn)在先秦漢語中,漢代以后逐漸消失了。 (一)介詞 “于”與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結(jié)合起來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在句中充當狀語或補語。 1.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guān)的處所。 ⑴表示動作行為在何處發(fā)生、出現(xiàn)或進行。 ①“于”所在的介賓結(jié)構(gòu)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為閨閤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報任安書》) ②“于”所在的介賓結(jié)構(gòu)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前,作狀語??勺g為“在”。例: 韓遂等起涼州,復為中郎將,西拒遂。于望垣硤北,為羌、胡數(shù)萬人所圍,糧食乏絕(《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⑵引進行為動作的起始處所或來源?!坝凇彼诘慕橘e結(jié)構(gòu)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勺g為“從”“由”“自”等。例: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信陵君竊符救趙》) ⑶引進動作行為到達的處所?!坝凇彼诘慕橘e結(jié)構(gòu)用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至”“到”等。例: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信陵君竊符救趙》) 2.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guān)的時間。 ⑴表示動作行為在何時發(fā)生或出現(xiàn)。“于”所在的介賓結(jié)構(gòu)既可出現(xiàn)在動詞謂語前作狀語,也可出現(xiàn)在動詞謂語后作補語??勺g為“在”。例: 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報任安書》) ⑵表示動作行為延續(xù)或終止的時間。“于”所在的介賓結(jié)構(gòu)常用在動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勺g為“到……時”“至”,或仍作“于”。例: 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報任安書》) 3.引進動作行為的內(nèi)容。“于”所在的介賓結(jié)構(gòu)位于動詞謂語之后,作補語??勺g為“以”“把”等。例: 今予其敷心腹賢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尚書?盤庚下》) 4.引進動作行為直接涉及的對象?!坝凇彼诘慕橘e結(jié)構(gòu)常用在動詞之后,作補語。不必譯出。例: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報任安書》) 5.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guān)的對象,表示動作行為向誰而發(fā)?!坝凇彼诘慕橘e結(jié)構(gòu)位于動詞或謂語之后,作補語。可譯為“向”。例: 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shù)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考試大綱 考試 大綱 規(guī)定 18 文言 虛詞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95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