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

上傳人:letao****18521 文檔編號:39838322 上傳時間:2021-11-12 格式:DOCX 頁數(shù):22 大小:24.14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_第1頁
第1頁 / 共22頁
《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_第2頁
第2頁 / 共22頁
《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_第3頁
第3頁 / 共22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大學之道》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學常識。  2.理解文意,準確翻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論證特點。  4.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2、3  難點:目標3、4  【課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圣賢智慧的結(jié)晶,那古代中國人到底是如何連接自我、家族、民族、國

2、家和天下觀念的呢?今天我們學習選自《禮記大學》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賢的智慧。  二、題解  “大學之道”,意思是大學的宗旨,大學的最終目的?!按髮W”,在古代指與“小學”相對的“大人之學”。古代兒童八歲上小學,主要學習“灑掃、應(yīng)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類的文化課和基本的禮節(jié)。十五歲后可進入大學,開始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道:本指道路,在這里指的是在學習政治、哲學時所掌握的規(guī)律和原則。  三、文學常識  1.《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抖Y記》是中國古代一部

3、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書中內(nèi)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xiàn)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2.《大學之道》出自《禮記》,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學》一直從屬于《禮記》。朱熹將《大學》從《禮記》中抽取出來,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把它們編在一起,做《四書章句集注》,經(jīng)此,《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并被確立

4、“四書之首”的地位。  3、介紹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參,字子輿,春秋末戰(zhàn)國初魯國武城人??鬃拥茏樱寮抑饕獙W派—“曾子子思孟子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為“宗圣”,與孔子、孟子、顏子合稱“四圣”。 四、研習文本。  (一)自主學習  請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自主翻譯文章,在課本上標注重要詞語。并記下疑難問題。  指導學生重點學習以下詞語:  1.道:本指道路,在這里指的是在學習政治、哲學時所掌握的規(guī)律和原則。  2.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彰顯、發(fā)揚之意。第二個

5、“明”是形容詞,含有高尚、光輝的意思。  3.親民:親近。一說是“新民”,使人棄舊因新,棄惡揚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6.靜:心不妄動。  7.安:所處而安,性情安和。  8.慮:思慮精詳。  9.得:處事全宜。  10.齊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諧,家業(yè)繁榮。  11.修其身: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獲得知識。一說,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推到

6、極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組內(nèi)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以句為單位,口頭翻譯,每人主講一句。  2.針對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討論探究,嘗試解決。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翻譯】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

7、學習和應(yīng)用于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yīng)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jié)。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釋義: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按髮W”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yīng)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文化基礎(chǔ)知識和禮節(jié);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第二種含義同樣也有“博學”的意思?!钡馈暗谋玖x是道路

8、,引申為規(guī)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里,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huán)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發(fā)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親民:《管子形勢解》:“道之純厚,遇之有實,雖不言曰‘吾親民’,而民親矣”。王陽明曾與弟子徐愛辨親民和新民,認為“宜從舊本作‘親民’”,列在《傳習錄》首章,“說親民便是兼教養(yǎng)意,說新民便覺偏了”。“親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齊家”,齊家即親民也?!坝H民”二字與上面“明明德”結(jié)合,即弘揚光明的品德要學習和應(yīng)用

9、于日常生活當中,大人的學問即從生活中而來。 3、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認識最真的本心。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

10、;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通過伏滅革除內(nèi)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顯明德,認識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 【參考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親近愛撫民眾,在于使人達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達到的“至

11、 善”境界,則志向堅定不移;志向堅定,方能心不妄動;心地不妄動,則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則思慮精 詳,思慮精詳則處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jié),凡事都有終結(jié)有開始,明白了本末始終的先后順序,就 接近《大學》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先要管理好 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養(yǎng)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養(yǎng)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 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誠;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誠的人,先要使自己獲取 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

12、原理后才能對外物的事理認識充分,對外物的 事理認識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誠,心意真誠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好德行,德行修養(yǎng)好后才 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 修養(yǎng)德行作為根本。  (三)全員解疑  由各小組提出疑問,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  以交流解疑鞏固學習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點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 指出大學的宗旨,提出了大學的“三綱”:明明德、

13、親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學》對儒學作了一個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三項,即宋代儒家們所說的大學“三綱領(lǐng)”。這一概括非常準確地揭示了儒學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學》的主旨?!洞髮W》是講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論事,而是將人的精神的弘揚和品德修養(yǎng)置于首位?!懊髅鞯隆笔前l(fā)揚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發(fā)求學者完善自己的自覺性,而不是用某種外在的、固定的道德準則束縛自己?!坝H民”即“新民”,就是不僅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而且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道德品質(zhì),在儒家看來這是為治國平天下的偉業(yè)奠定精神基礎(chǔ)?!爸褂谥辽啤本褪且獙⒆约旱牡赖缕焚|(zhì)和社會、國家的治理提

14、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達到最理想的境界絕不停止,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  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學》的綱領(lǐng)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話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首句開宗明義,提出大學之道的“三綱”,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對如何達到大學之道,闡明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為下文引出八條目做準備。  (三)第二段重點寫了“八目”,包括哪些內(nèi)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四)“八目”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格物

15、、致知”為第一步,對應(yīng)的是知的功夫;“誠意、正心、修身”為第二步,對應(yīng)的是修的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第三步,對應(yīng)的是用的功夫?!案裎铩⒅轮?、誠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齊有、治國、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綱”“八目”之間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  “三綱”是宗旨,是綱領(lǐng),是指導思想,“八目”是實現(xiàn)“三綱”的具體步驟。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六)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特點  1.論證結(jié)構(gòu)嚴謹,條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綱”,然后提出實現(xiàn)“三綱”的具體步驟,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一致性。渾然一體,結(jié)構(gòu)嚴謹,條理

16、清晰。  2.運用排比、頂真手法,論證力強。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增強了語勢,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  (七)分析:哪種情況下心就不正了呢?  《大學》說:“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本褪钦f我們的情緒如果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出現(xiàn)了憤怒、恐懼、喜好和憂患等劇烈波動,此時我們的心就不正了。 (八)當我們了解了修心的道理之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怎樣才能讓自己和他人明心見性達到一種極致的程度,實現(xiàn)“止于至善”的理念呢?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17、。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60; 也就是說,要實現(xiàn)止于至善的理念,明明德于天下,我們必須修身,而要達到修身的前提,我們需要正其心,而要達到正其心的關(guān)鍵就是要誠其意。  這里的心正與我們通常所講的心正是有差別的,一般人認為心正是說這個人很正直、剛直不阿。大學、中庸提到的心正包含了內(nèi)心正直,但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廣。心正指的是內(nèi)心安詳、中正,外部表現(xiàn)為睿智和融通,如果僅僅用剛直不阿等來形容心正就偏頗了,因為剛直不阿的人在內(nèi)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大學、中庸所說的不正的情形,或者通俗地說他們

18、內(nèi)心還有很多的沖突,所以外部表現(xiàn)為執(zhí)著、孤傲、剛烈等。  剛直不阿的人常常因為不得志而內(nèi)心痛苦,其中的一些人會選擇逃避現(xiàn)實而隱居,這是不適應(yīng)現(xiàn)實社會的表現(xiàn);心正的圣人也可能會去隱居,但是他們內(nèi)心并不痛苦,對他們來說隱居是對時局的正確判斷而做出的明智之舉。剛直不阿的人隱居以后一般是不會出山的,因為心不正的原因,過去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沒有消失;而得道的圣人一般在時局變化后會出山的,因為心正所以內(nèi)心沒有痛苦,而且“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的責任讓圣人不請自出。  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鄧小平,當國家需要他出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七十三歲的高齡了。他出來工作的時候從來不提及過去,就說明他內(nèi)

19、心很中正,過去的三起三落沒有在他心理留下痕跡。 六、作品影響 正面影響:《大學》作為《禮記》中的一篇,它對于漢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啟發(fā)。特別是到宋代理學勃興后,借助科舉的力量,又使它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宋以后幾乎每一個讀書人都受到《大學》的影響。《大學》強調(diào)了學習者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還強調(diào)了對社會的關(guān)心和參與精神,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與促進社會發(fā)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大學》所提出的“修、齊、治、平”思想,幾乎成為讀書人的唯一標準理想。這種思想主張積極人世,注重自身修養(yǎng),關(guān)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安定,擁護統(tǒng)一,對社會的繁榮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負面影響:《大學》把人的思想

20、束縛在儒家的思維范圍之中,給古代文人帶來思想僵化的缺點。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如不按照“修、齊、治、平”這條線路來走,輕則斥之為不成才,重則認為離經(jīng)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輕易不敢背離。從這個思維模式教育出來的人,雖然有“達則兼濟天下”的信念,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為最高統(tǒng)治者服務(wù)的,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并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只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手段。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如果百姓與統(tǒng)治者利益發(fā)生沖突,只能是犧牲百姓的利益。因此儒家思想上帶有一些奴性。 [28]  七、小結(jié)。  《大學之道》提出“三綱”“八目”,強調(diào)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

21、天下和個人修養(yǎng)的一致性。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得知,在長期占據(jù)中國封建統(tǒng)治思想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個人、家族、民族、國家、天下聯(lián)系密切。“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辈黄缫曀?,人不與之立異。在古代中國人看來,個人、家族、民族、國家、天下并無具體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連接。  八:課后拓展延伸: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經(jīng)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

22、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lǐng)”(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diào)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nèi)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yǎng)理論,以及關(guān)于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tǒng)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大學》著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道

23、德品質(zhì)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guān)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綱領(lǐng)“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 《大學》提出的人生觀與儒家思想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觀的進一步擴展。這種人生觀要求注重個人修養(yǎng),懷抱積極的奮斗目標,這一修養(yǎng)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觀為主要內(nèi)涵的。三綱八目又有階級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義對君主的政治要求和倫理標準;“格物”、“致知”等八條目是在修養(yǎng)問題上要求與三綱領(lǐng)中的政治理念和倫理思想相結(jié)合。 《大學》還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與孟子的民本論,《大學》里的統(tǒng)治者都

24、是以“尊長”、“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實際上他們還是站在剝削者的立場上這么說的,他們所謂的“愛民”、“不暴戾”只是為了維護他們上層建筑的經(jīng)濟基礎(chǔ)——生產(chǎn)力。只有這樣,他們無生產(chǎn)能力的剝削生活才能得以鞏固。  《大學》作為四書之首,全文文辭簡約,內(nèi)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yǎng)理論,以及關(guān)于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tǒng)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對我們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何謂“大學” 古之大學重在道德學問的培養(yǎng),與現(xiàn)在學習知識、技能,獲得學歷的大學院校,是兩個概念?!洞髮W》所揭示的道理,在開天辟地之前就有

25、。只源于世人迷失根本,孔夫子不得已以《大學》始教,明德于天下,以期早日實現(xiàn)大同世界之理想。大學者,學大也。何謂大?唯天為大。天可學乎?曰可。 要想讀懂《大學》,首先得明白“大學”這兩個字的深層含義才可明白“大學”的精髓所在。那么何謂大,何謂學呢? 就一個“大”字我就就有這么多理解,真可謂“大”,“大”字有三層含義: 其一,是超越相對大小之大,此“大”字是無邊無量的大,圣人以此代表宇宙的本體。 其二,是效法大人,大人之境界是“與天地合其德,與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人由一陰一陽組成,陽 者先天之性,即精神,儒家稱為大人,佛家稱為法身,道家叫做真人;陰者

26、后天之命,即肉體,儒家稱小人,佛家稱色身,道家叫假人,三教圣人說法不同,其理卻是相同的。孟子曰:“勿以小害大,勿以賤養(yǎng)貴?!本褪亲屛覀冊谟猩辏粸榧罕?,不為物累,不為欲牽,效法大人,達到生命圓滿的境界。 其三,人得一為大,暗示世人尋找“明師”指點。子貢曾感嘆地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叭说靡缓?,就可學性與天道。理未明,焉修道?肓修瞎煉,苦死無成,沒有“明師”點悟,往往會步入歧途,很難見性開悟。 當年,神光為了得聞?wù)鎮(zhèn)鳎瑪啾矍蠓?,有詩為憑:不知到底歸何,是以神光拜達摩,立雪少林為何事,只求一指躲閻羅?!? 道是路,理是法,千經(jīng)萬典證明它,翰墨文章滿天下,沒有一人知道道法,經(jīng)集綱史人人讀,只少一指路便差??梢姟懊鲙煛钡闹更c,勝過讀千經(jīng)萬典,唯有尋求“明師”指點迷津,才能破迷開悟,才有機會成就生命的永恒。 八、布置作業(yè)  1.拓展閱讀《禮記》部分章節(jié),積累名句。  2.思考:當今社會,我們?nèi)绾谓梃b學習“八目”的內(nèi)容? 侯曉旭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