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學專項復習 專項(十)有關密閉容器中的氣壓變化練習.doc
專項(十) 有關密閉容器中的氣壓變化1.圖G10-1要使如圖G10-1所示裝置中的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石灰石和稀鹽酸鎂和稀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和水硝酸銨和水A.B.C.D.2.分別向a、b兩支試管中加入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鐵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形玻璃管內為紅墨水(開始時兩端液面水平),如圖G10-2所示,放置一段時間后,以下說法錯誤的是()圖G10-2A.植物油用于隔絕氧氣和水B.a試管中的鐵片沒有腐蝕C.U形玻璃管兩端的液面變?yōu)橛业妥蟾逥.U形玻璃管兩端的液面變?yōu)樽蟮陀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圖G10-3(1)用長頸漏斗向試管內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下端浸入水中,導管上連接一個針筒。當活塞往外拉時,即對密閉體系進行處理,漏斗末端,或當活塞往里推時,即對密閉體系進行處理,則漏斗末端,證明氣密性良好。(2)用彈簧夾夾住膠皮管,從長頸漏斗口處注水,即對密閉容器進行處理,觀察長頸漏斗下端是否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若有,說明裝置;反之,說明裝置。(3)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時,實驗結束,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是為了;為測定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的體積,應選用圖G10-4所示裝置(填序號)。圖G10-44.某同學要探究燃燒的條件和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圖G10-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良好。向A瓶中加滿80 熱水,將盛有白磷的帶孔燃燒匙快速浸沒熱水中,塞緊瓶塞,白磷不燃燒。打開K1、K2,從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氣,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燒匙底部時,關閉K1、K2。此時進入量筒B中水的體積為200 mL,觀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燒。(1)對比步驟和的現(xiàn)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待裝置冷卻一段時間后,打開K2,如果觀察到,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15。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15,原因可能是(答一條即可)。5.王強設計了如圖G10-6所示的A、B兩個實驗方案,驗證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實驗現(xiàn)象為A中試管內液面上升,B中氣球脹大。圖G10-6(1)王強認為上述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2)李莉提出質疑,她認為上述實驗不嚴謹,其理由是;要得到科學嚴謹?shù)慕Y論,仍利用該裝置,補做的對比實驗是。(3)你認為兩實驗中存在安全隱患的是(填序號),理由是。(4)請寫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6.化學小組同學用如圖G10-7所示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做興趣實驗。圖G10-7(1)若A中盛放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B中盛放二氧化碳氣體,C中盛放稀鹽酸。將分液漏斗中的濃氫氧化鈉注入B中,此時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K,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2)若A中盛放足量的,B中盛放蒸餾水,C中盛放某紅色溶液。打開彈簧夾K,將A中物質滴入B中充分接觸后,先看到C中導管口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B中液體進入C中,C中紅色溶液變成無色。C中盛放的物質可能是,一段時間后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參考答案典題訓練1.B解析 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鎂和稀硫酸反應都有氣體生成,能使裝置中的氣壓變大,氣球鼓起來;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空氣受熱膨脹,使氣球鼓起來。2.C解析 b試管中的鐵片易生銹,消耗氧氣和水蒸氣,壓強減小,U形玻璃管兩端的液面變?yōu)樽蟮陀腋摺?.(1)減壓有氣泡冒出加壓液面上升且形成穩(wěn)定水柱(2)加壓氣密性良好漏氣(3)防止試管冷卻,氣壓減小,水倒流炸裂試管4.(1)需要與氧氣接觸4P+5O22P2O5(2)量筒內約有40 mL水倒流入集氣瓶白磷量不足(或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K2等)5.(1)氫氧化鈉溶液與CO2發(fā)生反應,使容器內氣壓減?。?)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內氣壓減小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的水(3)A氫氧化鈉溶液有腐蝕性,易傷到手(4)CO2+2NaOHNa2CO3+H2O6.(1)CO2+2NaOHNa2CO3+H2OC中液體流入B中,B中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B中液體流向C中(2)濃硫酸滴有酚酞的堿性溶液C中液體回流到B中解析 (1)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由于二氧化碳被消耗,導致裝置內的壓強變小,故會出現(xiàn)C中液體流入B中;鹽酸與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又會出現(xiàn)B中有氣泡產生的現(xiàn)象,產生氣體則壓強增大,B中的液體又會流入C中。(2)打開彈簧夾K,將A中液體滴入B中充分接觸后,可觀察到B中液體進入C中,C中紅色溶液變成無色。說明可能是B中的液體與C中的液體反應,C中盛有的可能是滴有酚酞的堿性溶液,故A中是濃硫酸,濃硫酸溶于水放熱,導致B中壓強增大;等溫度恢復到原溫度,則會觀察到C中的液體回流到B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