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考前30天集訓(xùn) 第14講 文言文閱讀.doc
《中考語文考前30天集訓(xùn) 第14講 文言文閱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語文考前30天集訓(xùn) 第14講 文言文閱讀.doc(7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4講 文言文閱讀 專題一 常考篇目 一、孔子語錄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欲信大義于天下 B.飯疏食飲水 皆出酒食 C.切問而近思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 D.傳不習(xí)乎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解析:A.真誠,誠實/通“伸”;B.食物;C.當前的/附近的;D.老師傳授的知識/傳給。)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學(xué)而時習(xí)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真不知馬也 C.可以為師矣 可以一戰(zhàn) D.于我如浮云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解析:A.代詞,代指學(xué)過的知識/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代詞,他們的/語氣助詞,表猜測,大概;C.介詞,憑借;D.介詞,對,對于/介詞,到。)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A.“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傳不習(xí)乎?”是談學(xué)習(xí)方法的?!叭瞬恢粦C,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博學(xué)而篤志”是談修身做人的。 B.“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辟澝懒祟伝刎氋v不能移的品質(zhì),顏回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C.“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講珍惜寶貴的時光,勉勵自己和學(xué)生要珍惜時間發(fā)憤進取。 D.“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告訴我們志向的確立和堅守是非常重要的。 (解析:A項中的“博學(xué)而篤志”是談學(xué)習(xí)方法的。)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不解。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xué)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為外物所迷惑。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吾日三省吾身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B.匹夫不可奪志也 博學(xué)而篤志 C.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亦在其中矣 D.學(xué)而時習(xí)之 元方時年七歲 (解析:A.每天/天;B.志向;C.以……為樂/快樂;D.按時/當時。)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思而不學(xué)則殆 人不知而不慍 B.為人謀而不忠乎 可以為師矣 C.不義而富且貴 年且九十 D.七十而從心所欲 擇其善者而從之 (解析:A.連詞,表轉(zhuǎn)折;B.替/作為;C.并且/將近;D.順從,聽從/學(xué)習(xí)。)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曾參“吾日三省吾身”體現(xiàn)了文人非常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B.“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深刻地闡述了“學(xué)”與“思”的辯證關(guān)系。 C.孔子認為君子一定能夠做到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 D.“溫故而知新”強調(diào)了溫習(xí)舊知識的重要性。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 (2)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廣泛地學(xué)習(xí)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并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 二、口 技 林嗣環(huán)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 A.京中有善口技者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 B.手有百指 指通豫南 C.眾妙畢備 錄畢,走送之 D.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解析:A.擅長;B.手指/直;C.全,都/完;D.應(yīng)該/答應(yīng),回答。)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但當涉獵 B.于廳事之東北角 撤屏視之 C.滿坐寂然 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D.其夫囈語 其如土石何 (解析:A.只;B.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C.……的樣子/但是;D.代詞,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本文描寫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xiàn)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B.本文既可以當作場景描寫的記敘文來讀,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來讀。 C.聽眾的反應(yīng)襯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屬于正面描寫。 D.文章結(jié)尾處道具的重現(xiàn),強調(diào)其表演工具的簡單,突出其技藝在“口”,點明題意。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全場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凝神地聽著,微微發(fā)笑,默默地贊嘆,認為(表演得)妙極了。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一張嘴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百千犬吠 其岸勢犬牙差互 B.滿坐賓客無不伸頸 其一犬坐于前 C.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又何間焉 D.群響畢絕 哀轉(zhuǎn)久絕 (解析:A.狗/像狗一樣;B.通“座”/動詞,坐;C.夾雜/參與;D.消失。)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于廳事之東北角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B.婦拍而嗚之 人不知而不慍 C.于廳事之東北角 悵恨久之 D.凡所應(yīng)有 凡三往 (解析:A.在;B.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C.結(jié)構(gòu)助詞,的/湊足音節(jié),無實義;D.凡是,表概括/總共。)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善”字統(tǒng)領(lǐng)全文,全文內(nèi)容都是圍繞“善”來展開的。 B.“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說明表演場地狹小、道具簡單,襯托出了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C.文章僅僅從藝人的高超表演和道具的簡單兩方面寫出了表演的精彩。 D.本文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緊湊,也表達了對表演者的贊美。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漸漸把身子坐正了些。 (2)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在這時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發(fā)抖,幾乎想要先跑的。 三、桃花源記 陶淵明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B) A.夾岸數(shù)百步 夾岸高山 B.漁人甚異之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C.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 D.并怡然自樂 心曠神怡 [解析:A.在兩旁;B.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驚奇(奇怪)/不同;C.繼續(xù),又;D.愉快。]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欲窮其林 其人視端容寂 B.聞之,欣然規(guī)往 猶魚之有水也 C.不復(fù)出焉 萬鐘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漢 乃重修岳陽樓 (解析:A.指示代詞,那;B.代詞,代指這件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C.兼詞,“于之”,從這里/助詞,表疑問語氣;D.副詞,竟然/連詞,于是。)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本文第一段著眼于“異”字,為下文描寫更令人驚異的桃花源做了鋪墊。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點,無論是寫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生動的細節(jié),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C.文中真實地描繪了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人人勞作、生活安定、民風(fēng)淳樸的現(xiàn)實社會。 D.這篇文章記敘層次清晰,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一氣呵成,結(jié)構(gòu)非常嚴謹。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寬廣的土地,整齊的房屋,還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 B.漁人甚異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C.尋病終 尋向所志 D.未果,尋病終 暮而果大亡其財 (解析:A.類/通“囑”;B.對……感到奇怪;C.不久/尋找;D.實現(xiàn)/果然,果真。)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B.悉如外人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C.聞之,欣然規(guī)往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遂迷,不復(fù)得路 遂與外人間隔 (解析:A.作為/被;B.全,都;C.代詞,代這件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終于/于是,就。)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咸來問訊”表現(xiàn)出桃花源人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B.成語“世外桃源”出自本文,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C.村人為漁人費了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們而“嘆惋”,為自己住在與人世隔絕的地方而“嘆惋”。 D.文章通過漁人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展示了桃花源的生活風(fēng)貌,勾勒出了一個理想社會的雛形。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 四、陋室銘 劉禹錫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有仙則名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B.無絲竹之亂耳 行拂亂其所為 C.苔痕上階綠 受上賞 D.可以調(diào)素琴 吳廣素愛人 (解析:A.出名/名詞作動詞,取名,命名;B.擾亂;C.方位名詞作動詞,長到……上/上等的;D.不加裝飾的/向來,一向。)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無絲竹之亂耳 小大之獄 B.斯是陋室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斯是陋室 微斯人,吾誰與歸 D.可以調(diào)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A.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結(jié)構(gòu)助詞,的;B.動詞,表判斷/代詞,這,那;C.這;D.用來/認為。)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一句,以名人的高雅居室襯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B.文章以反問句式結(jié)尾突出主旨,強調(diào)陋室不陋。 C.文章運用比興手法引出陋室?!吧讲辉诟摺薄八辉谏睢北扰d陋室之德,“有仙則名”“有龍則靈”則比興陋室。 D.寫陋室之陋是為了襯托室中主人之賢,而寫室中主人之賢,正好說明陋室不陋。這是一種相反相成的關(guān)系。以下寫室之內(nèi)外之景、室中人、室中事,句句扣住“陋”字,而又不離“德”字。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繁雜的)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品德高尚)有什么簡陋的呢?” 五、愛蓮說 周敦頤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晉陶淵明獨愛菊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B.香遠益清 自以為大有所益 C.陶后鮮有聞 娟然如拭,鮮妍明媚 D.同予者何人 予觀夫巴陵勝狀 (解析:A.唯獨,只/老而無子的人;B.更加/好處;C.少/鮮艷;D.人稱代詞,我。)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水陸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 B.自李唐來 屠自后斷其股 C.濯清漣而不妖 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且焉置土石 (解析:A.結(jié)構(gòu)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志;B.介詞,從;C.連詞,表轉(zhuǎn)折/表修飾;D.助詞,無實義/疑問代詞,哪里。)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A.文章以“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為陪筆,引入下題,襯托自己對蓮花的喜愛,借景抒情;“借花自以為寫照”。 B.文章品評菊花、牡丹、蓮花,意在慨嘆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貪愛富貴者居多。以“君子”喻蓮,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領(lǐng)三個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見異,變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問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為強烈。 D.文章結(jié)尾沒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蓮的順序來寫,而是將牡丹放在蓮后,是對追名逐利者進行暗諷,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解析:A項中“借景抒情”應(yīng)為“托物信志”。)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蓮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對于菊花的喜愛,(從)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過。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應(yīng)當有很多人。 六、三 峽 酈道元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B.雖乘奔御風(fēng) 猛浪若奔 C.略無闕處 城闕輔三秦 D.素湍綠潭 可以調(diào)素琴 (解析:A.清波/水清;B.均指飛奔的馬;C.通“缺”/宮墻;D.白色的/不加裝飾的。)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雖乘奔御風(fēng)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C.春冬之時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解析:A.在/如果;B.即使;C.結(jié)構(gòu)助詞,的/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D.如此,這么/來。)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文章先寫山,后寫水,重點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則只用正面描寫突出江流的洶涌。 C.“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結(jié)尾引用漁歌,既突出三峽山高嶺長的地形特點,又渲染三峽秋天凄涼的環(huán)境特點。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時候,(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屬引凄異 下車引之 B.哀轉(zhuǎn)久絕 天下獨絕 C.不見曦月 見余,大喜曰 D.屬引凄異 屬予作文以記之 (解析:A.連續(xù)/拉;B.停止,消失/極;C.看見;D.連接/同“囑”。)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自非亭午夜分 有朋自遠方來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錢幣乞之 C.良多趣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D.飛漱其間 擇其善者而從之 (解析:A.如果/從;B.有時/有的人;C.確實/良好;D.代詞。)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作者在文中依次寫出了夏季的三峽呈現(xiàn)奔放美,春冬的三峽顯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峽卻展示著凄婉美。 B.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綠潭”“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素湍”“回清”的動景,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寫“高猿長嘯”突出了秋天三峽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漁歌歌謠,是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手法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了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fēng),也沒有這么快。 (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七、記承天寺夜游 蘇 軾 題組訓(xùn)練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欣然起行 必能使行陣和睦 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尋病終 C.庭下如積水空明 空谷傳響 D.月色入戶 木蘭當戶織 (解析:A.出行/隊伍;B.尋找/不久;C.形容水的澄澈/空曠的;D.門窗。)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相與步于中庭 告知于帝 B.欣然起行 雖然,受地于先王 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遂迷,不復(fù)得路 D.蓋竹柏影也 蓋以誘敵 (解析:A.在/向;B.……的樣子/這樣;C.于是,就/終于;D.原來是。)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欣然起行”一句寫出了作者賞月的興奮喜悅之情。 B.作者把自己列為“閑人”,表達了雖在政治上有遠大抱負卻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 C.“念無與為樂者”的“樂”與《醉翁亭記》中的“樂”在思想內(nèi)容上有著相同的意味。 D.本文運用了敘事、寫景、抒情多種表達方式。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們就)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庭院的地面,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織縱橫,原來那是竹子和柏樹枝葉(在月光下)的影子。 八、與朱元思書 吳 均 題組訓(xùn)練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天下獨絕 猿則百叫無絕 B.千丈見底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C.負勢競上 橫柯上蔽 D.有時見日 隱天蔽日 (解析:A.極/斷絕;B.看見/認清;C.向上/在上面;D.太陽)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鳶飛戾天者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B.一百許里 雜然相許 C.猛浪若奔 孰若孤 D.急湍甚箭 其家甚智其子 (解析:A.……的人/表判斷;B.表示約數(shù)/贊同;C.像;D.超過/很。)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本文是吳均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動描繪了秀美的自然風(fēng)光,抒發(fā)了作者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本文用駢文寫成,文字千錘百煉,生動曉暢,句式整齊而有變化,讀來很有韻味。 C.本文構(gòu)思精巧,開頭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對富春江風(fēng)光進行高度的概括和贊嘆,作為“文眼”統(tǒng)領(lǐng)全篇。 D.“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這句話寫的是作者的所見所感,從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 沒有一絲風(fēng),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一樣的顏色。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治理政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 九、馬 說 韓 愈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千里馬常有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B.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見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D.策之不以其道 執(zhí)策而臨之 (解析:A.副詞,經(jīng)常,常常/形容詞,普通的,平常的;B.吃/通“飼”,喂;C.顯現(xiàn);D.名詞作動詞,用鞭子打/名詞,鞭子。)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年且九十 B.其真無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D.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學(xué)而時習(xí)之 (解析:A.況且/將近;B.表反問的語氣詞,難道,真的/代詞,代指“千里馬的”;C.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D.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代指“學(xué)過的知識”。)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文章第①段先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提出問題,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從反面展開議論。 B.第②③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見”的原因,作者對無知的“食馬者”發(fā)出了強烈的譴責。 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比作食馬者。 D.在作者看來,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 (2)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由于)吃不飽,力氣不足,它日行千里的卓越才能就表現(xiàn)不出來。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才美不外見 初極狹,才通人 B.執(zhí)策而臨之 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 C.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簞食 D.食不飽,力不足 東坡現(xiàn)右足 (解析:A.才能/僅;B.拿;C.吃/食物;D.足夠/腳。)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策之不以其道 以中有足樂者 B.而伯樂不常有 學(xué)而時習(xí)之 C.其真無馬邪 策之不以其道 D.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解析:A.按照/因為;B.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順承;C.難道/代詞,它的;D.有時。)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作者借這篇文章主張封建統(tǒng)治者應(yīng)當善于識別人才,尊之以高位,養(yǎng)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quán),使他們能充分施展才干。 B.貫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C.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 D.文末“嗚呼”一詞蘊含著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況且想和普通的馬一樣都達不到,又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唉!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 十、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宋 濂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日星隱曜 B.色愈恭,禮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同舍生皆被綺繡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D.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奉命于危難之間 (解析:A.約定的日子/太陽;B.周到/到;C.同“披”,穿;D.供給,供養(yǎng)/恭敬地接受。)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無從至?xí)杂^ 以衾擁覆 B.當余之從師也 無鮮肥滋味之享 C.燁然若神人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則又請焉 則素湍綠潭 (解析:A.連詞,表目的,用來/介詞,用;B.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結(jié)構(gòu)助詞,的;C.好像/比得上;D.就。)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余幼時即嗜學(xué)”中的“嗜學(xué)”是文章的中心詞,全文圍繞它層層展開。 B.宋濂寫自己求學(xué)的艱苦是想用自己的例子來訓(xùn)斥馬生學(xué)習(xí)不用功。 C.選文運用夾敘夾議的方式,通過現(xiàn)身說法,勉勵后輩努力學(xué)習(xí),讀來情感懇切,語重心長。 D.作者在求學(xué)過程中遇到了無書、無師的困難,他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了這些困難,獲得了知識。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毫無羨慕的意思。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不敢出一言以復(fù) 復(fù)前行 C.久而乃和 政通人和 D.至舍 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 (解析:A.擔心/禍患;B.回答/再,又;C.暖和/和樂;D.到。)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或遇其叱咄 或異二者之為 B.余因得遍觀群書 因屏人曰 C.足膚皸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故余雖愚 故漁者歌曰 (解析:A.有時/或許;B.因此/于是;C.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順承;D.所以。)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略無慕艷意”“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表現(xiàn)了作者在艱苦環(huán)境中一心向?qū)W的精神。 B.描寫富家子弟穿戴的華麗,是為了突出自己窮酸生活的遺憾。 C.作者以“勤且艱”的求學(xué)經(jīng)歷,勉勵馬生勤奮學(xué)習(xí)。 D.文章告訴我們:精神上的富足,能戰(zhàn)勝物質(zhì)上的貧困。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我)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學(xué)問的前輩請教。 (2)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我站在他旁邊侍奉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cè)著耳朵向他請教。 十一、小石潭記 柳宗元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其岸勢犬牙差互 百千犬吠 B.滿坐賓客無不伸頸 其一犬坐于前 C.潭中魚可百許頭 明滅可見 D.乃記之而去 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解析:A.像狗一樣/狗;B.座位/坐;C.大約/可以;D.離開。)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何陋之有 B.全石以為底 不以己悲 C.似與游者相樂 念無與為樂者 D.潭西南而望 學(xué)而不思則罔 (解析:A.代詞,代指前文的“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賓語前置的標志,可不譯;B.與“為”連用,以……為,把……當作/因為,由于;C.……的人;D.連詞,表修飾/表轉(zhuǎn)折。)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作者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意在借荒遠之景,寓貶謫之怨,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用如鳴珮環(huán)的水聲、參差披拂的枝蔓、空游無依的魚兒、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樹環(huán)合的四周,把小石潭描繪成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 D.本文語言凝練。寫卷石的形態(tài)各異,僅用了“坻”“嶼”“嵁”“巖”四字刻畫;寫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寫環(huán)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僅用了“過清”二字加以揭示。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乃記之而去 何陋之有 B.以其境過清 其真不知馬也 C.全石以為底 皆以美于徐公 D.佁然不動 屋舍儼然 (解析:A.代詞,指小石潭的景物/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B.代詞,指小石潭/句首語氣詞,表推測,大概;C.把/認為;D.……的樣子。)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潭中魚可百許頭 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B.全石以為底 自以為不如 C.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D.皆若空游無所依 關(guān)山渡若若飛 (解析:A.大約/答應(yīng);B.把……作為/認為;C.沿著/順從;D.像。)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一句,通過描寫潭上青蔥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圍環(huán)境的幽美,與下文“四面竹樹環(huán)合”相呼應(yīng)。 B.文章對潭中游魚的描寫動靜結(jié)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從靜態(tài)上描寫,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呈現(xiàn)的則是游魚的動態(tài)美。 C.作者以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氣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為順序來安排材料,移步換景,景隨情遷,前后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緊湊。 D.同是描繪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記》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與朱元思書》則流露出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之意。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聽到水聲,像玉佩、玉環(huán)相碰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因此)高興起來。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十二、岳陽樓記 范仲淹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前人之述備矣 眾妙畢備 B.南極瀟湘 初極狹 C.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D.而或長煙一空 上下一白 (解析:A.詳盡/具備,具有;B.盡,這里有遠通的意思/非常;C.迫近/輕視,看不起;D.全。)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感極而悲者矣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B.而或長煙一空 一食或盡粟一石 C.然則何時而樂耶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D.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屬予作文以記之 (解析:A.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B.有時;C.指示代詞,這樣/……的樣子;D.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代指這件事。)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作者先寫岳陽樓的雄偉景觀,再借景抒發(fā)不同的覽物之情,卒章顯志,點明主旨。 B.“微斯人,吾誰與歸”既是慰勉滕子京,也體現(xiàn)了作者欲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 C.選文中的“樂”與《醉翁亭記》中的“樂”相同,都是追求與民同樂的理想境界。 D.選文寫景、抒情、議論相結(jié)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議。句式駢散結(jié)合,行文富于變化。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它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水波浩蕩,無邊無際;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 (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到了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政通人和 廿二日天稍和 B.屬予作文以記之 乃記之而去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余因得遍觀全書 D.濁浪排空 而或長煙一空 (解析:A.和樂/暖和;B.記錄;C.景觀/看;D.天空/消散)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屬予作文以記之 不以物喜 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前人之述備矣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感極而悲者矣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解析:A.連詞,表目的,來/介詞,因為;B.在/因為;C.結(jié)構(gòu)助詞,的/定語后置的標志,無實義;D.連詞,表順承。)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選文第②段中“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是洞庭湖千變?nèi)f化的特點。 B.選文第②段中的“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在結(jié)構(gòu)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選文第②③段除寫景之外,還分別抒發(fā)了遷客騷人登樓時“喜”和“悲”的情感。 D.選文寫“暗景”用語雄渾濃郁,狀“明景”用詞清麗明快。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在朝廷做官則替百姓擔憂,退處偏遠的江湖則替君王擔憂。 十三、醉翁亭記 歐陽修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太守自謂也 太守謂誰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陰 C.野芳發(fā)而幽香 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太丘舍去 (解析:A.動詞,稱呼,命名/為,是;B.秀麗/茂盛、繁茂;C.開放/從……出發(fā);D.離開。)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日出而林霏開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B.醉能同其樂 其真無馬耶 C.山間之四時也 戴朱纓寶飾之帽 D.醒能述以文者 徒以有先生也 (解析:A.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卻;B.代詞,代指百姓/表反問的語氣詞,難道;C.結(jié)構(gòu)助詞,的;D.介詞,用/因為。)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作者以富有靈性的筆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瑯琊山變幻無窮的美麗景色,賞山樂水的歡暢與愜意躍然紙上。 B.文章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眾賓歸”均圍繞“樂”字展開,既寫出太守與民同樂,又表現(xiàn)了當時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記著力寫太守與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間的情狀,意在表現(xiàn)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 D.文章駢散結(jié)合,句式整齊又富有變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靈活運用,使得語言具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音韻美。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太守自謂也 太守謂誰 B.云歸而巖穴暝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C.山間之朝暮也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D.而樂亦無窮也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解析:A.命名/是;B.聚攏/回家;C.中間/參與;D.窮盡。)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雜然而前陳者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C.醉能同其樂 其如土石何 D.射者中,弈者勝 陳勝者,陽城人也 (解析:A.在/表示比較;B.……的樣子;C.代詞,指大家/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D.……的人/用于判斷句,用在主語后,引出判斷。)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第①段介紹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點,先“環(huán)滁”,再“西南”,望“瑯琊”,聞“水聲”,用聽覺置換視覺。一“回”一“轉(zhuǎn)”,方見亭子。 B.第②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潔”“水”四個典型情景來寫四季變換之美,情狀俱到,精確而熨帖。 C.第③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嘩相映襯,既照應(yīng)首段太守“飲少輒醉”,又暗含眾人不知太守快樂之意,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后的愁苦和憤懣。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點睛之筆,“醉翁”之“醉”,不僅因太守酒量淺,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種含義。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間啊。 (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 十四、出師表 諸葛亮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宜付有司論其行賞 與臣論此事 B.親賢臣,遠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C.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D.不宜偏私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解析:A.判定/談?wù)?;B.疏遠/長遠;C.給予/遺留;D.應(yīng)該。)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雜然而前陳者 B.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其境過清 C.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戰(zhàn)于長勺 D.宜付有司論其行賞 其真不知無馬也 (解析:A.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修飾;B.以致/因為;C.在;D.代詞,指“他們的”/表猜測的語氣詞,大概。)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在執(zhí)法方面,諸葛亮主張懲罰“作奸犯科者”,獎賞“為忠善者”。 B.選文以議論為主而輔之以敘事、描寫、說明,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C.選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靈”,意在勸勉后主親賢遠佞,使?jié)h室興隆。 D.作者在文末敘寫個人經(jīng)歷,是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陛下)實在應(yīng)該廣開言路聽取群臣的意見,來發(fā)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志士的氣節(jié)。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不應(yīng)當隨便輕視自己,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了大臣向陛下直諫的道路啊!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B) A.臨表涕零 把酒臨風(fēng) B.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顧野有麥場 C.恐托付不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D.茍全性命于亂世 故不為茍得也 (解析:A.對著;B.拜訪/回頭看;C.成效;D.茍且。) 2.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當世之事 C.試用于昔日 嘆息痛恨于桓、靈 D.若無興德之言 何陋之有 (解析:A.用來……的;B.因為/用;C.在/對;D.結(jié)構(gòu)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志。) 3.(xx廣東)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 A.《出師表》是諸葛亮北伐前寫的奏章,勸勉劉禪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表現(xiàn)了他對蜀漢的忠誠。 B.諸葛亮追述三顧茅廬的往事,既表達了對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夠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瀘”“北定中原”“庶竭弩鈍”“興復(fù)漢室”和“還于舊都”等。 D.選文結(jié)尾,作者先表明伐魏興漢的決心,然后交代出師后的朝政事宜,諄諄告誡后主要善納雅言。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先帝不因為我低微鄙陋,降低身份,屈尊就卑,多次到草廬來拜訪我。 (2)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愿意竭盡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奸詐兇惡的人。 十五、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題組訓(xùn)練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 A.人恒過 國恒亡 B.行拂亂其所為 入則無法家拂士 C.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大計亦死 D.百里奚舉于市 愿為市鞍馬 (解析:A.常常;B.違背/輔佐;C.選拔/發(fā)動;D.集市/買。)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潭西南而望 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既克,公問其故 C.管夷吾舉于士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在乎山水之間也 (解析:A.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B.因此,所以/原因,緣故;C.從/比;D.結(jié)構(gòu)助詞,的。)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第①段列舉古代賢士的事例,說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經(jīng)歷苦難的磨煉。 B.第②段先提出中心論點,再論述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內(nèi)憂外患就將滅亡。 C.從選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觀因素。 D.選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既增添了氣勢,也給人以美感。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堅忍,增加他原來所沒有的才干。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如果一個國家)國內(nèi)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這個國家就時時有滅亡的危險。 十六、魚我所欲也 《孟子》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萬鐘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C.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進亦憂,退亦憂 (解析:A.益處/增加;B.貧窮/窮盡,走完;C.侍奉/供給,供養(yǎng);D.這樣。)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人皆有之 山水之間 B.舍身而取義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C.所惡有甚于死者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D.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解析:A.代詞,代指前面的“是心”/結(jié)構(gòu)助詞,的;B.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C.比/在;D.停止。)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A.作者將魚與熊掌進行對比,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yīng)舍生取義。 B.作者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證明自己的觀點。 C.縱使路途再漫長,屈原也要上下求索,終遭奸臣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孟子“舍生取義”這一主張。 D.孟子通過舉例,告誡那些接受優(yōu)厚俸祿的人也應(yīng)該講求“禮義”,觀點明確。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求得大義。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因此,人們所追求的有超過生命的,人們所厭惡的有超過死亡的。 十七、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忠之屬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B.必以情 覽物之情 C.小惠未徧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D.齊師伐我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解析:A.類/通“囑”;B.實情/感情;C.恩惠;D.進攻/砍伐。)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登軾而望之 學(xué)而不思則罔 B.戰(zhàn)于長勺 皆以美于徐公 C.何以戰(zhàn) 無從致書以觀 D.乃入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解析:A.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B.介詞,在/比;C.介詞,憑、靠/介詞,來;D.于是,就。)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A.本文記敘了戰(zhàn)爭的全過程,重點是寫曹劌戰(zhàn)前對作戰(zhàn)條件的準備和戰(zhàn)后對取勝原因的分析,顯示出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在軍事指揮上的杰出才能。 B.“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是曹劌“請見”的原因,這里面既有對當權(quán)者的蔑視,又顯示出他的自信。 C.魯莊公身為魯國國君,在迎戰(zhàn)“齊師”時,他寄希望于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他急躁冒進,他“既克”卻“問其故”,處處顯露出“鄙”。 D.全文緊緊扣住“論戰(zhàn)”來寫,對曹劌的言論寫得詳備,而戰(zhàn)爭經(jīng)過寫得簡略,這充分表現(xiàn)了《左傳》善于剪裁、言簡意賅的特點。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據(jù)實情來判斷。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 A.肉食者謀之 陛下亦宜自謀 B.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香遠益清 C.弗敢加也 萬鐘于我何加焉 D.必以信 小信未孚 (解析:A.謀劃;B.長遠/遠播;C.虛報/益處;D.實情/信用。)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可以一戰(zhàn) 咨臣以當世之事 B.肉食者謀之 則漢室之隆 C.躬耕于南陽 受任于敗軍之際 D.其鄉(xiāng)人曰 其如土石何 (解析:A.介詞,憑借/介詞,用,拿;B.代詞,代指這件事/結(jié)構(gòu)助詞,的;C.介詞,在;D.代詞,代指曹劌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 3.(xx重慶A卷)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曹劌與鄉(xiāng)下人的對話,表現(xiàn)了曹劌作為一介平民對國家高度的責任感。 B.本文第②段運用對比表現(xiàn)了曹劌和莊公指揮才能的高下之別。 C.本文在剪裁上別具匠心,祥寫論戰(zhàn),略寫作戰(zhàn),意在表現(xiàn)曹劌的“遠謀”。 D.在曹劌心目中,士兵的勇猛無畏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衰竭了。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們的車印凌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十八、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zhàn)國策》 題組訓(xùn)練1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鄒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陽樓 B.期年之后 陳太丘與友期 C.朝服衣冠 有時朝發(fā)白帝 D.時時而間進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解析:A.長,這里指身高/修建;B.滿/約定;C.早晨;D.間或、偶然/夾雜。)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雖欲言,無可進者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 其真無馬邪 C.燕、趙、韓、魏聞之 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解析:A.即使;B.代詞,他的/句首語氣詞,表反問,難道;C.代詞,代指這件事/賓語前置的標志;D.向/比。)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鄒忌從與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銳地感覺到齊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齊王接受了鄒忌的勸諫。下令鼓勵群臣吏民進諫,數(shù)月之后,前來進諫的人讓朝廷門庭若市。 C.鄒忌向他的妻、妾、客詢問他與城北徐公誰更美,三人都認為他比徐公美,但三人在措辭上有細微的差別,由此體現(xiàn)三人與他有親疏遠近之別。 D.鄒忌將治國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瑣事中,有著高超的進諫藝術(shù);同時,齊王也有勇于納諫的膽識和氣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齊國內(nèi)政修明,不用兵就戰(zhàn)勝敵國的局面。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更美? (2)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太厲害了。 題組訓(xùn)練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今齊地方千里 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 C.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D.時時而間進 又何間焉 (解析:A.確實;B.古代稱面積的用語/剛;C.好/擅長;D.間或,偶然/參與。) 2.【A+層級】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吾與徐公孰美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B.雖欲言,無可進者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C.乃下令 乃不知有漢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聽茶聲然 (解析:A.介詞,跟、和/通“歟”,語氣詞;B.即使;C.連詞,于是、就/副詞,竟然;D.介詞,比/副詞,像、好像。)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本文記敘了戰(zhàn)國初期鄒忌勸諫齊王采納群言,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鄒忌與-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考語文考前30天集訓(xùn) 第14講 文言文閱讀 中考 語文 考前 30 集訓(xùn) 14 文言文 閱讀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38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