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 1-3-2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隨堂演練 湘教版.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 1-3-2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隨堂演練 湘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 1-3-2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隨堂演練 湘教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 1-3-2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隨堂演練 湘教版 (xx年高考江蘇卷)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與所在地區(qū)的氣溫與降水有密切關系。下圖是根據我國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模擬的各地雪線高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模擬的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 A.從南向北逐漸升高 B.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C.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 D.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橫斷山區(qū),雪線高度4 000米左右。該山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B.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C.距海遠,降水比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解析:第1題,本題考查等值線圖的判讀。據圖中雪線高度等值線數值可以讀出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第2題,本題考查雪線的影響因素。材料指出:雪線高度與所在地區(qū)的氣溫與降水有密切關系。圖中梅里雪山所處緯度低,雪線應在5 000米以上,但其實際雪線高度在4 000米左右,故其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應是降水豐富。 答案:1.C 2.A 讀我國地理“四極”特征變化趨勢圖,回答3~5題。 3.圖中③④⑤的地理特征變化體現出的自然帶分布規(guī)律是( )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D.非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 4.①②③的地域分異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熱量 B.水分 C.海拔 D.水源 5.⑥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的氣候資源優(yōu)勢表現為( ) A.光熱充足,雨熱同期 B.光熱充足,氣溫日較差大 C.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 D.光、熱、水源充足,氣溫日較差大 解析:第3題,③④⑤體現了自然帶東西方向的改變,距海遠近導致降水條件的變化。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第4題,①②③的地域形成體現了地理環(huán)境南北方向的改變,主導因素為熱量。第5題,⑥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寒區(qū),氣候資源優(yōu)勢為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 答案:3.B 4.A 5.C 6.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我國局部區(qū)域圖。 材料二 下圖為我國四地山地自然帶及植被分布圖。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別屬于材料一圖中的A、B、C、D四座山脈,那么①應屬________山脈;②應屬________山脈;③應屬________山脈;④應屬________山脈。 (2)①山地中M處植被可能是________。 A.常綠闊葉林 B.高山草原 C.針闊葉混交林 D.落葉闊葉林 (3)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廣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①—④山地中森林分布狀況與此原因相同的還有________。 (4)②山地南北坡基帶存在差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④→①基帶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帶變化體現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④→①→③基帶也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三地基帶變化體現了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解析:第(1)題,根據A、B、C、D山脈的位置可知,A為阿爾泰山,B為陰山,C為太行山,D為秦嶺。第(2)題,①山地為陰山,基帶為溫帶草原帶,M帶之上為針葉林帶,故M處應為針闊葉混交林帶。第(3)題,①③④山地兩側自然帶分布不同,其主要與降水有關。第(4)題,②山地是秦嶺,南北兩側的氣候區(qū)不同,故南北坡基帶不同。第(5)題,基帶大都與當地的自然帶相同,故②→④→①基帶變化體現了由熱量引起的緯度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④→①→③基帶變化體現了經度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 答案:(1)B D A C (2)C (3)南坡降水豐富?、邰? (4)南北坡基帶所處氣候類型不同(南北坡基帶熱量條件不同) (5)熱量 由赤道到兩極 水分 從沿海向內陸 一、選擇題 (xx年保定模擬)讀某島國地理環(huán)境要素關系圖,回答1~2題。 1.該國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風力侵蝕與沉積作用 B.流水侵蝕與沉積作用 C.冰川侵蝕與沉積作用 D.海浪侵蝕與沉積作用 2.該國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是( ) A.亞熱帶緯度范圍界線低于其他國家 B.同種植物在各地開花日期大體相同 C.山腳森林茂密,山頂白雪皚皚 D.一年四季降水量總是東岸大于西岸 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區(qū)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則外力作用不會以風力作用為主,處于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河流水量豐沛,外力作用應以流水作用為主。第2題,由圖可得出該地區(qū)森林茂密,水力資源豐富。受冬夏季風不同風向的影響,東西岸降水多的季節(jié)不同,緯度位置不同,熱量不同,開花日期不同。 答案:1.B 2.C 高山林線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線,下圖為我國高山林線理論海拔等值線分布圖(單位:米)。讀圖,回答3~4題。 3.高山林線( ) A.最高的地區(qū)是橫斷山區(qū) B.太行山區(qū)西側高于東側 C.自南向北逐漸降低的主導因素是熱量 D.西部普遍高于東部的主導因素是水分 4.甲地高山林線海拔較高的一坡是( ) A.南坡——冬季風迎風坡 B.北坡——冬季風迎風坡 C.陰坡——夏季風迎風坡 D.陽坡——夏季風迎風坡 解析: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山林線分布高度自南向北逐漸降低,其主導影響因素是熱量;最高的地區(qū)在青藏高原上;太行山區(qū)東西兩側高度差不多;西部普遍高于東部的主導因素是地形。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高山林線海拔較高的一坡是陽坡(南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高溫多雨。 答案:3.C 4.D 下圖為六種主要植被類型的氣候要素分布范圍圖。讀圖完成5~6題。 5.圖中年平均氣溫分布范圍最大的植被類型是( ) A.熱帶雨林 B.草原 C.闊葉林 D.針葉林 6.圖中植被分布能體現出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是( ) A.熱帶雨林、闊葉林、針葉林 B.熱帶雨林、闊葉林、草原 C.闊葉林、草原、荒漠 D.闊葉林、針葉林、苔原 解析: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草原年平均氣溫分布范圍最大。第6題,從沿海向內陸的分異規(guī)律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 答案:5.B 6.C (xx年南京模擬)讀“部分陸地自然帶分布和氣候條件關系示意圖”,完成7~8題。 7.關于圖中荒漠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受副熱帶高氣壓或信風影響,降水少 B.面臨的生態(tài)問題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亞洲分布面積最大 D.人類的不合理活動是主要成因 8.關于圖中自然帶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形成該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主導因素是熱量 B.農業(yè)生產的地域差異影響了該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D.該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典型地區(qū)分布在大陸東部 解析:第7題,圖中荒漠帶生長積溫達8 000 ℃、可能蒸發(fā)量達2 200 mm、年均溫20 ℃,說明位于熱帶;而年降水量200 mm左右;據此可判斷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區(qū),主要是受副高或信風影響形成的;非洲熱帶沙漠氣候區(qū)面積最大。第8題,圖中顯示生長積溫、年均溫等熱量要素逐漸變化較明顯,體現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依據硬葉林帶可判斷可能是地中海氣候區(qū),則典型分布地區(qū)在大陸的西部。 答案:7.A 8.A (xx年湖北重點高中聯考)讀近百年來甲、乙兩個天然物種生存地域的水平變遷圖,完成9~10題。 9.甲、乙兩個天然物種生存地域的重疊范圍越來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的變化 B.距海遠近的變化 C.氣溫的變化 D.降水量的變化 10.在全球這種變化最不明顯的地區(qū)應位于( ) A.西西伯利亞平原 B.亞馬孫平原 C.墨西哥高原 D.埃塞俄比亞高原 解析:第9題,由圖可知,甲、乙兩個天然物種的生存地域呈南北方向擴展,南北方向變化最明顯的是熱量(溫度)。A項是垂直方向的變化,并非水平變化。故C項正確。第10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變化是由熱量變化引起的,體現了緯度地帶性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變化最不明顯的地區(qū)應該位于熱帶或寒帶的平原地區(qū),所以B選項正確。 答案:9.C 10.B (xx年西安模擬)雪線是指常年積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讀以北半球山峰為主的一些著名山脈與山峰雪線高程圖,完成11~12題。 11.影響圖中雪線高度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坡度 B.降水 C.海陸位置 D.氣溫 12.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帶譜數量最多的是( ) A.珠穆朗瑪峰 B.橫斷山 C.乞力馬扎羅山 D.阿爾卑斯山 解析:第11題,圖中顯示,緯度越低,雪線分布的海拔越高,則與氣溫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所以主導因素是氣溫。第12題,乞力馬扎羅山緯度低、海拔高(山體相對高度大),所以自然帶譜最多。 答案:11.D 12.C 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帶的主要分布區(qū)。讀圖回答13~14題。 13.該自然帶在甲地區(qū)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有暖流經過,山地地形對氣流有抬升作用 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C.沿岸颶風活動力頻繁,降水較多 D.受東南季風的影響 14.該自然帶在乙地區(qū)分布廣泛的原因是( ) ①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東南風的深入?、谑馨臀髋鞯挠绊憽、凼苊佤敽鞯挠绊憽、芷皆娣e廣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13題,甲處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沿岸有暖流經過,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形成熱帶雨林帶。第14題,乙處熱帶雨林帶分布廣可從地形、氣候、洋流方面分析。它與秘魯寒流無關。 答案:13.A 14.B 二、綜合題 15.讀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中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規(guī)律。 (2)A地氣溫年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亞歐大陸東岸森林類型由南向北變化的基礎因素是________。 (3)圖中亞熱帶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陸東、西兩岸,分別說明它們對應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及成因。 (4)簡述C島東部熱帶雨林形成的原因。 (5)用字母D標出熱帶雨林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qū),并簡述其破壞帶來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 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并且橫貫大陸東西。第(2)題,A地為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明顯,B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海洋性明顯。第(3)題,大陸東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造成的。第(4)題,C島東側有暖流,又位于東南信風迎風坡,多地形雨,形成熱帶雨林。第(5)題,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區(qū)域,它的破壞會加劇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huán)境問題。 答案:(1)北半球,中高緯度,橫貫大陸東西。 (2)大 熱量(或太陽輻射) (3)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受西風帶控制;夏季炎熱干燥,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4)地處東南信風迎風海岸,山坡迎風坡,多地形雨;暖流流經,增溫增濕;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從而形成熱帶雨林。 (5)標注略(亞馬孫平原)。減少了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的環(huán)境調節(jié)功能下降(或:水旱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加劇)。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完成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相互關系示意圖。 填寫圖中代號代表的地理要素: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氣候、水文、地形) (2)運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圖中等溫線分布規(guī)律的成因及其甲、乙、丙三地中甲和丙氣溫較低的原因。 (3)分析圖示地區(qū)普遍存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及產生的自然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原理。第(1)題,組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組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某一要素發(fā)生變化會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個地理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第(2)、(3)題,首先讀圖進行空間定位,確定為武夷山地區(qū),等溫線分布受地形和海陸位置影響。南方低山丘陵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主要與地形和氣候有關。 答案:(1)①地形?、跉夂颉、鬯? (2)等溫線走向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受地形(武夷山走向東北-西南)影響。受地形影響圖中甲氣溫較低;受海陸位置影響丙氣溫較低。 (3)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多山地丘陵,地勢起伏較大,夏秋多暴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 1-3-2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隨堂演練 湘教版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輪 自然地理 環(huán)境 差異性 演練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46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