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 教學設計及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下》 教學設計及反思(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上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點。
2. 體驗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的相對性。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確定并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上下位置的關系,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上一節(jié)課“前后”的基礎上繼續(xù)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兩個、三個小動物的上下位置關系,體驗因為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知道上下是相對的,是比較的結果。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五官位置使學生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和按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能確定并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上下位置的關
2、系與順序,初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點,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熬氁痪殹崩锏牧曨}具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推理,自己判斷上下的位置關系,體會生活中的數學,感受學習數學的趣味性,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已具有初步感知上下位置關系的經驗,尤其是在生活中,在具體的活動中,基本能確定上下的位置順序,但關于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理解有限,這是理解和體驗的重難點;所以這節(jié)課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之體會上下的相對性,組織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適時地引導,以促動學生的發(fā)展,使學生感到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
3、們,知道老師站在你們的什么位置嗎?老師的后面是什么?
同學們能說說你的前面、后面分別是誰或是什么嗎?
“前后”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位置關系,大家學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新知識:“上、下”(板書課題)
二、情境探究,體會領悟。
1. 看一看。
出示主題圖(先不讓中間的小松鼠出現),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初步體驗上下。看,眼前有一棵松樹,還有什么?它們分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說一說。(完成課本58頁主題圖的1、2兩個填空題)
2. 說一說。深入理解“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突破教學難點。
瞧!又跳過來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出示松鼠),誰能用“上下”來說說它的具體位置在哪
4、里呢?
(松鼠在小兔的上面,松鼠在小鳥的下面。)
3.議一議。
有的同學說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學說松鼠在下面,這是怎么回事,究竟誰說得對呢?為什么?(指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
這兩個同學說得都對,僅僅因為一個同學是把松鼠與小兔比,一個同學是把松鼠與小鳥比,所以說法不一樣,但是說的都是對的(學生完成課本58頁主題圖的3、4兩個填空題)。
可見,物體的上下位置是有相對性的,所以我們在用“上下” 來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時候一定要看準是跟誰比,并且把話說完整。(板書: 在 的 面。)
那么,誰又能告訴我:這3只小動物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5.舉生活
5、實例,加深學生對“上下”位置關系相對性的理解。
看來,同學們對“上下”的位置關系理解得不錯,不知你們發(fā)現了沒有?其實咱們身邊有很多關于“上下”位置關系的問題,請你選幾樣自己喜歡的東西,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1)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2)誰愿意說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說)
學生觀察反饋的結果可能是:
① 書在桌子的上面,桌子在書的下面。
② 橡皮在鉛筆盒的上面,鉛筆盒在橡皮的下面。
③ 鉛筆盒在桌子的上面,桌子在鉛筆盒的下面。
④ ……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1、“練一練”第2題。
先按要求寫數,寫完之后,自己說一說:哪個數在哪個數的上面,哪個數在哪個數
6、的下面。
2、使用新知解決疑問。
課件出示:書柜圖。
① 這是什么呀?書柜有幾層?里面都放了些什么東西?
② 看到這幅圖,你能使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完成后面的練習題嗎?(先指名說一說:你覺得在解題之前先要看清什么?)
③ 獨立解題,集體反饋。
(讓學生根據書柜圖中的現實情境,加深理解現實生活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會用有序的語言表達出來。)
3、找禮物。
師出示3只盒子,說:“笑笑今天托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就藏在這其中的一只盒子里,她說,只有你們能通過老師的提示準確地找到它,才能把禮物送給你們,想要嗎?那就請你們聽仔細了。”
第一個提示:卡片在1號盒子的下面,它有可
7、能在哪?
第二個提示:卡片在3號盒子的上面,它在哪?
師: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
生:因為卡片在1號盒子下面,它就可能在2號、3號盒子里,卡片還在3號盒子的上面,它就只能在2號盒子里。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判斷的對不對呢?(師揭開2號盒子找到禮物)你們真能干!這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實物投影出示兒歌)
上面下面相對看,跟誰比較是關鍵。平時細心多觀察,數學就在我身邊。
4、鞏固深化,拓展創(chuàng)新。
(1)聰明屋。
老師帶你們到聰明屋去看看,今天它給我們出了一道什么樣的難題?
有三個小女孩分別叫小紅、小蘭、小英,她們住在同一座樓里,小紅住在小英的樓上,小英住在小蘭
8、的樓上,請你猜猜看: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提示:可以先用寫有三個小朋友名字的卡片擺一擺,看看小蘭、小紅、小英到底分別住在哪層樓,再確定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數學游戲:分房子。
瞧!美麗的森林動物園又為小動物們蓋了一座新房,管理員叔叔正準備把房子分給四只小動物,同學們,請你回家后剪下107頁的動物頭像,幫它們安排好房間,并跟你的家人或朋友說一說:“(1)誰住在最下面,是第幾層?(2)第2層住的是哪個動物?它在誰的上面,它的上面有誰?第3層呢?(3)誰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有哪些動物?”行嗎?
四、課堂總結。
《上下》教學反思
9、
東渡小學 周慧英
在對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我認為“上、下”的位置關系,學生在生活當中經常接觸,應該都懂了,沒有什么好教的。后來在我對教材作了進一步的解讀以后發(fā)現:在本課時內容的教學中,不光要讓學生體驗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的相對性”。并能用“ 在 的 面”的句式準確地表達幾個物體間的上下位置關系。進而,我就想到:學生對上下的認識其實還只是停留在“能夠通過比較知道誰在上面、誰在下面”這樣一種表面的感知,非常膚淺。這堂課的任務就是怎樣加深學生對“上下”的理解。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教學活動內容,層層深入,組織開
10、展活動,適時地引導,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首先,我聯系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將教材中直接給出的三個小動物比較上下,改為先出示兩個小動物,讓學生比較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再出示第三個小動物,比較三個小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緊接著教師通過形象的追問“有的同學說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學說小松鼠在下面,這是怎么回事?”引發(fā)學生爭論,巧妙地讓學生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關系。這樣設計,不僅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符合《標準》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教學理念。
接著,我又設計了一系列與學生生
11、活密切聯系的數學活動,比如:說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關系、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練習等等,在這一個個具體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知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很注意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guī)習慣的培養(yǎng),如:鼓勵學生認真傾聽、仔細觀察、發(fā)言時要將一句話說完整等,當學生有好的表現時我都盡量抓住機會用準確的語言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不僅如此,我還注重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形式多樣的評價,真正體現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生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的教學理念。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學前我對學生的估計不足,因此在教學中沒有將“用 ‘ 在 的 面’的句式準確地表達幾個物體間的上下位置關系”作為一個難點來突破,結果還有部分學生沒能達到準確表達的要求,導致練習正確率不是很高,還需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想辦法進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