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版)2018年高中生物 模塊綜合檢測 浙科版必修2.doc
《(浙江專版)2018年高中生物 模塊綜合檢測 浙科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專版)2018年高中生物 模塊綜合檢測 浙科版必修2.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模塊綜合檢測 (滿分:100分 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現(xiàn)型也不同 C.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D.孟德爾設計的測交方法能用于檢測F1產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 解析:選D 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非等位基因不一定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型不同,其表現(xiàn)型可能相同,如Aa與AA。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將高莖豌豆(DD)與矮莖豌豆(dd)雜交所得的全部種子播種,待長出的植株開花時,有的進行同株異花傳粉,有的進行異株異花傳粉,有的讓其自花傳粉,三種傳粉方式所結的種子混合播種,所長出的植株的表現(xiàn)型情況將是( ) A.全部是高莖 B.高莖∶矮莖=3∶1 C.以上A、B都可能 D.不能判斷(無一定比例) 解析:選B 高莖(DD)與矮莖(dd)雜交所得F1全為高莖,并且基因型均為Dd,因此不管采用哪種傳粉方式,實際上都是DdDd,那么后代中植株的表現(xiàn)型為高莖∶矮莖=3∶1。 3.下列有關遺傳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是不均等的 B.測交實驗對推理過程中提出的假說進行了驗證 C.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一定出現(xiàn)4種基因型和9種表現(xiàn)型 D.基因型為Dd的個體產生雌雄配子的比例為1∶1 解析:選B 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是均等的;測交實驗對推理過程中提出的假說進行了驗證;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現(xiàn)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xiàn)型;基因型為Dd的個體產生的配子(雌或雄)D∶d=1∶1,但雄配子總數(shù)遠大于雌配子總數(shù)。 4.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況下,基因型ii表現(xiàn)為O型血,IAIA或IAi為A型血,IBIB或IBi為B型血,IAIB為AB型血,以下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子女之一為A型血時,雙親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 B.雙親之一為AB型血時,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為B型血時,雙親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 D.雙親之一為O型血時,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 解析:選A 子女之一為A型血,基因型可能為IAIA或IAi,雙親至少有一方含有IA,但不一定是A型血,可能是AB型血;O型血的基因型為ii,所以其雙親不可能是AB型血;雙親基因型為IBi、IAi時,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可能為IBi,即為B型血;雙親之一為O型血時,基因型為ii, 則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IAIB)。 5.做兩對相對性狀的自由組合定律遺傳實驗時,不是必須考慮的一項是( ) A.親本雙方都必須是純合子 B.每對相對性狀各自要有顯隱性關系 C.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立分配 D.顯性親本做父本,隱性親本做母本 解析:選D 做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時,親本雙方必須都是具有顯隱性關系的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而且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應是獨立分配的。但是用誰做父本,用誰做母本都可以,不影響實驗結果。 6.獨立遺傳的黃色非甜玉米YYSS與白色甜玉米yyss雜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F(xiàn)2中表現(xiàn)型不同于雙親的雜合植株約為( ) 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 解析:選C 由題可知,F(xiàn)1的基因型為YySs,表現(xiàn)為黃色非甜玉米。F2中白色甜玉米(yyss)占1/16,有80株,所以F2玉米總數(shù)為1680=1 280株,表現(xiàn)型不同于雙親的雜合植株是黃色甜玉米(Yyss)和白色非甜玉米(yySs),二者各占1/8,共占1/4,所以植株數(shù)量為1/41 280=320株。 7.下列關于圖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表現(xiàn)在圖中的④⑤⑥ B.③⑥過程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 C.左圖中③過程的隨機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右圖子代中aaBB的個體在aaB_中占的比例為1/16 解析:選C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即圖中的④⑤,A錯誤;③⑥表示受精作用,B錯誤;左圖中③過程的隨機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C正確;右圖子代中aaBB的個體占整個子代的比例為1/16,aaBb的個體占整個子代的比例為2/16,所以子代中aaBB的個體在aaB_中占的比例為1/3,D錯誤。 8.如圖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某個時期的模式圖。據(jù)圖分析,該細胞有( ) A.4個DNA 分子 B.8條染色體 C.4個四分體 D.2對同源染色體 解析:選D 題圖中同源染色體發(fā)生聯(lián)會,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其中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2個四分體,8個DNA分子和4條染色體,D正確。 9.“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孟德爾利用該方法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規(guī)律。下列對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提出研究問題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爾為了驗證所做出的假設是否正確,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D.孟德爾發(fā)現(xiàn)的遺傳規(guī)律能夠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 解析:選A 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配子中成單存在;為了驗證所作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孟德爾發(fā)現(xiàn)的遺傳規(guī)律不能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如連鎖和交換、母系遺傳等現(xiàn)象。 10.如圖為某動物細胞分裂圖像,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甲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為8 B.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甲、乙、丙細胞,乙細胞中的①和②同屬一個染色體組 C.如果P為X染色體,則Q一定是Y染色體 D.染色體P和Q上的基因,在親子代傳遞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解析:選C 圖中甲→乙為有絲分裂,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形成的子細胞乙中①和②同屬一個染色體組。乙→丙→丁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示意圖,在減Ⅰ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P、Q不可能為同源染色體,應為非同源染色體,其上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11.某男孩色盲,他的祖父和父親均色盲,祖母、母親和外祖父以及外祖母均色覺正常,色盲基因的傳遞途徑是( ) A.外祖母→母親→男孩 B.祖父→父親→男孩 C.祖母→父親→男孩 D.外祖父→母親→男孩 解析:選A 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男孩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于母親,母親的兩條X染色體一條來自外祖父,一條來自外祖母,外祖父的色覺正常,則母親的色盲基因一定來自于外祖母。因此色盲基因傳遞途徑是:外祖母→母親→男孩。 12.家貓體色由X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個體為黑貓,只含基因b的個體為黃貓,其他個體為玳瑁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玳瑁貓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黃貓 B.玳瑁貓與黃貓雜交后代中玳瑁貓占50% C.為持續(xù)高效地繁育玳瑁貓,應逐代淘汰其他體色的貓 D.只有用黑貓和黃貓雜交,才能獲得最大比例的玳瑁貓 解析:選D 由題意知,玳瑁貓的基因型為XBXb,且為雌性,雄性中無玳瑁貓,A錯誤;玳瑁貓(XBXb)與黃貓(XbY)雜交,后代中玳瑁貓占1/4,B錯誤;為持續(xù)高效地繁育玳瑁貓,需用黑貓和黃貓進行雜交,子代中雌貓均為玳瑁貓,C錯誤,D正確。 13.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B.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 C.先天愚型屬于多基因遺傳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現(xiàn)象 D.苯丙酮尿癥在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 解析:選A 抗維生素D佝僂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先天愚型屬于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它是由于人體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所致,患病個體高度不育,不會產生后代,無明顯家族聚集現(xiàn)象;苯丙酮尿癥在群體中發(fā)病率并不高。 14.人類眼球震顫癥為單基因顯性遺傳病,輕者(Aa)眼球稍微能轉動,重者(AA)不能轉動。下圖是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可推測該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可推測此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可推測眼球微動患者多為女性 D.3和4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為1/2 解析:選C 如果為常染色體遺傳,1為AA,2為aa,5必為Aa,與題不符,因此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A正確;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只要一條為XA即患病,B正確;只有女性才有XAXa,眼球微動患者全為女性,C錯誤;3、4分別為XaY、XAXa,后代基因型為XAXa、XaXa、XAY、XaY,后代患病的概率為1/2,D正確。 15.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大腸桿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構中,能夠找到的標記元素為( ) A.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在外殼中找到15N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解析:選B 用15N、32P、35S共同標記噬菌體時,15N可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外殼,32P可標記噬菌體的DNA,35S可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噬菌體侵染細菌過程中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面,DNA進入細菌內部,在細菌中以噬菌體DNA為模板,利用細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DNA。由于DNA復制的方式為半保留復制,故在子代噬菌體中能找到15N和32P標記的DNA,不能找到35S和15N標記的蛋白質外殼。 16.如圖為核苷酸鏈結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能構成一個完整核苷酸的是圖中的a和b B.圖中每個五碳糖都只有1個堿基與之直接相連 C.各核苷酸之間是通過化學鍵③連接起來的 D.若該鏈為脫氧核苷酸鏈,從堿基組成上看,缺少的堿基是T 解析:選A 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堿基組成,即圖中的a,b中磷酸的連接位置不正確,A錯誤;由題圖可知,每個五碳糖都只有1個堿基與之直接相連,B正確;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即圖中③相連形成核苷酸鏈,C正確;脫氧核苷酸根據(jù)堿基不同分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因此若該鏈為脫氧核苷酸鏈,從堿基組成上看,缺少的堿基是胸腺嘧啶T,D正確。 17.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會使后代( ) A.增加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B.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物質 C.從雙親獲得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 D.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解析:選D 通過減數(shù)分裂獲得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配子,再通過受精作用,會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 18.研究人員在利用實驗鼠進行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一種小核糖核酸124a與腦神經(jīng)和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的形成有關。進一步研究表明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類不編碼蛋白質的單鏈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參與控制基因表達。下列對小核糖核酸124a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可能與神經(jīng)干細胞的分化有關 B.可能通過與某些mRNA結合控制基因表達 C.一定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能含有尿嘧啶 D.在翻譯過程中可作為模板合成蛋白質 解析:選D 小核糖核酸124a與腦神經(jīng)和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的形成有關,故可能與神經(jīng)干細胞的分化有關;小核糖核酸124a不編碼蛋白質,但能控制基因表達,故可能通過與某些mRNA結合控制基因表達。RNA不含有胸腺嘧啶,可能含有尿嘧啶。因為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類不編碼蛋白質的單鏈核糖核酸分子,故其不可能作為模板合成蛋白質。 19.下列關于細胞中基因復制與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種密碼子可以編碼多種氨基酸 B.一種氨基酸可能由一種或多種tRNA轉運 C.基因上增加一個堿基對,只會改變肽鏈上的一個氨基酸 D.基因經(jīng)過復制傳遞給子代細胞中的遺傳信息都會表達 解析:選B 一種密碼子只能編碼一種氨基酸,A錯誤;基因上增加一個堿基對,一般會改變肽鏈上的多個氨基酸,B錯誤;基因經(jīng)過復制傳遞給子代細胞后,會在不同的子代細胞中進行選擇性表達,D錯誤。 20.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基因重組的過程中產生新基因型的原因是產生了新的基因 B.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著絲粒分裂而導致生物性狀的不同屬于基因重組 C.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可能導致基因重組 D.造成同卵雙生姐妹間性狀上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組 解析:選C 基因重組不產生新基因,但是可以產生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過程中,在四分體時期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同卵雙生姐妹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其性狀差異主要是外界環(huán)境引起的。 21.為獲得高產抗病小麥,育種者應用60Co γ射線照射感病小麥種子,通過鑒定發(fā)現(xiàn)了某些抗病植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這些抗病植株產生的種子可直接用于農業(yè)生產 B.通常將干種子或將要開花的植株作為誘變材料 C.60Co γ射線照射后可以提高抗病類型出現(xiàn)的概率 D.該育種方法產生的新基因均可控制小麥優(yōu)良性狀 解析:選C 抗病植株產生的種子可能有性狀分離,出現(xiàn)不抗病的植株,A錯誤;誘變材料應該選擇分裂旺盛的部位,干種子已進入休眠狀態(tài),不適合作誘變材料,B錯誤;60Co γ射線照射可以提高基因突變頻率,提高抗病基因出現(xiàn)的概率,C正確;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且大多是有害的,D錯誤。 22.下列屬于染色體畸變的是( ) ①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 ②染色體上DNA堿基對的增加、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④四分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相應部位的交叉互換 ⑤21三體綜合征患者細胞中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 解析:選D 染色體畸變是指染色體發(fā)生數(shù)目和結構上的異常改變,包括染色體數(shù)目和結構變異兩大類。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會改變DNA上基因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ㄋ庪x體培養(yǎng)獲得的植株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屬于單倍體。染色體上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屬于基因突變。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屬于基因重組。 23.“太空營養(yǎng)米”是搭載衛(wèi)星上過太空的優(yōu)質變異大米,分析下列哪項與“太空營養(yǎng)米”品種培育所依據(jù)的原理相似( ) A.人工栽培選育出矮稈抗銹病的小麥品種 B.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番茄雌蕊柱頭獲得無籽番茄 C.用X射線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強 D.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獲得八倍體小黑麥 解析:選C 太空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突變,A項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B項依據(jù)的原理是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C項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突變,D項依據(jù)的原理是染色體畸變。 24.在對某工廠職工進行遺傳學調查時發(fā)現(xiàn),在男女各400名職工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為30人,患者為10人,男性患者為22人。那么這個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為( ) A.4.5% B.5.9% C.6% D.9% 解析:選C X染色體上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總數(shù)=4002+400=1 200,色盲基因數(shù)目=30+102+22=72,則色盲基因頻率=72/1 200100%=6%。 25.1937年,有人把原產丹麥和德國的白三葉草移到瑞典栽培,這里的氣候比較寒冷。最初白三葉草莖、葉的單位面積產量很低,但經(jīng)過若干年后,產量顯著提高。人們對這一事實做出以下幾點解釋,其中不符合達爾文學說的是( ) A.不耐寒的個體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個體得以生存并繁衍 C.白三葉草在生長過程中逐漸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 D.這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 解析:選C 白三葉草本身存在抗寒個體的變異,環(huán)境(氣候比較寒冷)使抗寒個體得以生存并繁衍,從而使耐寒性狀在后代中積累和加強。不耐寒的個體在與無機環(huán)境的斗爭中被自然環(huán)境淘汰。 26.【加試題】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F(xiàn)1中只有暗紅眼;而暗紅眼♂朱紅眼♀,F(xiàn)1中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的基因為A和a,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正、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 B.反交的實驗結果說明這對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體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蠅的基因型都是XAXa D.預期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都是1∶1∶1∶1 解析:選D 正交和反交結果不同,且暗紅眼雄性果蠅與朱紅眼雌性果蠅雜交,F(xiàn)1出現(xiàn)性狀分離,性狀表現(xiàn)與性別相聯(lián)系,故可以認定該性狀的遺傳為細胞核遺傳,對應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由第一次雜交(XaYXAXA)結果知,F(xiàn)1的雌性果蠅的基因型為XAXa,第二次雜交中(XAYXaXa),F(xiàn)1的雌性果蠅的基因型為XAXa;第一次雜交的子代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子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2∶1∶1,而第二次雜交的子代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子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1∶1∶1∶1。 27.【加試題】如圖表示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①②過程中均可發(fā)生基因突變 B.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由b到a C.圖中rRNA與核糖體的合成及核仁有關 D.圖中③④最終合成的物質結構相同 解析:選D 圖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復制過程,②表示轉錄過程,在轉錄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基因突變;圖示中與a相鄰的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較短,說明該核糖體離轉錄的起點較近,即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由a到b;原核細胞中沒有核仁;③④以同一條mRNA為模板,最終合成的物質結構相同。 28.【加試題】將純種的某二倍體植物品種甲(AA)與近緣純種乙(EE)雜交后,經(jīng)多代選育,培育出如圖所示的新品種丙(圖中的同源染色體黑色部分是來自品種乙的染色體片段,品種甲沒有此片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雜交選育過程中一定發(fā)生過染色體結構上的變異 B.雜交選育過程中一定發(fā)生過DNA上堿基對的替換 C.丙品種的產生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D.丙品種自交后代中有1/2個體能穩(wěn)定遺傳 解析:選B 據(jù)題圖中染色體上基因的種類可知,在雜交育種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DNA分子上堿基對的替換是基因突變的原因之一,雜交選育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的來源之一,能夠為生物的進化提供原材料;丙品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EE∶AaEE∶aaEE=1∶2∶1,其中AAEE和aaEE為純合子,能穩(wěn)定遺傳。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4分) 29.(8分)小鼠的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質合成,B/b控制黑色物質合成。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合成的關系如圖: (1)選取三只不同顏色的純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進行雜交,結果如下: 親本組合 F1 F2 實驗一 甲乙 全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實驗二 乙丙 全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兩對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對染色體上,小鼠乙的基因型為________。 ②實驗一的F2中,白鼠共有________種基因型,灰鼠中雜合子占的比例為________。 ③圖中有色物質1代表________色物質,實驗二的F2中黑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 (2)在純合灰鼠群體的后代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黃色雄鼠(丁),讓丁與純合黑鼠雜交,結果如下: 親本組合 F1 F2 實驗三 丁純 合黑鼠 1黃鼠∶ 1灰鼠 F1黃鼠隨機交配: 3黃鼠∶1黑鼠 F1灰鼠隨機交配: 3灰鼠∶1黑鼠 ①據(jù)此推測:小鼠丁的黃色性狀是由基因________突變產生的,該突變屬于________性突變。 ②為驗證上述推測,可用實驗三F1的黃鼠與灰鼠雜交。若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上述推測正確。 ③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分別標記小鼠丁精原細胞的基因A、B及突變產生的新基因,觀察其分裂過程,發(fā)現(xiàn)某個次級精母細胞有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題干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Ⅰ.灰色物質的合成肯定有A基因的表達;Ⅱ.黑色物質的合成肯定有B基因的表達;Ⅲ.aabb表現(xiàn)為白色,A和B基因的相互作用無法得出。(1)根據(jù)實驗一F2的表現(xiàn)型比例9(灰)∶3(黑)∶4(白),可推出:Ⅰ.F1灰鼠基因型為AaBb;Ⅱ.A_B_表現(xiàn)為灰色,由題干得知黑色個體中一定有B基因,故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_,而基因型為A_bb和aabb的個體表現(xiàn)為白色;Ⅲ.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故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①依據(jù)上述結論,可知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根據(jù)實驗一的F1基因型和甲、乙都為純合子,可推知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的基因型為aabb。②依據(jù)上述結論,可知實驗一的F2中4白鼠共有AAbb、Aabb、aabb 3種基因型,9灰鼠的基因型為A_B_,其中純合子AABB只占1份,故雜合子所占比例為8/9。③依據(jù)上述結論知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_,可推知圖中有色物質1代表黑色物質。實驗二的親本組合為(乙)aabb和(丙)aaBB,其F2的基因型為aaBB(黑鼠)、aaBb(黑鼠)、aabb(白鼠)。(2)①根據(jù)題意和實驗三可知,純合灰鼠(AABB)后代中突變體丁(黃鼠)與純合黑鼠(aaBB)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灰鼠(A_B_)和黃鼠,比例為1∶1,F(xiàn)1中黃鼠隨機交配,F(xiàn)2中黃鼠占3/4,說明該突變?yōu)轱@性突變,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情況,基因A突變?yōu)锳1,則突變體丁(黃鼠)基因型為A1ABB,F(xiàn)1中黃鼠基因型為A1aBB,其隨機交配產生的F2中黃鼠A1_BB占3/4,符合題意;第二種情況,基因B突變?yōu)锽1,則突變體丁(黃鼠)基因型是AAB1B,F(xiàn)1中黃鼠基因型為AaB1B,其隨機交配產生的F2中灰鼠AaBB占1/8,黃鼠AaB1_占3/8,不符合題意。②若上述第一種情況成立,實驗三F1中黃鼠A1aBB與灰鼠AaBB雜交,后代會出現(xiàn)A1aBB、A1ABB、AaBB、aaBB 4種基因型,其表現(xiàn)型比例為黃鼠∶灰鼠∶黑鼠=2∶1∶1。③突變體丁黃鼠基因型是A1ABB,其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含有A1、A的一對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時發(fā)生了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含有A1、A的染色體片段互換位置,導致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結束后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出現(xiàn)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 答案:(1)①2 aabb ②3 8/9?、酆凇aBB、aaBb (2)①A 顯?、邳S鼠∶灰鼠∶黑鼠=2∶1∶1?、刍駻與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30.(8分)下列是有關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信息,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蛲蛔儼l(fā)生在圖1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圖5子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圖3~圖5中的________(填序號)細胞正在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這是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3)圖3細胞中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________個四分體。①和⑤在前一時期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圖1縱坐標是細胞周期中細胞核DNA數(shù),則圖3~圖5中________(填序號)細胞的核DNA含量與圖1中的D1E1段的相等。 解析:(1)圖1中A1B1段顯示每條染色體中的DNA含量在增加,其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2)圖3~圖5中,圖4為初級精母細胞,參與精細胞生成。圖5為次級卵母細胞,其子細胞是卵細胞和第二極體。圖4細胞正在發(fā)生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3)圖3所示細胞中,每極各有兩對同源染色體,無聯(lián)會,不能形成四分體。①和⑤在著絲粒分裂前互為姐妹染色單體。(4)若圖1縱坐標是細胞周期中細胞核DNA數(shù),D1E1段表示有絲分裂末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末期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之前,則圖5與之相符。 答案:(1)DNA的復制 A1B1段 (2)卵細胞和第二極體 圖4 (4)4 0 一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 (4)圖5 31.(8分)香味性狀是優(yōu)質水稻品種的重要特性之一。 (1)香稻品種甲的香味性狀受隱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狀的表現(xiàn)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致香味物質積累。 (2)水稻香味性狀與抗病性狀獨立遺傳??共?B)對感病(b)為顯性。為選育抗病香稻新品種,進行了一系列雜交實驗。其中,無香味感病與無香味抗病植株雜交的統(tǒng)計結果如圖所示,則兩個親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上述雜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體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 (3)用純合無香味植株作母本與香稻品種甲進行雜交,在F1中偶爾發(fā)現(xiàn)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狀。請對此現(xiàn)象給出兩種合理的解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單倍體育種可縮短育種年限。離體培養(yǎng)的花粉經(jīng)脫分化形成________,最終發(fā)育成單倍體植株,這表明花粉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獲得二倍體植株,應在________時期用秋水仙素進行誘導處理。 解析:(1)依題意,A基因存在則無香味物質,可能是由于A基因控制合成的酶促進了香味物質的分解,而基因a純合時,參與香味物質代謝的酶缺失,從而使香味物質積累。(2)依雜交結果,抗病∶感?。?∶1,無香味∶有香味=3∶1,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從而可知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8AABb、1/8AAbb、1/4AaBb、1/4Aabb、1/8aaBb、1/8aabb,其中只有1/4AaBb、1/8aaBb自交后代才能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其所占比例為1/41/41/4+1/811/4=3/64。(3)正常情況下AA與aa雜交,F(xiàn)1的基因型為Aa,是無香味的,F(xiàn)1中出現(xiàn)一株有香味的植株,原因可能是某一雌配子形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即A變成a),也可能是雌配子形成時A基因缺失,子代中只含有a基因。(4)離體培養(yǎng)的花粉經(jīng)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最終形成單倍體植株,表明花粉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全套遺傳信息。秋水仙素作用于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答案:(1)a基因純合,參與香味物質代謝的某種酶缺失 (2)Aabb、AaBb 3/64 (3)某一雌配子形成時,A基因突變?yōu)閍基因 某一雌配子形成時,含A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缺失 (4)愈傷組織 全部遺傳信息 幼苗 32.【加試題】(10分)下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真核細胞內三種物質的合成過程,分析回答: (1)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______期,乙表示______過程,丙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有__________。 (2)丙過程通過__________上的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密碼子識別,將氨基酸轉移到核糖體上。 (3)一個細胞周期中,乙過程在每個起點可起始多次,甲過程在每個起點一般起始__________次。甲過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 (4)科學家運用__________技術可探究甲過程的特點。若甲所示模板分子為,將其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3次甲過程,則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 解析:(1)由圖甲可知,此過程是以DNA兩條鏈分別為模板進行的,即表示DNA復制,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由圖乙可知,此過程以DNA一條鏈為模板,即表示轉錄。圖丙表示翻譯,翻譯過程中tRNA攜帶特定氨基酸與mRNA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圖中配對方式有A-U、C-G。(2)反密碼子位于tRNA上,密碼子位于mRNA上。(3)一個細胞周期中,乙過程在每個起點可起始多次,甲過程在每個起點一般起始一次。甲過程為DNA復制過程,所需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等。(4)科學家運用同位素標記技術可探究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若甲所示模板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3次甲過程,則子代有23=8個DNA分子,其中含14N的DNA只有一條,所占比例為1/8。 答案:(1)間 轉錄 A-U、C-G (2)tRNA (3)一 解旋酶、DNA聚合酶 (4)同位素示蹤(同位素標記) 1/8 33.【加試題】(10分)藜是一種耐旱且在一定環(huán)境條件下耐旱性可變的植物,為了研究干旱對藜干旱誘導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人員做了如下實驗: 材料用具: 若干抗旱的藜種子,培養(yǎng)液,一定量的濃度分別為5%、10%、20% PEG(無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取若干抗旱的藜種子,消毒、洗凈后放入盛有培養(yǎng)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溫下培養(yǎng)至黎幼苗長出3~4葉。 第二步,選取數(shù)量相等且長勢相同的藜幼苗分別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PEG的培養(yǎng)液繼續(xù)培養(yǎng)(不考慮培養(yǎng)過程中培養(yǎng)液濃度變化)。 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別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數(shù)量相等的葉片,洗凈、吸干,測量葉片中的可溶性蛋白產生量。 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________,無關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兩個)。 (2)用含有等量5%、10%、20%PEG的培養(yǎng)液來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來做實驗,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步驟________設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前5天不同濃度的PEG是通過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導致可溶性蛋白產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幫助藜抵抗干旱環(huán)境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增強植物細胞的吸水能力。 (5)在濃度為20%的PEG條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產生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藜處于高濃度的PEG溶液時間過長,植物體內________受抑制,影響細胞代謝。 解析:(1)由實驗步驟第二步可知該實驗中自變量為PEG的濃度,由第三步可知因變量是細胞中的可溶性蛋白產生量,其他無關變量包括葉片的數(shù)量和大小、幼苗的數(shù)量、葉片部位、塑料盒的大小等。(2)因為土壤中含有很多未知的化合物,為了遵循生物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防止土壤中的物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所以采用含不同濃度PEG的培養(yǎng)液來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來做實驗。(3)縱觀整個實驗,實驗步驟二在設置對照組的時候,沒有設置不含PEG的培養(yǎng)液作為空白對照,缺乏說服力。(4)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干旱對藜干旱誘導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蛋白質的合成是通過基因轉錄和翻譯而表達的。所以PEG是通過影響干旱誘導蛋白基因的表達而增加可溶性蛋白產量的。可溶性蛋白可增加細胞液中的溶質顆粒,提高細胞液的滲透壓,增強植物細胞從外界吸水的能力。(5)由題意可知,可溶性蛋白的產生量下降,則直接原因是蛋白質合成受抑制。 答案:(1)PEG的濃度 葉片的數(shù)量和大小,幼苗的數(shù)量等(合理即可) (2)防止土壤中的物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3)二 沒有設置不含PEG的培養(yǎng)液作為對照 (4)干旱誘導蛋白基因的表達 提高細胞液的滲透壓 (5)蛋白質合成-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浙江專版2018年高中生物 模塊綜合檢測 浙科版必修2 浙江 專版 2018 年高 生物 模塊 綜合 檢測 浙科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43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