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四 現代世界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專題過關練.doc
《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四 現代世界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專題過關練.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四 現代世界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專題過關練.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十四 現代世界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 專題過關練(十四) 一、選擇題 1.(加試題)1918年11月,蘇俄人民委員會頒布法令規(guī)定:一切食品、個人消費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供應,禁止私人自由貿易。這一規(guī)定( ) A.促使蘇俄開始所有制變革 B.嚴重脫離了當時俄國的國情 C.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D.具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性質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商品貿易,實行供應制,并未涉及所有制的變革,故A項錯誤;當時俄國處于戰(zhàn)時狀態(tài),需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應對前線的勝利,因此不是脫離當時的國情,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措施有利于保障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故C項正確;材料中的措施是社會主義政策的體現,故D項錯誤。 答案 C 2.(加試題)資本主義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掌握了大量先進技術與經濟管理經驗,而初掌政權的共產黨人在這方面則極為缺乏,因此列寧號召共產黨人要向商人,向資本家“學習”。此時的蘇維埃政權( ) A.努力完善“戰(zhàn)時共產主義” B.通過市場經濟體制恢復經濟 C.嘗試運行資本主義經營方式 D.面臨著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 由材料“列寧號召共產黨人要向商人,向資本家‘學習’”說明列寧主張利用資本主義發(fā)展經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故A項錯誤;材料只體現列寧主張向資本家學習,并未體現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故B項錯誤;蘇俄此時利用資本主義恢復經濟,即發(fā)展國家資本主義,并不是運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營方式,故C項錯誤;由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俄此時意圖實行新經濟政策,正面臨著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故D項正確。 答案 D 3.(加試題)(2018清華大學高三學生標準學術能力診斷)1921年5月,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在于同官僚主義和拖拉主義作斗爭;10月,列寧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員會上指出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在于經濟管理形式的戰(zhàn)略退卻;12月又明確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是經濟政策的實質。這說明( ) A.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存在反復和不確定性 B.列寧對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有多維闡述 C.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個人主觀意志的產物 D.新經濟政策造成了蘇俄內部的思想混亂 解析 材料是列寧不同時期對新經濟政策實質的多角度的闡述而不是反復和不確定性,故A項錯誤;從材料“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在于同官僚主義和拖拉主義作斗爭……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在于經濟管理形式的戰(zhàn)略退卻……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是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可以得出列寧對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有多維闡述,故B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新經濟政策是在蘇俄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的情況下實施的,所以新經濟政策不是列寧個人主觀意志的產物,故C項錯誤;材料是對新經濟政策實質的多角度的闡述,更容易使人民認清新經濟政策的實質而不是造成思想混亂,故D項錯誤。 答案 B 4.(加試題)蘇聯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30年代整套建于美國,再拆運至蘇聯的;1931年10月建成的哈爾科夫拖拉機廠設備是德國和美國制造的,并由美國人擔任建設總工程師。這表明( ) A.蘇聯經濟建設嚴重缺乏技術人才 B.經濟危機給蘇聯工業(yè)化提供了有利時機 C.西方已放棄了對蘇聯敵視的政策 D.一系列成就是蘇俄新經濟實施的結果 解析 蘇聯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30年代整套建于美國,1931年10月建成的哈爾科夫拖拉機廠設備是德國和美國制造的,并由美國人擔任建設總工程師說明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為蘇聯工業(yè)化提供了技術、人才和設備等有利條件,材料不能說明蘇聯經濟建設嚴重缺乏技術人才,故A項錯誤;經濟危機給蘇聯工業(yè)化提供了有利時機符合題意,故B項正確;西方并沒有放棄對蘇聯的敵視政策,故C項錯誤;蘇俄新經濟政策實施的時間是1921~1928年,此時蘇聯實施斯大林模式,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故D項錯誤。 答案 B 5.(加試題)(2018年8月浙江“超級全能生”高三聯考)十月革命建立的蘇俄(聯)對人類20世紀的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它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政治發(fā)展的新方向。下列史實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 ) ①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谔K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成立 ③開始實施計劃經濟模式?、芩勾罅帜J降拇_立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解析 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開始實施計劃經濟模式在蘇維埃政府成立后1918年開始的列寧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成立于1922年;斯大林模式的確立以1936年蘇聯憲法為標志。 答案 D 6.(加試題)1990年蘇共黨內的思想十分混亂,自由化思潮嚴重泛濫,從全盤否定斯大林發(fā)展到徹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蘇聯70多年的歷史,反對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反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蘇共領導層內的斗爭不斷加劇,黨組織和國家政權陷入半癱瘓狀態(tài)。這說明蘇聯( ) A.經濟體制改革未觸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發(fā)社會各種矛盾 C.政治改革偏離方向導致政局失控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出師不利 解析 題干反映戈爾巴喬夫大改革引發(fā)嚴重的負面效應,從1990年的時間判斷是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戈爾巴喬夫經濟體制已經觸及斯大林模式,故A項錯誤;思想僵化與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嚴重泛濫不符,故B項錯誤;1990年蘇聯改革中,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出現反對思潮:“從全盤否定斯大林發(fā)展到徹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蘇聯70多年的歷史,反對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反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故C項正確;戈爾巴喬夫改革出師不利錯誤,故D項錯誤。 答案 C 7.下表反映出( ) 1929~1933年世界貿易統(tǒng)計表(單位:億美元) 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金額 686 556 397 269 242 A.各國生產力水平急劇下降 B.各國展開了激烈的貿易戰(zhàn) C.大國的經濟實力嚴重衰落 D.經濟危機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29~1933年世界貿易的狀況,無法體現各國生產力水平急劇下降,故A項錯誤;各國為擺脫經濟危機,擴大出口,紛紛設置貿易壁壘,導致各國之間的貿易戰(zhàn),世界貿易金額逐年下降,故B項正確;世界貿易金額逐年下降并不是各國經濟實力衰落造成的,而是由于各國之間的貿易戰(zhàn),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出經濟危機下世界貿易下降,沒有體現出深遠影響,故D項錯誤。 答案 B 8.(2018年1月金華十校期末)羅斯福新政時期出臺的法案規(guī)定:給工人集體談判的權利,規(guī)定了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建立公平競爭和關于產量、價格、銷售等方面的規(guī)則。該法案是( ) A.《緊急銀行法》 B.《全國勞工關系法》 C.《全國工業(yè)復興法》 D.《公平勞動標準法》 解析 規(guī)定中涉及了勞資關系和企業(yè)間關系,應是《全國工業(yè)復興法》。 答案 C 9.(2017年9月臺州模擬)1933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農業(yè)調整法》,規(guī)定國家向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這項措施的后果是( ) A.緩和了農民和地主的矛盾 B.降低了農產品價格 C.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就業(yè)壓力 D.促進了農業(yè)的復蘇 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提供補貼目的是促進農業(yè)生產的復蘇,選D。 答案 D 10.(2018年3月浙江綠色教育評價聯盟)1935年6月15日,羅斯福要求美國國會增加對大公司和高收入階層征稅,其政敵稱此舉為“向走紅運的人敲竹杠”。但事實并非如此。盡管羅斯福的稅制改革微量增加了富人階層的稅收,卻大大增加了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羅斯福的稅制改革有利于( ) A.消除勞資矛盾 B.減少財政赤字 C.增加就業(yè)機會 D.促進資本積累 解析 根據材料“增加對大公司和高收入階層征稅”“卻大大增加了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可知羅斯福的稅制改革有利于減少財政赤字,故B項正確。消除勞資矛盾說法錯誤,故A項排除。增加就業(yè)機會、促進資本積累沒有體現材料的主旨,故C、D兩項錯誤。 答案 B 11.(2017年9月麗水、衢州、湖州高三模擬)以下是“1937~1948 年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各項指標變化表”。該表數據變化( ) 工業(yè)生產總值 對外貿易比重 黃金儲備(億美元) 1937年 1948年 1937年 1948年 1937年 1948年 美國 42% 53.4% 13% 22% 127.9 228.7 英國 11% 11.2% 16% 13% 41.4 20.2 法國 5% 3.9% 5% 5% 27.2 5.5 德國 12% 3.6% 9% 小于1% 0.3 0 日本 4% 1% 4% 小于1% 2.6 0 ①表明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占據優(yōu)勢?、隗w現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全球化趨勢?、塾欣诿绹?zhàn)后主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 ④反映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從數據中美國在工業(yè)總值、對外貿易、黃金儲備等方面的比值都是最大的,可知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占據優(yōu)勢,故①正確;表格僅體現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領域的發(fā)展狀況,沒有涉及各國之間的聯系,不能體現全球化,故②錯誤;從數據中美國比重最大,可知美國實力最強,有利于二戰(zhàn)后美國主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故③正確;從材料中各國在工業(yè)總值、對外貿易、黃金儲備等方面的比值的差距,可知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故④正確;C項符合題意。 答案 C 12.(2017年9月浙江溫州選考適應性測試)有經濟學家闡釋某經濟模式時打了一個比方:“私人企業(yè)家就像足球比賽中的運動員,遵循市場規(guī)律下,利用資本追逐剩余價值的最大化,進行資本增值;而政府只用扮演好制定經濟政策、維持經濟秩序和進行市場監(jiān)管的裁判員角色,保證每個企業(yè)能在好的環(huán)境下和公平中發(fā)展?!边@一模式是( ) A.社會市場經濟 B.混合市場經濟 C.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 D.計劃指導型經濟 解析 材料中“遵循市場規(guī)律下”“政府只用扮演好制定經濟政策、維持經濟秩序和進行市場監(jiān)管的裁判員角色”等關鍵信息反映出這一模式以市場調節(jié)為主,計劃調節(jié)為輔,符合社會市場經濟的特點,故A項正確;混合市場經濟是市場調節(jié)與計劃調節(jié)相結合,沒有體現材料中的主次之分,故B項錯誤;C項的特征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遠遠大于市場調節(jié),不符合材料這一模式的特點,故C項錯誤;D項經濟完全由國家計劃調節(jié),不符合材料這一模式的特點,故D項錯誤。 答案 A 13.(加試題)1945年7月,工黨領袖艾德禮出任英國首相,開始推行以經濟計劃化為主體的“社會主義”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蘭銀行、煤礦、航空、電報和無線電通訊、運輸、電力煤氣和鋼鐵等行業(yè)實現了國有化。這反映出英國( ) A.率先嘗試實行計劃經濟體制 B.經濟運行機制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 C.公有制成為經濟發(fā)展的主體 D.工人階級的政治理想得以實現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戰(zhàn)后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屬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并未觸動資本主義自由制度,故A項錯誤;根據前面的分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屬于經濟政策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故B項正確;公有制占主體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國家占主體的是私有制,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行維護的仍是資產階級的利益,故D項錯誤。 答案 B 14.(2018年1月臺州高三期末)下圖為美國“1992~1998年失業(yè)率與通貨膨脹率相互關系的變化示意圖”。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加大對經濟的干預 B.社會市場經濟政策的推動 C.新經濟發(fā)展模式的實施 D.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的完善 解析 政府加大對經濟的干預,是20世紀50~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經濟措施,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社會市場經濟政策是二戰(zhàn)后德國的經濟政策,故B項錯誤;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了以高技術化和全球化為基本特征的新經濟,帶來了低通脹伴隨著低失業(yè)率的經濟繁榮景象,故C項正確;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是二戰(zhàn)后日本實行的經濟措施,故D項錯誤。 答案 C 15.(加試題)(2018年2月麗水、衢州、湖州期末)1964年福格爾發(fā)表《鐵路與美國經濟增長》一書,運用“反事實假設法”假定1890年時美國沒有鐵路,而使用原有的運河和驛路運輸當年實際上由鐵路承擔的同等數量的貨運量,在此假設之下根據有關的數據史料對有關費用和效益進行計算,進而對有鐵路和假如當年沒有鐵路情況下的運輸效益加以比較,結論是鐵路帶來的社會節(jié)約僅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1%。這說明 ( ) A.歷史學的研究走向精密化 B.歷史研究能排除主觀因素 C.歷史學的追求是計量分析 D.歷史研究要充分占有資料 解析 題干中“反事實假設法”根據有關數據史料計算分析比較,說明史學研究走向了精密化,故A項正確;在進行歷史研究的時候,不可能完全排除研究者的主觀因素,故B項錯誤;史學研究方法有很多,如考據、歷史比較法、統(tǒng)計方法、計量方法、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等,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故C項錯誤;歷史研究要充分掌握資料與材料中“反事實假設法”不符,故D項錯誤。 答案 A 二、非選擇題 16.(2018年2月麗水、衢州、湖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哈耶克和凱恩斯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兩位經濟學家。與凱恩斯不同,哈耶克一生堅持的經濟學主張是:遵循經濟運行的自然邏輯,反對任何政府干預經濟,認為市場經濟會自發(fā)運轉和自然修復自己的波動,唯有時間才能治愈失衡的經濟。 ——韋森《哈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zhàn):來龍去脈與理論遺產》 30年代末,哈耶克與凱恩斯發(fā)生了一場大論戰(zhàn)。用凱恩斯的話說,他(哈耶克)的經濟學理論不過是一些“胡言亂語的混亂大雜燴”和“垃圾”。這使哈耶克在學術圈里陷入沉寂。 ——艾倫艾伯斯坦《哈耶克傳》 材料二 哈耶克說:“在計劃經濟體制中,價格由中央機構同意決定,企業(yè)管理者不可能通過價格競爭的方式取得優(yōu)勢地位,這是導致管理者喪失技術革新的積極性,從而造成相對較高的生產成本和社會發(fā)展的相對滯后。因此,相對于市場經濟秩序中的企業(yè),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企業(yè)顯然是缺乏效率的。” ——《哈耶克自由哲學》 (1)根據材料一,概括哈耶克的經濟學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以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為例說明哈耶克“在學術圈里陷入沉寂”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指出計劃經濟體制對企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結合所學,以20世紀50、60年代聯邦德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為例評析哈耶克的主張。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主張”,根據材料一“遵循經濟運行的自然邏輯,反對任何政府干預經濟”得知反對政府干預經濟;第二小問“原因”,根據題干所給的時間——20世紀30年代,聯系所學知識,我們可以得出其原因:其一,在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繼續(xù)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加劇危機,其二,羅斯福上臺后推行新政,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緩解了經濟危機。第(2)問,第一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二“企業(yè)管理者不可能通過價格競爭的方式取得優(yōu)勢地位”得知計劃經濟體制缺乏競爭,根據材料二“導致管理者喪失技術革新的積極性”得知計劃經濟體制使管理者喪失了技術革新的積極性,根據材料二“造成相對較高的生產成本”得知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的成本較高,根據材料二“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企業(yè)顯然是缺乏效率的”得知計劃經濟體制缺乏效率;第二小問“評析”(即評價和分析),結合題干所給的時間——20世紀50、60年代和例子——聯邦德國,我們可以評價為,哈耶克的主張帶有片面性,以20世紀50、60年代的聯邦德國為例分析,我們可以表述為,20世紀50、60年代,聯邦德國采用介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社會市場經濟”,沿著這一發(fā)展模式,聯邦德國成為西歐經濟的“火車頭”。 答案 (1)主張:反對政府干預經濟(主張經濟自由主義)。 原因: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繼續(xù)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加劇危機。羅斯福上臺后推行新政,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緩解了經濟危機。 (2)影響:缺乏競爭機制;喪失技術革新的積極性;生產成本高;缺乏效率。 評析:哈耶克的主張帶有片面性。20世紀50、60年代,聯邦德國采用介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 “社會市場經濟”,沿著這一發(fā)展模式,聯邦德國成為西歐經濟的“火車頭”。-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四 現代世界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專題過關練 2019 高考 歷史 復習 專題 十四 現代 世界經濟 模式 創(chuàng)新 調整 過關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459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