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中不能忽略“就地取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物理教學中不能忽略“就地取材”(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物理教學中不能忽略“就地取材”
宋亞麗
“物理學就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和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一門科學?!?這是初中物理課本(滬粵版八年級上冊)通過兩個現(xiàn)象和實驗引出的概念。這里的教學重點不是放在物理學的定義和內(nèi)涵上,而是放在對情景的感受和實驗模擬的觀察上面,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嘗試解釋這些現(xiàn)象的興趣和動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初中物理實驗的一般教學用具都比較簡單,精度要求不高,多數(shù)實驗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實驗精確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實驗儀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選擇的器材也很廣泛。本文就“就地取材”在《聲音與環(huán)境》
2、、《光和眼睛》(滬粵版八年級上冊) 第二章、第三章教學中的嘗試淺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就地取材,要有明確的目的。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器材的選擇,決定了實驗效果的好壞。若在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實驗,研究物理問題,不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會減少鋪張浪費,提高課堂效率。
“我們怎樣聽見聲音”就是以聲音的產(chǎn)生、傳播為重點,通過聲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深入淺出地把聲音的產(chǎn)生、傳播,以及聲音傳播的原理介紹出來,接著講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的傳播速度,讓學生潛移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本章知識。在此教學中筆者用了三
3、個步驟:
1. “設疑引學”
“設疑引學”是教師通過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問題情景,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1).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嗎?
4).聲音的傳播有多快?
5).人是怎樣聽見聲音的?
2. “辨疑解難”
“辨疑解難”是要求學生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估計可能的結(jié)果,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如何用實驗進行研究,擬訂實驗方案,并在學生實驗觀察和測定的基礎上開展小組或全班討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看書、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答問、應用
4、等,做到四動,從而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
這時,教師找了一學生帶著大家的疑問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從教室外敲了幾下門,讓學生們試著解答以上的問題。
3). “釋疑鞏固”
“釋疑鞏固”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排除疑問,通過應用和小結(jié)等來運用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上面實驗的關(guān)鍵在于放手讓學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說,盡量讓學生提出問題,大膽猜想,最后得出結(jié)論.教師再舉鍋碗瓢盆的碰擊聲,水波的傳播等例子,回答“設疑引學”中的五個問題,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這樣,有目的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就地取材”,解釋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不僅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學習物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還經(jīng)歷了科學
5、探究的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二. 就地取材,要有恰當?shù)姆椒ā?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育的藝術(shù)首先包括說話的藝術(shù),同人心交流的藝術(shù)?!彼€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背晒Φ慕虒W離不開教學語言的功力。尤其是物理教學,內(nèi)容多而雜,學生有時注意的穩(wěn)定性比較差,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和選取的“材料”就顯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就地取材”時,更要注意表述方法。筆者整理了“光世界巡行”的三種導入舉例:
導語一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白天太陽光給我們以溫暖,晚上潔白的月光讓我們產(chǎn)生無限
6、遐想。光對我們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要學習一些光的知識??刺柟馐窃鯓觽鞑ソo我們的?然后展開正課探究……
導語二 師:光世界變幻莫測,奧妙無窮。由于陽光,大自然變得色彩斑斕,同學們想了解光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光的世界。大家互相看看我們衣服的色彩有什么不一樣? ……
導語三 師:先借助計算機讓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太陽日出景象、落日余暉、閃電、五光十色舞臺燈光變換等。然后教師做手影引出光的傳播,組織學生探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
三.就地取材,要有得當?shù)膬?nèi)容。
不論講解什么知識點,做怎樣的實驗,我們選擇的實驗器材都要得當, 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選取。沒有溢水杯,我們可以用在玻璃杯上套兩個橡皮圈的方法代替。但是,?我們不能用水糟代替量杯呀! 就象講解“點擊新材料”的內(nèi)容就不太好做到“就地取材”一樣。
在物理教學中,尤其是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不斷激勵學生通過“就地取材”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探究手段提出種種猜想和假設,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這樣的科學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更好的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初步發(fā)展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筆者認為“就地取材”是解決我們生活中物理問題的一大法寶,真正做到 “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這才是學習物理的實質(zhì)。因此,這一教學方法還需同仁們?nèi)ヌ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