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俊敏19課《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鄒俊敏19課《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教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教學設計
課題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上課時間
2010-11-15
教
學
目
標
知識技 能
知識要點:1861年改革的主要內容、性質和歷史意義。16世紀~19世紀俄國在歐亞兩洲擴張的概況。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經濟狀況;西方列強的入侵;倒幕運動;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
2.能力要求: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比方法觀察歷史事件的能力。對復雜的史事進行簡化、概括的能力。用辯證的方法全面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使學生能初步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明治維新。
過程方 法
引導學生評價歷史事件,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的眼光觀察分析歷史問題,整體上把握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
2、感態(tài) 度
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沙俄的發(fā)展史也是不斷侵略擴張的歷史。沙俄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國家,中國是它侵略的國家之一,啟發(fā)學生對帝國主義丑惡本質的認識。同時讓學生認識捍衛(wèi)領土、維護和平的根本條件是國家的強大。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以大名、商人、資本家、新興地主為主體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統(tǒng)治,而后新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認清明治維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日本強大后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教學重點
一是1861年俄國改革及其歷史意義;二是日本明治維新及其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如何在教材
3、內容簡單的情況下,使學生感知這兩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國社會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從而成為本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二是通過學生探究“俄國1861年改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教會學生全面、正確地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
學情
分析
學生會對這個課文感到無趣,教師應對課文的線索整全清楚,合理引導,讓學生閱讀分析教材內容,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教學
策略
學生會對這個課文感到無趣,教師應對課文的線索整全清楚,合理引導,讓學生閱讀分析教材內容,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板書
設計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一、 俄國廢除農奴制
農奴制國家----1861年農奴制改革----
4、-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二、 日本明治維新
幕府統(tǒng)治---倒幕運動----明治維新----使日本逐漸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課后
反思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環(huán)節(jié)做得好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康熙皇帝在位時期曾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同一年,在俄國歷史上發(fā)生了一個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開始改革。俄國的近代歷史的發(fā)展狀況又是怎樣?以及日本的發(fā)展情況又怎么樣呢?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對此將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一、俄國廢除農奴制
背景:19世紀中期,俄國的農奴制危機非常嚴重。一方面它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農民暴動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tǒng)治。
內
5、容 ①“解放”農奴。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②收取份地贖金。農奴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意義:1861年改革從性質上看是農奴主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這次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這些都在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俄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點。同時,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對俄國社會后來的發(fā)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二、日本明治維新
背景:19世紀中期,日本處在封建社會末期。統(tǒng)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鎖國的政府。天皇、將軍
6、、大名、武士,構成了日本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農民,被世世代代束縛在土地上,另外,城市中的手工業(yè)者和商人屬于封建等級的下層,也受到幕府的歧視和壓制。這一時期,商品經濟在日本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封建經濟開始瓦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步形成。除了內憂,還有外患。長期以來,統(tǒng)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鎖國的政府。
內容如下: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取消大名對各藩的統(tǒng)治權,打破了國內封建割據的局面,加強了國家的統(tǒng)一。經濟方面,廢除土地買賣禁令,承認土地私有權和買賣自由,實為保護新興地主階級利益。還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fā)展近代工業(yè),積極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同時,提倡“文明開化”,努力向西方學習,發(fā)展教育等。
由于明治維新的領導權掌握在地主資產階級的代表武士集團手中,作為幕府統(tǒng)治的支柱,他們同封建勢力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lián)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統(tǒng)治,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地主資產階級專政。同時,由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時間較晚,其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后面,致使日本的地主資產階級特別狂熱地運用對外侵略、掠奪和殺戮的血腥手段,來補充本國財政資金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