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第十一中學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第2節(jié) 彈力》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甘肅省武威第十一中學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第2節(jié) 彈力》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彈力
課 標
解 讀
與
教 材
分 析
【課標要求】
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形變,這些形變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可見,這里注重了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引入物理內(nèi)容,同時還要求學生通過實驗了解物體的彈性;這里強調(diào)了學習的過程和結(jié)果;最后要求學生知道胡克定律,對于胡克定律不必出現(xiàn)繁難的計算。
教學內(nèi)容分析:
形變與彈力分成了三個部分,從生活中常見的形變現(xiàn)象出發(fā),認識到彈力存在;實驗探究在力與形變的關系;之后,又回到了彈力應用,給學生以感情認識勢能與緩沖對生活的影響。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與
技能
1.知道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
2.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
2、示意圖中畫出它們的方向.
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知道彈簧的彈力跟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過程
與
方法
1.通過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動手進行設計實驗和操作實驗的能力.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
從任何物體都能發(fā)生形變?nèi)胧?,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認識事物本來面目,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
教學
重點
與
難點
重點
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彈力的方向
難點
1、在接觸的物體間是否有彈力
2、彈力方向的確定
媒 體教 具
課時
一課時
教 學 過 程
修改欄
教學內(nèi)容
師生互動
一、引入
1. 彈力產(chǎn)生
3、的條件是什么?
①直接接觸
②發(fā)生彈性形變
2. 判斷球于斜面間彈力的有無?(假設法)
3. 彈力的方向的判定?
二 新課教學
演示實驗:(學生做)
①鋼尺用力彎,彎曲程度不同。
②塑料尺用力彎,彎曲程度不同。
由此實驗得出:(學生總結(jié))
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和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
那么,如何定量的求出彈力的大小呢?
(1)一般情況下,彈力的大小可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來確定,以同學們現(xiàn)有的知識,僅能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只是來求解。
例1:如圖所示,一個重力G=5N的物體通過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求細線對物體的拉力F為多大?
解:對物體受力
4、分析,
由二力平衡可知:
F=G=5N
(2)對于我們研究的彈簧,它的彈力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做實驗:
初態(tài)指針刻度(cm)
彈簧彈力F(N)
指針所指刻度(cm)
彈簧伸長量(cm)
圖像處理:
通過圖像觀察出,在誤差范圍內(nèi),彈力F與伸長量x成正比。(F與x的比值為定值,即直線的斜率)由此拓展得出
胡克定律: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的形變量x(伸長量或縮短量)成正比。
即:F=kx
例2:豎直懸掛的輕彈簧長10厘米,在下端掛重為5牛的砝碼.彈簧長1
5、1厘米;如果要使彈簧長變?yōu)?3厘米,則彈簧下端應掛砝碼重G=15 牛;若將彈簧取下,用兩只手分別沿水平方向拉彈簧的兩端,每只手的拉力都是10牛,則彈簧的長度是12厘米.(均未超過彈簧的使用范圍)
分析:(1)已知彈簧的原長10cm,可求出受到拉力是5N時的伸長,△L1=1cm,根據(jù)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求出彈簧長變?yōu)?3cm時,受到的拉力;
(2)根據(jù)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也可求出拉力是10N時,彈簧的伸長.再有原長求出彈簧的長度.
解:(1)根據(jù)在測量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
(2)當用兩只手分別沿水平方向拉彈簧的兩端,每只手
6、的拉力都是10N時,則彈簧受的拉力F3=10N,
解之:l3=12cm
故答案為:15;12.
本節(jié)課我們將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彈力的產(chǎn)生和方向的基礎上,更深入的研究彈力,以便全面的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好,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所學習的內(nèi)容:(復習提問):
學生回答
以上就是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我們研究一個力一般是從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開始研究的。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彈力的方向和作用點。本節(jié)課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彈力的大小。
那么彈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思考并獨立完成
好,請同學們七人一組,利用鐵架臺、彈簧、直尺、鉤碼等儀器來探究一下。
說明:①k為彈簧的的勁度系數(shù),單位為N/m,生活中彈簧的“軟”“硬”,指的就是他們的勁度系數(shù)不同。
②x為形變量,即伸長量或壓縮量。
教師引導分析
學生推導解答
學生自己作答
板 書設 計
作業(yè)布置
教 學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