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級美術下冊 奔跑的動物 1教案 浙美版.doc
《2019-2020年二年級美術下冊 奔跑的動物 1教案 浙美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二年級美術下冊 奔跑的動物 1教案 浙美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二年級美術下冊 奔跑的動物 1教案 浙美版 編寫思路: 大千世界,適者生存。猛獸具有銳利的牙齒和尖銳的爪,有利于捕食其他動物;被捕食的動物又能夠以各種方式來防御敵害,例如,鹿、兔、羚羊等動物奔跑速度很快,動物善于奔跑就可以更好地生存下去。 跑、跳、鬧,好玩愛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會變會動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激起探究的興趣。所以,會動的玩具、動畫片、游戲活動等很受小學生歡迎。在動物園里,孩子總喜歡圍在一刻不寧的猴子前不肯離開。畫奔跑的動物,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要的。 然而,畫奔跑的動態(tài)難度大。畫好四肢的動作是關鍵,要把站立、行走、奔跑、跳躍等不同的動態(tài)清晰地表現出來,必須處理好四肢的動作造型。 動物奔跑時四肢快速交替運動,人的肉眼難以看清。本課教材安排了獵豹、鴕鳥、獅子最典型的奔跑動作的靜止畫面,以幫助學生較容易地掌握動物奔跑動作的規(guī)律。在具體教學中,為使學生掌握畫動物動態(tài)的技法,教師可分解動物奔跑時四肢交替運動的過程,用活動教具或簡筆向學生直觀演示,以分散難點,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畫好奔跑動物的興趣。要注意在學生畫奔跑的動物時,不必嚴格要求他們畫出動物四肢符合運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 教學目標: 1.能區(qū)別動物站立時和奔跑時的不同形態(tài),了解動物奔跑的特征。 2.學習表現動物的奔跑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鼓勵大膽作畫,使畫的動物都像是在奔跑。 難點:動物奔跑時四肢交替運動的表現。 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色紙、剪刀等 教師:有關動物奔跑的圖像及文字資料、課件、用紙板制作的頭、頸、身和四肢都能活動的某種動物的平面教具、水彩筆、油畫棒、色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有條件的可在課前組織學生觀看《動物世界》的記錄片,聽一聽《咕咚》童話故事的錄音帶,讓學生觀察和想象動物奔跑的特征和規(guī)律。) 一、提問揭題。 1.提問:大家喜歡體育運動嗎?班里誰跑得最快呀?比汽車還快嗎? 2.揭題:可有的動物跑得比汽車還快呢!你想了解哪些動物有這樣大的本領嗎?我們學習了《奔跑的動物》之后,就知道了。 二、欣賞激趣。 1.看動畫片《咕咚》(見相關資料)。動物們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咕咚”,受到了驚嚇,盲目地奔跑起來…… 2.看奔跑動物的定格畫面,觀察動物的腿部在活動和靜止時的區(qū)別。 三、嘗試表現。 1.展示紙板制作的頭、頸、身和四肢都能活動的動物平面教具,并演示幾個動作。 2.讓學生根據記憶,上臺演示站立、行走、奔跑、跳躍等不同的動態(tài)。 3.示范和分析奔跑動物的畫法。重點強調腿的畫法,注意腿部的斜度、腿與身體的連接部。 4.分小組抽簽,讓學生按抽到的命題在小紙片上試畫。小組評改后,各小組間一一相互交換小紙片,相互欣賞啟發(fā)。 四、啟發(fā)想象。 1.讓學生充分考慮要畫的場面及表現方法,課件展示變換的多種場景。 2.課件展示《狩獵圖》、《拉斯科洞穴巖畫》及優(yōu)秀學生作品,重點欣賞奔跑動物簡練、夸張的表現方法,并從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 3.讓學生自編動物奔跑的故事,自由想象故事中的場面。思考:哪些動物在跑?為什么跑?誰跑得最快?還有哪些動物會跟著一起跑? 五、作業(yè)輔導。 作業(yè)要求:自選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畫一只或一群奔跑的動物。 六、作業(yè)講評。 1.講評作業(yè)時主要看故事是否精彩、表現方式是否獨特、畫面是否完美等,多鼓勵、少批評。 2.課后讓學生嘗試用其他方式表現奔跑動物,如:剪紙、撕紙拼貼等。 講童話故事《咕咚》 湖邊是棵木瓜樹,樹旁住著小白兔。一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風一吹,從樹上掉下來,“咕咚”一聲,正好掉在湖里。 小白兔聽到“咕咚”一聲,嚇了一跳,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拔腿就跑。 一只狐貍看見小白兔慌慌張張?zhí)优?,很奇怪,忙問:“你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小白兔一邊跑一邊喘著氣:“咕咚——咕咚?!焙偪吹叫“淄媚歉斌@慌的樣子,以為“咕咚”是個很厲害的東西,嚇了一跳,也跟著跑起來。 路上,它們又碰到狗熊、梅花鹿、老虎。老虎看它們沒命地跑,忙問:“你們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 狐貍說:“‘咕咚’來了!”他們一個個都說不清“咕咚”是什么,大家也都沒命地跑。 最后,它們碰到了一只長毛獅子。長毛獅子攔住它們說:“什么東西把你們嚇成這個樣子?” 這時候,它們已經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不得了,‘咕咚’來了!” 長毛獅子又問:“‘咕咚’是什么?在哪里呀?”它問老虎,老虎說不知道;問梅花鹿,梅花鹿說不知道;狗熊、狐貍也都說不知道。最后問小白兔,小白兔說:“那個‘咕咚’就在我住的湖邊?!? 長毛獅子說:“那好,你帶我們去瞧瞧?!? 小白兔說:“不行!不行!那個‘咕咚’太可怕了?!? 長毛獅子說:“不怕,有我呢!” 小白兔沒辦法,只好帶了大家來到湖邊。大家東瞧瞧,西瞧瞧,咦,哪有什么“咕咚”呀!這時候正好有一只木瓜熟透了,掉到湖里,又響了“咕咚”一聲。這一來,大家才把事情弄明白了。 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級美術下冊 好玩的玩具教案 冀教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認識與感受泥土; 2.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泥表現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團、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器皿、各種不同質地、顏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老師帶來幾只瓶子,請小朋友聞一聞是什么味道?你認為這是什么東西? 泥土)-----------揭題 二、辨別: 出示幾杯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土:沙土、營養(yǎng)土、黏土、山泥等,請小朋友辨別一下這些泥的區(qū)別: 讓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從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為什么有不同的氣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覺是通往情感體驗的橋梁) 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黑、棕、土黃、紅等,用視覺感受色彩是美術欣賞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覺?(軟、硬、松散、黏濕,觸覺感受培養(yǎng)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 三、交流: 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種花、種糧食、 做瓷器(china的來歷),做工藝品等,從中了解泥土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四、嘗試:泥與土有沒有區(qū)別?(土較硬,泥較軟。)用什么樣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自由發(fā)表意見)請幾位同學做實驗,引導學生區(qū)別土質。 實驗證明用黏土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準備好一塊黏土,設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體驗塑形的 各種方法:捏、搓、團、壓、印、揉、拉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二年級美術下冊 奔跑的動物 1教案 浙美版 2019 2020 年級 美術 下冊 奔跑 動物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52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