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牧羊人》教學案例.doc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案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孤獨的牧羊人》教學案例.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廣東省第六屆中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課例交流展示活動 《孤獨的牧羊人》 教學案例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案例 【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就是要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以音樂的美來感染和熏陶學生,提高他們感受、體驗、鑒賞和表現(xiàn)音樂美的能力,在真、善、美的潛移默化中培育健全的人格和品行。本著這樣的理念,我的教學設計、教學語言、師生互動等環(huán)節(jié)中都盡可能多地使用音樂語言,避免大量使用非音樂語言的文學性描述。同時所使用的教學設備、課件設計、音響材料、教師范唱、配器演奏、舞蹈律動等方面都有意識地突出音樂的美感,營造美的氛圍,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真正得到美的享受,激發(fā)美的情感體驗。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本節(jié)課我以新穎別致的《哆來咪》視頻作為開場白,接著欣賞《音樂之聲》影片中那個詼諧動聽的《孤獨的牧羊人》,再模仿牧羊人的歌聲。讓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從一開始就被激發(fā)出來,并一直持續(xù)到整一節(jié)課。 3.重視音樂實踐。我設計的此課雖然是欣賞課,但沒有僅僅停留在聆聽這個音樂作品的美上,而是通過欣賞、模仿、演唱、配樂、舞蹈等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歡快的節(jié)奏,流動的旋律,有趣的畫面,樂觀的情緒,詼諧的歌聲中充分體驗、參與表現(xiàn)音樂。遵循音樂審美的本體屬性,注重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使學生能在音樂的審美環(huán)境中愉快地歌唱,自然地表演,積極主動地參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欣賞《孤獨的牧羊人》,了解與學習約德爾調的唱法。學唱歌曲第一段。并嘗試用歌聲、打擊樂和舞蹈律動來表現(xiàn)歌曲活潑詼諧的風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欣賞中了解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在聆聽、模仿中掌握歌曲旋律與約德爾特色唱法,在配樂、歌唱、表演中進一步走進音樂,在合作中學會與音樂對話。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歌曲活潑、詼諧、有趣的情緒,樂于參與歌曲的演唱與表演,體會音樂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愉悅。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是這部影片中的插曲,但與影片內容并無直接關系。它是以“戲中戲”的方式出現(xiàn)。女教師和孩子們一起作木偶戲表演,歌曲為表演時所唱。歌曲第一部分的節(jié)奏緊促歡快,旋律活潑跳躍,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頻頻出現(xiàn),使歌曲顯得十分輕松,充滿活力。第二部分的音調較平穩(wěn),節(jié)奏也稍作拉寬。歌曲的尾聲部分是由音階后四個音( )的上下八度的節(jié)奏的變化而成。歌中的襯詞“來咿噢嘟”可視為牧羊人所唱的歌聲,使歌曲更為詼諧、有趣。演唱時常常提高嗓音,用假聲突然翻高的方法,這都是美國鄉(xiāng)村音樂的旋律風格和演唱特點。 2.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第二個學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好玩。他們既還帶著低段年級的天真、幼稚,卻又多了幾分主見與求學的欲望。在課堂上,他們喜歡形式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還特別喜歡模仿,對音樂的感覺非常靈敏,肢體的協(xié)調也發(fā)展得不錯。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歌聲、打擊樂和舞蹈律動來表現(xiàn)出歌曲活潑詼諧的風格。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表演熱情。 【教學難點】 學習歌曲中真假聲結合的約德爾調的襯詞唱法。 【教學準備】鋼琴、打擊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導入課題 1.欣賞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插曲《哆來咪》視頻一段。 2.介紹美國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是一部美國好萊塢音樂劇,敘述了一個發(fā)生于1938年奧地利的真實故事。一個退役的海軍軍官,家中有七個調皮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修女為家庭女教師。女教師通過音樂及生動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們進行啟發(fā)及熏陶,終于使七個孩子對她和音樂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這首《哆來咪》就是女教師對孩子們進行音樂啟蒙。 今天老師還要介紹另外一首廣為流傳的歌曲,也是出自這部電影。一天上校家里來了客人,家庭教師瑪麗亞帶領著孩子們表演了一段精彩的木偶劇,歌曲的名字叫《孤獨的牧羊人》,非常的詼諧、動聽,馬上欣賞一下吧。請留意牧羊人的歌聲,他是怎么樣唱的? 【以《哆來咪》引出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讓學生對此課的內容充滿興趣與期待。很好地為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墊定了基調。再引出《孤獨的牧羊人》,水到渠成?!? 二、深入學習,合作表演 1.欣賞《孤獨的牧羊人》視頻。 2.模仿牧羊人的歌聲:嘞哦嘞 嘞哦嘞 嘞咿哦 師:這就是歌曲最有特色的地方——即襯詞部分的真假聲快速轉換,非常流暢活潑。其實就是牧羊人在模仿他的羊發(fā)出的叫聲。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曲調。 3. 說說對歌曲的感受。(活潑、詼諧、有趣的) 4. 點題——既然歌曲給我們的感受是活潑、詼諧、有趣的,為什么它的名字卻叫《孤獨的牧羊人》?你怎么看這個題目? 生1:我覺得牧羊人沒有同伴。 生2:牧羊人好像用歌聲來打發(fā)寂寞。 師:說得真好!雖然高高的山頂上只有牧人一個,沒有人陪伴他,但他的內心并不孤獨。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動聽的歌聲表達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由此而感染了一大群人,有王子、農夫、喝啤酒的人,最后還有個小姑娘和他唱起了二重唱。 【這里通過對歌曲名字的談話考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牧羊人的樂觀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 5.學習襯詞部分:嘞哦嘞 嘞哦嘞 嘞咿哦 (1)聽老師范唱,并講解如何運用真假聲轉換的方法。 (2)跟著鋼琴輕聲練習。 6.師生合作學習第一樂段四個樂句。 (1)出示第一段歌詞,師唱黑色部分,生唱紅色襯詞部分,最后兩句大家一起唱。 (2)師生交換,生讀黑色部分,師唱紅色襯詞部分。 (3)生跟鋼琴唱。 (4)跟伴奏唱。 【用兩種顏色把歌詞的襯詞前后兩部分區(qū)分開,師生合作學習,化繁為簡。由于歌詞的排列很密集,節(jié)奏很緊湊,所以只重點學習第一段歌詞?!? 7.跟著音樂用打擊樂分組合作為以上四句配樂。 【配樂時也按歌詞的黑色紅色兩部分分配角色。圓舞板演奏黑色部分即每句的前半句,串鈴演奏襯詞部分,副歌部分用搖鈴擔任,間奏則讓雙響筒擔任,各類樂器各司其職,一拍也不落下。這就鍛煉了學生聆聽音樂時的高度注意力與相互之間的配合?!? 8. 整曲欣賞。第二段站起來加即興律動邊唱邊表演。 9. 二人小組用集體舞的形式表演。 【當歌曲唱會了,會用打擊樂演奏了,音樂也在不斷地重復中變化著,它在召喚孩子們與這明朗歡快的節(jié)拍進一步互動交融?!? 三、課內延伸,鞏固拓展 1.音樂小百科——約德爾調。約德爾是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qū)的一種特殊唱法、歌曲。它基本上是無歌詞的,采用一些無意義的字音來演唱。在山里牧人們常常用號角和叫喊聲來呼喚他們的羊群,牛群,也用歌聲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久而久之,他們竟發(fā)展出一種十分有趣而又令人驚嘆的約德爾唱法。這種唱法的特點是在演唱開始時在中、低音區(qū)用真聲唱,然后突然用假聲進入高音區(qū),并且用這兩種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 2.欣賞另一段約德爾調的視頻。 【加深學生對約德爾調的認識,感受人類在勞動和生活過程中所產生出的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拓寬眼界?!? 3.欣賞《音樂之聲》的另一片斷《晚安》歌。 4.小結結束。 【以詼諧有趣卻又動聽美妙的《晚安歌》作為此課的結束,再次重溫《音樂之聲》這個影片帶給人們的歡樂高雅的藝術享受,讓這種視聽的美妙長留學生的心間。】 【教學反思】 此課作為鎮(zhèn)的教學研討課,雖然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感覺還是良好的,較好地達成了我的三個教學預設: 一是借器樂輔助欣賞教學。嘗試上欣賞課是我所有公開課中的第一次,因為欣賞課說真的不好上,以往都不敢嘗試?!豆陋毜哪裂蛉恕吩溨C、動聽,還有很強的律動感。我抓住歌曲中頓音與連音的樂句對比配合用上響板與串鈴來演繹。效果表明,雖然歌曲的速度很快,但孩子們借助樂器的角色分工,注意力高度集中,演奏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配合著音樂把連奏、斷奏、間奏、尾聲一拍沒落下地演奏了出來。這也說明了打擊樂可以幫助孩子們最快捷的方式走進音樂,與音樂親密對話。 二是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舞蹈律動教學。這首歌A部我運用了彈簧步、屈膝步,B部是兩個人手挽手,用跑跳步轉圈。間奏用原地顫膝靜聽音樂的方式。這幾個舞步是歐洲民間舞中比較常用的。孩子們掌握得很不錯。 三是重視音樂實踐,發(fā)展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離開了實踐活動談音樂是枯燥乏味的。本節(jié)課我運用了聆聽、演奏、演唱、律動舞蹈、合作表演等手段讓學生參與了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發(fā)展了學生的聽、唱、奏、跳、演等綜合音樂能力。學生在本節(jié)課學習興趣濃厚,參與度很高。 反思本節(jié)課,有幾點是我以后在教學中努力要克服的:一是說話的語速過快,由于歌曲的難度較大,擔心時間不夠,有急躁心理。二是對中下層的學生關注不夠,上公開課不是為了作秀,是要扎扎實實地面向全體,讓所有孩子都全情投入,參與音樂,享受音樂。雖然在這一節(jié)課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好,參與熱情高漲。但我感覺還是有一小部分孩子總是沉默不語,有這么多人聽課,除了怯場外,平時課堂上這些孩子也是沉默的羔羊。想辦法調動起這批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學點評】 葉秋燕老師作的欣賞綜合課《孤獨的牧羊人》,為全鎮(zhèn)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們又一次提供了高質量的示范研討課例。葉老師總是很善于挖掘教材里面的音樂元素、人文背景,使課堂既生動快樂,又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師生關系融洽、配合默契。以下幾點是本人的聽課感受: 1.教學理念清晰,教學手段靈活多樣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實踐,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jié)課體現(xiàn)了 “賞中學,學中唱,唱中跳”,既能從學生愛模仿的天性出發(fā)又能夠有效展開教學活動。無論是老師的組織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都體現(xiàn)出 “活”和“實”這兩個字,特別是巧用打擊樂器輔助欣賞教學方面做得很好。 2.內容裁剪得當,教學組織有序 本節(jié)課融合了視聽、歌唱、配樂、聲勢律動為一體的欣賞綜合課。每一個內容點到即止,卻又不流于形式,較好地做到了點面結合、鋪陳有序。而這一切的教學內容均牢牢立足在音樂要素的本位上,所設計的問題也是層層深入、精簡而有價值的。在短短的40分鐘之內,顯得信息容量豐富,活而不亂。 3.教師主導得當,學生主體地位突出 教者在教學中關注的不僅僅是音樂作品的欣賞,而是通過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興奮點,積極調動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打擊樂器、舞蹈律動等),讓學生在聆聽、模仿、演奏、律動、表演、編創(chuàng)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始終保持勃勃的興致,主動參與、自覺投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教師在這一節(jié)課起到了很好的主導作用,從而更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細致來自敬業(yè),細節(jié)決定成敗 課堂上,聽課者能感受到學生們對音樂的強烈追求,而不是老師強迫學生去學。三年級的學生,能有如此的靈性與敏感度,這與老師細致嚴謹?shù)娜粘=虒W離不開關系。葉老師對音樂教育的熱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令我很佩服。例如,學生在歌唱時,葉老師要求學生“口腔打開,眉毛抬起,聲音才能有一個寬闊的空間釋放?!彪m然這是一節(jié)以欣賞為主的綜合課,但在有限的歌唱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總是很有意識地強調學生的發(fā)聲狀態(tài),聲音的連音與頓音對比,細致到學生的坐姿要求。在聽三(4)班學生開口唱歌的那一刻,我就明顯感覺到了,學生唱歌時大部分都會很自覺地挺直腰板,提起笑肌,打開口腔圓潤地歌唱。看得出,孩子們是經過了葉老師嚴謹?shù)母璩柧毜摹? 一堂課的成功之處,還在于細節(jié)的處理與把控。比如說間奏,可能很多老師在歌曲的間奏都會讓學生簡單地擺擺頭、拍拍手,僅此而已。但是,葉老師在引導學生演繹歌曲的時候,連間奏都要求學生布滿音樂:按節(jié)奏踮腳尖,間奏顫動膝蓋,用不同的樂器區(qū)分演奏不同的樂句等等的設計,是對學生的樂感很好的訓練。想想,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有很多沒有受過音樂訓練的人,往往都會忽視間奏,不會聽節(jié)拍,造成拖拍、漏拍。身為音樂教師,我們有責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樂感,樂感往往就是在那么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中培養(yǎng)出來的。 縱觀整節(jié)課,教師能夠緊緊抓住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線,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更顯示出教師扎實的音樂基本功和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可以說是“一課多得”。 點評者:張志成 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孤獨的牧羊人 孤獨 牧羊人 教學 案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847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