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生物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6課時 人體內(nèi)物質的排出課時作業(yè).doc
《2019-2020年中考生物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6課時 人體內(nèi)物質的排出課時作業(yè).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中考生物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6課時 人體內(nèi)物質的排出課時作業(yè).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中考生物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6課時 人體內(nèi)物質的排出課時作業(yè) |基礎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xx懷化]腎單位是構成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關于腎單位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收集管、腎小囊、腎小球構成 B.由腎小管、腎小囊、腎小球構成 C.由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構成 D.由入球小動脈、腎小囊、出球小動脈構成 2.[xx連云港]圖16-6是腎單位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動脈,②是出球小靜脈 B.腎小體是由③④⑤組成的 C.⑥是腎小管,對原尿中的物質有重新吸收的功能 D.正常情況下,⑦中的液體不含葡萄糖 圖16-6 3.[xx東莞校級模擬]關于人體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得過敏性紫癜能引起腎小球炎癥,會影響腎小球重吸收作用 B.腎小管的主要功能是輸送尿液 C.膀胱具有暫時儲存原尿的作用 D.正常尿液中應含有水、無機鹽和尿素等代謝廢物 4.[xx德州]人體的每個腎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圖16-7為一個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圖16-7 A.[2]內(nèi)流動的血液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B.[6]內(nèi)流動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均較少 C.[4]內(nèi)有血細胞、葡萄糖、尿素、水和無機鹽等 D.[5]腎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 5.[xx任城區(qū)模擬]人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排到體外的途徑有( ) ①皮脂腺?、诤瓜佟、郾砥ぁ、苷嫫ぁ、菽I臟 ⑥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⑤⑥ D.①②⑤ 6.[xx龍巖模擬]如圖16-8為某人腎單位內(nèi)葡萄糖含量變化曲線圖,其中A、B、C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那么B內(nèi)的液體和C的名稱分別是( ) 圖16-8 A.血液、腎小球 B.原尿、腎小囊 C.原尿、腎小管 D.尿液、腎小管 7.[xx禹城模擬]研究被測試者的血漿、腎小管以及輸尿管中的液體里面P和Q兩種物質的濃度,如下表所示,請指出P、Q各是什么物質( ) 血漿 腎小管中的液體 輸尿管中的液體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質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質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8.[xx通遼]如圖16-9為某人腎單位內(nèi)葡萄糖、尿素、蛋白質的含量變化曲線圖,其中a、b、c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那a、b、c、d 內(nèi)的液體及x、y、z曲線所代表的物質名稱正確的是( ) 圖16-9 A.b內(nèi)是原尿,y是蛋白質 B.c內(nèi)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chǎn)內(nèi)是血液,z葡萄糖 D.d內(nèi)是尿液,x是尿素 9.[xx獻縣校級模擬]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有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卻只有1.5 L。對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和排尿意義的闡述中,不恰當?shù)氖? ) A.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會被腎小管重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 C.人體排尿能起到排出廢物和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水和無機鹽含量的作用 D.為維持體內(nèi)水分的相對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能少于一天內(nèi)形成的原尿量 10.[xx廣東模擬]下表是一個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的檢驗結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請判斷O、P、Q分別代表的物質是( ) 物質 血漿 原尿 尿液 O √ P √ √ Q √ √ √ A.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尿素 B.尿素、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質、尿素、葡萄糖 D.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質、尿素 11.據(jù)圖16-10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16-10 A.A和B所含成分的含量一樣 B.B和C所含成分一樣 C.A和C所含成分一樣 D.A所含成分中有B和C所含的成分 12.[xx巨野校級模擬]人體生命活動中會產(chǎn)生許多廢物,肝細胞產(chǎn)生的一個尿素分子,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在此過程中,敘述正確的是( ) A.此尿素分子隨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中,一定會經(jīng)過腎靜脈 B.帶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經(jīng)肺部毛細血管后,由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 C.此尿素分子隨血液到達腎臟,必須經(jīng)過心臟兩次 D.此尿素分子隨血液流經(jīng)腎小管時,被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13.[xx東昌府區(qū)模擬]對排尿的生理意義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維持血糖基本穩(wěn)定 B.維持體內(nèi)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 C.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排出細胞代謝的終產(chǎn)物 二、非選擇題 14.[xx遵義]如圖16-11是人體代謝廢物排出的主要途徑,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16-11 (1)圖中排泄途徑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在尿液的形成過程中要經(jīng)過________的過濾作用和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兩大過程。 (3)如尿檢時發(fā)現(xiàn)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病變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 15.[xx龍巖模擬]圖16-12中,甲是人體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示意圖,乙是腎臟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丙是 腎臟的內(nèi)部結構中葡萄糖濃度的變化曲線示意圖,據(jù)圖分析回答。 圖16-12 (1)圖甲中,人體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__。 (2)圖乙中,流動著動脈血的結構是________(填寫數(shù)字序號)。 (3)圖丙中Ⅱ,葡萄糖的濃度由0.1降到了0,這種變化發(fā)生在圖乙中的[ ]________。 (4)醫(yī)生在檢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時,發(fā)現(xiàn)含有較多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如果是腎臟有疾病,最可能的病變部位是圖乙中的[ ]________。 16.下表是一個健康人的血漿、原尿、尿液的三個樣品中主要物質含量表(單位:克/100毫升),圖16-13為一個腎單位結構模式圖(甲、乙表示過程,1~5表示結構)。據(jù)圖、表回答問題: 物質 樣品A 樣品B 樣品C 葡萄糖 0.1 0.1 0 無機鹽 0.9 0.9 1.1 蛋白質 微量 7.5 0 尿素 0.03 0.03 1.8 圖16-13 (1)根據(jù)上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樣品C是________。 (2)據(jù)圖分析,腎單位由__________(填圖中序號)組成。 (3)在圖中,由于過程[甲]腎小球的過濾作用,使得樣品________變成樣品________。 (4)若某人出現(xiàn)血尿和蛋白尿,則此人可能出現(xiàn)病變的部位是__________。 (5)冬季,某些同學為了少上廁所就少喝水,這種做法________(填“對”或“不對”),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一、單項選擇題 1.[xx高安模擬]如圖16-14是人體消化、呼吸、循環(huán)及排泄等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的A、B、C、D表示人體的幾大系統(tǒng)。①~⑥表示人體的某些生理過程,其中屬于排泄途徑的有( ) 圖16-14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xx獻縣校級模擬]下列關于人體排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絕大部分的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以尿液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tǒng)排出 B.一部分水和少量尿素、無機鹽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 C.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tǒng)排出 D.絕大部分的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以糞便的形式排出 3.[xx獻縣校級模擬]腎單位結構如圖16-15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圖16-15 A.每個腎臟由100多個腎單位構成 B.②的兩端都連接毛細血管網(wǎng) C.尿的形成包括⑤的重吸收和⑥的過濾兩個過程 D.腎單位包括①②④⑤ 4.[xx婁底模擬]如圖16-16為人體的泌尿系統(tǒng)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圖16-16 A.尿素是在丙處形成的 B.乙是人體內(nèi)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謝廢物可在乙處通過過濾和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會在丁處被重吸收 5.圖16-17為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序號表示相關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6-17 A.與1中液體相比,2中液體蛋白質濃度降低 B.與1中液體相比,3中液體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 C.與2中液體相比,4中液體尿素濃度增加 D.與3中液體相比,5中液體不含葡萄糖和無機鹽 6.[xx慶云模擬]如圖16-18所示人的泌尿系統(tǒng),箭頭表示血液流向,比較1、2、3結構內(nèi)尿素的濃度,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圖16-18 A.1、2、3結構內(nèi)尿素的濃度由高到低是3>2>1 B.3、4、5構成了腎臟的基本單位 C.尿液的排出是間歇的,是因為4有儲存尿液的作用 D.2流靜脈血,1流動脈血 7.[xx臨沂模擬]檢測某人血漿、腎小囊腔內(nèi)以及輸尿管內(nèi)的液體中甲、乙兩種物質的濃度,結果如下表,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甲、乙分別是( ) 血漿 腎小囊腔內(nèi)的液體 輸尿管內(nèi)的液體 甲 0.03% 0.03% 1.8% 乙 0.1% 0.1% 0 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質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蛋白質,乙是葡萄糖 8.[xx濰坊模擬]下列對人體內(nèi)代謝廢物的排出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當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時,原尿中不會被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是無機鹽 B.對健康人來說,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時,被全部吸收的物質是葡萄糖 C.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質有水、無機鹽和尿素 D.原尿形成的過程中,大分子蛋白質不能被過濾,所以原尿中蛋白質含量低 9.腎臟對人體來講非常重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尿液形成和排出的過程為:腎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 B.血液流過腎臟的過程為:腎動脈→入球小動脈→腎小球毛細血管→出球小動脈→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腎靜脈 C.對血漿、原尿和尿液中四種物質濃度(克/100毫升)進行比較,結果為:蛋白質:血漿=原尿;尿素:原尿<尿液;無機鹽:血漿=原尿;葡萄糖:原尿>尿液 D.血液流經(jīng)腎臟后,所含成分的最明顯的變化是尿素減少,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10.[xx兗州區(qū)模擬]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漿、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組成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液體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無機鹽 血漿 7.5 0.1 0.02 0.9 原尿 0.15 0.1 0.02 0.9 尿液 0.1 0 1.8 1.1 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為葡萄糖不能被過濾 B.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腎小球可能有炎癥 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為水被重吸收了 D.血漿經(jīng)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nèi)壁的過濾作用形成原尿 11.[xx丹江口模擬]如圖16-19為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序號表示結構),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16-19 A.與1中液體相比,2中液體不含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和血細胞 B.3處重吸收回去的物質是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 C.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細胞,那么可能是1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 D.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檢測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結構3的功能發(fā)生障礙,或者胰島素分泌過少 12.血液流經(jīng)腎單位時,經(jīng)過過濾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經(jīng)過腎單位時,依次經(jīng)過的結構不可能是( ) A.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囊→出球小動脈 B.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集合管→腎盂 C.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腎小管外毛細血管 D.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小管外毛細血管 13.如圖16-20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與圖示相符的是( ) 圖16-20 A.Ⅰ血液、Ⅱ血漿、Ⅲ血紅蛋白 B.Ⅰ微生物、Ⅱ細菌、Ⅲ真菌 C.Ⅰ生態(tài)系統(tǒng)、Ⅱ非生物部分、Ⅲ生產(chǎn)者 D.Ⅰ腎單位、Ⅱ腎小體、Ⅲ腎小球 圖16-21 14.如圖16-21為健康人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細胞 B.③中有蛋白質和無機鹽 C.④中有無機鹽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質 二、非選擇題 15.如圖16-22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圖16-22 (1)血液從[ ]________過濾到[ ]________成為原尿。 (2)原尿經(jīng)過[ ]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 (3)與[3]內(nèi)液體相比,[6]內(nèi)液體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原尿相比,尿中不含________,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尿的形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過程。 (6)圖中流動脈血的結構序號是________。 (7)腎單位中血液由動脈血變靜脈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16.[xx衡陽模擬]圖16-23中甲是人體腎單位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圖16-23 (1)在尿的形成過程中,過濾作用發(fā)生在圖甲中的[ ],濾過的液體進入________內(nèi),形成________。 (2)尿檢時如果發(fā)現(xiàn)尿中有紅細胞,那么可能原因是________發(fā)生病變。 (3)B過程叫作____________,圖乙表示腎小管內(nèi)葡萄糖、尿素、無機鹽三種物質的變化曲線,a曲線從0.1%下降到0,b曲線從0.03%升高到3%,c曲線從0.9%升高到2.1%。請你判斷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17.[xx肥城模擬]如圖16-24中,甲是某同學為自己爺爺設計的午餐食譜,乙表示人體部分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其中的a表示物質,A、B表示生理過程,Ⅰ、Ⅱ表示腎單位的兩種結構,請分析回答: 圖16-24 (1)請你從健康角度對該食譜的成分(圖甲)作出適當評價: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你認為不合理的兩個方面) (2)食物被攝取后會發(fā)生系列變化,這些變化涉及人體的多個系統(tǒng)(如圖乙)。 ①若a為米飯中淀粉的消化終產(chǎn)物,則a為________;a從消化道進入血液的過程叫________;當a被運輸?shù)浇M織細胞后,會最終分解為______________,這一過程一般會在氧氣的參與下完成。氧氣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至少需要穿過幾層細胞膜?____________。 ②若醫(yī)生檢查該同學爺爺?shù)哪蛞簳r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蛋白質,則可能是其腎臟內(nèi)的________________過程異常所致;若取該同學腎動脈、腎小囊和輸尿管中的液體進行分析,得到上表所示數(shù)據(jù),則可以分析推斷:X液體應來自圖乙中________所示的結構。 參考答案 |基礎訓練| 1.B 2.D [解析] ①是入球小動脈,②是出球小動脈,A錯誤;腎小體是由③腎小囊、④腎小球組成,而③腎小囊、④腎小球、⑤腎小管組成腎單位,B錯誤;⑥是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而不是腎小管,C錯誤;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時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正常情況下,⑦中的液體不含葡萄糖,D正確。 3.D [解析] 腎小球不具有重吸收作用,A錯誤;腎小管可以將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重吸收回血液,輸尿管輸送尿液,B錯誤;膀胱的作用是暫時儲存尿液,C錯誤;正常尿液中有水、無機鹽和尿素三種物質,D 正確。 4.D 5.C 6.C [解析] 根據(jù)尿液形成的過程中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可知其中A是腎小球、B是腎小囊、C是腎小管。B腎小囊內(nèi)的液體是原尿。 7.D 8.D [解析] A錯誤:b內(nèi)的液體是原尿,y流經(jīng)腎小管后含量為0,所以y是葡萄糖而不是蛋白質;B錯誤:c內(nèi)的液體不是原尿;C錯誤:a內(nèi)的液體是血液,z是蛋白質而不是葡萄糖;D正確:d內(nèi)的液體是尿液,x是尿素。 9.D 10.A 11.D 12.C [解析] 肝細胞產(chǎn)生的尿素分子隨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中,沒有經(jīng)過的結構是腎靜脈,A錯誤;帶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經(jīng)肺部毛細血管網(wǎng)后,會由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B錯誤;肝細胞產(chǎn)生的尿素分子進入血液后,隨體循環(huán)到達心臟,再經(jīng)肺循環(huán)第二次到達心臟,再隨體循環(huán)到達腎臟,因此尿素分子隨血液到達腎臟,必須經(jīng)過心臟兩次,C正確;腎單位中腎小球起過濾作用,腎小管起重吸收作用,D錯誤。 13.A 14.(1)皮膚 泌尿系統(tǒng) (2)腎小球 腎小管 (3)腎小球 [解析] (1)汗液通過皮膚排出,所以A是皮膚。尿液通過泌尿系統(tǒng)排出,所以B是泌尿系統(tǒng)。(2)尿液的形成要經(jīng)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3)如果腎小球發(fā)生病變,通透性就會增加,紅細胞和蛋白質也能過濾到腎小囊腔內(nèi)的原尿中;而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時,腎小管不能將血細胞和蛋白質重吸收回血液中,致使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因此如果尿檢時發(fā)現(xiàn)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可能出現(xiàn)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球。 15.(1)1 腎臟 (2)5、6、8 (3)9 腎小管 (4)8 腎小球 [解析] (1)圖甲中,人體形成尿液的器官是[1]腎臟。(2)圖乙中5是入球小動脈,8是腎小球,6是出球小動脈,它們中都流動著動脈血。 (3)圖丙中Ⅱ,葡萄糖的濃度由0.1降到了0,是因為在圖乙中[9]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醫(yī)生在檢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時,發(fā)現(xiàn)含有較多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如果是腎臟有疾病,最可能的病變部位是圖乙中的[8]腎小球。 16.(1)尿液 (2)2、3、5 (3)B A (4)腎小球 (5)不對 每天喝適量的水有利于體內(nèi)的廢物隨尿液及時排出體外;每天喝適量的水對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有重要意義;每天喝適量的水對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義 |能力提升| 1.B 2.D 3.B [解析] 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故A錯誤;②的一端是腎小球,腎小球是一個毛細血管球,另一端連接的是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wǎng),所以②兩端都連接毛細血管網(wǎng),故B正確;尿的形成包括⑤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⑥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故C錯誤;腎單位包括⑤腎小球、④腎小囊和⑥腎小管,故D錯誤。 4.C 5.B 6.A [解析] 從腎動脈流入腎臟的血液是含氧量高的動脈血,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大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廢物隨尿液排出,從而使腎靜脈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無機鹽等廢物減少,因此3輸尿管內(nèi)尿素含量最高,2腎動脈次之,1腎靜脈最低,故A正確;腎臟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構成,圖中3是輸尿管,4是腎臟,5是膀胱,故B錯誤;尿的排出是間歇的,是因為有5膀胱儲存尿液,故C錯誤;2是腎動脈,流動脈血,1是腎靜脈,流靜脈血,故D錯誤。 7.C 8.A [解析] 當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時,原尿中不會被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是尿素。 9.C [解析] 由于腎小球不能過濾大分子的蛋白質,因此,原尿與血漿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故C錯誤。 10.A [解析] 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為腎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而不是葡萄糖不能被腎小球過濾。 11.A [解析] 2是腎小囊,其內(nèi)的液體叫原尿,成分包括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因此,2腎小囊內(nèi)沒有血細胞,有葡萄糖。 12.A 13.D 14.C 15.(1)3 腎小球 6 腎小囊 (2)7 腎小管 重吸收 (3)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4)葡萄糖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 (5)腎小球的過濾 腎小管的重吸收 (6)1、2、3、4 (7)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 16.(1)A 腎小囊 原尿 (2)腎小球 (3)重吸收作用 葡萄糖 尿素 無機鹽 17.(1)食物鹽分含量過高 缺少新鮮蔬菜水果 (2)①葡萄糖 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 4層 ②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解析] (1)過多的攝入鹽分會造成高血壓,同時食譜中還缺少含維生素的食物。(2)①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功能物質。糖類在消化系統(tǒng)被徹底消化成葡萄糖,在小腸被吸收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huán)進入人體的組織細胞,氧化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能量,這一過程是呼吸作用,在線粒體處完成。肺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氧氣會穿過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因此,肺泡內(nèi)的氧氣進入血液要穿過4層細胞膜。②當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時,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不能被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若腎小球有炎癥,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過濾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進入了原尿。而腎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因此尿液中就會出現(xiàn)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中考生物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6課時 人體內(nèi)物質的排出課時作業(yè) 2019 2020 年中 生物 第四 單元 生物圈 中的 16 課時 人體內(nèi) 物質 排出 作業(yè)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333004.html