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第2講 三角變換與解三角形
《專題三 第2講 三角變換與解三角形》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專題三 第2講 三角變換與解三角形(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2講 三角變換與解三角形 考情解讀 1.高考中??疾槿呛愕茸儞Q有關公式的變形使用,常和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誘導公式結(jié)合.2.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判斷三角形的形狀、求值等,經(jīng)常和三角恒等變換結(jié)合進行綜合考查. 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2)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3)tan(α±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 2α=2sin αcos α. (2)cos 2α=cos2α-sin2α=2cos2α-1=1-
2、2sin2α. (3)tan 2α=. 3.三角恒等式的證明方法 (1)從等式的一邊推導變形到另一邊,一般是化繁為簡. (2)等式的兩邊同時變形為同一個式子. (3)將式子變形后再證明. 4.正弦定理 ===2R(2R為△ABC外接圓的直徑). 變形: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sin A=,sin B=,sin C=. a∶b∶c=sin A∶sin B∶sin C. 5.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 c2=a2+b2-2abcos C. 推論:cos A=,cos B=,co
3、s C=. 變形:b2+c2-a2=2bccos A,a2+c2-b2=2accos B, a2+b2-c2=2abcos C. 6.面積公式 S△ABC=bcsin A=acsin B=absin C. 7.解三角形 (1)已知兩角及一邊,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2)已知兩邊及一邊的對角,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解的情況可能不唯一. (3)已知兩邊及其夾角,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4)已知三邊,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熱點一 三角變換 例1 (1)已知sin(α+)+sin α=-,-<α<0,則cos(α+)等于( ) A.- B.- C. D. (2
4、)(2014·課標全國Ⅰ)設α∈(0,),β∈(0,),且tan α=,則( ) A.3α-β= B.2α-β= C.3α+β= D.2α+β= 思維啟迪 (1)利用和角公式化簡已知式子,和cos(α+π)進行比較. (2)先對已知式子進行變形,得三角函數(shù)值的式子,再利用范圍探求角的關系. 答案 (1)C (2)B 解析 (1)∵sin(α+)+sin α=-,-<α<0, ∴sin α+cos α=-, ∴sin α+cos α=-, ∴cos(α+)=cos αcos-sin αsin =-cos α-sin α=. (2)由tan α=得=, 即sin
5、αcos β=cos α+cos αsin β, ∴sin(α-β)=cos α=sin(-α). ∵α∈(0,),β∈(0,), ∴α-β∈(-,),-α∈(0,), ∴由sin(α-β)=sin(-α),得α-β=-α, ∴2α-β=. 思維升華 (1)三角變換的關鍵在于對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三角恒等變換公式的熟記和靈活應用,要善于觀察各個角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題目所給條件與恒等變換公式的聯(lián)系,公式的使用過程要注意正確性,要特別注意公式中的符號和函數(shù)名的變換,防止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2)求角問題要注意角的范圍,要根據(jù)已知條件將所求角的范圍盡量縮小,避免產(chǎn)
6、生增解. 設函數(shù)f(x)=cos(2x+)+sin2x. (1)求函數(shù)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若θ是第二象限角,且f()=0,求的值. 解 (1)f(x)=cos(2x+)+sin2x=cos 2xcos-sin 2xsin+=-sin 2x.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為T==π,最大值為. (2)因為f()=0, 所以-sin θ=0,即sin θ=, 又θ是第二象限角, 所以cos θ=-=-. 所以=== ===. 熱點二 解三角形 例2 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滿足a=2sin A,++=0. (1)求邊c的大??;
7、 (2)求△ABC面積的最大值. 思維啟迪 (1)將++=0中的邊化成角,然后利用和差公式求cos C,進而求c.(2)只需求ab的最大值,可利用cos C=和基本不等式求解. 解 (1)∵++=0, ∴ccos B+2acos C+bcos C=0, ∴sin Ccos B+sin Bcos C+2sin Acos C=0, ∴sin A+2sin Acos C=0, ∵sin A≠0, ∴cos C=-,∵C∈(0,π) ∴C=,∴c=·sin C=. (2)∵cos C=-=, ∴a2+b2+ab=3,∴3ab≤3,即ab≤1. ∴S△ABC=absin C≤.
8、 ∴△ABC的面積最大值為. 思維升華 三角形問題的求解一般是從兩個角度,即從“角”或從“邊”進行轉(zhuǎn)化突破,實現(xiàn)“邊”或“角”的統(tǒng)一,問題便可突破. 幾種常見變形: (1)a∶b∶c=sin A∶sin B∶sin C; (2)a=2Rsin A,b=2Rsin B,c=2Rsin C,其中R為△ABC外接圓的半徑; (3)sin(A+B)=sin C,cos(A+B)=-cos C. (1)△ABC的三個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asin Asin B+bcos2A=a,則等于( ) A. B.2 C. D.2 (2)(2014·江西)在△ABC中
9、,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若c2=(a-b)2+6,C=,則△ABC的面積是( ) A.3 B. C. D.3 答案 (1)A (2)C 解析 (1)因為asin Asin B+bcos2A=a,由正弦定理得sin2Asin B+sin Bcos2A=sin A,即sin B=sin A, 即=,==. (2)∵c2=(a-b)2+6,∴c2=a2+b2-2ab+6.① ∵C=,∴c2=a2+b2-2abcos =a2+b2-ab.② 由①②得ab=6. ∴S△ABC=absin C=×6×=. 熱點三 正、余弦定理的實際應用 例3 (2013·
10、江蘇)如圖,游客從某旅游景區(qū)的景點A處下山至C處有兩種路徑.一種是從A沿直線步行到C,另一種是先從A沿索道乘纜車到B,然后從B沿直線步行到C.現(xiàn)有甲、乙兩位游客從A處下山,甲沿AC勻速步行,速度為50 m/min.在甲出發(fā)2 min后,乙從A乘纜車到B,在B處停留1 min后,再從B勻速步行到C.假設纜車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130 m/min,山路AC長為1 260 m,經(jīng)測量cos A=, cos C=. (1)求索道AB的長; (2)問:乙出發(fā)多少分鐘后,乙在纜車上與甲的距離最短? (3)為使兩位游客在C處互相等待的時間不超過3分鐘,乙步行的速度應控制在什么范圍內(nèi)? 思維啟迪 (
11、1)直接求sin B,利用正弦定理求AB.(2)利用余弦定理和函數(shù)思想,將甲乙距離表示為乙出發(fā)后時間t的函數(shù). 解 (1)在△ABC中,因為cos A=,cos C=, 所以sin A=,sin C=. 從而sin B=sin[π-(A+C)]=sin(A+C) =sin Acos C+cos Asin C =×+×=.由正弦定理=,得 AB=×sin C=×=1 040(m). 所以索道AB的長為1 040 m. (2)假設乙出發(fā)t分鐘后,甲、乙兩游客距離為d,此時,甲行走了(100+50t)m,乙距離A處130t m,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d2=(100+50t)2+(1
12、30t)2-2×130t×(100+50t)× =200(37t2-70t+50),由于0≤t≤,即0≤t≤8, 故當t= min時,甲、乙兩游客距離最短. (3)由正弦定理=, 得BC=×sin A=×=500(m). 乙從B出發(fā)時,甲已走了50×(2+8+1)=550(m),還需走710 m才能到達C. 設乙步行的速度為v m/min,由題意得-3≤-≤3,解得≤v≤, 所以為使兩位游客在C處互相等待的時間不超過3 min,乙步行的速度應控制在(單位:m/min)范圍內(nèi). 思維升華 求解三角形的實際問題,首先要準確理解題意,分清已知與所求,關注應用題中的有關專業(yè)名詞、術(shù)語,
13、如方位角、俯角等;其次根據(jù)題意畫出其示意圖,示意圖起著關鍵的作用;再次將要求解的問題歸結(jié)到一個或幾個三角形中,通過合理運用正、余弦定理等有關知識建立數(shù)學模型,從而正確求解,演算過程要簡練,計算要準確;最后作答. 如圖,中國漁民在中國南海黃巖島附近捕魚作業(yè),中國海監(jiān)船在A地偵察發(fā)現(xiàn),在南偏東60°方向的B地,有一艘某國軍艦正以每小時13海里的速度向正西方向的C地行駛,企圖抓捕正在C地捕魚的中國漁民.此時,C地位于中國海監(jiān)船的南偏東45°方向的10海里處,中國海監(jiān)船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趕往C地救援我國漁民,能不能及時趕到?(≈1.41,≈1.73,≈2.45) 解 過點A作AD⊥BC,
14、交BC的延長線于點D. 因為∠CAD=45°,AC=10海里, 所以△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D=CD=AC=×10=5(海里). 在Rt△ABD中,因為∠DAB=60°, 所以BD=AD×tan 60°=5×=5(海里). 所以BC=BD-CD=(5-5)(海里). 因為中國海監(jiān)船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航行,某國軍艦正以每小時13海里的速度航行, 所以中國海監(jiān)船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t1===(小時),某國軍艦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t2==≈=0.4(小時). 因為<0.4,所以中國海監(jiān)船能及時趕到. 1.求解恒等變換問題的基本思路 一角二名三結(jié)構(gòu),即用化歸轉(zhuǎn)化思想
15、“去異求同”的過程,具體分析如下: (1)首先觀察角與角之間的關系,注意角的一些常用變換形式,角的變換是三角函數(shù)變換的核心. (2)其次看函數(shù)名稱之間的關系,通常“切化弦”. (3)再次觀察代數(shù)式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解三角形的兩個關鍵點 (1)正、余弦定理是實現(xiàn)三角形中邊角互化的依據(jù),注意定理的靈活變形,如a=2Rsin A,sin A=(其中2R為三角形外接圓的直徑),a2+b2-c2=2abcos C等,靈活根據(jù)條件求解三角形中的邊與角. (2)三角形的有關性質(zhì)在解三角形問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利用“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π”和誘導公式可得到sin(A+B)=sin C,sin =c
16、os 等,利用“大邊對大角”可以解決解三角形中的增解問題等. 3.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實際問題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問題,抽象出三角形模型. 真題感悟 1.(2013·浙江)已知α∈R,sin α+2cos α=,則tan 2α等于(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sin α+2cos α=, ∴sin2α+4sin α·cos α+4cos2α=. 用降冪公式化簡得:4sin 2α=-3cos 2α, ∴tan 2α==-.故選C. 2.(2014·江蘇)若△ABC的內(nèi)角滿足sin A+sin B=2sin C,則cos C
17、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sin A+sin B=2sin C,結(jié)合正弦定理得a+b=2c.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
≥=,
故≤cos C<1,且3a2=2b2時取“=”.
故cos C的最小值為.
押題精練
1.在△ABC中,已知tan =sin C,給出以下四個結(jié)論:
①=1;②1 18、cos(A+B)=1,cos(A+B)=0.
∵0
19、b,c,q=(2a,1),p=(2b-c,cos C),且q∥p.
(1)求sin A的值;
(2)求三角函數(shù)式+1的取值范圍.
解 (1)∵q=(2a,1),p=(2b-c,cos C)且q∥p,∴2b-c=2acos C,
由正弦定理得2sin Acos C=2sin B-sin C,
又sin B=sin(A+C)=sin Acos C+cos Asin C,
∴sin C=cos Asin C.
∵sin C≠0,∴cos A=,又∵0
20、=sin(2C-),
∵0 21、 3x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得到.
2.已知α∈(,π),sin(α+)=,則cos α等于( )
A.- B.
C.-或 D.-
答案 A
解析 ∵α∈(,α).∴α+∈(π,π).
∵sin(α+)=,
∴cos(α+)=-,
∴cos α=cos(α+)cos+sin(α+)sin()=-×+×=-.
3.在△ABC中,若=3,b2-a2=ac,則cos B的值為(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由正弦定理:==3,
由余弦定理:cos B===×-=-=.
4.(2013·陜西)設△ABC的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 22、,c,若bcos C+ccos B=
asin A,則△ABC的形狀為( )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不確定
答案 B
解析 由bcos C+ccos B=asin A,得sin Bcos C+sin Ccos B=sin2A,即sin(B+C)=sin2A,所以sin A=1,由0
23、 β,因此有α+β>(否則,若α+β≤,則有0<β<α+β≤,0 24、.
二、填空題
7.已知tan=,且-<α<0,則=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tan==, 得tan α=-.
又-<α<0,可得sin α=-.
故=
=2sin α=-.
8.在△ABC中,內(nèi)角A、B、C的對邊長分別為a、b、c,已知a2-c2=2b,且sin Acos C=3cos Asin C,則b=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由sin Acos C=3cos Asin C得:·=3··,
∴a2+b2-c2=3(b2+c2-a2),a2-c2=,
解方程組:,∴b=4.
9.已知0<α<<β<π,cos(β-)=,sin(α+β)=,則c 25、os(α+)=________.
答案
解析 因為0<α<<β<π,
所以<β-<,<α+β<.
所以sin(β-)>0,cos(α+β)<0.
因為cos(β-)=,sin(α+β)=,
所以sin(β-)=,cos(α+β)=-.
所以cos(α+)=cos[(α+β)-(β-)]
=cos(α+β)cos(β-)+sin(α+β)sin(β-)
=-×+×=.
10.如圖,嵩山上原有一條筆直的山路BC,現(xiàn)在又新架設了一條索道AC,小李在山腳B處看索道AC,發(fā)現(xiàn)張角∠ABC=120°;從B處攀登400米到達D處,回頭看索道AC,發(fā)現(xiàn)張角∠ADC=150°;從D處再攀登 26、800米方到達C處,則索道AC的長為________米.
答案 400
解析 如題圖,在△ABD中,BD=400米,∠ABD=120°.因為∠ADC=150°,所以∠ADB=30°.所以∠DAB=180°-120°-30°=30°.
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得AD=400(米).
在△ADC中,DC=800米,∠ADC=150°,由余弦定理,可得
AC2=AD2+CD2-2×AD×CD×cos∠ADC
=(400)2+8002-2×400×800×cos 150°=4002×13,解得AC=400(米).
故索道AC的長為400米.
三、解答題
11.(2014·安徽 27、)設△ABC的內(nèi)角A,B,C所對邊的長分別是a,b,c,且b=3,c=1,A=2B.
(1)求a的值;
(2)求sin的值.
解 (1)因為A=2B,所以sin A=sin 2B=2sin Bcos B.
由正、余弦定理得a=2b·.
因為b=3,c=1,所以a2=12,a=2.
(2)由余弦定理得cos A===-.
由于00)的最小正周期是π.
(1)求f(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
(2)求f(x)在[,]上的 28、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f(x)=4cos ωx·sin(ωx-)+1
=2sin ωxcos ωx-2cos2ωx+1
=sin 2ωx-cos 2ωx=2sin(2ωx-).
最小正周期是=π,所以,ω=1,
從而f(x)=2sin(2x-).
令-+2kπ≤2x-≤+2kπ,k∈Z.
解得-+kπ≤x≤+kπ,k∈Z.
所以函數(shù)f(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為[-+kπ,+kπ](k∈Z).
(2)當x∈[,]時,2x-∈[,],
f(x)=2sin(2x-)∈[,2],
所以f(x)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2,.
13.已知角A、B、C是△ABC的三個內(nèi)角,若向量m=(1-cos(A+B),cos),n=(,cos),且m·n=.
(1)求tan Atan B的值;
(2)求的最大值.
解 (1)m·n=-cos(A+B)+cos2
=-cos Acos B+sin Asin B=,
∴cos Acos B=9sin Asin B得tan Atan B=.
(2)tan(A+B)==(tan A+tan B)≥·2=.
(∵tan Atan B=>0,
∴A,B均是銳角,即其正切值均為正)
==tan C
=-tan(A+B)≤-,
所求最大值為-.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